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念诵网

飘逸洒脱 空灵神秀——张松峰大写意花鸟画艺术解析

发布时间:2024-04-18 09:19:45作者:念诵网
飘逸洒脱 空灵神秀——张松峰大写意花鸟画艺术解析

美术家的成功在于他在画面中能营造出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意境,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难以言喻和不可预测。纵观张松峰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呈现出一派重神、重韵、重重律的奇妙的水墨世界。在他的作品中,他带领我们进入一个丰富多彩、别出心裁的艺术世界。他的写意花鸟画继承着传统文人画的笔墨精髓,笔墨间深深含藏着大朴不雕的文化品质。可以说,他笔下创造的花鸟世界,墨色浓淡相宜,清新飘逸,生机勃发,雅俗共赏,给人以明丽的画境和朴素而美妙的展示,加上深厚的诗文功底和遒劲的书法落款,给人以美雅的享受。

张松峰,1945年生于河南。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长年寓居广州,用作品与人交流,并创出了一片自己的新天地。出版有《张松峰书画选》、《张松峰花鸟画》、《张松峰画册》等著作,许多作品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收藏。大写意花鸟其实非常难画。齐白石曾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当然,齐翁说的是绘画的通理,但用在大写意花鸟画方面犹为恰当。所谓写意就是要形神兼备,在这种造型与写意之间的平衡找出生活的真理和意趣。应该怎样来处理这种关系,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水平及造型的拿捏分寸就显得十分重要。张松峰的笔墨艺术很好诠释了写意与造型之间的把握尺度。我们知道,绘画首先要将写实对象进行解构。简单的说就是将原来整体绘画对象的造型,要被分解成独立的视觉组成,对这些视觉组成进行提炼变化,然后根据画意(主题)的需要,用笔墨语言进行重构,形成新的笔墨艺术元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出画家为绘画对象赋予新的主题内涵和精神气质。无论是花鸟鱼虫,山川河流等一切世间之物,无不是浸淫了人的精神气质在里面。而张松峰的大写意花鸟画因注重画面中的生活性和意趣而使画面生意敬请期待昂然。他的花鸟动物虽然体态似乎有点夸张,但造型生动,笔墨挥洒之处,以拙见真,写其生意和意趣。无论是画中的报喜的喜鹊、飞掠的春燕、原野中的雪鸡、凝神的家猫,还是茂盛的松针、绽放的红梅、垂吊的瓜果、亭亭玉立的莲荷,都在张松峰的笔下变得个性殊异,妙趣无穷,既饱含着他观察生活、深入生活以及热爱生活的艺术追求,又展现了他将万物化为心象寄托情思的文人志趣。他画兰竹,信笔挥洒,率意而为,自由自在,极少雕饰;他画荷花,笔墨淋漓,不计小巧,花叶相互顾盼,美妙多姿;他画梅花,姿态伟岸、简洁劲健;他画牡丹,长毫濡墨,起伏旋转之间,浓淡相生,姿肆放纵,豪气勃发,一簇簇国色,一阵阵天香,便由纸面悠然而起,怡人情性,感人心灵。林中山雀,花丛蜜蜂,可谓气韵生动、奇谲多姿 。他笔下的花鸟,墨色浓淡相宜,清新飘逸,生机勃发,雅俗供赏,给人以明丽的画境和朴素而美妙的展示,加上深厚的诗文功底和遒劲的书法落款,给人以美妙的享受。

四十多年来,张松峰先生在创作大幅作品的同时,经常从事小品画的创作,如画了许多扇面等。其实是他探索在咫尺之间,也能营造出深邃幽雅的意境。他经常跟我说,其实小幅作品更难画。由于尺幅小,选材必须更精炼,更集中,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构图必须极为巧妙而富有情趣。所以他画的小品的花鸟形象从动态、从神情及观察角度来看都十分精细、精到、精彩。如他的小品《野趣》、《圆光》系列、《兰香》等备受观众的青睐和收藏家的欢迎。

在艺术特色方面,张松峰在创作大写意花鸟画时,十分注重笔墨的节奏和韵律。这与他是一个杰出的二胡音乐家的身份有关。张松峰先生不但绘画好,二胡也拉得好。在创作之余,他经常与星海音乐学院一批退休的老音乐家一起合奏演出。我每次到他的住处,他都会让我听他演奏,他拉二胡如痴如醉,我也听得如梦如幻。节奏,原指音乐舞蹈的音响和动作,在运动过程中有规律地出现强弱、长短的连续交替现象,从而产生旋律。韵律,则是指有情调的节奏变化和诸形象之间的协调。韵,古作“均”,指声音的和谐,它包含着节奏的变化与统一的适度。节奏与韵律作为造型语言的形式美法则之一,与中国画形式语言依存相生。中国绘画的符号语言正是包含着和谐,变化与统一的艺术规律。张松峰的作品特别讲究韵律和节奏。他认为韵律是笔墨的情调,节奏更是一种生命的律动。他作品中的韵律主要表现在构图上,非常在意线条和色块的穿插和呼应,线条的变化和转折停顿,也讲究用笔用墨的变化。他追求的是一种飘逸中的清雅之韵,水分饱和,笔线流畅,利用线与笔、水与墨、墨与色多次的叠加、重叠等有序的变化,使其笔情墨趣于淡雅中透着深邃,空灵中流动着韵律之美。这种淡雅飘逸的美感,源于画家对自然之景的深刻体悟和自然造化主客合一之后的真情流露,以熟练的笔墨表达出了一种由自然之神韵转化为审美意象与审美情感相互推移的特有之境。水墨写意花鸟的用色,历来是一个难题,所以张松峰先生深知“色不碍墨”的重要性。因为水墨在宣纸上的无穷变化,乃是写意画的灵魂,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特有的宝藏。但大自然显现的色彩美的确又是诱人的,观众对此的审美需要也是不可忽视的。张松峰用色有时含蓄,有时大胆,从淡雅的水墨基调中使墨、水、色互相调合,渗透出一种新的色墨关系,并从中寻觅出变化多端的妙趣。他画中的色彩大多清雅沉着,而避免俗气、火气,尤善于在水墨中略施色彩,于若有若无之中构成画面统一色调。这种淡雅而又似乎随时变幻的用色方式,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新颖而特别的审美感受。张松峰的绘画,正是一直沿着经典与纯粹的步调,不慌不忙、从容淡定地展开着,一如他气质中的清香。文人画的传统 ,事实上不是一种风格的递进,因为风格是个性的产物。这传统,是一种观察和品味生活的方法和态度。

张松峰先生书法造诣很深,在绘画的过程中,他用行草书法入画,注重线条的起落、转折,稳重而流畅,变化多端,把骨法用笔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在形象的主体结构上,张松峰又善于以没骨入画,言简意赅,自然天成。然没骨者,非无骨也。尽管张松峰在绘画上追求简约大气,舍弃细枝末节,但仍十分注重对笔意墨韵的抒发和刻画。往往是在阔笔涂抹之间,辅以点擦结合,顿挫波折,跌宕起伏。并将笔痕墨迹的轻重和走势附着于物象的形体结构,既把复杂的实际景象化繁为简,又牢牢地把持住了花鸟画内在的气骨与神韵,于沉雄与纵逸间焕发活力,富于变化,饶有趣味。正如清代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所言:“写花草不徒写其娇艳,要写其气骨……炼笔毋失花情,写生善用墨气,如是乃写花卉上乘之法。”

清代书家傅山曾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四宁四毋”的理论极其精辟,对整个艺术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张松峰先生深得其中精髓,他在思想理论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厚积薄发;在创作实践上融入书法碑帖的金石味道,浑厚华滋;在图示表现上对物象的造型求生求简,返璞归真。终以别开生面的笔墨面貌造就了一番散发着勃勃生机的古意新象,为开拓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创新之途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张松峰的花鸟绘画也正是在对前贤的承继中,如煲汤的嫩火、渐渐地散发出含和的味道与沁人心脾的幽香。在继承的路程上,他几乎是完美的上路。他从未因为视觉的强调而盲目地造型与描绘眼前的事物。恰恰相反,他始终以概括的语汇、简约的笔墨状括心灵的体验。因此,他笔下的家禽、蔬果、花卉与生活道具,无不删繁就简、极尽写意之能事,充满灵性地跃然在纸上。

总之,张松峰的大写意花鸟画,可谓是对大千世界花花草草的升华。一抹胭脂、两笔花青,于夏暑中的凉趣便扑面而来。其所作的经典作品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们像一首首哲理小诗,又如同置之座右的箴言,带给你视觉快慰的同时,又在你心灵深处经久不息。这就是张松峰能够特立于当代花鸟画坛而引起广泛关注的过人之处。张松峰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迈进在艺术道路上。他为人诚恳而耿直,画风纯正而激越,他在中国写意画的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求索着。而张松峰先生常对笔者说,他距离自己的追求目标,还有很多路要走。他要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丰富自己的学识功底,还要不断寻找中国画中蕴含着的飘逸、洒脱、空灵、神秀、大气等艺术境界。

笔者深信,张松峰一定会成功的,在他的努力下,他一定会有更多的佳作问世,他的人生与艺术也会走向更新、更高、更美的境界。

2019.7.15日于广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