心经念诵网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四讲:觉知与觉醒

发布时间:2024-01-24 12:47:50作者:念诵网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四讲:觉知与觉醒

*觉知是觉醒的基础

每个人以自己相应的法门来修行时,多少都会感受到放松、寂静,这时很自然地会有觉察与观照的功夫,但是觉察观照浅的话,只是一种觉知,若深的话则可通达觉醒。因此,觉知与觉醒仍有一段距离,但是觉醒的基础绝对是一种觉知,也就是我们常谈到的「活在当下」。一个觉醒的人一定是活在当下,而其中内心的历程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

一个人为什么会受到很大的苦、很大的冲突,遭遇很大的困境,这些所谓的「苦」是从何而来?我们一般都认为是因为命运不好、运气不好,环境不好、身体不好、健康不好、头脑不好、周围的人不好,所以我不好,把所有的问题都导向外在。如果外在问题解决了,我就会变好,但事实是如此吗?这其中有很大的盲点,我们自己没有觉察、没有观照自己内心思想、情绪、欲望等,没有「觉知」,因此,在解决外在问题时往往就会纠缠不清,所以要觉知、觉察,有了觉知、觉察最后可导致「觉醒」。

*觉醒是在「当下」与「过去」无关

觉知、觉察是一个人觉醒的开端,而这觉醒就在当下。它不在书本或道场内,不在老师、朋友那里,也不在任何时间或地点上,不在外在而在我们的内心里。当我们内心打开来时,我们就有觉醒的机会,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敞开,就无法觉醒。什么情况是没有打开,简单的说就是当遇到问题时,我们立刻想到就是因为如何如何,不论那个理由是什么,我们就判断说这都是我命不好,这都是我的业障深重,这都是我小时候不用功,所有这些我们将它归之于外在的,这都是一种不觉察、不觉知,其实所有的困境都是在当下,与过去无关。

在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派,认为小时候的某一些事件留下的阴影,导致后来的心理的疾病,所以我们要以催眠的方式让他回到童年,唤起儿时的情景。认为当时的情景是一个「结」,只要将这结松开,身心就能得到调适。所以这派心理学的理论认为每个分析都要回到过去找,但是真正发生作用不是在过去,是因为「领悟」,而领悟是「现在」,譬如说当你回到儿时的某一情景时,你忽然发现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了,这时你才能跳出来,要不然如果我们只是回忆过去伤心的事,过去的痛苦,无助于当下的觉醒。如果没有回到当下的领悟,只是停留在他的催眠,那只是用一个意识形态,用一个观念或用另外一个催眠来代替旧的催眠而已。小时候的自我催眠说我是很苦的,将它代替成我是不苦的,但这也只是一个观念被另外一个观念所取代,里面没有觉醒。真正产生治疗作用是在于跳开当时的情境,是因为跳开后它才有治疗作用。如果没有跳开,只是回到过去,并不能产生治疗的作用。所以我们强调的是当下的觉知、觉醒。

*空灵的心

当下的觉知、觉醒是从什么地方开始?人们都有着许多情绪、思想、愿望,这些都是遮蔽住我们觉知、觉醒的障碍,所以须将这些障碍排除,内心空灵,那觉知、觉醒才会出现。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时,我们会发现他整个人的思绪都会被某件事所占据,例如:想到先生是如何的对她不好,兄长是如何的对她不好等等,内在的空间都被占满了,所以就没有觉知力,所有的思考与情绪都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这时就没有觉察,必须打开心灵,将塞满心中的每件事物都拿开,而这过程就是佛法所谓的「放下」,要放下才能看清楚,才能觉察整个事件的缘起,这时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心结是这样的缘起。既然它是这样地缘起而来,也会这样地缘起而去。但我们处理事情往往不是这样,我们总是设法将一个状态、现象改变成另外一个状态、现象,而不是去看它的本质,这就是没有觉察。一个有觉察力的人,他能从现象中因觉察而走向觉醒、醒悟,导致一种照见、明白、观照。

觉知与觉醒两者是相通的,一般人修四念住、修观照,如果没有体验到「法」,虽然以心理学的方法将冲突在当下引发出来,并不必然可以解开。当冲突引发出来时,只是情绪被引发了,整个对立被引发,但却是没有很好的引导能让他照见冲突、矛盾的根,若没有一种觉察或智慧的观照,那样不一定导致「领悟」,虽然冲突很严重,但却是留下很多没有处理完的情绪。过去经验的重复、情绪的再现,不一定导致一种觉醒。

那么要如何才可导致觉醒?这就是我们要去更看清楚的地方,要有一种舍弃、放下、跳开,觉知当下,这时内心「放松」、「寂静」,觉知才会变成一种觉醒。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觉知,「我知道我在生气呀!」「我知道我自己业障深重啊!」「我知道我命不好啊!」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无能为力,我还是在困境里。像这样虽然自己以为有觉知、有明白、有观照,其实不然,关键点就在内心被一件事物占据时,不论他是观念上的预设立场或是情绪上的黏着,或是一种强烈的欲望,当在这种状况下,那种觉知是不完整的,是支离破碎的,没有办法导致一种全然的觉醒。觉醒必须是在这些障碍放下、松开、寂静以后,你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缘起,看到它的「空性」。

*明白后放下?放下后明白?

当我们体验到空性之后,才能知道原来一向抓得很紧的,根本不是所想的那个「样子」,我担心的事情不是那么的「实在」,我们害怕「死」,其实死不是「实体」,只是变换存在的形式,害怕没有感情的依靠,害怕亲人离我而去。这些害怕其实都是因为不明白缘起,一旦紧紧抓住一件事物,就没办法明白,那就是一个矛盾。

我就是因为不明白所以抓得很紧!你又说要我放下才能够明白!既然我已经放掉,我当然就明白,又怎么会抓住呢?到底是先「放下」才「明白」?还是先「明白」才「放下」?「禅修」就是不论你是什么原因,也不管用什么方法反正就是设法让你「放下」。只要先暂时隔离,保持内心的空间、放松、寂静,突然之间回头来看过去紧抓不放的,你就会觉得那其实不是这样子的,这时才会有所「明白」。如果一直没有一个距离,没有一个空间,这明白的机会就不存在。当你看见(明白)时,下次就不会去抓,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就能了解「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其实是不须要生气的」。

*「看只是看、听只是听」是觉知吗?

觉察力的培养其关键就是心里不要有任何的填塞,才可能有真正的觉知。这觉知不仅止是「看只是看」、「听只是听」,不只是如此而已,里面要有智慧,去观照事物的真相。

至于怎样去看见事物的真相,那当然还有很多须要去探讨的部分,但这「不填塞」是一个起点,是觉察力培养的基础。所以,觉察力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从放松、宁静导致的一种觉察,又当放松、宁静到能够将占据心中一大堆的意识形态、预设立场、欲望、情绪等都能暂时摆一边,就会导致觉醒。这个觉醒可能会很短暂,但是这种觉醒的可贵在于能够让你看清事物的真相,下次那些「填塞物」要来占据你的内在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要建立一个中心,那中心是「觉醒」,这觉醒必须以放松、寂静、柔软、觉察为基础,才有觉醒,要不然仅凭思考,只听开示,觉醒不一定会产生,那毕竟是有一段差距的,这就是禅修的过程。


觉醒从觉知的对象而言有不同的面向,例如对情绪的觉知:生气时知道是在生气;难过时知道是在难过;苦闷时知道是在苦闷;无聊时知道是在无聊;兴奋时知道是在兴奋;喜欢时知道是在喜欢;忽然之间有这想法,有那想法;忽然之间很坚持这观念,忽然之间又很怀疑这观念,这过程都要知道;忽然之间很想要这东西,又忽然之间很不想要这东西;忽然之间有一个计划,想要完成一件事;忽然之间又觉得心灰意冷;这些所有的心理过程都要觉知,这样才叫做「觉察」。在不断的觉察中,不该有的就会像倒垃圾一样的被倒出来。当你看见自己的身心变化和种种外在事物的互动、缘生缘灭的时候,觉酲就现起了。所以,记住:禅修就是当下觉知你自己的内外因缘,除此之外,并无捷径,好好内观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