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念诵网

黄念祖:无量寿经(第11集)

发布时间:2024-01-17 12:03:32作者:念诵网
黄念祖:无量寿经(第11集)

今天我们就讲第二品,第二品称为「德遵普贤」。这一品是第一品的继续,因为现在是通序,通序前头都是六成就,这是各经共同的,所以称为通序。六成就第六个成就是众成就,来参加这个法会的圣众都是什么人,这里证信是很重要的,多少人参加,什么人参加,在第一品中提到了一些,现在做以补充。现在不但补充有什么人,而且要补充这些参加的人是什么人,有这个意思,用什么样的功德。所以在人的补充里头,首先提出了「贤护等十六正士」,列了十六个正士的名字,这也是其中的上首。第二品里头最末了还有诸天人众,还有比丘尼,还有其余等等的人。所以它就是上一品的补充。

而这一品,刚才说了,不但是补充数量,更重要的是这些参加人的高尚无比的胜德,都是德遵普贤。所以就是一切的大众、无边的圣众,完全都是尊重修持普贤大士的德行。普贤之德说不能尽,他是华严的长子,在华严会上,佛是法王,听法的人之中以普贤为长子,长子就是要继承法王之位。普贤无量无边的功德,在这个功德之中,它的中心,心中之心、要中之要是什么?就是普贤菩萨殊胜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就是《华严》一部大经最后的总结。所以《华严》是经中之王、经中之海,那是共尊。《华严》最后一品,就是现在大家常读的,其实这是《四十华严》最末后的一卷,把它补充在《八十华严》的后面,不然它不会很孤零零的出了个八十一卷,这一卷是这么来的。因为《四十华严》来得最晚,晋朝翻译的是《六十华严》,唐初翻的是《八十华严》,后来翻的《四十华严》。《四十华严》没有单行本,所以大家很少有人知道。在《四十华严》最末后的这一部分,补充到《华严》的后头。这表示极深、极密,所以以前都没来。那个时候印度国家它对於这经典出去它有限制,像《楞严》它禁止出去,过去是拉开了肉,缝在肉里头,这么带出来的,要查出来就是没收。所以《华严》也是这样。《华严》最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是中心。所以现在来会的这些大众,都是遵修普贤之德,都是遵修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纲宗来修持的。这是总的精神。这里头所谓广赞与会大众的功德,也就是让大家知道净土宗的重要。

来参加的是些什么人?都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都是这样的一些人。「正士」的含义,它是根据日本的《甄解》,「正谓正道,士谓士夫」,我们常说士大夫,「在家之称。此等大士,外现凡形」,外现跟凡人一样,凡俗一样,「内深达正道故,居家名为正士」。因为什么?外现凡形,所以我们在家人都称为俗人,跟出家人相比,我们称为俗人,我们是很俗。这就是说这是在家菩萨。所以十六正士,正士可以说是在家菩萨的简称。《会疏》是日本的著作,十六正士是什么?根据《文殊师利严净经》来说,它里头有这个话,「菩萨八万四千及十六正士」,这个经也是十六正士,「则明知正士之名,云居家菩萨」,它就比《甄解》讲得更清楚。所以正士是什么?是在家菩萨,这一点不容疑惑。底下跟前头一样,我们就不重复了。为什么十六呢?「密宗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在《出生义》里头讲,「厥有河沙尘海数量」,把题中标举十六位,就尘沙的数也不出这十六位。所以这是一个表示的方法,十六正士就表示无量无边的正士。

底下,我们首先谈「贤护」,贤护这个菩萨经论中常见。《胜思惟梵天经》、《思益经》都列出十六个名字。《大智度论》也提了十六,但是列名列了六个。《思益经》说,贤护有的是翻成善守,这是一个意思,翻译翻成中国文字,贤跟善是一个意思,护跟守是一个意思,所以有人翻成贤护,有人翻成善守。经里头说的,为什么称他是贤护(就是善守)?因为众生只要听到这个名字,这功德很大。今天我们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毕竟得三菩提」,三菩提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名号有如此的功德。所以他叫做善守,你闻名就得功德,他不是善於守护大众吗?称为善守,称为贤护,这就是说这个菩萨的功德。在《大方等大集贤护经》里,这个经就以贤护为名。所以有的人,当然居士是俗人,有的人就很轻视居士,这也是自生分别。当时佛在世的时候,维摩诘居士那个智慧,诸大菩萨都不敢去问话,只有文殊说我勉强去试一试。金粟如来的化现。像贤护居士,他就是出生在人间,而且是这么殊胜的一位大菩萨。在《贤护经》里说,「王舍大城」,它不说王舍城,「有优婆塞」,这是居士,「名曰贤护,为众上首」,大众的上首。

《大宝积经》,这是一部大经,有「贤护长者会」,这个法会佛说贤护长者种种快乐的事,「其受於快乐果报,虽复忉利帝释天王,犹不能及,况复人间」。他虽然现在人间,他所享的福报、他的财富,他用来做功德,这不但是人间没法比,就是忉利天王帝释都比不了。《名义集》里头说「跋陀婆罗」,这是原来的名字,「翻为贤护」。自己护持自己的贤德,并且也护众生,所以大家听到名字都得到好处,所以称为贤首,贤中之首。「以位居等觉」,这是一位等觉的菩萨,虽示现为父母所生一个普通的人身,但实际他是一个等觉的菩萨。等觉就是跟佛相等,只差一点点,再进一步就是妙觉,他只有最后的一分生相无明还没破,等觉菩萨,在十地之上。贤护是等觉,众贤之首。所以我们就从这些经典的说明,我们知道这头一名,十六正士的头一名,这位贤护正士,他是示现生於王舍之城,他是已经证到等觉的在家菩萨。所以在维摩诘之外,又一个很殊胜的在家人,他由父母所生,是个在家人,而实际是等觉菩萨。还有《般舟三昧经》又说,这个跋陀婆罗菩萨(就是贤护菩萨),「是念佛三昧发起人」,这和我们就更有因缘了,跟这个法会就更有因缘了,他亲见了阿弥陀佛。所以他为众的上首参加这个法会,帮助释迦牟尼佛来宣扬念佛三昧的无上法门。念佛三昧称为宝王三昧,是一切三昧中之王、一切三昧中之宝,称为宝王三昧。所以我们往往对於问题重视不够,是由於了解得不够,因此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看法。所以这个就是说,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中之王。

底下就证明,其他很多菩萨是他方世界的大菩萨显现、化现到这个世界来弘化的。这个里头我们就有些经典做为根据,有一部分有名字的人都有经典提到,从此我们可以推没提到的。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这里头这十六位,当然贤护这已经肯定了,他已经是等觉菩萨,其他也都是他方大成就的菩萨化现,现在家的身,来助佛弘化。这个在注解里头写得很详细,这些引为证据的,我们就节省点时间。再底下又把这十六正士每一个人的名号做一番解释,这个在讲解之中我们也就不来占据我们讲的时间了,大家自己看一看。每一位正士的名字,他名字的含义都很深奥,但是这已经写得很清楚,我要讲也是跟这个文字一样,就等於念一遍,大家自己看。

底下我们要说一点,为什么在这里头特别标出十六正士做为上首(这里注解没有发挥)?这就表示净土法门特别适合於在家人,因此这个法门也就契会於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及将来的社会情况。因为科学愈发达,分工愈细、事情愈多,有好多事情都要有人做。你还要像上古之世,很多人都去入山修行,一切事情不问很难,现在出家人也还都要问问事。因此来说,一定有很多事,不能都出家,而是在家身,他还是继续要修,这种修持就是以净土宗最合适。所以清末有沈善登居士作一部《报恩论》,他里头也讲了一些《无量寿经》,赞叹《无量寿经》,有一些观点都很不错的。他赞叹净土法门他是这么说,净土法门是「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所以当前就很需要,虽然我们这个社会,你要说都是提倡出家,都去出家,国家说不行,我这国家怎么办?所以必定要有很多在家人,而且要把各种事情办好。净土法门你可以不需要离开佛法就行了世法。《无量寿经》他们现在在国外就已经把它做成都是录音带,我在美国的时候,他们开著车就放,都可以听到佛法。现在净空法师正在新加坡讲《无量寿经》,法会很盛,印度各处法师都来听,外道也来听,外道听了之后他们很踊跃欢喜,他们要皈依正法。他们听到有录音带,他们马上发愿要复制一千份,当时已经登记出去了七百份。大家就可以听录音,有人诵经,他们非常欢喜。他们是请了最标准的发音,广播电台的发音主任朗诵,它是我们学习中文的好机会,可以说。所以种种在弘扬。因此,你在厨房里做事、你在开车,你都可以听经,你都还可以念佛,念这一句佛你什么时候都可以念,好多时候都可以。像黄打铁,就在打铁的时候念,他就成功了。他拉风箱,他一拉「南无阿弥陀佛」,拉回来「南无阿弥陀佛」,打铁「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锤子一下。所以你不离开佛法就行了世法,它简单。你要念楞严咒恐怕就不行,要有很长的时间你才能念,中间不能打岔。像这个只有六个字,你任何一个时间里头都可以念。你在这个时间里头,就是抓著一个缝,就是念了一句、念了二句,你就念了,你就不离开佛法可以行世法,它无碍;而且是不要废除世法就可以证到佛法,这是特殊之处。所以净土法门特别适合於在家人,因此把十六正士列为上首,把他们特别标显出来。

在这个上首里头,根据日本人《会疏》跟《甄解》他们的讲法(比我们中国《净影》的讲法好一点,所以我们采取他们的论点),普贤、文殊是释迦牟尼佛这个会中全体的上首,所以我们在一上头就列出了普贤和文殊。弥勒菩萨是「当来贤劫成佛诸菩萨之上首」,未来要成佛的这些菩萨都来了(将来这一切菩萨,就是以后这九百九十六位未来佛,都要弘扬净土法门),他们都参加法会,这贤劫的一切菩萨是以弥勒为上首。一切在家菩萨就以贤护等十六正士为上首。这个说法很切合当时的这种情况。底下就是经文。提了十六正士之名,经里头说十六正士为上首,所以根据日本的解释这就很清楚了,他们这个上首是在家菩萨的上首,弥勒是贤劫一切未来佛的上首,这些大菩萨的上首,文殊、普贤是总的上首。

底下,就是这一切,无论是在家或出家,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是共同的,都在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从这一句「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一直到第二品的末了,「不可思议」这一句话,这么长一段,都是赞叹上首的普贤菩萨和会中的一切菩萨他们的圣德,赞叹他们的,而这个赞叹都是如实的。所以佛法我们就是真语者、实语者,你讲经什么也都是如此,这个经典很深,你把它讲得不足、讲得不够,或者某人之德很大,你把他说得很小,这叫减损谤;你如果把他称扬得过了分也是谤,叫做增益谤。佛教就是不说过分的话,都是如实而说,所以这一切德是如实而说的。

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大士就是菩萨,这个我就不再解释了。普贤之德刚才已经说了,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十大愿王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第九是恒顺众生,第十是普皆回向,这是十大愿王。这个愿王在人最后的时候,一切诸根败坏,什么都不行了,什么也不能跟著自己,在这个时候唯有这个愿王不相舍离,「於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一部《华严》最后就归结到这。净空法师他本来也不是弘扬净土,他讲《华严》、讲《楞严》,讲了很多很多,后来就是讲《华严》之中,在最后这一品他触动了,他现在就专修专弘净土法门。这个等於总结,是不是?这个普贤。「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阿弥陀佛授记,可以在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以无量的智慧,「随众生心而为利益」。并且能够在烦恼大苦海中救济众生,这是普贤大士之德,「令其出离」,怎么出离?如何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所以大家都遵修普贤大士这样的德。十大愿王第十愿「普皆回向」表示普贤菩萨名号中的「普」字,从第一愿「礼敬诸佛」到后头这个愿「恒顺众生」显出普贤的「贤」。如此的勤劳,无有疲厌,一直礼拜、忏悔,请转法轮,一直到恒顺众生,所以十大愿王显出普贤之普和普贤之贤。

《清凉疏》,上次也说过一下普贤这个名号的解释,说「果无不穷曰普」,这个果位没有欠少的,穷尽果位了,一切圣德没有剩余、没有不穷的地方,说果无不穷叫做普,普皆成就。「不舍因门曰贤」,虽然得到无上成就,但是因地所发之心还要度众生。到了佛就没有什么叫众生,所以真如,一切都如,就是没有一切分别;但在因地中发了愿力要度众生,所以不舍因门之所愿,还示现菩萨身来救度众生,这叫做贤。所以看出咱们经中这个普贤而为上首,普贤是位后的普贤。上次不是说普贤有三种吗?一种是位前,一种是位中,一种是位后,位中正是在等觉菩萨,这是位后的普贤,他已经成了佛,成了佛位之后示现菩萨身来救度众生。这也就是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在咱们国内不像日本这么尊敬,日本人对於善导那是恭敬到了极点,也非常亲切。他们净土分了很多宗,有的就这么说,他说净土宗的第一代祖师是阿弥陀佛,第二代就是善导大师,第三代是他们日本人。他们对於善导,在中国这些大师,他们最尊重善导,称为「今家」,那真是非常亲切,他们遵善导的教化。所以我们引了日本人的一些著作,就是善导在日本这个地方他的光辉普照,日本出了不少大德。不过我们中国的大德都是禅宗开悟的,这是我们的特色。日本人遵善导,善导的观点跟密宗一致,是指方立向,即事而真,很多跟密教的观点一致。

普贤大士在《行愿品》的偈子,「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都愿意这一切众生都到无量光佛刹去,这是普贤之大愿。这样普皆回向,这是普贤大愿的结晶。「弥陀四十八愿,摄一切众生,是普皆回向之本源」,普皆摄受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普贤这个愿也正跟弥陀大愿是一个愿,可以这么说。普贤的十大愿王,我们也可以说正是阿弥陀四十八愿中的第三十五愿,这很一致。第三十五愿就说,凡是「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成为补处菩萨。当前的弥勒就是补处菩萨,他一定要补佛位,这决定的,不可能有其他的变化,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之后他就来了,就成佛,这是补处菩萨。当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下边一个又在兜率天内院,他在那补,贤劫一千个佛,就一个一个这样补。所以只要往生极乐的一切众生,他必定要达到一生补处,补佛之位,他就必定成佛。但是在极乐世界达到一生补处,补佛了,也有他不在极乐世界,只安住於极乐世界,他本愿要为众生,他要被著弘誓的铠甲,「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你看弥陀三十五愿里头提出来的,都来行普贤菩萨这样的道。所以现在在这个会中参加的,都是和第三十五愿相合的,这一切都已生极乐世界,但是他要被弘誓铠,教度众生,所以他就到各方游化,行普贤之道。因此咱们这个法会中的圣众,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个愿在以后讲四十八愿的时候,我们要详细讲。

底下我们讲,「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是一个总的。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是如何?一上来就这几句,「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这两句是一开头赞这些大士的实德。所以我们一切有权有实,实是属於本体方面,权是属於用的方面,权和实。说《法华》以前,佛说有三乘教,这是权说,权巧方便;到了说《法华》的时候就开权显实,就没有什么叫做三乘道,完全只有一乘之法,全是大白牛车,没有什么羊车、鹿车、牛车,都是大白牛车,都只有成佛一个法,这就是开权显实,从权把实就出来了。但是一上来说实,大家不能理解,也不能信从、不能信受,就必须权说。所以权说也十分必要,万分必要,没有权大家也无从来得到实。但是权它毕竟还是权,最后佛是要把实话告诉大家,所以就显实。权和实就这个分别。一上来这两句是赞叹这些大士的。参加大会的一切圣众无量无边,没有数,人是两万人,比丘就一万二千,还有居士(男居士),还有比丘尼,还有女居士,这样一共加起来两万。但是诸天以及天龙八部,以及诸大菩萨,这里没有数量。

他说一切菩萨圣众,他们的实德,就这两句。「具足无量行愿」,这是头一句话。「无量者」,就是《摄大乘论释》里头说,「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这个里头的数你没法说,你也不可以用比喻来说得清楚,恰恰能把他是多少说清楚,没有办法,就叫做无量,这数之大。「行谓六度四摄等大行,愿谓四宏誓与十大愿等胜愿」,希求出世间的叫做愿。所以有愿必满,你希求出世间方面的称为愿。所以愿一切众生生极乐世界,这就是愿;你愿意一切众生都发十万块钱美金的财,佛法里不称这个是愿,你这不是出世间的。「愿以导行」,你有愿才有行动,「行以满愿」,这个行,你要有行动(当名词念要读成横,现在字典中也不这么分别了,其实有好多音现在都简略了,《康熙字典》音很多很多,都简化了),要有行才能够满足你所愿。所以这个行动像腿、像脚,愿像眼睛,愿来导引你的行动,行动来满足你的所愿,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具足无量的行愿,就是这一切都圆满无余。

但是这一切殊胜的愿,包括佛菩萨的种种愿,来会的大士们怎么都能圆满无余具足这些行愿?在《普贤行愿品》里头到极乐世界已,底下就「即见阿弥陀佛……於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以这个往生法门之殊胜难思,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只有用《华严》的道理才能解释。他是一位一切位,一真一切真,一圆一切圆,这一念相应之下,所有的行愿都成就,这是最顿最顿的情况。这种就有个比方,像一把丝,拿最快的剑一剑下去,一根丝断了,所有的丝全断了。如染缸,染一缸布、线等等东西,一染成了,所有染缸的东西都染好了。不是一根一根的丝,拿刀在那断它;也不是一块一块的布,一尺一寸的去染,而是一成一切成。这样的道理,一跟多是一致的,一即是多,多就是一。所以只有在圆顿教中才能够理解这些。不然就只能像渐教,渐教像什么?像登山。也不是不好,很好,大家也很适应。登山的人,你上一步就高一步、看得广一步,再上一步你又高一步、广一步。但是最后登到山顶上所能看的境界,你在半山中是不能知道的,就是这样。所以渐和顿是不一样的。净土法门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他往生极乐世界之后,面见阿弥陀佛,面见阿弥陀佛之后他一念之间,佛在那说法,一个相应,他所有的行愿都成就了。所以一切来会的大士都是具足无量的行愿,行跟愿都具足。所以这一切大士是从果向因,主流是已经到了果位,而示现为因地的。由於弥陀的善巧方便加持,都能成就超过十地诸圣的一切行愿,这一切大士都是如此。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大家说这不就是一切功德之法我都在里头安住?这么体会就把这一句体会浅了。前两天碰到一位在美国、在台湾到处讲经的,讲《楞严》、讲《维摩诘经》、讲六祖《坛经》,他跟我一说,我说你这个就讲错了。所以有很多就是常常讲错了,有时不讲错,把它讲浅了,讲浅了还是谤法,叫减损谤。「一切功德法指佛果之无尽功德」,再说得具体一点,应该说无尽功德的本体。功德两个字的解释,根据《仁王经疏》,「施物名功,归己曰德。」做功德、做功德,功德两个字什么意思?物就是指众生,因为我们布施所给的不光是人,也可以咱们放焰口,就是施鬼,我们放生就是布施给畜生,放焰口还救济地狱。所以我们把这个利益给到自己以外的就称为功,不是说我把东西给出去这叫功,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的利益能够转给其他的一切含灵,这叫做功;归己曰德,消归自己的称为德。所以我们读经什么什么都要消归自己,不是只能念经文上的那些话,而是要把胜义消化融化到自心,消归自己。消归自心还应该说一下,消归到自己的本心,这个叫做德。这是功德的解释,这是《仁王经疏》里的。

在咱们本经这个功德法中,《净影疏》这个解释很好,它这段解释我们很容易就忽略了。我们先看它的本文,「功谓功能」,你总要有这种能,你才能有功,功就是功能。一切我们修行的这些行为,都可以有让人得到利益的这种功能,所以叫做功。「此功是善行家德」,这句话不大好懂。我们这些行为是善的行为,善行,它出来的功效,我行善,行善它就必然有这个功效,让对方得到好处、得到利益,得到真实之利,这个功效是你行善自然的本有的结果,称为家德。作善就是如此,就得这个结果。打个譬喻说,水没有不清凉的,所以清凉就是水的家德。说到水,它就有清凉;说到善行,我们行善就必然让对方得到利益的这种家德,这个叫做功。就是行善是本有的,让人得到利益是必然的,而这个叫做功德。底下还有四个字更妙,「德体名法」,德的本体就叫做法。这个法字本来的含义,用梵文读是南无达摩亚,我们简译为达摩亚,亚的音很短。这个达摩亚(达摩)就通於一切法,无论是大事、小事,是有形、是无形,是真实、是虚妄,是事物、是道理,这一切一切都叫做法。一切有为法,这个法字的含义就是这个含义,不论你是大的、小的,有形的、无形的,实际讲事物的,还是就是有东西的,或者仅仅是道理的,这都称为法,只要是有为的,都如梦幻泡影。所以法字的含义本来是这样。这样看呢?把德的体叫做法,这是《净影》特别赋予这个法字的含义。这个法它可以是一切东西,它也可以就是这个的本体,这个地方它就代表是个本体。

这一讲就是安住於诸佛智慧无上果德的本体,因之就具足无量的行愿。所以这两句的意义就深刻,这两句就能在全段一切文字之上,等於一个总纲。安住於本体,就是《金刚经》的如如不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来修一切善法,那就具足无量行愿,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里头也是寂而常照,照而恒寂,种种的意思,都在这两句之中了。所以佛法是很深。这也全靠自己,你自己深就所见的深,你自己浅所能领略的就很浅,全在当人,这个当人很有关系。六祖说,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所以这个当人很重要。安住於一切如来果德无尽功德的本体,具足无量这些大佛菩萨的行愿,这两句就盖得住底下的一切话。底下再顺便说一下,法的意思就叫做「轨持」,轨的意思可以能生物解,物也是说的众生。所以法,说一个什么什么东西,就可以使你生到一种理解,就叫做能生物解;说无常,你就有无常的这些概念,法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一切法它都有它的自相,就是说它各是各。底下我们就不再解释。

「安住一切」,刚才已经说了,刚才说到如如不动,已经把这个意思解释了。「安住者」,《会疏》说就是不动的意思。安住你懂不懂,安住是什么?因为你德达到了不退,退就是变化,不退就安住。没有一个德不具足,就可以说安住一切,它就这个意思。下面注解这一段文,这个含义在前面已经说到了,我们就不重复。所以这两句贯注在全篇。

底下,「游步十方,行权方便」。这个就赞他的权德,权德就是用。你看安住於如来果德的本体之中,就是如如不动之义,底下马上游步十方,就是在极乐世界不起於座而分身尘刹。所以大家不要在不动之中就体会是在那枯坐,一看见在行动你就认为他都是在闹,这又打成两截了。这个就是说你看刚刚是安住,这就是游步十方,行权方便。游步就是游行、游化的意思,十方就是各方,指的空间,一切地方。游步十方,十方都可以游步,游戏於十方,也可以说是往返於十方。像大家旅游,在极乐世界的人旅游那就游的比我们广得多,你看他们在一顿饭的时间从极乐世界就到我们这、到兜率内院去见弥勒而又打来回,那比光速快得多。咱们世界上的速度是以光速为极限,但是极乐世界它是十万亿佛土,这么远他打个来回,就像我们这一顿饭的时间。所以游戏神通,自在游行。极乐世界是往返很多,极乐世界到各方的佛国去赞叹、献供养、去闻法,而十方的一切菩萨、一切圣众也都到极乐世界去闻法。所以《无量寿经》之中就有阿弥陀佛说的法,大家到了极乐世界听弥陀说法,弥陀说的是什么。这当然是释迦牟尼佛转述,但是转述,我们也知道阿弥陀佛说的是什么。彼此都是游步十方的,不但极乐世界,其他的世界跟极乐世界之往来很频繁的。

「行权方便者,权对实而说」,就是权宜、权变的意思,我们俗话说这人通权达变,不死守於规章制度。古人说男女授受不亲,这是古时候的礼节,你死守礼节,所谓「嫂溺援之以手」,嫂嫂掉到河里头,你用手把她拉出来可以不可以?你说男女授受不亲我不管,这就不是行权方便。我们戒律也是如此,佛的戒都是通权达理的。有很多人说这个戒律不行,执行不了,要废除,这个话都不成立。它都是极合乎情理的,怎么就不行?你不研究,实际上是不研究。所以这个地方,嫂溺援之以手,完全是合法的、合理的,不是不合理,这就叫通权达变。行权方便,方便的意思底下还要讲,这个地方先简单说,方就是所谓法也,是《法华文句》的解释,「方者法也」,我们说方法。「便者用也」,因为德用。我们粗浅的来说,方就是指的方法,便就是说的便利。你要方便,你就要有一个便利,可以行得通的,可以让众生都能够解决问题的而这样一些办法,方便。《大集经》的意思,「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刚才我们简单的说,但是真正佛教徒要帮助他们,含义就严格一点。你要让众生都能够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这样一切的都称为方便之法,能说出来的。

再有,《法华玄赞》就解释,「施为可则曰方」,你所做的可以做为一个法则,就叫做方,「善逗机宜曰便」。逗机就是说法的人善於逗发,或者针对,逗发比针对还要高一点,针对者就是你已达到这个程度,我在你这个情况之下给予提高。逗,你本身程度还不够,我能有一种权巧,使你达到这样的一个基础,这个基础是我逗出来的,再给你提高。所谓观机逗教,观机就是一看就知道你是什么根机,而且我可以把你现在还没有发动的、没有达到的情况给你逗到这个情况,我在这个水平之下再给你接一下。所以善知识难遇,就是说真正做为善知识者,也应当能善逗机宜。他不是每个人都已经,尤其是禅宗,要叫他开悟,所以很多是逗出他的机来。像德山见龙潭,刚一出去就回来说外头太黑,结果就直接拿纸搓个纸媒子,纸媒子点著了递给他,他刚去接,噗一吹,纸媒子灭了,这就是逗他的机,忽然间一下子就恍然大悟。因为他正想接这个纸媒子,出去好走,天是黑的,你要给他纸媒子,你一下把纸媒子吹灭了,这完全不可理解。完全不可理解,他这一切思想都没有用,思想就断了,这叫逗教,把它逗出来。

《净影疏》,咱们中国讲《无量寿经》的只有两部,有单行本的,唯一就是《净影疏》;嘉祥的注解是没有单行本,在《藏经》里头。所以流行的只有这一本,国外他们参考这一本。它就说,「化行善巧,随物所宜,种种异现,名权方便」。游步十方,行权方便,是什么意思?《净影疏》解释得很好,一种化行,你的教化,你这一切的行非常善巧。随物所宜,随著物(刚才说过是众生),随众生他所相宜的,以种种异现,不是说怪异,以种种不同的方便显现。所以孔子,弟子来问仁、问孝,什么叫仁,什么叫孝?各人所问他回答各个不同,这个叫做异,我恰恰是对你的病,应病。你说大夫跟药铺就不一样,药铺只是说这是什么药丸,你吃这个药丸;大夫就根据你的脉,他要给你开方子,各个的方子是不同的,这个是异。你这个不可解释为什么奇异、怪异的意思,随物所宜,种种有不同的所现,不同的药方,这个叫做权方便。这个跟前头没有两样,前头说都让他趣向三藐三菩提,这个叫做方便,这还不是一样吗?随物所宜,种种异现,干嘛?还是叫他趣向三藐三菩提。我们把许多的注释会到一块,对於这个就很清楚了。所以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就是说熟知一切「善巧稳便之法」,能够「妙契众生根机,导向」,这个导字就有点逗字的意思,把他引导,让他向著「究竟之果觉」,这个叫做「行权」,或者叫「行方便」。这个是行权方便的意思,行权,行方便。

底下,「入佛法藏,究竟彼岸」。这个会中诸大士都是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者」,《嘉祥疏》解释是「解契宗源」。能够信解行证,解;契是契会。能够契会到,或者理解到大开圆解,理解契会到宗的源流,到了本源叫做入。《净影疏》说,「证会为入」。证是信解行证的证,会是契会的会,叫做入。这个入字,他们就作为可以契会证入的意思,也正是《法华》所说「入佛知见」的同一个入字。这个藏字怎么讲?《嘉祥疏》说「名理为藏」,理就是实际的本体叫做理,而这个叫做藏。佛法藏是什么?就是佛法法性的理体,实际的理体(理的本体),这个法性中它就自然含藏无量的性德,本性本有的功德,称为性德。藏既然是理体,它就含有无量的性德,因此称为佛法藏,这嘉祥大师他的解释。「又法性中含摄一切佛法,故名佛法藏」。我们就是根据《嘉祥疏》,藏就是理体,所以我们就可以体会,佛法藏就是法性的理体,也包含无量的性德,叫做佛法藏。又法性中含摄一切佛法,你入了这个理体当然也就具有一切的佛法,所以也称为佛法藏。「是故入佛法藏」,《法华》中有这样两句,「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入了佛的慧和入了佛的知见是一样的,通达大智,意思是一样的。《甄解》它也有个解释,「如来一切功德宝藏,佛果功德也。此之功德大宝海,说言佛法藏」。佛这一切功德的宝藏,就是佛果的功德,这一切功德的大宝海叫做佛法藏。佛法藏是什么?「即是佛所得一乘也」,一切众生究竟皆是大白牛车,一乘是都成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根据《甄解》这个解释,就是会中的一切菩萨,都已经入了佛的法藏,入了佛的功德之海,因此都是「大权示现,从果向因」,在果位上来向因位,「已入如来一乘果海」,还不舍在因地的修行,所以到法会上来赞助释迦牟尼,来宣扬净土法门。这是入佛法藏的解释。

「究竟彼岸」,波罗就是彼岸,波罗蜜是彼岸到,加个蜜。彼岸是什么?就是证到如来才是达到彼岸。「生死为此岸,涅盘为彼岸」,这都是《智度论》的话。《净影疏》解释「究竟涅盘」就解释为究竟彼岸。他说「彰果毕竟」,彰明、表明所得的果是彻底的、毕竟的,涅盘那一岸,你到了就叫做究竟。涅盘可以翻成圆寂的意思。所以现在许多和尚不在了,称为某某和尚圆寂了。这本来是一个极端恭敬的话,让大家当成普通的话了。圆寂两个字含意很深,德无不备叫做圆,障无不消叫做寂。圆就圆摄一切功德,寂者是一切都寂灭,一切烦恼都不能为碍就叫涅盘、就叫圆寂。所以就是说得的果是毕竟,怎么是毕竟的果?涅盘这个岸你到了,这就是究竟。「入佛法藏,究竟彼岸」,《甄解》的意思就是「证入佛之一乘大功德宝海」,这是入佛法藏;「契佛所得涅盘」,这就是究竟彼岸,就这两句的含义。这一切及前后诸师之说,彼此都可以互通,可以互相帮助,没有什么两样。

底下,彭际清居士他把这三句特别做个解释,他说「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三句,「全摄净土法门」,也摄菩萨的一切所行,因为「菩萨一切所行不离方便」。他要救度众生,要没有方便怎么能度众生?这一切一切知众生根基,观机逗教,让他得到利益,都要行权方便。方便是怎么样?什么最方便?你要度生最方便就是要取於净土法门,只有净土法门众生才能普度,现在不是摆得很明显吗?禅宗是极殊胜,过去是盛极了,唐代、宋代天天有人开悟的,开悟的到处很多很多,老太婆、小孩子都开悟。现在这茫茫十亿人口之中,你找个开悟的很难找,请大家举一举,恐怕谁也举不出。现在听说哪位法师或者哪位居士、哪位活佛真正开悟了,恐怕都说不出来,它很难了。再有密宗,现在这个挺乱,现在乱得没法办了,到处是陷阱,你不但不能超脱,不但不能升,反而要降。所以只有净土这一门。你要说研究教、研究什么,是必须得研究,但是研究之后你怎么起行?你就讲唯识,唯识观,也可以这么观,但真正到问题来的时候你就观不成了,就被它转了。真正看到一个可以动心的地方,你说这就是我识所显现,你把这句话念一百遍也没用,你还是跟著它跑了,所以这个是不容易。所以方便就要「取於净土」。取於净土有什么好处?不管你还是个凡夫,见惑、思惑都在,你是凡夫,可是你一往生你就可以常见佛。所以《大乘起信论》说弱鸟就是缠枝,你不能离开枝子太远,你不能离开佛,老在佛的左右。一个是往生你容易去,去了之后你常见佛,常见佛,你这个羽毛未丰的小鸟,你不能离开树枝飞得很远,要常见佛,而极乐世界佛老在那,今现在说法。现在要见释迦牟尼,智者大师倒是见了,现在还有谁见,是不是?偶尔见一见的人还是有,常见就很难了。所以就是可以常常见佛。

「以见佛故,闻法修行,入佛法藏」。老见佛,佛的智慧,极乐世界的特点就是这个好,你想听什么就听什么,咱们在这一个屋子里,各人想听什么各听各的,不要加什么设备,什么都不要;你想听什么别人听不见,你什么时候不想听它就没有了,而且一听就理解,所以它殊胜。见佛闻法之后,他要闻法他就如说修行,如说修行必定入佛法藏,「圆满觉心」,他三觉圆满,觉满,「究竟彼岸」,必定到一生补处,必定成就补处菩萨。如果没有方便,你无量的行门,做种种的善行,你就是「终不成就」。这一点很深刻,彭居士话说得很深刻。他引《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六百卷,是最大的一部经),「是菩萨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从此处没,生余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在在生处,常得值遇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终不离佛。

」你看《大般若经》,这大智慧,所讲的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现在就只有这个东西,「般若为导,净土为归」,般若是我们的引导,净土是归宿。若菩萨又跟般若波罗蜜相应,就可以从一处没,生到别的佛土,从一个佛国到另外一个佛国,生生处处所在的地方,常能够遇见一切佛世尊。为什么?因为般若是功力。遇见佛他就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於最后得到无上正等菩提,在中间这个过程之中他始终不离开佛。这就说明不离开佛的重要,《大般若经》也是这么说,到极乐世界就不离开。这还是彭二林的话,所以要不离佛,「须以念佛为因」,这就是归到念佛,如同《华严》十地菩萨,地地都说不离开念佛。

上面这一段是彭二林他把这三句经有所发挥,他说这三句全是说的净土法门。因为你要行方便,最殊胜的方便就是这个念佛法门,而且是净土法门四种念佛方便中的方便,最后归到念佛。所以他这个话很好。度生就需要有方便,最胜的方便就是教人念佛。所以我们要行菩萨道,度化众生,要有所方便。密宗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密宗的出发点就是在这个,以这个为根本,它的出发点就是它的根本,也就是它的究竟,跟《华严》一样,悲心是根本。所以我们跟修罗不一样就是他没有悲心,我们有悲心。修罗的神通是很大,他跟天上打仗天人常常打不过,他也很善於辩论种种,他就是缺乏悲心。大悲为根,菩提为因,你要发菩提心,以发菩提心作为因,你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最后,有了根,有了因,究竟是什么?究竟就是方便。我们要修持,为了什么?是为了度他,为了要实践度他,你就必须要有方便,所以方便是究竟。还有密宗再一句话,在《大日经》里面,密宗是「如实知自心」,所以跟禅宗也没有两样,如那个实际知道自己的本性。后世的密宗(不但是现在,过去也是如此),都以得一些神通、一些小法,有些东西就以这个来炫耀,其实都是忘了密宗的根本。根本就这几句话,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如实知自心。这个也是很难。所以说最胜的方便就是念佛,彭师的话很对。

底下一大段,「愿於无量世界成等正觉。舍兜率,降王宫」这一段,到「无量诸佛咸共护念」,这一大段文字我们不念了。上段末是「入佛法藏,究竟彼岸」,这个还是赞叹大士们的实德。现在所讲的「游步十方,行权方便」,以及就要讲的这一大段都是什么?都是赞叹这些大士「普於十方,示现八相成道之殊胜权德」,他示现八相成道。底下我们要讲八相成道,总的就是这一大段,是这个内容。首先是「愿於无量世界成等正觉」,愿是誓愿。《法窟》(《胜鬘宝窟》)中说,「於出世道悕求名愿」,在出世之道有所希求才叫做愿,因此有愿必满。「世界」,界代表的是空间,世代表的是时间,就是有过去、未来、现在,界就是十方。「等正觉」这三个字是《唐译》,《魏译》就是「等觉」。现在我们取的这个「无量世界成等正觉」是取《唐译》的,这是新的翻译,旧的翻译是等觉,新的翻译是等正觉。等觉有两个含义,一种就是「菩萨之极位」。刚才我们说过,再上一品就是妙觉,在十地之上,超过十地了,菩萨最高的位置,就将要得到妙觉的佛果,称为等觉。他的智慧功德就跟佛的妙觉相等相似,已经是十四的月亮,比十五还差一分,但是就很接近了,所以叫做等觉。昙鸾大师就说,「望於妙觉」,和妙觉相比还差一点点,所以叫做等。但比底下都觉了,比十地的觉悟都高,因此称为等觉,这是昙鸾大师的解释。再一个解释,其实也是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就是昙鸾大师注的,就是说「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为等觉」。所以等觉就有两种解释。其实他一个人就做了两个解释。诸法相等,一切佛也相等,所以诸佛如来就叫做等觉。不但是昙鸾大师有这种说法,龙树菩萨也这么说,在《大智度论》里头说,「诸佛等,故名为等觉」。所以等觉这个含义就有两种可能,可以是等觉菩萨,也可以据龙树大士、据昙鸾大师的说法,那就是佛。

日本的《会疏》就说,等觉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如来叫做等觉,二就是一生补处位,它是这么说。咱们过去的注经家对於这个地方也有两种说法,就是现在这个经文,无量世界示现,他是什么地位?一个就说这是等觉菩萨,可以在十方来示现成佛;一个就说这已经是如来了,他是从果向因,示现八相,是成佛后的力用。所以这两个是有一点出入,但是我们不必一定要去选择一个而排除一个,大觉的妙用本来不可思议。而且这个会中的菩萨这么众多,里面也就有可能只是在等觉菩萨位的,也有已经是成佛位的,所以这两说可以说都对,不妨并存。这里头我们就要知道,等觉的含义就有两个解释,不过我们常用的还是说比妙觉低一级的,说第十一地。这些说法好像都有些出入,你不要执著就是。所以等觉也就成佛,这一种说法;还有说等觉是十地之上,十一地,妙觉是十二地;还有十三地的佛,有的说妙觉就是佛,比妙觉再高才是佛,佛就变成十三地。所以在这一些,我们都不要强行分别。

「舍兜率,降王宫」,这是八相成道。释迦牟尼就示现八相成道,有八个相,从兜率天下来,入胎,后来出家修行,修行之后成道,降魔或者转法轮,就般涅盘,这是八相成道。八相成道的位,示现八相成道是什么样境界的修行人所能达到的不一样,有五个位次。所以我们常常以为一个示现八相成道就都是究竟的佛,不是,这有五个不同的位次。第一个是十信满位就能示现八相,像《起信论》、《华严贤首品》。不但是这样,就是《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许多注经家说观音这个时候也只是达到圆教的初住,十信满心。可是观音他不就是说,「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吗?所以十信满心他就可以示现佛。这个相当於什么?相当於《占察经》,《占察经》有四种作佛,作佛有四种不同的地位,第一「信满作佛」,信心圆满可以示现佛。第二,「如《大集经》中,灌顶住菩萨」,就是到了第十住,住都圆满了,能於无佛的世界示现八相。相当於《占察经》的第二,「解满作佛」,信解,解满成佛。第三,《仁王经》说初地可以示现八相,登地了。相当於《占察经》的「证满作佛」。在《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说到,一生补处,八相示现。所以我们现在所体会的往往是这个位次,一生补处到咱们世界来示现八相成佛,示现八相的,过去是释迦牟尼,将来是弥勒。这个相当於《占察经》的第四,「功德行满成佛」。第五,还有「《华严不思议品》诸佛念念出生智」,这是佛后得智,「出生八相示现」。所以前四种是「因中示现」,还没有到究竟。第五种是「佛后业用」,已经成佛之后的功用来示现,再来示现八相成道。我就请问,咱们释迦牟尼佛是哪一种?释迦牟尼佛正是最后这一种。所以《法华经》说,世间上都以为我是在树下才成佛,不知道我成佛以来已经经过不可说不可说,多少多少尘点数劫以前我老早成佛了,只是为中下之根示现八相成道。释迦牟尼佛成佛,无量劫前就成佛了,所以释迦牟尼正是这第五种。刚才我说的这些是根据日本《甄解》的,我们也不再多说了。从《甄解》我们可以看到,示现八相成道的有五种阶位。《甄解》它偏重於,当然释迦牟尼佛是佛后,咱们经中所说的这些大士,有很多我们不都说他从果向因吗?也有很多示现八相是佛后。但是这种种的不妨并存,按照我的意思,这五位不妨都有,就咱们会中这一切众。因为什么?十方来会的菩萨无量无边,种种情况不一。所以就是说,虽然这一切平等,平等中不妨有差别,不妨有的是位后,有的还是位中,有的还是位前,但是五个阶位都能示现八相成道。

八相成道是咱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和一切十方的佛示现成佛的一个所谓通途。我们所说,从释迦牟尼佛到弥勒之间不再有人成佛,这是指不再有一个八相成道的佛。但是不是说在这个期间一切众生都不能成佛,只是在这个期间里头,不再有一个用八相成道这种方式来成佛的。这个八相说法也不一样,有的经说七相,有的说九相、十相。现在我们经中说八相也是多数,多数经中说八相。说八相,就是内容还有不同,《大乘起信论》说的八相跟《四教仪》说的就不一样。「《大乘起信论》谓八相为:从兜率天下,入胎,住胎,出胎」,胎字有三个,然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盘」,它这里没有降魔。《四教仪》是「从兜率天下,托胎」,只有一个带胎字的,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盘」。这就没有多少出入,就是开合的不一样,《四教仪》是把《起信论》里头的成道,它只有成道,没有降魔,《四教仪》就把成道开为两个,成道里头有降魔、成道,这两部把它分开了,降魔、成道,多了一个降魔,把《起信论》的入胎、住胎合於托胎,这就少了一个,所以就是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这就是八相成道。

底下我们就说,这也就是根据《嘉祥疏》,《嘉祥疏》是讲《魏译》的,跟我们现在这个会集本还是很相合,和它一致。「经中舍兜率是第一相」,根据《四教仪》,不根据《大乘起信论》这个八相。「降王宫是第二与第三两相」,第二、第三就是降王宫,托胎、出生,降王宫就是合这两个,第二、第三。「弃位出家,苦行学道是第四相」,第四相是出家。「降伏魔怨」,就是降魔,「是第五相」。「成最正觉是第六相」,是成道了。「请转法轮,常以法音,觉诸世间」,这以下很大一段都是转法轮,第七相。到了最后,「於此中下,而现灭度」,现灭度了,这第八相。所以这个里头就说,这一切来会的菩萨都要在无量的世界去示现八相成道的佛。

「舍兜率。即第一相」从兜率天下来。这个音可以翻成「兜术」、「睹史多」都是,它意思有「妙足」、「知足」、「喜足」等等的意思,这是欲界的第四天。本来是欲界天,但是特殊的就是有个兜率内院,兜率天是欲界天,兜率内院才是道场,弥勒大士是在兜率内院说法。因此有的生兜率天的人没有进内院,就被欲界天这种天人的生活所迷,他就不进内院了。所以求生兜率内院也是非常殊胜,但是它多一点这样的危险。古时候有三个人结伴修行,就说谁要到了兜率内院,一定回来给没去的人送信,证明一下,增加大家的信心。其中头一个死了,一直没有信;第二个死了之后,过了一年来给他送信,他说我真的生到兜率内院了,怎么怎么情况。他说你怎么才来?他说我去了马上就来。兜率天的时间跟咱们这的时间不一样,他说马上就来,可是咱们这等了一年。他说那位呢?那位到了兜率天他又玩去了,他没进内院,所以他也没资格回来送信。所以就是说有的不见得能进内院。

底下,这个道场的情况,《普曜经》解释,「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百六十里」,都在那说法。《佛地论》就说,兜率天后身的菩萨「於中教化」,就是补处菩萨在兜率内院中教化众生,在说法。后身菩萨就说的是一生补处的菩萨。将来这一切菩萨还都是在兜率内院补佛位,从那下来,降生到王宫,出家、修道、成佛。所以第一句就是舍兜率,从兜率天,兜率天的情况。

第二句,「降王宫,降生於王宫」。《因果经》说,摩耶夫人看见菩萨乘著六牙白象从空中来,从右脇进入自己身体,可是还看得见菩萨在里面。出生的情况,《涅盘经》说,「从母摩耶而生。生已即周行七步」,所谓自行七步,还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净影疏》说,「於十方各行七步」,表示什么?「示现丈夫奋迅之力」,所谓大雄宝殿!所以人家总说咱们出家是消极,怎么能说消极?你看咱们宝殿,大雄宝殿,是大雄!大丈夫奋迅之力,自行七步。所以我们这个是大丈夫事。大家对这个「我」字咱们要体会,不是咱们这个我相的我。

底下,「弃位出家,苦行学道」。出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苦行学道,苦行学道这个地方应该是第四相。这个详细情形,《魏译》说得很详细,释迦牟尼佛看见老人、病人、死人,看见这个,於是乎决定出家。弃了一切眷属,骑著白马从城门出去,然后就是穿法服端坐树下,苦行六年。所以我们看到有那个相,画著一个人坐在那里,骨头都完全露出来了,那就是太子苦行学道时候的相。

底下就是「作斯示现,顺世间故」。所以这一切都是示现,释迦牟尼佛我们说早在无量劫前成佛了,所以这一切示现是随顺世间。这个随顺世间是从《唐译》,《魏译》本中没有的。这就完全合乎《法华》中所说,《法华寿量品》,刚才我已经说过一点,他们无量的天人、阿修罗都说释迦牟尼佛出了王宫,到了城外头,坐道场,成了佛。「然善男子」,释迦牟尼佛说,「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所以是早已成佛了。为什么这样?因为看见众生乐於小法,对大法他不能信受。所以现在很多人乐於小法,就根据人类所有的一点点记载来考证,什么什么是真的,什么什么是假的,对於从龙宫中取出《华严》、龙宫中取出《楞严》都不能相信,这就是乐於小法。「乐於小法,德薄垢重」,德很薄,垢障很重。所以为了这种人,我就是示现,什么?我很小出家,后来成佛。然而实在是成佛以来是久远久远,像无量无边那由他劫,我一直都是用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他这么说。为了教化,我只好这样说,现在示现,刚成佛。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跟《法华》相合了,把《唐译》两句加上来。这个是示现。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是第五相,降魔,以定慧的力量降伏魔怨。「魔者,梵语魔罗之略称。此翻障碍,能为修道作障碍故。又翻杀者」,他是破坏人行善,「又常行放逸断慧命故」,断人的慧命。「又翻恶者」,他很恶,「多爱欲故」。魔的意思就这些意思,障碍、杀害、放逸、恶。魔有四种,《净影疏》讲,一个是「烦恼魔」,贪瞋等烦恼,这都是魔。第二是「阴魔」,色、受、想、行、识,这都是魔。第三是「死魔」,因为人一死,有善知识要一死就不住世,还有就是说你修行之后你一死就不能继续了,死魔。再有「天魔」,他就是破坏你、妨碍你,坏他人的善,他不愿意大家成道。他第一个是妒忌,将来你比我强。再有,你成功了你教化很多人,魔的徒众就少了,他要保持他的势力,扩充他的势力,他就不希望别人成功,这个弄得很厉害。有人就批评现在是群魔乱舞,所以大家都很要提起正念,在群魔乱舞的时候不怕。降魔才成道,八相成道里头首先要降魔。咱们经中说的魔,只有说他是天魔。

《婆沙论》节录下来,当时太子在树下的时候,魔现了很多魔女来诱惑,但是这些魔女一走到释迦牟尼佛的跟前变得非常丑陋,自然就变得很丑陋,她那种幻化的一种淫色以及这些相、美容都不存在。后来就是武力,放弓、放箭、放武器种种的,这些武器在靠近佛的身体之前,都在空中它的尖端都变成莲花,那还能伤人吗?所以入了这样的大定,魔无所施其计,魔就败退了。这是以定慧力来降伏魔怨,佛并没有要跟魔斗法之心。所以提婆达多那个时候要害佛,用五百醉象(象喝醉的时候它最厉害了),五百个醉象放出来,要把佛和佛的弟子都踩死。提婆达多是佛的堂弟,他修道得了五神通,他这个神通不管事,他还起这样的心,他教阿闍世王杀父亲、杀母亲,都是提婆达多干的事。所以这个神通,现在大家很羡慕神通,还有这些奇异功能,它这个不是根本。你看看提婆达多,这多好的例子,得了五神通,那比现在的奇异功能强一万倍,但是於他无补,他做这些事。他放了五百醉象,五百醉象出来之后,佛就是一伸手,就现出五百个狮子,这五百个狮子使得这五百个象,一个象前面有个狮子,这个醉象虽然是醉,看见大狮子它也就不敢动了。所以佛就没有被害,安然入城。人家问佛,佛说我并没有起个思想要现五百狮子降伏醉象,它自然。所以佛降伏了这些魔军之后,这些魔就问佛,你是有什么功德,你有这么大的本领?佛说地神乃知,问地神。地神说,我们这个地球上没有一块土不是释迦牟尼佛为众生流血舍身命的地方。所以耶稣咱们也说他相当伟大,他为众生被钉在十字架上,他流血。但是释迦牟尼佛多生以来,整个地球上没有一寸土不是释迦牟尼佛舍身命之处,地神他知道,魔就没话说了。所以降魔,是以定慧之力。这就是第五相降伏魔怨。魔,刚才解释了,魔就是这些,可以翻成障碍、翻成杀害、翻成恶。怨就是怨家,有冤有怨,降伏这些魔怨。

「得微妙法,成最正觉」,这是第六相成道。「微妙」,《维摩诘经》说,「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解释微妙,微妙就是菩提。「菩提」,佛的知见是菩提,也就是实际的本体、理体,当人的自性。「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故云微妙难知」。所以微妙就是菩提、是本体,微妙它就难知,诸法难知。《净影疏》的解释,「理是妙法」,理体是妙法,由得到了本体,所以成正觉。得微妙法者,就是认识了本体,得了本体,所以成等正觉。得微妙法者就得本体,所以就成最正觉。《长阿含》说,「如来大智,微妙独尊」。这个微妙的意思也就显出来了,小乘的经典也是如此,如来的伟大智慧是微妙、是独尊,最高,所以得微妙法就是得到如来最独尊的殊胜之法。「得微妙法者,即契世尊之佛智」,佛的智慧,「入实相之妙理,证正真之菩提,故成正觉」。这就是成道,正觉就是如来的真实智慧,智慧就是觉悟,所以成佛就说是成正觉。「最正觉者」,这说成最正觉,就是「崇显佛觉之无上圆满究竟」,所以称之为最。《释迦谱》说,「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不是说正觉之中又出了一个最拔尖的叫最正觉,不是这个,就是真正得了无上之道就称为最正觉,没有更超过於这个的。《会疏》就说,「觉之中为最极」,登峰造极了,所以说成最正觉,成最正觉也就是究竟成佛。这个是什么?就是第六相的成道。再底下就是转法轮和第八相,转法轮很长,留到下一次。

资料恭摘:无量寿经(大经解) 黄念祖居士主讲 (第十一集) 1991 档名:51-001-0011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