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经题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前五字是经题,后八字是品题。本经译传中国,共有三种译本:
一是月氏国三藏法师,竺法护初译此经,名正法莲华经,共有十卷,二十七品。
二是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名妙法莲华经,共有七卷,分为二十八品。
三是北天竺国,阇那与笈多两位三藏法师,重译此经,名添品妙法莲华经,共七卷,二十七品。
但流传最广,为人喜欢受持读诵的,是第二种译本。今解释此经,就是依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名妙法莲华经。其中有通有别,经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佛所说其他一切经典;妙法莲华四字,是别题,别限于此经。
本经的别题,在三单三复具足一的立题规则中,是以法喻立名。妙法,是指释尊所说的佛法;莲华,是属于譬喻,用以譬喻佛所讲的妙法。法喻双举,故名妙法莲华。
第一节、妙法的意义
梵音曼乳,意译是最胜不可思议。指佛于本经所说之法,精深微妙,无比无上,不可思议,故言妙。梵语达摩,译名法。含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意思。因为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论是有形无形,有想无想,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或依报、或正报,或动物、或植物,或精神、或质物,无不各有其不同的自性与体质,令人了别,知其种类,绝不混乱,故名为法。
法的范围甚广,唯识宗将此等诸法,分为五位百法;但在性宗:广则百界千如,略则不外心法,众生法,与佛法三种。
一、心法
此中心字,非指众生内在的肉团心,亦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攀缘外界事物,分别取舍的妄想识心,而是指众生原本具足的真心。此真心非在内,非在外,非在中间,亦非停留于过去,现在,未来,既然超越时空,离尘绝相,而又能包容时空,以及一切尘相;上至四圣,下及六凡,无不从此心生。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人间恶念才起,三恶道即现;一念善生,便是人天正因;念空则证二乘偏空涅槃;念有即发菩提心,入俗利生;念中道平等,即兴慈运悲,随机垂应,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利益众生;十法界若圣若凡,无不是从此心生。故楞严经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由于心随净缘,即成佛道;心生迷缘,便成众生。故华严经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造万法,是从体起用,因理成事;法归于心,是摄用归体,事融于理。体用不二,事理圆融无碍,故言:心法妙。
二、众生法
凡是有心识活动的生命,无论人畜,皆名众生。众生本觉真心,清净无染,轻安自在。可惜众生迷而不觉,妄生分别,错用识心,攀缘尘境,遂起贪嗔痴,作杀盗淫等恶业,依业感果,流转六道,枉受生死。故佛告阿难:‘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沦,于生死中,常被漂溺。’(见楞严经)
虽然,众生迷此真心,受生死苦;但此真心,不因众苦交煎而减少。虽然,众生错用识心,烦恼丛生;但烦恼本空,体即真心,所谓:‘烦恼即菩提’。虽然,众生作诸恶业,但业缘本空,其性非有;因缘和合虚妄言生,其实不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其实不灭,所谓:‘生死即涅槃’。是以菩提涅槃,不离众生,即在众生日常生活中,所以说众生法妙。
三、佛法
佛是觉义,能觉悟此人皆本具的心法,即是佛法。虽然‘是法甚深妙,难见难可了;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但佛所觉悟的真理,正是众生所迷的佛性;众生所迷的佛性,正是佛所觉悟的真理。故佛是众生心中的佛,众生也是佛心中的众生,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识此心,佛证此理,故能究尽诸法实相。众生若然能够‘修摄其心,观一切法,如如不动,’(见安乐行品)当下即是如如佛,故佛法更妙。
心法:是正因理心性、了因慧心性、缘因善心性等三因佛性。众生法:是惑、业、苦三道。佛法:是佛果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
佛证正因理心性,成法身德;众生迷之,便成苦道。佛证了因慧心性,成般若德;众生迷之,便成惑道。佛证缘因善心性,成解脱德;众生迷之,便成业道。准此可知,佛法、众生法,皆不离心法。
此心法,佛证之不增,众生迷之不减。但在佛说法华经之前,心法不是佛法,佛法亦异于心法,众生法更异于心法与佛法;心法太妙,佛法太高,众生法既苦恼又恶浊,各有其界限,彼此互异,是以不妙。今佛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会三乘之权,归一乘之实;说明十法界圣凡,其形象虽殊,但其体不异。三法互摄互融,不出一心,原无差别。故心法妙,众生法亦妙,佛法更妙,因名妙法。
第二节、莲华的譬喻
莲华,是譬喻。世界上华的品种很多,唯独莲华,姿态美妙奇特,清香洁净,堪可以譬喻妙法。天台宗认为莲华含有三义,用以譬喻佛的权实与本迹,最为恰当。
一、为莲故华
莲华之为物,除非不开华,开华必有莲子;可以说:是为了孕育莲子而开华。但当莲华含苞待开之时,但见其华,不见莲子;正好用以譬喻佛的迹门,为实施权,目的在于实。不过,当时机未成熟之前,众生只知其权,不知其实。经言:‘随宜说法,意趣难解。’因为佛于迹门,‘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
又为莲故华,可以譬喻释尊从本垂迹。经言:‘我实成佛己来,久远如斯,但为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故佛垂迹于娑婆世界,八相成道,其目的不过是欲令诸众生,得入佛道;正如莲华,为了长养莲子而开华一样。
二、华开莲现
当莲华盛开之时,华中莲子,立即显现。譬喻佛迹门,开权显实。佛昔日所说三乘五乘教法,虽然属于权巧方便,但权中有实,权不离实;犹如华中有莲,华不离莲。华未开时,人皆只见华的外形,不见华中的莲子。及华开敷,莲子立即出现。妙法亦然,佛未演说法华经之前,众人但知佛所说的三乘五乘,不知复有一佛乘,更不知此一佛乘妙法,即寓于三乘五乘法之中。及法华会上,开方便门,示真实道,始知昔日之权,即今日之实;今日之实,不离昔日之权。
又华开莲现,亦可以譬喻佛本门,开迹显本。经言:‘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己来,久远如斯。’正是显示佛的本门深远,如华开莲现一般。
三、华落莲成
譬喻佛迹门,废权立实。经言:‘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又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诸众生。’‘是诸众生,得闻佛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此皆是废权立实之说,犹如莲华凋谢时,华瓣脱落,莲子独存。
又华落莲成,可以譬喻佛本门,废迹显本。经言:‘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佛既然常住世间说法利生,则何来迹一门示现?故佛唯有本无迹,犹如莲华凋谢之后,唯有莲子而无华瓣一样。
莲华,既可以譬喻佛一代时教的权实与本迹,而且莲华,含有开敷,出水,因果同时等义,更可以譬喻一乘佛法的美妙。因为莲华开后,华落莲成,正如佛于法华会上,宣说妙法,能诠一佛乘的中道妙理。又莲华生于污泥而不染,出于清水而不沾,可以譬喻一佛乘的中道妙理,不离凡夫生死污泥之有,不离二乘清水之空;但却能够不为生死所染,不为涅槃所沾。
又莲华之根,藏于污泥与清水之中,但不染不沾;正显示一乘中道妙理,即空即有,而又非空非有,既超越空有,而又不离空有。如是双遮双照,遮照同时,故名妙法。
又莲华是华与莲子同时生长,华是因,莲是果;即华果同时,华果不离。正显示一乘妙法,因中有果,果必由因,因果同时,因果不离。因为有以上种种理由,所以佛独取莲华为喻,以喻妙法;不但法妙,喻亦妙。用妙喻,喻妙法,法妙喻亦妙。今法喻双举,故本经的别题,名妙法莲华。
第三节、经字的含义
涅槃经说:‘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梵语修多罗,亦名苏怛览,译言契,亦名经,古人合称名为契经。意思是说:凡是佛所说的一切言教,皆上契十方三世诸佛所证的真理,下契一切众生种种不同的根机。
杂阿毗昙心论,用五义解释经字:
一出生义:经能出生一切善法,令人依之修行,可以出生一切功德,甚至出生佛果菩提。
二涌泉义:佛经诠理,无穷无尽,犹如泉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人智力吸收,皆可以获得真实的利益。
三显示义:佛经所诠的义理,能显示世间以及出世间,一切圣凡因果诸法;不止说明俗谛理,开示真谛理,更能显示中道第一义谛理。生人慧解,启人信心。
四绳墨义:绳墨是古之木匠,用来定曲直的用具,譬喻佛经所诠的义理,能令众生明白是非曲直,知因果,识邪正,辨真伪,明善恶;如木匠因墨斗定曲直,而知道有所取舍一样。
五结鬘义:世人用线穿起花朵成串,作为装饰品或礼物。比例佛经能贯串事理因果诸法,众人依之修行,可以庄严法身慧命。
至于瑜伽师地论,与显扬圣教论,皆以贯穿义解释经字。如论言:‘契经者,贯穿义。’但佛地心论则说:‘能贯能摄,故名为经。’意思是将佛的言教,结集贯串成经,能诠义理,弘传于世,不但可以令正法久住世间,不致散失;还能摄持众生,令其灭恶生善,转凡成圣,不致流落生死,故名为经。
在本经说:则经是希有义。如经言:‘诸佛出于世,悬远值遇难,正使出于世,说是法亦难;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譬喻优昙华,时时乃一现。’此外,经之一字,还含有舟航义,宝王义,药王义,安乐、吉祥等义。无非是显示佛所说的言教,皆是至理名言,都有一定的法度与轨则,可以作为成佛必依的阶梯,证果必循的正途。此阶梯,此正途,是法界人天所同轨,十方诸圣所共遵;法界圣凡,无能超越,十方三世,不可转移,因此名之为经。经之一字是通题,妙法莲华四字是别题,通别合称,故名妙法莲华经。
第二章、品题
第一节、圣号的原因
本品是妙法莲华经二十八品经文中的第二十五品,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佛为无尽意菩萨,详说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利益众生的功德妙用。现在,先让我们了解观世音得名的原因;观世音菩萨,为甚么称为观世音呢?根据悲华、楞严、法华等经的记载,菩萨之所以号名观世音,其原因有三:
一、宿世悲愿
悲华经说:在距离释迦牟尼佛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如来应世,号名宝藏如来。当时有一位转轮圣王的太子名叫不眴,信佛甚笃;有一次,非常诚恳的请求宝藏如来,率领弟子们到王宫受供三月,在这三个月当中,太子十分殷勤招待佛和弟子们的起居饮食,凡是一粥一饭,一茶一水,无不亲自奉上,必恭必敬,唯恐不周,直到最后的一天,宝藏如来问不眴太子说:‘太子!你这样殷勤供佛及僧,究竟希望获得些甚么酬报呢?’
‘世尊!世间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一切物质的享受都是虚伪不实,根本没有甚么东西是值得我的贪求和留恋。有的,只是希望在世间上所有不幸的人们,当他、她们受到种种苦恼煎熬时,如果称念我的名字,我就能够马上用我的天耳来遥听他、她们的音声,用我的天眼来观察他、她们之所在,而寻声救苦,帮助他、她们脱离一切灾难与祸患,给予他、她们的幸福与快乐,便于愿足矣。慈悲的佛陀,愿您鉴我愚诚,威力加被我吧!’不眴太子恳挚地回答宝藏如来的询问。
当时,宝藏如来,非常佩服太子那种超越的智慧,和伟大的抱负,于是说:‘好极了,好极了,良善的太子啊,您真聪慧,也真伟大,以后你就叫做“观世音”吧!祝福你名符其实地深入世间,尽未来际去观察世间所有苦难者的音声所在,而去协助他们摆脱苦难的枷锁,指导他们开创幸福而美丽的前途。’
最后,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当时的转轮王,就是阿弥陀佛的前生,而不眴太子,正是现在的观世音菩萨。因为菩萨宿世曾在宝藏如来前,立下救苦救难的悲愿,所以获得观世音的德号。
二、因中修证
在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曾经亲自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在过去久远以前,我曾经供养一位观世音如来,承蒙观音如来,教授给我一种‘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的修行法门。最初,当我听到世间上的谤毁声,咀咒声,叹息声,悲哀声,幽怨声,或赞叹声,歌颂声,欢笑声的时候,不再像以前一样,因分别执著,而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反而倒过来观察自己能够听到外来音声的闻性。当我的观察力与内在的闻性合而为一时,我竟然忘却了外在的声尘境界,只觉得内在的闻性有一种动相,与一种静相相对待罢了。
后来,我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控制自己情绪的冲击,使自己进入一种极其寂静的境界;这么一来,就动者自动,我不知其所动,静者自静,我不知其所静,而心灵中也再没有动静二相的存在。虽然,所有的动静二相已被我殒灭,但能闻的闻性,仍然存在;因此,我再精益求精,继续进取,修习不已,不但外亡其所闻的动静二相,内亡其能闻的闻性,甚至连能忘却能闻所闻的念头都不起,于是能所双亡,根尘俱泯,连尽相亦不可得。如有尽相可得,无异是住著于空;若住于空,那么,虽然能空所觉之境,而能觉之闻性仍然存在。但当时我不但外尽其尘,内尽其根,而且连能尽根尘的尽相亦不可得。所以不但所觉之声尘空,能闻声尘的闻性亦空,因而超出人我是非的界限,获证诸法无我的境界。
当时,我不知道我是宇宙,抑或宇宙是我,我和宇宙之间,恍惚打成一片,再找不出丝毫的痕迹。既无能觉之智,亦无所觉之境,有的只是空,最后连空的感觉都不存在。于是,我体会到觉而无觉,空而无空,觉即是空,空亦即是觉,空与觉同时达到至极至圆的境界!当觉与空都达到至极至圆的境界时,不但所空灭,能空亦灭,且法空,空空亦不生。至此,凡属一切有生灭,有对待,有障碍而能障蔽人内心的东西,都归于寂灭。我那久被窒息的灵性,自此得以恢复健康,久被物欲幽禁的真理生命,从此获得抬头的机会,内在本具的智慧光明,也冲破无明之黑幕而光芒毕露。在强烈智光的照耀中,我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再不为一切时间和空间所限制,我认识了宇宙,也认识了自己,同时获得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诸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一切众生之心,与诸众生,同一悲仰的殊胜功德。
自此,激发了我内在仁慈的本性,对于一切苦恼的众生,不期然而然地产生无限的悲悯与同情,自那时起,我便步著十方如来的后尘,常常往返于六道生死中,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等种种方法来深入人间,寻声救苦,利乐有情。
当时古的观音如来,因为嘉奖我善得圆通法门,于是在大会中,赐我名号观世音。同时,由于我能观照耳根,听觉之性,圆照法界,十方众生,凡称念我的名号,无不圆明了知,不因心念,不假作意,毫无偏傥地平等拔苦与乐,因此,我观世音的名称,便周遍十方世界,遐迩俱闻了。
根据以上,观世音菩萨在楞严经对释尊的自述,其所以号称观世音的原因,完全是由于他在因中修行时,以一心三观的观智,观于一境三谛的真理,观空不著空,观有不住有,根尘俱消,空有圆融,获得听觉圆通,六根互用的特殊后果而立名的。
三、果上利他
观世音菩萨,不但是一位由消极跨进积极,由超世而入世的大乘实践家,亦是冷暖人间的慈母,茫茫苦海的舟航,他‘观世音’圣号的建立,不但由于他宿世的本愿与因中克己修证的自利工夫,亦是由于果上积极利他的功德而立名。例如:本品文中,当无尽意菩萨提出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即答言:‘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那么,观世音的圣号,该是从果上利他的功德妙用方面而建立的了。
总之,菩萨圣号的建立,不外是由于自利利他的功德,菩萨在自利时,不忘利他;而利他时,亦不失自利。因为菩萨所以克己修证,正是为了利他;而积极利他的同时,又能庄严自利的功德。不过,据自利方面解释:观世音的意义,则观是能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这能观之智,包括一心三观;所观之境,包括一切善音,恶音,有漏音,无漏音,二边音,中道音,甚至一境三谛。菩萨以一心三观之智,观于一境三谛之理,圆三观于一心,三观同时无前后、无差别、无次第,圆观圆证,故名观世音。
若据利他方面解释:观世音的观字,则是教,世音,是指所教之机。教,是指菩萨寻声救苦的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机,是指九界众生称念圣号,或哀恳求救之音声。菩萨秉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观九法界众生称念或求救的音声,而来教化援助众生,无苦不拔,无难不救,无乐不与,故名观世音。自利是智,利他是悲,是以观世音三字,是包含有自利利他,悲智双运的意义。
第二节、菩萨的含义
菩萨二字,梵语具足言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菩提译觉,萨埵译有情,合名觉有情。
一、据自利释
觉,是指菩萨自觉之心,有情,是指菩萨自己的本身,凡是具有知情意精神活动的生命,都名有情。所以菩萨,并不是木雕、玉琢、或泥塑的偶像,而是含有知情意的高等生命,故名有情。虽然,但菩萨并不是一般迷情的众生,而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因为菩萨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圣者,不止具有超情的意志,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同时对于诸佛所证的无上觉道,不但景仰,而且进修;何止进修,而且获证。当其分证佛的无上觉道,处于自受用三昧中时,自见内心朗然大觉,与佛无异,故名觉;但尚有微惑未尽,于出定后,就有微细生灭,识情流动,故名有情。总之,在自利方面说:菩萨,就是一位头脑清醒,理解力强,不但觉悟人生的真理,且澈达宇宙万物之真相,于事于理,于性于相,都具有正确而澈底的认识;不糊涂,不困惑,不迷信的圣者。
二、据利他释
觉,是指菩萨所证的觉道,有情,是被菩萨所教化的众生。即是说:菩萨的为人,不但自觉,又能觉他;不但自利,同时利他。不断激发同情心,正义感,长养慈悲,坚立弘愿,努力拔除人世间一切忧悲苦恼;积极给予众生佛法的启示,令所有众生,同归觉道,同得解脱,同到彼岸,因名觉有情。
三、据自利利他释
觉,是菩萨上求佛道的自行功德;有情,是菩萨下化众生的利他事业。菩萨既上求佛道之觉以自利,又能下化有情以利他。自利是自觉,利他是觉他,自觉是智,觉他是悲,自觉觉他,悲智双连,是名觉有情。
综上三义,我们应该知道,菩萨,并不是专指那些泥塑木雕的圣像,更不是甚么主人祸福,或三头六臂的神祇,而是具有深度的智慧力,高度的理解力,广度的观察力,以及具有无限的同情,无量的悲心,无边的弘愿的救世者。既能勇猛精进,修证佛的觉道;又能以慈悲普济之恩德,施于有情。以世界人类的苦恼为自己的苦恼,以世界人类的忧患为自己的忧患,一举一动,无不以利益众生为出发;一进一退,都以救济苍生为目的,因此,被称为菩萨。假如我们能够这样,我们就是菩萨。现在,观世音菩萨,就是能够以精深之觉智,观察诸法实相的真理,得大自在;又能以高度的悲心,观众生苦,而施以救济;不但自觉,更能觉他,不止自利,同时利他,悲智双运,因名观世音菩萨。
又菩萨,有深位菩萨,有浅位菩萨,有贤位菩萨,有圣位菩萨,有凡夫菩萨,也有从佛道中再来的菩萨。观世音菩萨,久已成佛道,名正法明如来,今为助佛学化,示现菩萨身,正是从佛道中再来的菩萨。
第三节、普门的意义
普,是普遍,门,以通达为义。即是说:不限于任何人,任何时间,都能普遍通达,名为普门。普通的住宅,是有内门、外门、厅门、房门、正门、横门,甚而圆形的、或扇形的门;但这里所说的门,并不是普通住宅的门,也不是三恶道的恶门,或三善道的善门;既不是凡夫的有漏门,亦不是二乘的无漏门;更不是但中菩萨所经空有二边之门。因为以上这些门,都是不能普遍的。例如:普通住宅,以木以铁为门,陌生的路人不能通过;三恶道以五逆十恶和贪嗔痴为门,三善道众生不能进入;而三善道众生,以五戒十善为门,三恶道众生亦不能通过。六道众生以有为门,二乘以空为门。六道之有漏门,固非二乘所入;而二乘之无漏空门,亦非六道众生所能进,是以其门俱不普。菩萨虽以空有二边为门,内修空以自利,外涉有以利他,但各别不圆,亦非普门。现在所以名普门,正显中道实相之妙门,所谓一门一切门,一遍一切遍,一中一切中,是谓之普门。今以十义,以释普门。
一、慈悲普门
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即是孟子所谓:恻忍之心。虽然恻忍之心,人皆有之,但其量有限,其用有偏。往往先我而后人,先亲而后疏,先家而后国;或爱之便欲其生,恶之便欲其死。所以凡夫的慈悲,是有限度的,渺小而偏激的。虽或有人能等视十方六道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常思与乐拔苦,但烦恼未断,生死未了,自未能度,焉能度人,结果心有余而力不给,这种有心无力的慈悲并非普门。
二乘圣人,虽了诸法从缘生,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而破我执;又能悯怜众生无知,秉著慈悲之心,将此缘生性空之真理开导众生,令离我执之苦,得真空之乐;但这种慈悲,仅知空而不知不空,仍非普门。
现在所谓慈悲普门,是指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种称性所起的妙用,亦是平等的施与,普遍的救济。菩萨虽然恒抱乐人之乐,忧人之忧的悲,去平等救济众生,拔苦与乐;但内不见有能救之我,外不见有被救的众生。因为菩萨深知道,被救的众生是自己内心中本具的众生,而能救的自己,亦是被救众生内心本具的菩萨。能救被救,原同一体,无亲疏之分,无彼此之别,上圣下凡,无一不在菩萨慈悲恩泽的荫覆中,无一不是菩萨拔苦与乐的对象,是为慈悲普门。
二、弘誓普门
菩萨的四弘誓愿,第一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无论是胎卵湿化的众生,凡夫众生,圣人众生,现在的众生,或过去、未来的众生,都发大弘愿,誓必教之度之,所谓众生无边,我愿无穷。无处不是度生之地,无时不是度生之时。虽然终日度生,但了知是自性的众生,根本无一众生可度;虽无一众生可度,但仍然‘自性众生誓愿度’。如是不取不舍,不住不著,纯以舍己救人为职责,以益世利生为本愿,是为弘誓普门。
三、修行普门
观世音菩萨,在因中修行时,不但广修六度四摄等种种行门,还特别修习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同时于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能够圆修一心三观,圆照一境三谛,圆证一体三智,于一一行中,圆具一切行,行行无不普遍,故称修行普门。
四、断惑普门
若仅断见思烦恼,灭分段生死,不名普门;或只能断尘沙烦恼,或次第断无明烦恼,灭变易生死,亦不名普门。今观世音菩萨,圆修三观,圆照三谛,圆断三惑,一断一切断,无惑不断,是为断惑普门。
五、入法门普门
观音菩萨亲证耳门圆通,深入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法门后,所有百千三昧,恒沙功德,无一不普遍证入,故说入法门普门。
六、神通普门
仅能于六道中,见八万劫以内种种事情的神通,不名普门;必能洞观三千大千世界,无量劫内事,然后名普门。观世音菩萨,自从修习耳门圆通,获真圆通后,不但六根互用,能观听六道中,八万劫以内之事;更能洞悉十法界,八万劫以外之事,其神通妙用,广大无边,是为神通普门。
七、方便普门
观音菩萨,以三昧闻薰闻修无作妙力,入诸国土,权巧方便,随类应化,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无处不用权宜,无时不用其方便,故名方便普门。
八、说法普门
法有大小权实,若仅能说小法、权法,或仅能说大法、实法,不名普门;若只能说大小权实诸法,而不能鉴别机情,因机设教,亦不名普门。今观世音菩萨,不特能说大说小,说权说实,更能观机设教,对病施药,应以何法得度者,即为说何法,是为说法普门。
九、成就众生普门
菩萨为成就众生故,成正法明如来后,复倒驾慈航,随流九界,以三十二类应化身,成就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甚至饿鬼、畜生,菩萨为了成就众生,亦随类现身;无时不成就众生,无处不成就众生,所以名成就众生普门。
十、供养诸佛普门
观世音菩萨,自己早已成佛,但直到现在,仍然分身尘刹,到诸佛国土,广修供养。如在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供养阿弥陀佛;到东方世界,则供养阿錿佛: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不悉心供养,是为供养诸佛普门。
以上十种普门中,慈悲,弘誓,修行,断惑等普门,是观世音菩萨自行之因;入法门普门,是自行之果。神通,方便,说法,成就众生普门,属于利他;供养诸佛,属于自利。不论是行因或行果,自利或利他,无不广大而普遍,是以称为:观世音菩萨普门。
第四节、品的内容
梵语跋渠Varga译为品,法华文句说:‘品者,中阿含云跋渠,此翻为品。品者,义类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意思是说,品是汇集一类的文字在一起。本品,是将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之事,萃于一处;所以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此品的内容自始至终,不外二段问答,然其所含要义,却有以下十种:
一人法:此品所说,属于不思议之事,事必由人,人必秉法;是以初番问答,言观世音菩萨,能观世间之音声,救十难,解三毒等,是点出不可思议之人。后番问答,言菩萨以三十二应化身,入诸国土,度脱众生,是出其不可思议普门示现之法。若人若法,皆不可思议。是以此品所述,不外是说明不可思议之人,本其不可思议之法,以做不可思议之事,而为本品的主脑。
二慈悲:观音菩萨之所以寻声救苦,利乐众生,既非为名,亦非为利;纯粹是出于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本品前番问答,是大悲拔苦;后番问答,明大慈与乐。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是本品的宗旨。
三福慧:慧指观音,福指普门。观音菩萨以智光照闇,应机拔苦,是崇高智慧的表现;以三十二应,普门示现,是无上福德之所致。所以本品所述,观音所行,不外福慧二字。
四真应:真是实,应是权,菩萨由于证得实相之真理,而能起种种权化之妙用。前番问答,菩萨寂然不动,而能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使法界获益,属于菩萨真身不可思议之妙方:后番问答,明随机应化,普门示现,是菩萨应身不可思议之妙用。前后所述,不外菩萨真身与应身的事迹。
五药珠:药能治病,除人苦恼;珠能出宝,使人如意。药喻菩萨之寻声救苦,珠喻菩萨随众生之机感而,应众生所求。是以观音菩萨的神通妙力,犹如药王与摩尼宝珠的作用。
六冥显:冥与显,是说明菩萨感应的方式,法华文句说:菩萨应机之方式,广则无量,略言有四:一是冥机冥应:如众生过去曾修善业为冥机,今生虽未见灵感,但冥中实有福报,是为冥应。其次是冥机显应:如其人过去曾植众善,今生果获称心如意之益,是为冥机显应。三是显机显应:如人今生努力修善,即获现世福报,是显机显应。四是显机冥应:如人今生曾修诸善而无感应,实于冥冥之中,已有其利益,是为显机冥应。
现此品文所说,表面上看来,但约菩萨感应方面。前番问答,但能一心称名,虽不见菩萨形声,自可获救,是为冥益。后番问答,观所现身,闻所说法,是为显益。实则菩萨应感群机,是通于以上四种方式的。
七权宜:权是权谋,实是实际。前番问答,是菩萨实智益物,后番问答,是菩萨利生之权谋;若实际若权谋,无不以利生为主要目的。
八本迹:菩萨本为如来,迹现菩萨。但此中言本迹,是指菩萨的本身,及其普门示现等事。观音是本,普门示现是迹,无观音之本,不能垂普现之迹;无普门之迹,亦不能显观音之本。前番问答,说明本门妙力;后番问答,则显其迹门功德。全品不外叙述菩萨本迹二用,故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九缘了:缘是资助,亦名助道,即是缘因佛性;了是般若,又名慧行,即是了因种子。前者是福德庄严,后者是智慧庄严;菩萨由于智慧庄严,故能观察圆明,寻声救苦;由于福德庄严,故能普门示现,随机应化。无论是观音,是普门,皆由缘因、了因二种子的开发,是以本品所述,亦含有缘了二因义。
十智断:智是慧德,断是断德。菩萨带果修因,圆修三观,圆断三惑,圆证三德,而获得无上菩提涅槃。由于智德圆满,故能湛然常照,观世间称念之音声,皆令解脱:由于断德圆满,故能处处调伏,现形说法。是以前番问答,正显智德;后番问答,是显断德。故本品所论,含有智断二德义。
在此品前后两番问答中,虽含有以上十义,但概括而言,不外是说明观音菩萨,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以及普门示现等不可思议妙用,故合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三章、译题
译题的重要,并不亚于经题,因为所有佛经,都是从印度传译过来的,所以我们要考核任何一部佛经的真伪,固然要从全经所诠的真理和宗旨去衡量;但另一方面,从翻译时代和译者的学识、声誉各方面去考察,亦非常重要。妙法莲华经,是姚秦鸠摩罗什法师奉诏译的。此品为妙法莲华经廿八品中的一品,当然亦不能例外,故其译题是:姚秦鸠摩罗什法师奉诏译。今释此译题,可分二段。
第一节、翻译的时代
此经翻译的时代,就是我国姚秦之世。在中国政朝历史上,姓秦的统治天下,共有嬴秦,苻秦,和姚秦三个时代。现说的是姚秦,正简非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嬴秦,亦非五胡乱华时,苻坚当政的前秦,而是指姚兴在位时的后秦。在姚兴登位以前,佛法在中国已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经典的传译,亦拥有可观之数。及姚兴迎请罗什法师入长安后,因为姚兴本人笃信佛学,不但待罗什以国师礼,甚加优遇;且请罗什驻锡于西明阁及逍遥园,大规模地展开翻译佛经的工作。妙法莲花经,就是罗什法师入长安后,奉姚兴王之命,于弘始八年五月译出的。所以在译题之前,冠以姚秦二字,以明翻译的时代。
第二节、译者的德号
三藏法师,是译者的德号。三藏,是指经藏,律藏,和论藏。经藏明心诠性,为定学所摄:律藏规范三业,为戒学所摄;论藏分别邪正,为慧学所摄;戒定慧三无漏学,为整个佛法之根本总纲。所以举三藏二字,便包括整个佛法要义。
法师二字,含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一就字义释:法是轨则义,师是训匠义。事有轨则为规范,则必合于情理;物经训匠提炼雕刻,必臻于美善。同样,凡能以佛法的规则,来指导自他的行为,使之合乎正轨;用佛法的慧剑,来雕刻自他的人格,使之同臻完善的人,皆可称为法师。
二就佛法释:法是佛法,师是师范,能精通三藏佛法、堪为人天师范的出家人,称为法师。
三就自利利他释:若以三藏教法自奉为师,依之修持的人,名自利法师;能够对众演说三藏教法,化导众生,为人师的出家者,名利他法师。
现在这位译师,不但是博通三藏,自奉为师的法师;而且是能以三藏佛法,规范自他的行为,雕刻自他的人格,堪为人天师表的自利兼他的法师,所以名三藏法师。这位三藏法师是谁呢?那就是大名顶顶的鸠摩罗什法师。
在我国佛学翻译史上,译师虽多,但荣称三藏法师的却甚少。其中最负盛名的,不外是罗什,觉贤,玄奘、不空等,史家称为四大翻译家。在四大译师中,尤以玄奘、罗什,为首屈一指的盛誉人物。凡罗什,玄奘译的佛经,其译题俱冠以三藏法师四字;因为这二位译师,是中国佛经翻译界的二钜子。罗什为旧译时代的泰斗;玄奘则为新译时代的杰出人物。奘译之卷帙虽富于罗什,而什译之范围,却广于玄奘。印度大乘佛学,不外中观与瑜伽。罗什所弘,为中观法门,开我国天台、贤首二宗之先河;而玄奘所传,则为瑜伽法门,为我国法相唯识一宗之始祖。所以二师势均力敌,智等誉齐,实为均分中国佛学史天下之泰斗。现此译题,在出译者姓名之前,冠以三藏法师四字,正显此译者并不是平平凡凡的译师,而是一划时代性的翻译家。
第三节、译者姓名及小史
鸠摩罗什是梵语,译为童寿。因这位法师在童年时代,便具耆德丰度,少年老成,所以依德立名,叫做童寿。他的父亲鸠摩罗炎,是中天竺国首相之子,辞相出家,游历至东印度龟兹国,王爱其才,以女妻之,遂生罗什法师。法师童年聪慧绝伦,七岁随母入佛寺,见大殿中佛钵,于是淘气地走上前去,把佛钵拿起来放在头上,当作帽子戴。当他取钵时,纯洁的童心并未分别钵之大小轻重,及其忽然想起,铁钵这么重大,以我这样小小年纪怎能拿得起呢?就此一念分别心起,顿觉钵重千斤,无力支持而失声放下,因悟‘万法唯心’之理。自后,不特智慧百倍,且于八岁那年发心出家,遍访印度名师,研究佛学,既通三藏,复精圣典,廿一岁的时候,就蜚声五印度,名播海外。时适中国苻坚自立为王,因慕法师盛名,而遣吕光到龟兹国迎罗什,并谓:‘倘龟兹王不肯出师,便用武力夺来。’结果,吕光灭了龟兹,夺得罗什归,途经凉州,闻苻坚已为姚苌所杀,遂自立称凉王。因此,罗什法师,亦被供养于凉州多年。直至姚苌崩,其子姚兴继位,因慕法师德学,遣使伐吕光之子吕隆,强迎法师入关,供养于西明阁,后复建逍遥阁,请法师翻译佛经。罗什法师于此先后翻译佛经共七十四部,合计不下三四百卷。本经就是当时在逍遥园裹译的。但当时所以译此经,完全出自姚兴王的意旨。换言之,本经是罗什法师奉姚兴王的圣旨译的,所以说奉诏译。
连系起来说,本经是什么时候翻译的呢?就是在后秦姚兴握掌天下大权的时代译的。是谁译的呢?是一位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姚兴的圣旨而译的,所以标题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第四章、释文
第一节、初番问答
一、无尽意问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无尽意菩萨是此品的发起人,亦即是此品的当机众。这位发起人之所以名无尽意,是因为他看到无穷无尽的世界上,有著无穷无尽的众生,处于无穷尽的苦恼深渊中,受著无穷尽的苦恼煎熬;于是产生了无穷的悲悯,无尽的同情,誓必去救济他们。由于他以无穷无尽的心意,去救济无穷无尽的众生,所以称为无尽意。这位菩萨的愿力,与观世音菩萨相同。无尽是所观境,即是一境三谛,等如观世音的世音二字;意是能观之心,即是一心三观,等如观世音的观字。因为他们同类相求,同气相应的缘故,所以特别提出观世音菩萨的名称来问佛。尔时,是当释尊讲完法华经妙音菩萨品之时,亦是释尊讲完东方的菩萨,将要讲西方观世音菩萨之事迹的时候。此显示机教相投,问得正合其时。
即从座起等四句,是结集经典的圣者,叙述当时无尽意菩萨请问释尊的情形,因为佛是教主,无尽意菩萨是在法会听众之一,既有所请教,自当执行弟子之礼。即从座起,偏袒右肩,是印度一种极尊敬的礼貌,表示身业恭敬;合掌向佛,表万念俱消,一心不乱,是显意业的虔诚;而作是言,是表口业清净。三业恭敬以请法,是佛弟子向师座请教的仪式。
世尊,是尊称释迦牟尼佛,是佛十种通号之一。无尽意菩萨,所以首先称一声世尊,正表示以下的问话,并非询问在会听众,而是一心请教释尊,希望释尊,能够详细回答他的问题。
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这正是无尽意菩萨要请教释尊的事情。宇宙万有,无不从因缘而生,世间一切名相的建立,亦无不各具因缘。现在,望尊法界,风偃群贤的观世音菩萨,他的圣号之建立,自当亦具因缘。然则,究竟是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而名观世音呢?无尽意菩萨当然知道,观世音菩萨,是以灵智观照,慈悲救苦的观智为缘,缘于世间众生求救之音声;以众生求救之音声为因,以菩萨能观救苦而发出慈悲之心为缘,以此因缘聚合,感应道交,故名观世音。但现在特别提出请问,其目的无非是希望释尊,因菩萨的名号,以显示其不可思议的行因,作后世众生的模范。
二、释尊总答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无尽意菩萨既请问于先,释尊自当回答于后。这段文是总答,下面再分别详细回答。善男子,是释尊呼无尽意的代名词,含有嘉奖之意。调柔名善,质直为男,即大丈夫之美称。当释尊正欲说到西方菩萨,而在会听众,亦应听到观世音菩萨的不可思议事迹之时,无尽意竟能知时应机,把握著这个机会,发起请问,所以释尊首先对他来一句赞美,然后回答。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是包括九法界众生,以及见思、尘沙、无明等烦恼。因为六道众生,固然是苦恼无边,其余二乘及菩萨,又何尝没有痛苦?不过其痛苦的程度,有深浅的不同而已。地狱众生,有众刑交加的苦恼;饿鬼众生,有饥渴交逼的苦恼;畜道众生,有大食小,弱肉强食的苦恼;阿修罗众生,有战争残杀的苦恼;人道众生,除了生理上生老病死苦,心理上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以及五阴炽盛等苦外,还有自然界发生大寒、大热、水灾、火灾、风灾等苦,政治上发生战祸凌乱、苛政残暴等苦,人事上互相欺骗与陷害,社会上种种威逼与祸患,总之,人世间的苦恼,在时间方面,是无穷无尽,在空间方面,是无量无边的。
二乘圣人,虽然子缚已断,但果缚尚存,何况限于智力,饮三昧酒,堕无为坑,还有尘沙烦恼,仍要受方便有余土的变阳生死苦。至于菩萨,虽然分断无明分证法身,但微细惑未尽,仍有实报土变易生死未了。是以无论是六道凡夫,抑或是三乘圣人,仍然未能摆脱苦恼的圈套。故佛说:‘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
苦恼众生,只要有机会得闻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又能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运用观智,观照苦恼众生称名求救之音声,令苦恼众生立即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离苦得乐;因为观世音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等视众生,犹如赤子,不分种族,无论凡圣,一律平等救济,无苦不拔,无乐不与的。所以,凡是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众生,‘皆得解脱’种种苦恼的困扰。
以上仅就事相持名方面而说,若据理性持名方面而言,则当我们称念观世音圣号到一心不乱时,进而能体验到所念的圣号,不离能念之心,能念之心,亦不离所念之圣号。离开能念之心,别无所念的观音;离开所念的观音,亦无能念之心;能念之我与所念的观音打成一片。我是观音心中之我,观音是我心中的观音,我的理性就是观音的理性,观音的慈心也就是我的慈心,彼此相契,彼此相通。因此,当众生内心的愚痴暗蔽,与菩萨智光接触时,愚痴暗蔽,自然融化于菩萨的慧光中,再无愚痴的黑暗;当众生的无量苦恼,与菩萨的无上妙乐会合时,无量苦恼,自然变成菩萨的妙乐,再无苦恼的交煎。所以佛说:‘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或有人说: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既然是无处不遍,无苦不救,无乐不与,那么,苦恼的众生,不念菩萨圣号,也应该得救,为什么一定要称念菩萨的圣号才得救呢?答案是:菩萨的大慈大悲,是称性而起,因为理性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在,无所不遍,所以菩萨的慈悲心,亦是大而无外,犹如日月高悬于天,无所不照。亦如电流之充塞宇宙,无所不在。但丽日中天,必需要有眼的人才能看见;月轮当空,亦要有水才能影现。至于电波,虽然充塞太空,但一定要扭开收音机,才能收到电台的广播节目。
盲人不见太阳,并不是太阳的自私;陆地没有月影,并不是月儿的偏照;收不到电台的广播,也不是电波的问题;毛病是在于没有眼睛,没有池沼,和没有把收音机打开吧了。同样道理,菩萨慈悲救苦的心愿,虽如太阳之无私,月儿的遍圆,亦如电波,无所不在,但如果众生不称念菩萨的圣号,一如盲人的看不见太阳。今一心称念菩萨圣号,正是打开心眼,澄清心水,扭开心灵的闭塞,让菩萨慈悲的心电,流入称名众生的心腑;亦使称名众生的心腑,与菩萨的心电接触。如是心电交流、感应同时,始可以获得菩萨的救济。所以释尊回答无尽意菩萨,第一句就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自己亦说:‘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可见佛菩萨的说话,是同出一辙,真实不虚的。
三、分别详答
(一)约口业机明感应
以下是释尊分别详细解答,观世音菩萨救三灾,脱四难,灭三毒,应二求等不思议事,今先约口业机而救三灾。
(1)能救三灾
1.救火灾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此明菩萨能救火灾。火有内火、外火。
内火有三种:
一是果报火:无论是众生依报的财物,被火焚烧,或是正报的身体,遭遇火灾烧毙,皆由宿世恶业所招。又劫坏时,劫火洞燃,直至初禅,初禅天人亦难免此果报火灾。
二是恶业火:恶业之火,通于三界。三界中众生,无不被有漏恶业之火焚烧热恼,故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三是烦恼火:烦恼之火,通于九界。九界圣凡,无不内被烦恼之火所烧;六道凡夫众生,有三惑火、三毒火;二乘圣人,有尘沙烦恼火;菩萨有无明烦恼火。至于外火,则有鬼火、龙火、霹雳火、山神火、人火、树火、贼人等七种。九界众生不是被内火所烧,便为外火所害。但当面对火难逼害时,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即使是恶业所感,陷入大火,其火亦不能烧坏其身。为什么?由于菩萨威德神力加被的缘故。菩萨究竟有什么威神力呢?楞严经观音菩萨自己说:‘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误入大火,火不能烧。’知见二字,包括六根的觉性。旋复,即旋妄复真,旋转缘尘之妄知妄见,回归自性的真知真见。观音菩萨在因中修行时,能够旋其倒闻机,反闻闻自性,使其妄闻与声尘脱节,反而回归真实之闻性。因此,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内见觉之火既息,而外世间之火,自然不能为害。
众生因为内之见觉属火,与外一切火性相通,既有业火,则见猛火。今菩萨知见既旋,则无见业,不独自己能旋彼余火,不为所害;同时能够以其自证之力,加被众生,使一切称名众生,为大悲威光所摄,设入大火,不为所害。
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中记载:清朝有一运粮官,名叫蔡思襄,他的公馆与民房相邻。有一次,邻人失火,左右邻舍都忙著抢救衣物,唯有此公,静坐不动。说也很奇怪,结果左右前后的房屋都烧光了,唯有他的公馆孤零零地屹立于一片焦土中。很多人都非常惊奇地问他,有什么法宝。他说:我只会念大悲咒。有人说:万一神咒不灵,不是连性命都牺牲了吗?他说:我家历代都是持诵大悲咒,无论遇到刀兵水火种种之灾难时,但能一心持咒,累得灵验,就是我自己,也念了二十多年的大悲咒,凡遇到急难的时候,都是有求必应的。在乾隆年间,我正住在北平,有一次南边的邻舍失火,又遇到南风,眼看很快就烧到自己的房子了,当然搬东西是来不及的了,唯有专心持念大悲咒。谁知持咒还未到一遍,忽然风势转过来,得以幸免,所以我深信菩萨,是有求必应的,不然,我怎肯这样冒险呢?
明朝有一姓王的人,住在江苏昆山,他一心朝普陀山,礼拜观世音菩萨,先吃三年长斋,然后启程。谁知当他所乘的船只正在启行时,家人匆匆忙忙走来对他说:邻家起火,快要烧到自己的店子,叫他赶快回去救火。他说:我积诚三年,方付实践,怎可因火灾而改变自己的志愿呢?纵然烧完了我的房子,我亦不回去了。说罢继续行程,唯端坐船中,专念观音菩萨圣号。及朝山归来,见四面房屋都变为焦土,唯有他这间店子,独存无恙。
又记:1922年,日本地震,佛学普济日淡会代表包承志,杨叔吉等赴日吊慰,与释印光函言:日本此次死亡人数,约三十余万,骸骨山积,东京浅草区几全灭,公园池水烧干,园内有观音堂,除旧式老屋三间,难民被火包围群集于此者,约三万余,堂内外房上皆遍,同念观世音菩萨,悉免于难,堂亦独存。日人由兹称颂不置。由此,可见观音菩萨的感应,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2.救水灾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水亦有果报水、恶业水、烦恼水等不同。果报水不但殃及人间,且在坏劫时,大水灾弥浸至二禅天。因为二禅天人,仍有喜欢心,是心一动,即为水灾之因。恶业水通于三界,故古人说:苦海茫茫。特别是贪欲之水尤甚。所谓:‘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波。’烦恼之水,亦通九界,是以九界众生,都沉溺于烦恼苦海中。既内有烦恼之水,自然招至外来的水灾。但当我们惨遭水劫时,若能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一定得免于难。
楞严经说:‘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因为闻听属水,众生一向随声漂沉,因成爱河,聚成苦海,故有遭遇水难之危。观世音菩萨能够观听旋复,反闻自性,因悟性水真空,性空真水;不独旋彼余水,不为所溺,且能以自证之力,加被持名众生,得脱水难。
法宛珠林曾载有出洑照江的一段故事:晋律荣,山东琅琊人,尝至东阳。还经定出,舟人不习水道,误堕洄洑中,垂欲沉没。荣无复他计,惟至心呼观世音名,
须臾间,如有数十人齐力牵引者,顷时涌出洄洑中,沿江而下。日已暮,天太昏暗,风雨均厉,前驶不知所向,而涌浪转盛,船几欲覆,荣至心诵佛经不辍。忽望见山头有火,烈焰炽盛,澈照江心;迥舟趋之,安然达岸,既至光息,无复所见。明日问浦中人,昨日山上是何火?众愣然曰,风雨如此,火自何来?乃知佛力冥佑矣。荣后为会稽督护,名士谢敷,恒口述此事,与荣同舟者,沙门友道蕴。谨笃人也,亦具其事本末,为傅亮言之,与荣所说同。可见观音菩萨能救水难,累见事实。
3.救风灾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金是赤金,银是白银,琉璃是青色宝,砗磲是白色宝,玛瑙是红色宝,珊瑚宝形同树枝,琥珀是千年松香所变成,珍珠是从蚌中取出的珠宝,此七宝为世人所贪爱,而又多产自大海。是以古代,常有人为了猎取这些珠宝,而组织成庞大的队伍,入海采宝。
黑风,即是怪风,亦是鬼风;罗刹鬼,又名食人鬼,男丑女貌,性残好杀,常出没于海边岛屿,以食人为生。据说:从前师子国有商贾百余人,航海而来,忽遇恶风,将船只飘堕罗刹鬼国。许多罗刹女,急急迎上来。其中有一聪慧的商人,知船只已被黑风吹入鬼国,来者实不怀好意,于是马上劝导众人,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不久,大风忽起,将船吹出,速达中国。由此,足证佛言不妄。
现代,入海采宝之事已少见,但举世熙熙攘攘,无不皆为利而来,为利而往,当船只航行于茫茫大海,水天一色的时候,谁也不能保障自己的生命与随身货物的安全,万一不幸,发生意外,那唯一的救星,就是称念观世音菩萨了。楞严经说:‘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妄想,即是第六虚妄意识,时而思善,时而思恶;当恶念现前,能杀害众生的法身慧命,就如罗刹鬼吞噬人的肉体。观音菩萨,既已反闻入流,外不缘尘,内不循根,根尘既亡,识心亦灭,所以妄想得以消灭。妄想既消,则心无杀害之念,而能超越鬼之心行。因此,当人进入鬼国时,能一心称念菩萨名号,机感交应,即获菩萨威力加被,得免其难。
又鬼者祟也,象征人们心地之不正大。罗刹鬼,是杀心最盛的动物,象征人们内心的恶念;黑风,犹如人心的烦恼;众生因为被恶念所蔽,内心不能俯仰无愧,所以被无明的黑风,把智慧的船只,飘没于生死苦海中,沉沦不已。现在一心称念菩萨,舍弃恶念,妄想不起,杀心顿消,内无杀心,自然不会再招致外鬼侵害,因此,得以解脱黑风罗刹鬼难。
还有黑风亦有三种:一是果报风,坏劫时能坏三禅天。二是恶业风,通于三界。三是烦恼黑风,却遍吹九界。总之,九界众生,都难免水火风三灾之苦难。当我们受到水灾、火灾或风灾危害时,只要一心称念观音圣号,菩萨自然观其音声而来救济,以是因缘,故名观世音。
(2)能脱四难
1.脱刑难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若复有人的复字,是接上文而说。因为众生多生多世,曾经作了无边的恶业,所招恶报,亦无量无边,除以上水、火、风三灾之外,倘若又有人或遭意外,或处战地,面对刀枪剑戟,生命危在旦夕之际,或含冤莫诉、临上断头台的一刹那,果能至诚恳切,一心称念菩萨的圣号,那么,对方所执持的刀杖,便无端折坏,不能加害。因为观世音菩萨,自从修习闻薰闻修金刚三昧,获得一根返源,六根成解脱之后,便能以金刚三昧之力,加被被害众生,使身坚如金刚石;然则以刀砍金刚石,何刀不坏?即使其刀不坏,亦不能有损其身。
又菩萨已经销妄复真,根尘俱亡,若根若尘,无不复归如来藏性。属色尘之刀,与属根尘之身,在菩萨看来,无不是如来藏性,如是以藏性触藏性,不是犹如以刀割水,如风吹光一样无损于对方吗?故楞严经说:‘五者薰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齐书载:孙敬德防守北陲,曾造观音像,每日礼拜奉事,后为贼人陷害,判处死刑,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和尚,教他诵普门品千遍;后临刑时,刀折成三段,其首无伤。丞相为奏王上,遂得幸免一死。
从前有一米商,信仰菩萨甚笃,无论到什么地方,身边常带著一个用木刻得极精巧细小的观音像,当他上船时,就请在船上供养,上了岸,便请回家中奉事。有一次,在回家的船上睡觉,忽梦见菩萨告诉他:‘逢桥莫停舟,遇油须抹头;斗谷三升米,青蝇聚笔头’四句话后,并叮嘱他,不要忘记,赶快开船。他惊醒后,马上命令船夫开船。不久,风雨交加,船夫正欲把船只驶到附近的一座石桥下躲避,他猛然想起‘逢桥莫停舟’的话,强要船夫把船冲过桥去,就在船只渡过桥下的一刹那,那座石桥竟然全座崩塌。及回到家中,照常把那小型的菩萨像,请回家裹供养时,一不留心,把油灯的油泻得满地,他又想起‘逢油须抹头’的话,便把地上的油,通通抹到头上去。晚上,照常与妻子同床,谁知次晨起来,看见血涂衾被,妻子的头已不知去向,岳父母竟然控告他,意图另娶而杀妻,真是祸从天降。幸而县官提审之际,正欲执笔判其死刑时,却有无数苍蝇聚于笔尖,无法落笔;贤明的县官,知道其中必有冤情,于是从容再审,命其如实招供。因此,他把在回家的前后和所做的梦,通通告诉县官。突然有一陪审员问他,家裹是否有康七其人?答:邻家有。于是捕来公堂审讯,康七无奈,只好将其与妇私通而蓄意杀他,谁知因他满头油气,疑是其妇而误杀的事,原原本本说出来;至时案情大白,而免于刑。后来县官问陪审员,你怎知这康七,才是凶手呢?答:观音告诉他:斗谷三升米,除了三升米之外,不是还有七升康吗?凶手不是康七其人是谁?于是连县官,都深深信仰菩萨的灵感。
又从前有人笃信菩萨,她的髻中,常藏一尊小型金观音像。后来被诬为贼,宣判死罪,谁知临刑那天,连斩三刀,不但颈皮不破,而且铿锵作金声。监斩官甚以为奇,后来解开他的发髻,见有观音像小尊,像额上刀痕三条宛然。
又法宛珠林载:唐太宗时,有一官员名董雄,因为与李仙童的事有关,涉及嫌疑,与王忻等数十人,都被关进牢里。董雄无法,唯有一心称念观音名号,奇怪得很,在不知觉间,手脚上的锁,自然地掉下来。狱吏禀知御史张守一,亲自勘验,惊奇之下,重加封锁。董雄照常持名,锁又掉下来,如是者数次,因而与共狱者,俱获赦免。
2.脱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罗刹是梵语,译为暴恶、或非天。夜叉,译为疾捷,都是恼害人的恶鬼。三千大千国土,是一佛所教化的世界。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围绕一座须弥山腰游行,须弥山外有香水海,再外边有七金山,每一金山中间,隔一道香水海,须弥山的四面是四洲,须弥山上面是六欲天。如是一须弥山,一日,一月,一四洲,一六欲天,是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名小千世界,为色界初禅天所盖覆。再集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为色界二禅天所盖覆。又集一千个中千世界,上边有色界三禅天所盖覆,叫做大千世界,为色界四禅天所盖覆。因有小、中、大三个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鬼有五通,而且势力很大,假使三千大千世界都充满了夜叉、罗刹鬼,那真的要变成鬼的世界了。在这样充满恶鬼的世界里,真是恐怖极了。当我们被恶鬼恼乱而发生恐怖不安的时候,只要称念观音菩萨圣号,这些鬼就不能用祂的恶眼看见你,何况加害于你呢?因为鬼,是黑暗的东西,而观音自从反闻闻自性,回复真性,发本明耀之后,便智光朗然,周遍法界,无幽不照,无暗不破。我们称念圣号,便投进菩萨威光照耀中,那些以幽隐暗昧为性之鬼,反不堪菩萨强烈智光之照耀,就如土枭鸟之昼盲夜视,不能打开祂的鬼眼睛,根本不能看见你在那里,又怎能加害于你呢?
楞严经说:‘六者、闻薰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荼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也许有人不肯相信,那来这么多鬼呢?其实,只要我们冷静的想一想,再睁开我们的眼睛看一看,我们所居住的现实世界,不是处处皆使人触目惊心,在在尽令人扬魂荡魄吗?不是随时随地都充满残忍、战争、杀害的恐怖事情,每一角落都弥漫著奸诈、阴险、毒辣种种黑暗的东西吗?这与充满鬼的世界,又有何分别呢?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无异于鬼的世界里,其苦恼是数说不尽的,不如意事,更是十常八九。但我们若能专诚持念菩萨圣号,妄念不生的话,那你自性的心光,自然显现,当你灵光独耀时,不但外鬼不能恼害你,甚至不能看见你。所以,当我们无论是遇到鬼道的鬼,或是人道的鬼来恼害自己时,只要持念菩萨圣号,使自己内心的自性灵光,与菩萨的智慧圣光打成一片,一定可以解脱鬼的困扰。
3.脱囚难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杻是手铐,械是脚镣,以木加颈名枷,以铁炼系身名锁,俱为刑具。身受这些刑具的人,固然是触犯法律,罪有应得;但其中亦有不少是无辜受害的。无论是罪有应得,抑无辜枉受,都是恶业所感。倘能称念观音圣号,皆得解脱。因为观世音菩萨因中修行时,能够音性圆销,观听返入,不但声尘销灭,其余色等诸尘,亦同时消殒,外离尘缘,内旋诸根,根尘双泯,杻械枷锁等色尘刑具,菩萨观之固属虚妄,而被系禁者的六根,又何尝不是虚妄呢?以虚妄之尘,锁虚妄之根,不是等如以虚空锁虚空吗?由于菩萨因中作如是观,果上获得事理圆融,故能加被杻械枷锁检系身体的众生,令得解脱。正如楞严所说:‘七者,音性圆锁,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
法苑珠林载:晋朝的窦传,在永和七年,为高昌步卒吕护所俘虏,同伴七人共系狱中,不久将杀;适有一位方外朋友,道山和尚来慰问他,并教他专心默念菩萨圣号。传果然依教奉行,经三昼夜,械锁忽然自脱。窦传想,我的手铐脚镣虽得脱落,但同伴各人,仍在禁监中,何忍舍去?于是复求菩萨加被,并劝同伴一心称念圣号,结果众人刑具亦解,而得共同逃脱这次不幸的遭遇。但这只是逃脱有形的外来枷锁,我们凡夫俗子,除了有形的枷锁外,还有无形的烦恼枷锁。这无形的烦恼枷锁,牢牢锁系著九法界众生。是以九法界众生,都应该专心称念菩萨圣号;若能由事相持名,进而理性持名,妄念尽消,根尘脱落,自然可以解除内在烦恼的枷锁,而获证佛果无上菩提的自由自在。
4.脱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齐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伤命叫冤,夺财叫贼,既杀人后夺财,所以叫做冤贼。现在三千大千世界都充满怨贼,正显示四周环境的危险与恐怖。商主,就如现代的经理,或是商团的团长,或是运输队的队长。斋者,教也;持者,执也;重宝,表示他们所带的东西,不是普通的货物,而是贵重的珠宝。在这样充满冤贼的恶劣环境中,竟有一个富有的老板,率领著许多商人,带著大批贵重的宝物,经过一段很险要的道路,谁能安枕无忧?谁不心惊胆跳?当众人正在忧戚万分时,其中如果有一个平日深信三宝,恭敬佛法的人,高声对大众说:‘这段路程虽然危险万分,但各位不要害怕,也不要恐惧,只要大家能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一定能以无畏施于我们,令我们得以安然渡过这段危险的道路。’当时这些商人,真的异口同声,称念菩萨圣号,后来,果然旅途平安,抵达目的地。
楞严经说:‘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因为菩萨因中修行,入流亡所时,外脱声尘,内证闻性,故能称性而起无缘大慈,用此慈力,加被众生,能令众生,经过危险的路途,或旷野山隘之间,或盗贼持刀枪威胁之际,都能脱离贼难,化险为夷。但这只是解脱外来的有形的贼难。至于内在无形的烦恼,比外贼更厉害,更可怕。外来的贼只是劫夺人身外的财物,伤害我人短暂的肉体,可是烦恼贼,不但劫夺人的功德法财,更伤害人的法身慧命;不但使人的肉体受害,更使我人的精神痛苦;不但使人现在受苦,同时令人生生世世,沉溺生死苦海、备受众苦,永无已时。此烦恼贼不但常常扰害六凡众生,而且斗胆恼乱三乘圣人,九法界里,都满布著烦恼贼的魔影,是以烦恼贼比外来的贼为害尤甚。当烦恼贼来光顾我们时,如果能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内不见有能念之我,外不见有所念的菩萨;能所双亡,不念而念,念而不念,妄念顿消,即可杀除烦恼贼,顿证真如理。能够这样,才是究竟脱离怨贼之难。
(3)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此文是总结以上三灾、四难。释尊为使发问者注意,所以特别叫一声无尽意。观世音菩萨之下,再加以摩诃萨,正是显示观世音菩萨,并不是普通的凡夫菩萨,亦不是普通的圣人菩萨,而是一位具有大道心、大愿力、大慈悲、大行门、大无畏、大功德、大神通、大妙用,能够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施于众生,从佛道再来的大菩萨,是千处祈求千虚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广大无碍的救世者;亦是带果修因,乘愿再来的大慈悲父,所以称为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威神之力,巍巍如是’,出其功德妙用。菩萨之功德妙用,和给予众生的恩惠,深而且大,高而且显,不但名彰三土,同时德超六凡三乘,故说巍巍。如是,是指上面所说菩萨能救四难的大无畏施。因为菩萨有大悲心,有大妙用,如水之在地、无处不有,如电之在空、无所不在。处于三灾、四难中的苦恼众生,若能称念菩萨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所在,便来救济,令众生得离三灾四难。以此因缘,故名观世音。
(二)约意业机明感应
(1)除三毒
果必由因,报必由业。以上所说众生的三灾四难,皆由众生心中贪嗔痴三毒,所作杀盗淫等业因,而招感得来的恶报。是以三毒之为害,较三灾四难尤甚。三灾四难只是危害人的色身,而三毒却是危害人的法身慧命;欲想究竟拔苦与乐,非进而拔除三毒之祸根不可。
1.除贪毒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使得离欲。
欲由贪生,贪是爱本,爱又为生死之根,故欲灭生死之苦,必须先除生死之根。所以释尊教人寡欲知足,割爱辞亲,修习不净观,以对治贪欲之毒。但众生之爱欲,是与生俱来的烦恼习气。孟子说:‘食色性也’。圆觉经说:‘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可见贪爱与人生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难怪芸芸众生,无不沉溺于爱河,无法自拔。
古人说:‘万恶淫为首’,贪欲炽盛的人,既不能修习不净观,又无其他的方法可节欲的话,则其后患,实不堪设想。观世音菩萨在因中修行时,能以反闻照性之功,熏彼出流的妄闻,而成入流之真闻,六尘俱亡,六根互用;不独远离声尘之困扰,亦离色尘之侵犯。故多欲众生,若能称念菩萨圣号,菩萨自能以离尘亡所,反妄归真的威德神力加被于彼,令彼远离贪欲之毒。故楞严经说:‘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又众生称念圣号,自能澄清心水,提高理智,克服欲念;果能念兹在兹,行亦念,坐亦念,唯此一念,更无别念,试问贪心又从何起?爱念又从何而来?又当我们一念专一,一念清净时,念不离心,心不离念,所谓:称性起念,全念契性,性中本然清净,既无妄念,又何来贪毒?所以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2.离嗔毒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
嗔的起因有三:一是顺理嗔:因无辜受害,或他人无理取闹,故意中伤破坏自己的声誉与地位,甚至损害自己的依报或正报,所以大发脾气,此属人之常情,发脾气发得有理,故名顺理嗔。
二是非理嗔:这是无缘无故而发嗔心,或恶人先告状之类;明知自己理亏,对人不起,但大发虎威,先发制人,无故动肝火,反脸无情;或无端发脾气,这些都是拂乎人情,非理而嗔。
三是争论嗔:或起于辩论,或起于闲谈。在辩论会中,每见到双方争持不下,而激烈驳辩,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各怀愤恨。或有人在茶余饭后,虽情投意合,相对聊天,但偶一谈及关于双方见解不能一致,或思想不能统一的某一问题,或某一主义时,由于彼此意志的分歧,不难会发出相反的言论;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互相厮杀,甚至嗔火万丈,大打出手,这些导源于争论的嗔心,都名为争论嗔。
无论是顺理嗔,非理嗔,抑或争论嗔,都会自害损他。人与人之间的纠纷与磨擦,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开火,甚至老修行人,功亏一篑,招致三涂之苦,俱导源于嗔心。
昔日,舍利弗尊者行菩萨道时,发心虽广,但功夫未深。有一次,一个婆罗门教徒,走来试他:尊者!我闻得说您发大心,行菩萨道,所以我特别来请您布施您一只眼睛给我;因为我的母亲生病,医生说:一定要修行人的眼睛作药,才能治疗。舍利弗听说,毫不思索地立即挖下自己的左眼给他。但婆罗门说:啊!我弄错了,医生说:是要右眼才好哩。舍利弗于是又挖了右边的眼睛给他,好好的两只眼睛把它挖下来,已经痛苦不堪了,何况因此会影响到今后的生活呢?在平常人来说,是谁也做不到的,但舍利弗是行菩萨道的人,只要众生得离苦难,即使自己痛苦一点,甚至牺牲了今后生活上的幸福,都在所不计,所以肯把自己的眼睛挖了一只又一只的施舍给对方。谁知对方拿了舍利弗的两只眼睛,不但不道谢,反而用鼻子哓了一哓说:‘哟!这么腥臭的眼睛,怎能医好我母亲的病呢?’接著把两只眼睛掷到地上,同时用脚去践踏它。这真是岂有此理。当时的舍利弗气极了,大发嗔恨心说:菩萨道是行不得的,还是自了好,遂退失菩提心,退居凡小。后又遇恶逆的境界,起嗔毒心,受了蚖蛇之报。所以古德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又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可见嗔心之为患,尤甚于洪水猛兽,如果信仰佛法,富有修养的人,还可以修慈悲观来对治它。但一般凡夫俗子,就无法控制它,以致招来弥天大祸。
观世音菩萨说:‘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因为菩萨因中修行,反闻闻自性,除了纯一闻音之妙性外,再无能对之根,亦无所对之尘,性境圆融,根尘俱泯;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以此加被众生,故能令一切忿怒嗔恨的众生,但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可以制服忿怒之心,息灭嗔恨之火,甚至彻底除去嗔毒。
从前有一秀才名高蕃,娶妻樊氏,貌虽美,但性情凶暴,致使秀才每受河东狮吼的隐痛,甚至因此打击,终日郁郁不乐,形如野鹤。幸得岳母同情,常念观世音菩萨,祈求他们夫妇和睦。一日梦见菩萨告诉他说:樊氏前生是某寺和尚所养的长生鼠,高秀才前生为一书生,寄居寺中,攻读诗书,曾毙此长生鼠,所以现在结为夫妇,以报前生之仇,非死不休,若能念普门品,自可解冤释结云。岳母因以此告诉女婿和他的父母,劝令他们共同发心,常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后来有一次,忽然来了一位占卦算命的老和尚,乡人争往求问,樊氏听说,亦去占卦。谁知这位老和尚,对樊氏说:‘莫要嗔,莫要嗔,前生亦非假,今事亦非真,咄!鼠子缩头去,勿使猫儿寻。’同时用一杯水喷在她面上,左右的人看见了这情形,不禁替这老和尚捏了一把冷汗;因为大家都知道,樊氏平常为人,凶狠泼辣,谁都不敢开罪她。现在这老和尚竟不知情,不但斥责她,并且把一杯水喷到她的面上,岂不是撞下大祸吗?岂料事情竟然出乎众人意料之外,樊氏不特不发脾气,反而顿有所悟,于是脾气全改,力革前非,成为贤妇孝媳,前后判若两人。可见观世音菩萨的威德神力,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3.除痴毒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痴为愚蠢之至极,实为无明烦恼所障蔽。无明烦恼有迷事的,亦有迷理的。迷事无明,是迷于事相而起,不明因果,不辨邪正;反而认妄为真,以物为己,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能障真谛,难了生死之事,故名事痴。迷理无明,是迷于理性而起,不识真心,不明自性,不达中道,妄起我法二执,能障中道之理,故名理痴。无论是事痴抑或理痴,都称无明,都为一切过患的根本。贪与嗔起于是,生与死亦导源于是,乃至一切烦恼,一切痛苦无不起于是。所以欲灭苦恼,必应先除愚痴。
在佛所说各种法门中,因缘观,是对治愚痴最好的法宝,所谓:多痴众生修因缘观。但越是愚痴,越不能修观,那只好专心一意,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了。因为菩萨因中修行,早已销除所缘之妄尘,而回复自性之本妙明净,使内之身心,外之法界,犹如琉璃宝,洞然朗照,内外明彻,再无无明之障,愚痴之蔽。以此自证之智,加被众生,自能使一切愚痴的众生,藉正念以祛邪执,杖智日以破昏暗,永离愚痴之毒。所以楞严经说:‘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明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从前有一和尚名澍庵,既愚蠢,又顽固,常常与人吵骂。有一次破坏常住规则,被常住迁单。晚上他暗自思惟,顿生惭愧。于是次晨哀求当家师,允他入关清修,忏悔以往。当家师见其能觉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故满他所愿,使他获得一个忏悔自新的机会。在关中专持大悲咒,称念观世音圣号,和礼拜观音圣像;如是三年出关,智慧无碍。不独能讲经说法,深达经中要义;同时对于世间书籍,四书五经,无不通晓。
又昔日有小沙弥,愚蠢极了,他的师傅每教他持诵,都是说者津津,听者渺渺。后来他的师父教他称念和礼拜观世音菩萨,每天晚上,以一柱香的时间为限,时间到了,必须等待师傅摇铃,始得休息。如是者三年,有一次他的师傅竟然忘了拉铃,但奇怪得很,当小沙弥礼念一柱香后,铃声自响,小沙弥还以为是师父摇铃呢?次晨,师父责他不应擅自睡觉时,他如实以对,师以为奇;次晚故意不拉铃,而且届时亲往探听,果然铃会自响。自此,小沙弥较前聪明百倍,一切经典,不教自晓,过目不忘。可见菩萨的威德神力,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2)结叹劝持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成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此总结菩萨饶益众生的威德神力,和劝导众生,应该称念受持菩萨圣号。这里众生二字,是包括六凡和三乘。因为二乘耽恋于空是贪,厌弃世间,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是嗔;不知佛法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道理,而沈空滞寂,以为究竟,是愚痴。
菩萨喜神通游戏世间,或著相度生,甚至中道法爱,是贪;鄙视二乘执空,甚至舍弃二边,厌恶空有,是嗔;不明白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的圆融中道妙理,是愚痴。所以不独六道众生有三毒之害,三乘圣人,亦有三毒之患;如果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到真谛事一心不乱,可破凡夫因见思烦恼迷事而起的三毒,见真空观世音菩萨。念到俗谛事一心不乱,可破二乘因尘沙烦恼迷事而起的三毒,可见妙有观世音。念到中道理一心不乱,可除菩萨因根本无明烦恼迷理而起的三毒,可见中道观世音。所以释尊说:‘无尽意,你看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大威德神力,不但能除凡夫迷事而起的三毒,更能使三乘圣人,彻底除去因迷事或因迷理而起的三毒;甚至毕竟成佛。因此,所有众生,无论是凡、是圣,都应该常常称念;不但口要念,而且心要念;不用妄想杂乱的心念,不用过去心,或未来心念,而要用现在一心不乱、清净无著的心来念;念念不离心,心心不离念。这样才可以获得感应道交,这样,才是意业恭敬。’
(一)约身业机明感应
(1)明二求
1.求男得男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一般众生,不论男女,无不注重嗣续,传宗接后。儒家尤有明训,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这里特别指出·女人求子之心,较之男人急切;特别是在封建时代,女人不育,不独为翁姑所嫌、丈夫所弃,且为朋友所笑,余妇所轻。因此,没有子息的女人,自然是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诞生一个宁馨儿的。
释尊说:观世音菩萨,不但能救众生三灾、四难和三毒之苦,同时若有女人设欲求男,但能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因为观世音菩萨因中修习闻薰闻修金刚三昧,当闻所闻尽,旋复一真之闻性时;不独销融四大和合之幻形,且能证入不动摇、不生灭之理体。所以能称体起用,依理成事;从真涉俗,以一身现无量身,涉入三世间,随类现身。这些都是证得方便智后所起的妙用。方便属权,权能干事,有生男义。故以此自证功德,加被众生;能令法界众生,求子得子。故楞严经说:‘十二者,融形复间,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供养有二:一是身供养,在诸佛前,执役效劳,以求福足。二是心供养,常随佛学,代转法 轮。既能善顺佛心,复令诸佛得畅本怀,以求慧足。菩萨带果以修福慧,故能以此福慧加被众生,令无子者,供养礼拜,便得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有福无慧,是为痴福,如败家弟子,有等于无。有慧无福,是为狂慧,如狡辩之徒,到处闯祸,无胜于有。今因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所得之子,不但有福,而且有慧。有福德,则富且贵;有智慧,则廉而能明。那么,不但承宗接嗣,更能光宗耀祖呢!
从前,有一谭宪卿,是一位良善而富有的长者。但年届半百,膝下犹虚。族侄争继分产,谭心有不甘,于是求观世音菩萨慈悲赐子;特设大悲忏坛,修忏四十九天。结果,妾得一子,既端庄,复聪敏,其妻又出资建白衣阁,旋亦生子。
又从前荆州有一位姓黄的鳏夫,只有一女儿伴在身边,但其女已在十四岁的时候许配人家。这位黄家小姐,不但贤德聪慧,且信仰佛学,常常称念礼拜观世音菩萨。有一天晚上,梦见观世音菩萨告诉她说:父亲孝义,不应无后,可惜他已年纪老大了,现在我把你变个男子。即刻送了一粒红丸叫她吞下去,这位小姐当时顿觉生理上发生变化,接著昏睡了七日,醒来的时候,已经变为男性。她的未婚夫,还不肯相信呢!后来,经过政府医官的检验,证明确已变成男性,只好解除婚约。后有诗云:‘梦中变化真奇创,红颜忽作男儿相。’
又往昔有一妇人没有儿子,夫妇共向观音像前祈祷。晚上梦见观音以盘乘儿相送;妇人正欲接收,忽有一牛,奔驰而来,致未接到。后虽生一男,但无几便夭亡,原来是因他们夫妇,平日喜食牛肉的原故,于是夫妇相戒,一心素食,结果,终得一男。由此可知,欲得子嗣,然应当称念、供养、礼拜、观世音菩萨。同时,还要戒杀放生,布施行善,持斋修福,始可从心所欲。
2.求女得女
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男承内纲,女结外亲。有女无男,固属憾事,但有男无女,亦美中不足。何况现在是女权伸张,男女平等的时代?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作为一个时代女性,不但要才貌双全,还要有贤淑之德,然后才是出类萃拔的英雌。若有貌无才,则人虽爱而不敬;有才无貌,则敬而不爱;即使才貌双全,如缺品德,亦不为众人爱敬,反招非议,受人轻贱。观世音菩萨因中修行,证得六根互用,明照无二。所以不特立大圆镜智,能承顺十方如来一切秘密法门,更能含裹十方诸佛世界,立空如来藏,领受诸佛法门大小权实,完全无失。因此,能加被众生,令法界欲求生女之众生,果能礼拜供养观音菩萨,便得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之女。
楞严经说:‘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外则品貌端正,行为庄重,是为有福;内则性情柔顺,贞静幽娴,是为有德。即本品所说的端正有相,宿值德本。由于宿根深厚,福德兼备,所以教人见了,亦敬亦爱,敬爱不已。
(2)显德劝持名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此总结上文。有如是力,是指观世音菩萨,能满世界人类求男求女的愿。不但能满世间男女之愿,且能满学佛人求男女法门之愿。因为男表智慧,女表禅定。欲界众生散乱心重,有慧无定,名为狂男。无色界众生,耽著禅定,有定无慧,叫做痴女。色界四禅天,有定有慧,而且定慧均等,但此定女,不能出生无漏慧男,不能断烦恼,亦不过痴男石女而已,非学佛人所应求的男女法门。
二乘圣者的定慧,虽属无漏,能断见思烦恼,能了分段生死;但此慧男,不能断根本无明,此定女不能入中道妙观,亦非学佛人所应求。学佛人所应求求的,正是中道智慧之男,中道福德之女。不著空有,即定之慧,是有福之慧男;即慧之定,是有慧之福女。‘慧’是智德庄严,‘定’是福德庄严。我们果能修此中道男女法门,自然可以获得佛果菩提,成为福足;(相好光明无等伦)和慧足(四辩八音,鉴机施教)的两足尊。
又男性沉毅,女性仁慈,所以男如实智证真,女如权智利生。六凡众生既不能证真,复不能济物,是为男女俱无。二乘圣人,虽能证真,但无权智入俗利生;是有男无女。菩萨虽慈悲济世,入俗利生,但未能断无明证法身,虽有女而无男。所以,求男如菩萨之欲证真,求女喻二乘之要入俗。证真是修慧,入俗是修福,如是福慧双修。以福慧庄严自性,自性为所庄严,福慧为能庄严,能所不二,是名妙男妙女具足的妙庄严。
无论是世间求男求女,或是二乘与菩萨求中道权实的男女,只要身礼、口称、意念,三业供养观世音菩萨,便可以达到自己所求。所以说:福不唐捐。‘唐捐’即空弃。因为供养菩萨,是有求必应,不会落空,不会毁弃。所以释尊劝导我们,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四、持名功德
(一)一等于多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此段文是以彼较此,以显示念观音圣号功德的殊胜。因为众生毕竟是著相的;释尊恐众生有持此失彼的怀疑,所以特别以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来较量。
恒河,是印度一河名,发源于雪山顶的阿耨达池。雪山,即今之喜马拉雅山;由山顶一直流下,如银河倒泻,水从天降,所以又名天堂来河。恒河长千百里,阔四十里;水浅而底有沙,其沙光芒灿烂,细如面粉,即一小撮,尚不可数,何况长达千里,阔四十里的河中所有的沙呢?其数量之大自不待言了。楞严经说:现在乘愿再来娑婆世界随类化身、示范众生的菩萨,有六十二亿恒河沙之多。这些菩萨有修实行自利之法、以为众生模范的;有修权行利他之法、随顺众生为说法要的。现在有人能遍持这么多菩萨的名号,并尽形寿,以四事供奉,显其福田之大。
‘尽形寿’,简非一曝十寒,是精进大。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名四事供养。凡夫菩萨固然需要饮食、衣服、卧具等资生之具,使生活安定,更要医药的调摄,然后有充沛的精神去为众服务。而圣人菩萨,虽用不著重这些东西,但你能发心供养,自然获得福报。以四事供养,是供养大。能在长时间中,以四事供养这么多菩萨,是发心大。
释尊说:‘无尽意,假如有人能遍持六十二亿恒河菩萨的名字,并且尽此报身,恒以四事供养这么多的菩萨,无论是福田、供养、发心与精进各方面,都是那么广大。你说,他所获得的福报多不多呢?’当时,无尽意菩萨回答说:‘当然很多啦!世尊。’在无尽意的意思,认为,雨滴虽微,聚地尚可成流;尘劳至细,积筐便足培岳;何况尽形寿持诵这么多的菩萨名号,并以四事供奉,所获得的福报,当然是数之不尽了。但他又怎知道这些福德,犹不及一时持念观世音圣号呢?所以释尊说:‘若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一名,能等于其余众多的圣号呢?其中原因有二:一观音三昧经说:观世音菩萨,昔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释尊当时曾在其座下,充当苦行弟子,而亲近之。可见观音菩萨早已成佛,但为度生心切,所以倒驾慈航,示现菩萨身,甚至以三十二应,教化众生。其功德巍巍,不可思议。其他六十二亿恒河沙众的法王子虽多,但俱属权事,犹如其他珠宝。观音菩萨是果后施化的大士;带果修因,犹如摩尼宝珠。其德但举一毫,虽普贤菩萨,亦莫知其边际;所以一名能等于众多圣号。如一摩尼宝珠,能胜众宝一样。
二因为观音菩萨因中修行,获得耳根圆通常三真实,为一切圆通之根本。不但微妙、应化无穷,鉴机不谬;同时能应身遍十法界,心含十方无量世界众生,自他不二,一切无碍。故只称念观音圣号,其余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亦莫不在其中。楞严经说:‘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所以能以一根而敌众多法门,以一号而胜众多名号。
由于观世音菩萨,若因若果,俱不可思议。故有人单持观世音菩萨圣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虽不及前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之多,亦不及其尽形寿时间之长,和四事供养之大;但这二人所获得的福德,是平等平等,没有丝毫增减的,同是经过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因为持菩萨洪名,并非事相有漏之福,而是扭转众生尘劳妄想而为正念。不但得福,且能破惑。不但了生死,且能证菩提。所以其福是不可思议,不可穷尽的。
(二)结显多福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一般人总以为,念一菩萨名号,不如念很多菩萨的名号。或以为念佛不如持咒;持咒不如诵经;诵经又不如拜忏;拜大悲忏又不如拜净土忏;拜净土忏又不如拜梁皇忏。于是,今天念佛,明天诵经;今日拜这样忏,明日拜那样忏;忙个不休。虽然亦有功德,可是因为念头太多,反而弄得心神不宁。不如至诚恳切,专一不二地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其所得的福德,并不亚于称念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事半而功倍,因少而福大,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释尊屡屡劝导众生,应该称念观音圣号。最后特别提醒无尽意菩萨说:‘无尽意!你看,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能够获得如是众多乃至无量无边的福德和利益。
‘如是’含有二义:一是指念观音一名,其得福德,等于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洪名。二是指以上所说:能救三灾、能脱四难、能离三毒、能应二求等威神妙力。同时,亦是总结观音菩萨,证得金刚三昧后,能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而以十四无畏施于众生的无作妙力。
第二节、次番问答
一、无尽意再问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这番问答,是合情而又合理的。因为,前番问答,仅说明菩萨悲心救苦,故名观世音的因缘,还没有谈及菩萨大慈济世的妙用。又以上所说,但显菩萨冥加众生三业显机之功,未彰菩萨普门示现,显应之力;是理应有此问。在情方面,观世音能寻声救苦,以十四无畏施以众生,因名观世音菩萨。我们已经知道了。但观世音菩萨,原是西方极乐世界一生补处的大士,本宜辅助阿弥陀佛,常居彼土,为什么要环游娑婆世界?又以什么方式来为众生说法?这些当然是菩萨方便示现的事。但这些方便示现的事业,又是怎样的呢?因此,无尽意菩萨示同凡情,再次提出上文的询问。
梵语娑婆sahbe译为堪忍,意思是说,这个世界里的众生,堪能忍受这五浊恶世中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种种逼害,不求解脱;反而醉生梦死,以苦为乐,所以名娑婆世界。
‘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是询问关于菩萨三轮不思议的业用。观世音菩萨,到娑婆世界是不来而来的,虽然在娑婆,以一身而现无量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但在极乐世界的观世音菩萨,实未曾动,如月之在天;应身娑婆世界的观世音,则如千江水月。正因为观世音菩萨不动本际,而能来此娑婆,以三十二应化身教化众生,是为身轮不可思议。观世音菩萨以一口能说无量法:说大说小、说权说实、说偏说圆,应以何法得度,即为说何法;不但契理契机,且无说而说,说而无说,是口轮不可思议。观世音能鉴群机,对症施药;以何方法为宜,即以何方法而现身说法;善权方便,是为意轮不可思议。身口意在众生称业,因众生能依身口意而作业的缘故。但在圣人则名三轮。轮有运载之义,菩萨游娑婆世界,以身口意的妙用,普载群迷出离生死,入涅槃域,所以名三轮。因无尽意问及观音菩萨三轮应化的事,所以下文,释尊便将大士二殊胜中,上同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之妙用以答之。
二、释尊再别答
(一)能应三圣
(1)示现佛身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菩萨利生,必须先有机感,然后应化;所以先出其机‘国土众生’。国土为依报,众生为正报。正报众生依依报的国土而住;依正同举,名国土众生。正报众生有十:即四圣、六凡。依报国土有四:
一凡圣同居土:是六凡有漏五蕴众生所居住的世界,但其中亦有圣人寄迹其间。如娑婆世界,虽为六道凡夫所居,然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圣地。此外,尚有许许多多乘愿再来、入俗利生的菩萨寄迹人间。而色界中的五不还天,却是三果圣人阿那含所居住。因为这个世界是凡圣同居,龙蛇混杂,所以称为凡圣同居土。
二方便有余土:为二乘圣人阿罗汉、辟支佛所居。此二乘圣者,虽断见思烦恼,证真谛理,超越凡圣同居土,解脱分段生死;但仍有尘沙烦恼,与无明烦恼的余惑未尽,有变易生死未了,还末到达佛果菩提,所居的世界,只是教主方便设立的化城而已,故名方便有余土。
三实报庄严土:是菩萨所居之处。菩萨以真实的行因,而感得真实的果报;由于菩萨行因庄严,内心庄严,所以不特正报的色身庄严,即使是依报的国土,亦非常庄严,故名实报庄严土。
四常寂光土:是诸佛所住。诸佛圆断三惑,圆证三德。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脱德,光是般若德;故名常寂光土,亦即是诸佛所证三德秘藏。到此,土即身,身即土;依正融通,身土不二,才是最微妙、最庄严、最崇高的国土。
观世音菩萨住于常寂光土中,回观其余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以及凡圣同居土的众生,有何种的机感,便应用何种的身去为其说法。如果有一类实报庄严土中的众生,成佛的机缘已经成熟,一见佛相,即得成就菩提的话;观世音菩萨,即随他的机缘,示现佛身,为他说成佛的法门,使他断惑证真,而得解脱。如楞严经说:‘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这是观世音菩萨自己亲口所说,应菩萨机而现佛身,为说顿入佛乘之法。
或问:菩萨证得耳门圆通,不过位登圆教初住,怎能现佛身为等觉菩萨说法呢?答案是:菩萨虽位在初住,但能分身百界八相成道,当然可现佛身为等觉说法。何况位居初住,只是菩萨迹门示现而已;若约其本门,则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既然是古佛再来,自当能应菩萨机,示现佛身,为说佛乘,无用置疑。
(2)现辟支佛身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若有众生应以菩萨身得度的,观音当然亦以菩萨身而为说法。不过现在,观音的迹门正是现菩萨身,用不著特别为此类机另外示现,所以此中略而不论。
辟支佛梵语:又名辟支迦罗,旧译为缘觉,新译为独觉。出逢佛世,因闻佛说十二因缘法,而悟道的名缘觉;出无佛世,由无师智,春观百花开,秋看黄叶落,以此静观物变的因缘,而自觉无生之理,名独觉。
声闻只断见思烦恼的正使,如贮酒瓶,酒虽倒去,而酒气尚存;所以阿罗汉还有习气。辟支佛不但已断见思惑,同时除去习气;例如:不但倒去瓶中的酒,更荡涤干净瓶中的酒气,所以位居声闻之上。但仍未断尘沙无明,故居菩萨之下。观世音菩萨,观察法界众生,见有一类应以辟支佛身得度的众生,就示现辟支佛身,对他说十二因缘的生灭门、与还灭门,使其了脱生死,超出六道轮迥。故楞严经说:‘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3)现声闻身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声闻是佛学小乘法中的奉行者,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义译声闻。因闻佛言教的音声而悟道故。楞严经中观音菩萨说:‘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若诸有学,得四谛空,是指一类由闻佛说四谛法,而知三界苦,修出世道,已断见惑,位居见道,尚未证得无学位的学者。当这类学者不断地进修道谛,分断思惑,分证无为,直到灭谛无生之性将要现前而又未达到圆满的境界时,观音菩萨即于其前,现声闻身,投其所好,为说灭谛无生之法,令其解脱分段生死,横超三界。所以释尊对无尽意菩萨说:观世音菩萨,观察众生中,应以声闻身得度的,即现声闻身,为其说声闻的四谛法,使他们解脱三界生死之苦,而获得有余涅槃的快乐。
(二)能应六天
(1)现梵王身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梵王是色界梵天主,能管领大千世界。梵天名提婆,又名素罗,以光明、最胜、清净、自然、自在为义;是享受人间以上,最胜妙果报的地方。在佛学说:天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欲界天,是有淫欲与饮食的有情居住地方;除地居天和虚空居天外,还有六层天。
色界天,是有形色有物质的有情居住。因为此类众生,虽巳断除欲界的淫欲与饮食,但仍有色身和宫殿之物质存在;此中天人,以其禅定功夫的深浅,和境界之粗妙分为五级,共有二十层。
无色界天,是已经消灭外在身体和宫殿的物质,唯有精神存在;以心识住于深妙的禅定中,既无形体,亦无国土之色质,故名无色界天。此天亦因其禅定功夫之深浅分为四层。
现说梵王,只是三界中色界大梵天的天主;不但断欲离爱,戒善具足,获得初禅定力;还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具大福慧,才有资格做大梵天王。楞严经说:‘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观世音菩萨,观其欲界如有厌离尘欲,希望获得清净之身而持戒修善的众生,应以梵王身得度脱的,即为此类众生,现梵王身,为说离爱断欲的方法,使其解脱欲界之苦,而得生色界。
(2)现帝释身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帝释,又名释提桓因,译名能为主,是欲界第二层忉利天的天主。佛经记载:在释迦佛以前,迦叶佛像法中,有一个非常贫穷的女子,看见迦叶佛像的金箔脱落,本应重敷佛金,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向其他三十二人劝捐,集资以敷佛金,以此福报而为三十三天的天主。其余出资随喜功德的三十二人所获福报,为其余三十二天的天子。
现在观世音菩萨,因为观见人道众生,信仰上帝的缘故,不妨示现帝释身,以投其所好,然后渐渐引入佛道。但在楞严经说:‘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总之,无论是欲登天帝之位的众生,抑或愿为上帝儿女的凡夫俗子,观世音菩萨都权巧方便为他们示现帝释身,为他们说五戒十善好生行慈之法,以满他们所愿。可见观音菩萨利生的悲愿,是何等的深切而又平等,既不分种族、不分界限、不分凡圣,亦不问信仰的异同,一律平等教化,拔苦与乐,绝对不会因信得救,不信便入地狱。
(3)现自在天身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自在天,是欲界最高的一层,又名他化自在天。能以其他诸天所化现的娱乐,作为自己享受,摄为己有,自在无碍,故以名他化自在天。楞严经说:‘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观世音菩萨,以其妙智观察欲界众生,若有希望获得自在天身,以便逍遥自在,游行十方而无阻碍的机感的话,观世音菩萨即于其前,现自在天身,为说上品十善等法,令其成就自在天福报。
或说:六欲天中,别有魔王宫,亦在他化自在天所摄。那么,观世音菩萨,该是为教化这等天魔,所以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使其解脱了。
(4)现大自在天身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此天居色界之顶,余经称为‘摩醯首罗’。其实,梵语是摩醯湿伐,译为大自在。此类众生,有三眼八臂,骑白牛,执白拂,飞行虚空,统治三千大千世界,为大千界主,得大自在,故名大自在天。
观世音菩萨,以其观智观察欲界人天众生,如有希望得此自在之身的,便于其前,现大自在天身,为彼说上品十善,以及乐是苦因,舍念清净等法,令彼成就。故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说:‘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5)现天大将军身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
天大将军,是统领天龙八部鬼神的大将。其的职责是拥护佛法,救护国土,巡视世间,除妖降福,赏善罚恶。如韦陀菩萨,本其护教护人的愿力,示现天大将军身,作为忉利天主的外臣。楞严经说:‘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诸众生,指人道及八部鬼神。其中若有人或其他八部众生,若喜欢统领鬼神,立志救护国土的,观世音菩萨即为彼等示现天大将军身,为说五戒十善,及秘密神咒,呼召鬼神之法,令其成就天大将军身之威勇;以遂其摧邪辅正,保国卫民,护法安僧之志。
(6)现四天王身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梵语毗沙门,译为多闻,是四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楞严经观世音说:‘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据此可知,本品所说毗沙门身,即举一而该三了。此四天王是天帝释的外臣武将,居住须弥山腰,各领三部鬼神,令不恼人,恒护正法。金光明经说:‘我等四王,二十八部,百千鬼神,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是故我等,名护世王。’
观世音菩萨,观察人道众生,或四天人民,如有志爱生四天王宫为太子,或发愿为天王护国安邦的,即为彼等示现天王身,为说上品十善,以及统领鬼神,护国安邦之法,令其成就。
(三)能应五人
(1)现小王身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世间人王有五种。一金名轮王,即是转轮圣王,身具三十二相,有七宝随身,谓四天下象宝、马宝、将军宝、义臣宝、宝藏瓶、女宝,是人中最胜者,能统治四天下,以十善化世。登位之时,有金轮宝,从空飞下,而至其前;乘此轮宝,一日能游行东西南北四大部洲,各国无不服从,故名转轮圣王。
二是银轮王,即位之时,有银轮宝,从空飞至;乘之一日能游行东西南三洲,王三天下,各国皆悉服从。
三是铜轮王,有铜轮宝,能游行东南二洲,各国皆归其统领。
四是铁轮王,有铁轮宝,能游行南胆部洲,所有各国皆归其统辖。据说:印度的阿育王,即是铁轮王。
五是散粟王,指世界上每一国家的国王,其数之多,犹如散布其粟,遍地皆是,故名散粟王。今经文说‘小王’,是五王中最后一种。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说:‘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王为人中至尊,谁不羡慕?然欲为一国之君,非先修福植德不可。是以观世音菩萨,见有欲为人王的机感,即现人王之身,为说五戒十善,生贵之因,以及帝王德业等法,令其成就为皇福德,满其镇国泽民之愿。或有众生不信佛法,非以人王威德尊严,施以佛法教化不可;观世音菩萨,即为此类众生,现人王身而为说法。
(2)现长者身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长者,梵语是疑叻贺钵底,是积财具德之通称。世间长者具十德:
一姓贵、为刹帝利种。二位高、朝中元老、宰辅、太傅之类。三大富、仓廪充富。四威猛、具大权威,使人肃然起敬。五智深、心如日月,慧灿珠玑。六年耆、耆年宿德,老当益壮。七行净、私德磊落,俯仰无愧,堪为人范。八礼备、威仪庠序,待人以礼。九上叹、上为王者所称赞。十下归、下为民众所依归。具此十德,方称长者。
由于长者,一言九鼎,举足轻重,威德显赫,所以很多人都为之垂涎。观世音菩萨,观见有欲为长者,或应以长者身而得度的众生,即现长者身,为说博施济众、仁民爱物之法,令其成就。故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说:‘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3)现居士身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居士,梵语是迦罗越,是指志于佛道的在家人,谓之居家之士,故名居士。或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楞严经说:‘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可知此中言居士,是指韬光藏德,寡欲精修,爱谈名言,心慕佛法之士。其有德有位者,如苏东坡之辈;其有德无位者,如王通、邵雍之类。菩萨观见其应以居士身得度的机感,即应以居士身为说韬光晦迹,潜移默化;或清心寡欲,洁己修身等法,以应其讲道论德,为人师范。
(4)现宰官身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上至公卿显贵,下至州牧百僚,凡事政权,受朝廷俸禄的都名宰官。如古之宰相百官,今之首相内阁,甚至厅长、县长、委员、主席之类。这些军政长官并不是普通人可以教化的,非示现同僚之身,无以化度。所以观音菩萨,为现宰官之身,而为说法。或有人爱慕宰官职位之显贵,其俸禄之优厚,而欲得一官半职,观世音菩萨,亦随顺众生之机,示现宰官身,为说辅政安邦,整纲立纪,以及修齐治平,忠爱廉明等法,令其成就宰官之身,以遂侍君泽民之愿。故楞严经说:‘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5)现婆罗门身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婆罗门是焚语,译名净裔,是古印度四姓之一;亦是一种外道,妄计其族种,是劫初时从大梵天口生,为梵天之后裔,故名净裔。此种外道,邪见固执,若以和尚身份为彼说法,势必格格不入。观世音菩萨,为欲令其改邪归正,达妄即真,所以现婆罗门身,为说正法,令彼解脱。
又婆罗门为印度权威之贵族,受其辱待劳役者,当然亦希望自己成为贵姓之一,以享其权利。观世音菩萨为满众生所愿,所以即于其前,现婆罗门身,为说世智、调气、炼神之法,令其成就。如楞严经说:‘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四)能应四众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佛学的四众弟子。观世音菩萨,观察众生,如有一类机感,应以比丘、或比丘尼、或优婆塞、或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四众身而为说法。
(1)现比丘身
梵语比丘、又名苾刍。含有三义,所以翻音不翻义。一乞士、内乞佛法以资慧命,外乞饮食以养色身。所以出家佛学徒,是要托钵乞食。现在锡兰、缅甸、暹罗等国家的和尚,仍然托钵乞食,保持佛世时的遗风,但中国风气末开,所以未行此制。
二破恶、因为出家人,严持净戒,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能破身口七支之恶,故名破恶。
三怖魔、出家人受比丘具足戒登坛时,便有地行夜叉高声唱言:‘善哉!善哉!’空行善神闻之,又唱善哉!如是展转传至四天王,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魔王闻之,心生惊怖。因为世人作恶,便能增长魔王的势力,增加魔眷属的数量。如果有人出家受戒,持戒念佛,则佛道渐长,魔道日消,甚至出家人横超三界,发真归元的时候,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魔王宫殿亦因而震动崩裂,致使魔王大生恐怖,故名怖魔。
具此三义,称名比丘。楞严经说:‘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观世音菩萨观见在俗男子,心厌尘劳,好学佛法,而割爱出家;初受沙弥十戒,进受比丘二百五十戒时,即于其前现比丘身、为说戒定慧三无漏学,以及清净梵行等法,令其成就。所以释尊说观音菩萨:‘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
(2)现比丘尼身
比丘尼,是女子出家而受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者,亦具有乞土、破恶、怖魔三义。释尊说女身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不得作帝释,三者不得作魔王,四者不得作转轮王,五者不得作佛。又在封建时代,妇女界更显得魔障重重,苦恼不堪。如有女人厌弃尘劳,发心出家,受持比丘尼具足戒的机感,观世音菩萨,便现比丘尼身,为说离染清净,精修梵行之法,令其具足三无漏学。故楞严经说:‘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3)现优婆塞身
优婆塞是梵语,新名邬法索迦,译为近事男,是指受三皈、守五戒,亲近承事供养三宝的清信之士。楞严经说:‘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五戒是:一不杀害生命,以培养仁慈之心。二不偷盗财物,以培养廉义之德。三不奸淫男女,以克守人伦礼教。四不虚言妄语,以履践信实之道。五不饮酒,以保持清醒的头脑。若有居家之士,喜欢受持以上五戒的话,观世音菩萨,即现优婆塞身,为说三皈五戒,不舍妻子而修梵行,不离尘劳而作佛事等法。
(4)现优婆夷身
优婆夷,又名邬法斯迦,译为近事女,又名清净女或善女,是指一类贞烈女性,而又能深信三宝,受持五戒的居家妇女。楞严经说:‘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观世音菩萨,观见有一类居家妇女,深信三宝、受持五戒,广行善事,应以优婆夷身得度的,就现优婆夷身为其说三皈五戒、清心寡欲等法,令其成就。
因为观世音菩萨,能观四众机感而应四众身,为四众说法,所以释尊说:‘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五)能应众妇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在三十二应中,前后所说,除比丘尼及优婆夷之外,菩萨应身,都是属于男性,仅此一段文,是明菩萨应化妇女身;可见观世音菩萨本非女相,只随类示现而已。观世音菩萨大悲普济,大慈遍覆,凡有机感,无不应化;不但示现男身度脱男子,亦示现长者夫人,或居士妇女,或宰官夫人,或婆罗门妇女,乃至种种妇女身;但有机感,无不示现。此中仅举四种妇女以包括其他。同时显要夫人,闺家妇女,关系国家社会之治乱与兴衰甚大,所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然欲齐其家,又非有贤内助不可。是以国家之兴衰,社会之治乱,间接系于显贵妇女身上。但富贵学道难,何况封建时代,大户之家,家规必严,妇女外出,更非易事。所以观世音菩萨,特为示现同类身而为说法。楞严经说:‘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邦国之妻名国夫人;受朝廷诰命之妇为命妇;才德兼备,能为女主师为大家(读大姑),即大家家训姑。孝敬仁慈,以事上下,行于内而感化于外为内政;贞静勤俭,以修女德为立身。家通大夫以上,国通诸侯以上,女人如能内政立身,修身即为齐家治国之本,所以若有妇女能内政立身,以修家国的机感,观世音菩萨,即现妇女身,为说三从四德,端庄淑慎,正己端风之法,令其成就助治家国之事。菩萨除现宰官妇,治家齐国;现长者妇多德望;居士妇多学识;婆罗门妇多数术,以利生外,还随机示现,种种妇女身,贵贱不一。如在中国示现女身,而为人所共知的,有白衣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等。
(六)能应二童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虽曰爱不重不生娑婆,五浊恶世的众生,无不浸淫于爱河中。但间亦有爱欲淡薄,抱独身主义的男女。男誓终身不娶,女誓终身不嫁,喜欢清净修行的,谓之童男童女。观世音菩萨,观其应以童男身得度的,即现童男身为说:守直抱朴,固精保元之法,令其成就童真之身;观其应以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女身,为说坚贞美德,清净自居,玉质冰心,远断尘缘等法,令其成就处女之身。所以楞严经说:‘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在观音感应传中说:唐朝元和十二年时,观世音菩萨曾示现为一美丽的卖鱼女子。因为她美艳无比,人见人爱,所以争娶为妻。女子说:我教你们念普门品,谁能在今天晚上熟诵,我就嫁给谁。结果,能背诵普门品的有二十人。女子说:以我一身,怎能妻你们二十个人呢?我再教你们念金刚经吧!结果,又有十人在一天中背诵金刚经。但一人又怎能配十夫?于是再教他们念法华经,限于三日念熟。结果,只有马氏子一人。谁知结婚那天晚上,新娘无端无故死去,并且立即腐烂,马上要埋葬;后来来了一个和尚,说要见胞妹遗容,教马氏子开棺一看,除了大堆黄金锁子骨外,再没有什么尸体。和尚说::这是观世音菩萨,示现度人的化身。说罢,即以锡杖荷骨,腾空而去。马郎于是往洞修道,后不知所终。但至今马郎洞犹存。常有人传说这故事,这亦是观世音菩萨示现童女身教化众生事迹之一。
(七)能应十类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1)现天身
诸天机应有二:一者求入,二者求出。以上能应六天,是应其求生天的机感;今现天身,是应其求出离的机感。因为天福虽好,但能障圣道,同时好景不永,转瞬天福享尽,五衰相现,仍然堕恶趣;不如人间得闻正法,能了生死、能证菩提,是以有人,欲求出离天趣。楞严经说:‘若有诸天,乐出天伦,即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求出离天趣的天人,应以天身得度的,菩萨即现天身而为说法。
(2)现龙身
梵语那伽,译为龙。龙有四种:一是守天宫殿的,二是兴云降雨的,三是开渎决江的,四是守护伏藏的。此外还有其余异类、种种不一。龙虽由福报招感,七宝宫殿,且能唤云变雨,具大力神;但龙有三患:一热沙炙身,二风坏宫衣,三金翅鸟啖。龙宿世曾行布施,获得七宝宫殿,但因多嗔,居心不正,犯戒兽争,故堕龙身,备受诸苦。今有善根深厚,能觉前非,求脱离龙身的机感,应以龙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龙身,为说布施持戒、正直柔和、仁慈谦让等法,令其成就,脱离龙身的心愿。故楞严经说:‘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3)现夜叉身
梵语夜叉,译为勇健,又名捷疾鬼,又名能啖鬼,是一类食人的恶鬼。有地行、空行、飞行三种不同,其中多为菩萨示现,护持正法的。最胜王经说:‘是等药叉,悉皆爱护如来正法,深心护持。’但亦有由暴恶业缘而堕落的,今由佛法熏习,知其苦恼而生厌离,菩萨即现同类身,为说持戒、修福、柔和、慈善等法,令其成就人伦。故楞严经说:‘若有夜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夜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4)现乾闼婆身
梵语乾闼婆,译为嗅香神,是帝释天乐神;不啖酒肉,惟以香为食。所以帝释需要作乐时,烧沉水香,此神即寻香而至,奉侍帝释,而司奏伎乐。观世音菩萨观见‘若乾闼婆,乐脱其伦’,应以乾闼婆身得度的机应,即现乾闼婆身,为说离于放逸,及修五戒、中品十善等法,令其成就脱离其伦之愿。
(5)现阿修罗身
梵语阿修罗,译名无端正。以其类男丑女貌,无端正之男子故;又名非天,有天之福、无天之德,住于大海深山,常与忉利天作战,是天道化生的阿修罗。其余还有人趣所摄的胎生阿修罗,卵生的鬼趣阿修罗,和湿生的畜趣阿修罗。
长阿含经说:‘南洲金刚山,有修罗宫,六千由旬,栏楯行树,每日三时,苦具自至,刀枪剑戟,从空飞入宫中,修罗若不躲避,必受杀伤。’因为此类众生,前生虽修下品十善,但常怀猜忌之心,尤其好胜。以此因缘,常受苦具侵害。如有生厌离心,求脱其伦,应以阿修罗身然后得度的机感,观世音菩萨即现阿修罗身,为说柔和善顺、慈忍谦恭、虚心受教,及中品十善之法,令其成就人伦。故楞严经说:‘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6)现迦楼罗身
梵语迦楼罗,又名迦留罗,译为金翅鸟。此鸟翅膀金色,俗谓大鹏鸟,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里,性喜食龙,每日必食大龙一条,小龙五百然后饱;所以每天必以其翅打开海水,攫龙而食。龙王求救于佛,佛以袈裟赠龙王,教其及眷属各披袈裟一丝,便可避免大鹏鸟捉食之难。鸟因见龙身披有袈裟,皆不敢食,饿极亦往佛前求救,佛嘱其勿攫龙食,可使佛子,每于食时,布施其类,使得饱满。故今侍者施食偈言:‘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即导源于此。现在观世音菩萨观见此类众生,应以同类身得度的,即现迦楼罗身为说仁慈爱物之法,令其脱离畜生,而入胜道。
(7)现紧那罗身
梵语紧那罗,又名真陀罗。译为疑神。其形似人,但头有一角,见者生疑,故名疑神。又新译名歌神,是帝释乐神之一,貌丑而音美。菩萨处胎经说:‘须弥山北,十宝山间,有紧那罗,于中治化。’由昔布施之力,居大宝殿,寿命极长。天欲奏乐,腋下汗流,便自上天。帝释请佛,诸天弦歌而颂法门者,即是此神。
楞严经说:‘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此神虽住七宝宫殿,能歌能舞,但毕竟似人非人,似神非神,形极怪诞,既为帝释法乐之神,常得见佛闻法,自会生厌离心,希求脱离。是以观世音菩萨,即现其同类之身,为说歌咏乱心、欲乐无常,及中品十善等法,令其成就脱离本伦。
(8)现摩侯罗伽身
梵语摩侯罗伽,又名摩呼洛伽,译为大腹行,又名地龙,即是大蟒蛇神,自头至腹,粗而且长,此类因心多嗔所感,聋骇无知,常含毒伤生,其苦倍于天龙。如梁武帝妻郗氏,不信因果、不信三宝、损坏寺庙,死后变为大蟒蛇,求救于梁武帝;帝请志公禅师撰梁皇纤,替他忏悔,郗氏因此得脱蟒神之身,而升天界。
楞严经说:‘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观世音菩萨常悯其苦,今得其乐脱本类,求生人身,因而示现同类身,为说忍辱、柔顺、修慧、修慈,以及中品十善等法,令其永舍嗔恚,成就人伦。
(9)现人身
人即欲界中有精神、有肉体、有思虑、有爱欲的有情生命,前菩萨能应五人,虽属人道,但此中总约其喜欢人身,更无异求而言。据佛说,地狱众生太苦,而天趣众生太乐,太苦太乐,都能障碍进修圣道;唯有人道众生,苦乐交参,正好修行办道。楞严经言:‘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为什么要乐人修人呢?原因有八:
一身难得,故求不失。二世世为人,易于修证。三三乘圣人,并生人中。四唯于人世,可值佛法。五八部皆慕,人岂不愿。六唯人道中,能趣菩提。七天著乐,余趣多苦。八佛菩萨道,皆从人得。所以智者,当善保人身,当善修人身。若有人好乐人身,菩萨即现人身,为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中品戒善,为等流因,令其成就中品色心,为等流果。
(10)现非人身
非人,对人而言。以上所说天龙八部即是非人。上现人身,是统收人王宰官等不尽之机。此言非人,是统收天龙八部等不尽之类。凡以上所说未尽摄之机,现皆于人非人等中收摄。显菩萨不但现以上所说三圣六凡、五人四众、众妇二童、八部等身;此外,凡是属人道或非人道的众生,如有机感,菩萨无不现其同类身而为说法。
楞严经说:‘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有形,指有色蕴,如休咎精明等众生。无形,即无色蕴之空散销沉等有情。有想,是有四蕴之鬼神精灵等。无想,即是无四蕴的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无情。如是诸类,其中若有厌其本伦,而欲脱离的,菩萨无不一一现其同类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己所欲愿。可见菩萨利生,不分阶级、不分种类之精神,是何等的伟大。
(八)能应力士身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执金刚神,即是护法神。手执金刚宝杵,能降魔伏恶,专打恶人,以护持正法。佛学虽以慈悲为怀,但顽劣之徒,非威德则无以折伏,所以有护法心切者,欲为执金刚神,以藉金刚杵之威德,降魔制恶,拥护佛法的机感,菩萨即为现执金刚神身,为说摧邪辅正之法,令其成就大威德、大誓愿、永固法苑、支持法厦。
正法念经言:‘昔有国王,第一夫人生千子,王置千筹,欲试当来成佛次第,拘留孙探第一筹,乃至楼至探最后一筹,即贤劫千佛。第二夫人生二子,一愿为梵王,请千佛说法;一愿为金刚力士,护千佛学。’即今之梵王及金刚神。
三、释尊总答显德
(一)总答劝供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因为无尽意菩萨问:‘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所以,当释尊将观音菩萨以三十二应,入诸国土,普门示现的妙用说完之后,特别叫一声无尽意菩萨,然后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等四句,结束回答;同时劝导众生,应该供养观世音菩萨。
如是功德,是指以上三十二应的功德。以种种形,显于每一应中,能俱现种种形。游诸国土,即是十方国土,非局于娑婆世界。不过,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所以无人不知,无户不晓。度脱众生,是菩萨现身说法之目的,观世音菩萨,所以成就三十二应的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其目的无非是欲度脱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二)显德结叹
(1)能施无畏德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此文是显示菩萨无畏施的功德妙用。布施有三:一财施:财有内财,外财;用衣服、饮食、卧具、金钱与妻子、土地,甚至国家王位等,布施于人,是外财布施。若能布施自已的头目手足,或燃指、燃香、烧臂、割身舍肉,甚至牺牲性命,名内财布施。
二法布施:是以佛法布施众生,为一切众生演说无上妙法。财布施只救众生色身之苦,法布施能解众生烦恼,破众生愚痴,开众生智慧,所以一切布施中,以法供养为最。
三无畏施:能除人怖畏,能救人急难,或以力助他人,俱名无畏施。楞严经十四无畏中,观世音菩萨自己说:‘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又于四不思议中说:‘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因为观世音菩萨,因中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之后,能圆拔诸根,能迥脱六尘,获得诸根互用,彼此无碍,就如音声不为垣墙所碍。因此能称体起用,任运随缘,现一一身形,诵一一神咒,所现之形,所说之咒,皆能以无畏力,布施于众生,令正处于苦恼厄难、无限怖畏恐惧中的众生,一心称名,即获无畏,解脱诸难。由于菩萨实德威孚,遐迩皆闻,所以不但娑婆世界众生,甚至十方世界,微尘国土众生,皆名观世音菩萨,为施无畏者。不过本经上文,无尽意菩萨问,云何游此娑婆世界?因此,释尊仅约娑婆世界答:‘是故娑婆世界,号之为施无畏者’吧了!
(2)能感供养德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前三句明能施之人,次三句明所施之物,再次三句明受施之人,末后三句,显能施者之虔诚。因为无尽意闻佛说,观世音菩萨,不但救七难、解三毒、满二求、更能普门示现、以三十二应身,度脱众生;同时更能于苦恼厄难怖畏中,能以大无畏力施于众生。像这样崇高的恩惠、伟大的妙行,是何等的令人敬佩和感动!何况释尊还殷殷劝导,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因此,无尽意对释尊说:‘世尊!我现在应当遵命,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于是把颈项间所挂的宝珠璎珞取下,送给观世音菩萨说:‘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仁者,是菩萨与菩萨之间平等的称呼。又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之仁人,所以称仁者。无尽意这串璎珞,是众宝珠镶成的,异常庄严宝贵,所以说:价值百千两金;显示其供养之物的贵重。
璎珞,明明是属于财布施,为什么说是法布施呢?因为菩萨深达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故璎珞即心,心即璎珞,称性布施,内不见有能施之我,外不见有所施之物,更不见有受施之观音,三轮体空,虽财施亦等如法施。又菩萨布施,并非为己求福,而是代众生布施,为众生而作佛事,是如法之施,故财施亦即法施。
又菩萨布施实属表法。无尽意颈项,表中道实相的妙体;宝珠璎珞,喻戒定慧陀罗尼种种法门。以璎珞庄严其身,是表示以戒定慧陀罗尼种种法门,庄严中道实相理体;示范吾人,应以戒定慧及修种种法门,以庄严自己的法身。解颈众宝璎珞,表已证中道法门,而不住于一切法门。有如是种种理由,所以无尽意菩萨,对观世音说:‘仁慈的救世者啊!请您接受我的璎珞法施吧!’
当时,观世音菩萨是不肯接受的,但非故意推辞,其理由有三:一此物虽贵,然不应贪著,故不受。二既在佛前,未奉佛命,不应受。三此种供养,非出施者本意,是遵佛命,似非诚意,故不受。因此,无尽意菩萨不得不再次请求观世音菩萨,受他的布施了。
重请之意有二:一为表诚恳,实由钦佩仰德而施,望佛转致,令其必受。二表示非为己福而施,而是为众而施,希望对方为众而受。由此可见无尽意的布施供养,虽是接受佛的劝告,而亦是由于观世音菩萨威德所感,故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自己说:‘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众生悭心最难破,舍心最难发,现在观世音菩萨所过之处,都能感化众生,令其破除悭贪,发心喜舍,甚至哀求菩萨慈愍接受。可知菩萨能感供养的威德,是何等的不可思议了。
(3)能修供养德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当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而无尽意菩萨再次请求接受的时候,释尊很明白他们双方的意思,因此,对观世音菩萨说:你应当大慈大悲,怜愍这位无尽意菩萨的诚意,与在这法华大会中所有的四众弟子,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而接受这份供养啊!无尽意是为众而施,假如你不接受,不是辜负了他一片为人的苦心,而不能满他所愿吗?由于释尊的敕令和劝告,观世音菩萨上遵佛旨,下愍四众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所以接受了无尽意菩萨所布施的璎珞。是即不受而受。受了之后,又分二分,转供养佛,是受而不受。
分作二分其意有二:一是显为众故受,本无所著;二令所布施福为成佛因。一分奉释迦牟尼佛,是表示回因向果。一分奉多宝如来,是表示古今一际,佛佛道同;同时亦显示观世音能修供养之妙德。菩萨无论是自己福报的珍宝,抑或是威德所感,他人供养的珍宝,都能一一供养十方诸佛。故楞严经说:‘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
(4)结叹其德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此总结上文,亦即是总结答。如是,指上文所说悲心救苦,和普门示现种种无作妙用。自在神力,是指菩萨拔苦与乐,现种种身,说种种法,救种种苦,应种种求的妙用,是任运显现,任运感行,不作而作,无为而为,自由自在,不假作意,毫无勉强;即是楞严经所说:‘无作妙力’。观世音菩萨,虽十方普现,有机则应,无感不通;但娑婆世界,怖畏既多,苦难更盛,人多悭贪,少修福慧,所以菩萨特别愍念娑婆世界众生,时时游行教化于娑婆世界,所以说: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第五章、释颂
第一节、无尽意以偈问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偈颂,是一类与诗歌体裁似的句子,用这类句子,叙述长行文中的义理,谓之偈颂。梵语祇夜,译为重颂。用这类句子叙述另外一种意思,为长行文中所没有的,梵语名伽陀,译为孤起颂。此中的偈颂,二者兼有。本来在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法华经中,此品是没有偈颂的。后来隋朝仁寿年间,阇那笈多法师再译法华经,此品才有偈颂出现。后人见之,移刊于罗什法师所译的普门品长行文之后,合为一品,故有此偈。
尔时,是当观世音菩萨接受了无尽意布施的璎珞,分作二分,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多宝如来后,释尊,又对无尽意说: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之时。无尽意菩萨,再以偈问佛,其意有二:一为初机重闻入妙,一为晚来听众得闻其义,因以偈颂再问。
初句是赞佛德。释尊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万德庄严。所以说‘妙相具’。次句是表达自己的问意,末二句正是所要问的事情。无尽意先赞叹佛的妙相,然后说:我现在再重新来请问,观世音菩萨这位佛子,究竟以甚么因缘,名观世音呢?佛视众生,犹如赤子,所以广义的说,一切众生无不是佛子。不过,子以继父业为职责,佛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所以狭义方面说:凡能以弘法利生为职责的,无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是佛子。否则,便非佛子。
又二乘人只知自利,非真佛子;菩萨能自利利他,绍隆佛种,担荷如来的家业,才是真正的佛子。现在,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位居等觉,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专以利生为事业,称为佛子,自是当之无愧!
第二节、释尊以颂答
一、显得名之由
(一)总显行愿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初二句,是经家描写当时释\尊以偈回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是佛诫听,因为观世音菩萨的行门,是微妙不可思议,非粗心浮气所能领会,故佛在回答之前,特别提出警告劝诫。
‘善应诸方所’,是显示菩萨化他之广,诸方,即是十方,而非一方;诸所,显微尘国土,而非一国土;是三世间,而非限于某一世间。观世音菩萨以一心三观的观智,观于一境三谛的观境,能所不二,圆证中道;然后称性起用,普门示现,十方微尘国土,无处不现身。过去现在未来三际,无时不现;如镜照万物,同时映出;如月印江水,同时照临。不先不后,谓之善应诸方所。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是显示菩萨化他弘愿之深远。观世音菩萨,利生的弘愿,广阔无涯,渊深莫测,如海一般广大深远,而且是从无量劫以前,直到无量劫以后,其行愿都是这样广大深远,非人心思所能测知,亦非人口议所能表达的。
‘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二句,显菩萨因地修行的圣洁和殊胜。菩萨不但下化,而且上求。遍身十方微尘佛刹,侍奉亲近供养或过去、或现在千亿万佛;或常随佛学,为法王子,以求慧足;或随顺佛意、代转*轮,以畅佛本怀。同时,还于诸佛前发大清净愿。发愿有所冀求,有所执著,则不清净。现在菩萨发大弘愿,不著二边,不住中道,尽无量劫,分身尘刹,上求下化,是为清净。
‘我为汝略说’以下,正显菩萨自行化他的大愿不可思议。释尊虽能用言语表达,而在会大众亦未必能领会,所以只是为无尽意等略说一二而已。若有众生,或耳闻其名,或目睹其应身,或仅见其圣像,而能恭敬礼拜,一心称念,三者但居其一,必能获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令众生解除三有或九有,或二十五有中,种种苦恼的厄难,绝对不会徒劳无功的。
有是因必有是果,因果不昧谓之有。诸有,谓有因果、有生死、有烦恼。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九有,即欲界一有,有色、无色界八有,三界共九有。二十五有,即是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无色,无想五那含,共为二十五有。三界二十五有众生,同在生死烦恼苦海中,头出头没,永远飘沉,但如能闻观世音名,或见其身,而收摄三业,一心恭敬礼拜,口诵心念,便可消灭二十五有一切苦难。所以说,‘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二)别明免灾难
(1)能免三灾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前四句显能免火灾,后四句明能免水灾和风灾。假使,是假设,假设有人兴起谋害你的意念,将你推落大火坑中、使你的生命受到威胁,危在旦夕的时候,只要你能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便能仗菩萨威神之力,倏忽之间,变火坑为莲池。因为火坑皆由嗔恚所变现,但人以嗔害,菩萨以慈忍,故念菩萨圣号时,菩萨能以性火真空之妙力而救之,使火坑化为池,而得免火灾之危。
晋朝释法智,未出家前独行泽中,忽然猛火延烧,以为必遭火劫;唯有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说也奇怪,忽然间火势突然息灭,四周的草都烧焦了,唯有法智容身之地火不波及,可见菩萨是有求必应的。
大海巨浸,波浪滔滔,处身其间,鲜有不与波臣为伍的,所以巨海亦为水灾之一。漂流是风灾。当我人航行时,因飓风之骤至,使舵手失去驾驶船只的控制力,而漂流汪洋大海,已是惶恐万分了;何况在这个时候,又有海上的毒龙呀,鳄鱼呀,以及居住海底的罗刹鬼出现呢?当时的恐怖与危险,是不待言而可知了。但当你处身在这么恐怖的环境中,如果能够真诚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便能仰仗观音菩萨之威德神力,船只虽被漂荡于大海巨浸中,鱼龙纵然鼓浪而来,亦不能为害,船只亦不会沉没。因为巨海,是贪毒所成,贪财似龙,贪淫似鱼,贪杀似鬼;一念圣号,五欲顿息,而投入菩萨性水真空中,波浪自不能没了。
法苑珠林载:刘宋沙门竺惠庆,广陵人,经行修明。元嘉十二年,荆扬大水,惠庆将入庐山,船至江边而暴风忽起,同旅已得依泊,惟惠庆船飘扬江心,水急浪涌,势必沦覆;惠庆正心端意念观世音经,洲际之人望见其船,迎风截流,如有数十人牵挽之者,竟安然抵岸。
又有徐熙载的母亲程氏,平素敬奉观音。绍兴四年,熙载受了彭大任家的聘请,为家庭教师,因此,携带了二个儿子,坐船前往。谁知船至江心,忽然风雨暴至,怒涛沸涌,傍人莫知所措。熙载想:我们父子寄命于一叶孤舟,假使葬身鱼腹,老母靠谁奉养呢?于是教同船的人,一齐跟著他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后来,突见一棵大树出现,众急挽树枝,以船系之。第二天,他们的船却停在江边的沙滩上,而不见有甚么大树。及回家,他的母亲笑著对他说:我昨晚梦见一老太太携领你们父子回来,现在你们真的回来了,观世音菩萨真灵验啊!
(2)能脱八难
1.超颂免怨贼难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梵语须弥,译名妙高山,上临虚空,下瞰大海,形势险要异常;以此比喻被害者处境危险而已,未必一定是在须弥山顶,被人推堕。此推者,非冤家寻仇,自然是怨贼谋财害命,才下此毒手。虽然,但被害者,能在此生死关头之际,一心称念圣号,必赖菩萨威德神力加被,虽于极高之山被人推堕,只觉如日悬空,怨贼去后,仍得升起。
须弥山,喻人自高自大的我见逾于须弥;我慢慢人,人亦慢我,即为人推堕;菩萨谦光照物,故念圣号,便投入菩萨性空真觉的境界中;如杲日住空,无所障碍而得救。
金刚山,又各金刚围山,或金刚轮山,即是围绕三千大世界的铁围山。起世经说:‘诸余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译为铁围山),高六百八十万由旬,纵广亦六百八十万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因为金刚能坏一切物,物不能坏它,所以堕落此山,自然是粉身碎骨。此亦是用以譬喻被害者,堕触外物之坚固而已。如果有人被怨贼恶人追逐,堕于金刚山那么坚固的外物时,若能称念圣号,便得投入菩萨性空真觉中,即使堕落,亦不能损一毛。因为痴爱逐人,如堕金刚山,无不受伤:菩萨已永绝痴爱,所以称念菩萨便得免此难。又菩萨冤亲平等,慈悲悯念,绝无害意。所以,当冤贼盗寇将你围绕并且各执利刃,快要加害你的时候,能念观世音圣号,对方的敌意害心,亦为菩萨慈悲所化解,不能为害。
2.追颂免刑戮难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犯国法,或枉受王难,临要受刑,快要身首分开,寿命将尽之际;若能持念圣号,便投入菩萨慈光中,仰仗其威神之力而得免难。因为难生于身见,众生有此身见,故有王难。菩萨身见消忘,故念之而得免此身受刀杖之难。
3.追颂免枷锁难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众生因身见而起有无断常等边见,所以身如桎梏,为财产所囚禁,为妻子所枷锁,为六亲伎俩所杻械。菩萨边见顿空,所以念之,而得解脱此难。
4.加颂免毒药难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咒诅是用邪术,咒诅役使鬼神以诅害于人,或被人暗中下毒药,谋害性命;如能称念观世音圣号,则不但不受其害,而主事者反招其殃。例如:从前有一清信之士,严持五戒,善心好施,可惜年老健忘。时有一外道梵志,在山中修行,到他家中乞食,因家中有事,忘记了梵志在门外等待;因此梵志挟恨而去,用咒术召鬼神来,并曰:‘彼辱我,往杀之。’幸有罗汉知之,特往清信士之家,教他燃灯勤持圣号,并守口摄意,不起妄念。清士依教而行,鬼不能加害清士,遂大发脾气,回头欲杀梵志,但罗汉将衣覆之,令鬼不见梵志,卒令两人俱免受害。
苏东坡居士说:以其还著于本人,不如改作两家俱免难,既不致害人,亦不致害己,不是更好吗?这因为苏东坡根本不明白佛法折摄二门的利生方法,因为菩萨利生,应以慈悲摄受则以慈悲,应以威力折伏,则以威力。所谓慈威兼施,否则,唯有慈爱,而不折伏,则恶者无以悛改其非。所以还著于本人,正是菩萨威德之折伏,使恶者明白因果,痛改前非而已。并非菩萨有所偏爱,或怀有报复之意。
从前有一神棍,名赖省干,以神命为活,家中祀一妖物,供人问卜,因为要妖怪显灵,所以每年都去浙江拐骗很多童男童女,带回去祭妖。有一次,拐了一个女孩子回来,困在房中,并教她更衣沐浴,以待妖物来享受;幸这个女孩的母亲是信佛的,自小就教女孩念观世音菩萨,所以坐在房中,不断称念观世音菩萨。半夜,天窗忽然拉开,妖怪的眼睛,闪闪发光,犹如电炬,自窗而入;女孩子恐怖极了,但仍然不断地念菩萨圣号,就在这个时候,女孩口中忽然也发出光来,直向妖怪身上射去,接著妖怪从天窗上跌下来,女孩急呼救命,给巡逻人听到了,立即破门而入,在女孩身边,有一条已经死了的大毒蛇;女孩子将自己经过的情形,告诉值更人,于是把赖省干送到警察局去治罪。假如不是这样,后来受害的人固然不少,而这神棍将作恶更多,果报更甚呢!所以还著于本人,并不是害了他本人,而是救了他本人啊!
5.追颂免罗刹毒龙难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凶恶的罗刹鬼,以及有毒的龙,都是害人的东西。因为罗刹食人害物,毒龙恶气伤生。但当你遇到罗刹鬼,或碰见毒龙时,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这些毒龙恶鬼,都不敢来加害于你。因为鬼怕光明,我们内心妄想充塞,黑幕重重,所以招来外鬼作祟;又毒龙为见取所兴,但菩萨诸见消忘,智光朗然,我们称念菩萨圣号,可便投入菩萨大智光中,故毒龙恶鬼不能加害。
从前有一个人,平常喜欢向人问东问西,有一天,在路上遇了一个罗刹鬼,自知性命难保,虽处危难之中,仍不忘多问,因此,问罗刹鬼说:‘你为甚么胸白背黑呢?’罗刹鬼说:‘因为我怕太阳,老是背著阳光走,所以背脊给太阳晒黑了。’这人灵机一触,拉著罗刹鬼,对向阳光直走,于是罗刹鬼立即消灭。这故事是:譬喻我们内心不够光明正大,才招致暗鬼啊!
6.加颂免恶兽难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兽能伤人,全仗爪牙锋利。假如你独步于深山峻岭中,不幸有豺狼虎豹突然出现,向你张牙舞爪,拦住去路的话,只要你能一心称念观音菩萨圣号,这些虎豹豺狼,一定会很快的离开你。因为众生内有戒禁取见,故有恶兽可怖。菩萨没有,所以能使称念者,得离恶兽之难。
从前,福建有雷法震其人,以烧炭为业,家中有鸭栏木一枝,纹理精细,拟用以雕刻观音像以供奉,但因工作繁忙,还未能开始雕刻。有一天,入山烧炭,忽然前面有一老虎,张牙舞爪,迎面而来,形极凶恶,正当危急的时候,忽来了一个美女叱虎,虎即跪下,俯首而去。法震谢救命之恩,而请问姓名,女子说:‘我是你家中的鸭栏木。’说完不见,雷法震回忆日前欲用鸭栏木雕刻圣像事,因此,择吉雕刻,终身持斋敬礼圣像。仅一念之生,已蒙感应,何况终身持名呢?
7.加颂免蛇蝎难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蚖蛇蝮蝎,能以毒气伤人,其恶气如烟火之燃烧,触即被害。因为众生内心含有忿恨嗔恚之气,故招蚖蛇蝮蝎之害;但菩萨嗔火永息,无毒意,故能令称念者,仗彼慈力,使诸恶虫自然回避,免遭其难。
8.加颂免雹难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密云弥布,风雨交加,电火烁烁,雷声隆隆,已是恐怖的现象了,何况在这时候,倾盆大雨,降下大小不一的冰块,能损木伤人呢?所以凡此种种灾荒象征出现时,只要能称念观音圣号,便得雨过天晴,雷电停息。因为众生内心的谄媚,如云之覆日;骄傲,如雷之震惊;嫉妒人之所长、求寻人之所短,如掣电之快驶急驰;喜毁人之善,如雹之摧毁人物;狂言赞毁于人,如澍雨之倾于物而浸润;以致招来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种种恐怖。菩萨心无诸恶,唯一慈悲,故能令称念圣号者,仰仗神力,应时云雷消散停止,而免其难。
以上十五颂,或追颂,或重颂长行所说,或加颂以补长行之不足,都是释尊以偈颂,回答无尽意所问,而别明观世音菩萨,能免诸难的威德神力,以为其得名的原因。
(3)总结得名之由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此正明菩萨得名之由。众生因为内有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烦恼,外有地水火风空根识等七大的情执,所以无量劫来,如蚕吐茧,自缠自缚,把自己困于三灾八难,以及无量无边的苦恼丛薮中,备受众苦的煎熬和逼迫。观音菩萨,不特内断烦恼,更能以妙观察智,了达身之地水火风空根识等七大,本非七大,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所谓:‘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火真空,性空真火。乃至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性识明知,觉明真识。’七大既非七大,皆性皆真,唯一如来藏性,圆融无碍,故能不为七大所转,反能扭转七大。所以当众生被三灾八难众苦逼迫恼害时,一心称念圣号,便以其能观之观智,观其称念音声之所在,即令其解脱一切苦恼厄难。不但救拔凡圣同居土众生的苦,同时能救拔方便与实报土众生的苦。以此寻声救苦的因缘,所以名观世音。
二、显观世音的含义
(一)显所化之机情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力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初句明菩萨果后之大用,次句明菩萨因中之妙行。身口意三业,运用无碍,变化自在,谓之神通。天仙鬼神的神通是有漏的,所知不广、变化不大。阿罗汉虽得无漏通,然未究竟,终属有限。菩萨的神通,虽胜声闻百倍,但终不及佛之神通广大、变化无碍。观世音菩萨早成佛道,名正法明如来,已证得自心实相理体,所以称性而起的神通妙用,不是天仙鬼神的有漏五通,亦不是阿罗汉的无漏六通,也不是权教菩萨所证不究竟的神通;而是佛果上的十大神通:
一是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
二是出生无碍天耳智通。
三是出生知一切众生不可思议心心数法方便智通。
四是出生无碍天眼观察众生方便智通。
五是出生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示现众生方便智通。
六是出生一身示现不可思议世界方便智通力。
七是出生于一念中往诣不可说佛刹之方便智通。
八是出生不可思议庄严具庄严一切世界方便智通。
九是出生不可说化身示现众生方便智通。
十是出生不可说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议示现众生方便智通。
是以观音菩萨的神通妙力,广大无涯;亦可说是:无记化化通,化而复化,化化无尽。故说:具足神通力。
智是实智,方便是权智;实智照理,权智解事,权实二智,无不具足,是为广修。菩萨由因中修行,证得权实二智,更具足大神通力,于是用实智鉴机,以权智施教。设使极微尘数国土众生有机感之,无不运用神通妙力,现种种身,同时来应。不但此娑婆世界,乃至十方世界;不但同居土,乃至方便实报土;不但人道众生的生老病死苦,即使是三恶道众生种种无量诸苦;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蒙慈力加被,能令痛苦渐悉消灭。
恶趣有地狱,饿鬼,畜生,故言种种。地狱有八寒八热的痛苦,观世音菩萨本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悉去教化度脱。饿鬼道百千万年,尚不闻浆水名字,况诸饮食?观世音菩萨为救拔鬼道众生苦,而变为鬼王面然大士。因引起佛说焰口施食,以普救一切饿鬼。畜道众生有愚痴暗蔽、弱肉强食种种苦恼。观音菩萨亦常变畜生以施教化。人间八苦,天上五衰,观世音菩萨无不现身说法。所谓:无身不现,无苦不拔,无乐不与。悲心不可谓不大,利生不可谓不广了。此正显示菩萨所化机情之广繁,四圣六凡,此界他方,无不是菩萨所摄化的对象。
(二)显能化之观智
(1)显观智二利之功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此颂出五观,以显菩萨二利之德,是属于孤起颂,其诠义是长行所无;前三观为自利之功,后二观为利他之德。
真观,即是真空观,亦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的观智。菩萨以此真空观智,修习空观,先观一切外境,皆是缘生之法;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本非实法。次观自身,四大假合,原非实有,终归于坏。再观六识妄心,依根缘尘而有,生灭无常;若离根尘,本无自性。如是内空我相,外忘法执,断见思惑,证真谛理,是为真观。
菩萨虽达诸法空义,但不废缘起诸法,能够修习假观,随缘应物,广度众生。虽终日度生,而不见有一众生可度;虽不见有众生可度,仍然终日在尘劳中利生。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其利生之心,非有而有,有而非有;如水月空华,无住无著。正因为菩萨修习假观,积极救世,入俗利生,而无所执著;如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又如‘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清净无垢,是为清净观。
真观是出世的;清净观是入世的。从出世而入世是真利人;从入世而出世是真自利。由自利利他,证得真净圆通;观一切法,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彻证性相不二,色空不异之理,而入于中道。而中道观智,不停滞空有二边,不即不离,不一不异,不取不废,圆融无碍,同遍法界,是为广大智慧观。
菩萨以真观修空观不著一切法,断见思烦恼,证般若德。以清净观修假观,不舍一切法,破尘沙烦恼,证解脱德。以广大智慧观修中观,圆融一切法,破无明烦恼,证法身德。这三观举一即具三,言三即一,无前后,无次第,是为绝待圆融的三观,亦即是观世音之观字。
悲观及慈观,是利他的妙德。由于菩萨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所以能运无缘大慈,等视众生犹如赤子,平等与乐。虽能令众生得真空乐、妙有乐,乃至中道无上涅槃不生不灭寂灭乐,无上菩提、不垢不净觉法乐;但不著于相,无菩萨之能缘,亦无众生所缘,能所唯是一心,名无缘大慈;亦是颂中的慈观。
由于菩萨下与十方六道众生,同一悲仰;众生是菩萨心中的众生,菩萨亦是众生心中的观世音。众生悲仰之心,即是菩萨之悲心;菩萨之悲心,亦即是众生悲仰之心。凡圣同体,感应道交,拔众生之苦,即是拔自己之苦。虽终日令众生脱离五住二死的苦恼,解除六凡三乘的一切灾难,但视为自己份内事,所以叫做同体大悲,亦即是颂中的悲观。悲观无苦不拔,慈观无乐不与。所以释尊诰诫我等,应该常愿观世音菩萨慈悲拔苦与乐,常瞻仰普门大士的庄严妙相,景仰礼拜,以求摄照。
(2)显观智化他之德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此颂显示菩萨观智化他之妙德,亦是属于孤起颂。
众生的真心,本来清净无垢,如明镜之光洁,如杲日之当空;故六祖说:‘本来无一物’。可惜众生被贪嗔痴等烦恼所障蔽,遮盖了自巳的本来面目;如明镜蒙上了尘垢,失却其本来之光洁明净。但观世音菩萨五观齐修,三惑净尽,转八识成为四智,把心地的烦恼垢秽洗刷净尽,达到不生不灭究竟清净的境界。所谓:净极光通,如尘去镜明,垢尽光现;内外洞彻光明,犹如玻璃之通达无碍,是为无垢清净光。这无垢清净光,即是大圆镜智的大智慧光,其慧光照耀,犹如杲日丽天,能破一切黑暗,因名慧日。
慧日,如菩萨的智光,诸暗如众生烦恼之黑暗。菩萨以真空观,证一切智光,来破众生见思烦恼的黑暗;以清净观,证道种智光,破众生尘沙烦的黑暗;以广大智慧观,证一切种智光,来破众生无明烦的黑暗,故说:慧日破诸暗。
众生外来的灾难与苦恼,俱由内在的烦恼作业而招致,现在,内在的烦恼暗蔽,既为菩萨的慧日所破除,内灭苦因,外则能降伏三灾七难等苦果,至时,一切灾风火,自然消灭于无形中,故说:能伏灾风火。
菩萨以一切智的慧日,放真空的光明,普照六凡同居土世间;以道种智的慧日,放妙有的光明,普照二乘方便土世间;以一切种智光的慧日,放中道的光明,普照菩萨实报土世间;所以说:普明照世间。
(3)显观智之妙用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这四句是歌颂观音菩萨三轮的不思议力。菩萨由圆修三观之功,圆断三惑,圆证三德,故能称性而起三轮不可思议的妙用。初句赞身轮,次句赞意轮,末后二句赞口轮。悲体,是菩萨所证大慈大悲的法身理体。这理体是由持戒之功而报得。菩萨本此大悲戒体,身轮现通,示现三十二应,显大神通,惊醒凡小,骇动三千;犹如大雷之震动,有耳皆闻、有识皆知,是谓:悲体戒雷震。
菩萨意轮能兴无缘大慈,作不请之友,无物不覆,无机不被,能遮众生烦恼焰热,使得清凉,如大云之普覆,故说:慈意妙大云。
甘露,是不生不死之药,喻不生不灭的妙法。菩萨口轮,善说法要,澍甘露法雨,普润三乘五乘众生,咸令灭除烦恼的火焰,得证涅槃不生不灭的清凉地;犹如天澍大雨,普淋三草二木,令得解除旱天的枯燥,是为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总显菩萨由五观圆修,所起三轮不可思议之妙用。凡有所作,无不以利乐众生为前提,以度脱众生是鹄的。
(三)正显娑婆之机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上文显菩萨广应诸国土,四圣六凡,此界他方,无不是菩萨所化之机,此中正显示游化娑婆。因为娑婆世界众生,业深障重,苦恼特别多,尤其性情暴戾好战,难调难伏,官难战难,无时幸免,所以特别提出说明。诤讼对簿公庭,则心忧刑罚;军阵枪林弹雨,则命系兵戈,皆可怖可畏之事。但若能于此怖畏中,称念圣号,必仗菩萨慈悲愿力加被双方,顿消宿怨,诤讼解围,言归于好;或排除军阵中种种刀兵剑戟的威胁,故说:众怨悉退散。
(四)显世音之意义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以上真观清净观等一颂,是释观世音之观字,而此四句中,前三句是释观世音之音字。妙音之妙字,是指音之体具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微妙不可思议。菩萨能称体起用,随缘教化,施权谋方便的法音;使菩萨说法,即权即实,所谓:随缘不变,即用即体,故名妙音。
菩萨能以五观之妙智,观照世间一切持名求救的音声,随缘普度,不动天日,普印千江,不起本妙,普门济难,即实而施权,不变随缘,即体即用,故言:观世音。总言之,妙音观世音,即是不变常随缘;反之,观世音妙音,是随缘而不变。
梵以清净为义,观音的音,不落空有二边,以一中道实相法雨,普润有情三昧之花,是名梵音。菩萨说法的妙音,不独圆满洪亮普遍,而且应机不失,对于机感成熟众生,即为现身说法;机宜既尽,则应迹不隐而隐,如海潮之进退不失其时,故名海潮音。梵音,是上契诸佛中道实相理,海潮音,是下契众生闻法之机,契理契机,是名梵音海潮音。
世间之音不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由七情而发之音声,是不净的、猥亵的,而且是短暂无常的。但观世音菩萨说法的音声,是由修五观而称性所起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妙音,上契佛理,下契机情;能令众生悟心达性,离爱去欲,所以远胜彼尘俗的世间音。因此是极其值得我们的称念,所以我们应当常常称念。
三、叹德劝持名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众生业障深重,往往因疑害信,中途退堕,不肯老实持诵,因此,释尊特别提出警告,同时赞叹观世音之妙德,以固其信,以劝持名。因为观世音菩萨,早已成佛,不像阿罗汉只断见思,不同别教菩萨仅断尘沙、圆教菩萨分断无明,所以他们虽属圣人,但仍然有余惑未净。但观世音五住既净,二死永亡,则一切烦恼习气,究竟清净,故名:观世音净圣。
众生在生死苦恼厄难之中,能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菩萨即能作为我们所依的慈父,所依怙的慈母。因为观世音菩萨,不但具足无量无边佛果的功德,且无时不以大慈悲眼,平等看待一切众生;没有偏爱,没有差别,如同世间父母的爱护自己儿女,非常热情,无微不至。所以众生在大难临头时,可以作为众生最可靠的依怙。
‘福聚海无量’,正显示菩萨自利利他的功德,广大无涯。因为菩萨从无量劫来,不断上求下化,自利利他,积功累德,其福报如众宝之积聚,如大海之无边,因此,我们应当礼拜供养。
第三节、闻品获益
一、闻法得益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当释尊用偈颂回答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名之由,及解释观世音之含义,同时歌颂观世音功德,以劝导众生应持名礼拜供养之时,在会听众中,有一位持地菩萨,即从自己的座位起立,赞叹此品,以证明功德。
持地菩萨,亦是一位不可思议的大菩萨。据楞严经他对佛说:‘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作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值。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中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这是菩萨自己叙述因中修行,济物利生的经过。因为他专在桥旁路边,以力布施众生,见路有不平,即高的平下,低的填满,或力修桥梁,所以大家都称他为持地。但他虽然生生世世用心良善,苦心孤诣,仍未登圣位。有一次,国王设斋请佛,持地又平地以待,毗舍浮佛对他说:‘善男子啊!你整天在替大众服务,以力布施,那是很好的。但可惜你只知从物质上做工夫,而不知万法唯心。当知世界大地,都是众生心中所现;心为万物之因,因平果自平,是理所必然的。所以地之高低,完全在乎人心。欲平大地,必先平心,若能平内心地,则世界大地,一切皆平呀!’
持地菩萨经过毗舍浮佛这番开示之后,忽豁然大悟,自此,从事行而进入理观,了达内色外色,地大平等;非但不执内四大为我,亦复洞明外之四大,唯是一心。于是悟无生忍,证阿罗汉果,接著回小向大,位居菩萨;不但能发广大菩提心(广大义),能与众生作依止(众生依义)。对于一切众生,无所偏爱拣择(无好恶义),同时能承受诸佛大法雨(受大雨义),生长一切功德(生草木义),为菩提种子所依托(种子依义);更能够出生利益众生之法(生众宝义),出生对治烦恼之法(生众药义),不为世间八风所动(风不动义),听闻深妙之法,不生惊疑(师子吼不惊义)。具足如是十德,犹如地之具足广大,众生依等十义,故名:持地菩萨。
因为此菩萨因中修证,尘销智圆,刀兵莫属,多分与观世音菩萨相应;同时悟明圆理,无量劫来所值遇的诸佛如来,无论那一位如来宣说妙法莲华佛知见地时,他都先为证明。所以现在释尊说妙法莲花经时,又说及与己修证仿佛相似的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等事,因此,特别起立,直诣佛前,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如果有机会听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关于观世音菩萨具足自在之业,以及能普门随类示现,种种神通威德之力的话,那么,他的听法功德,一定极其浩大无比,非同小可的。’
自在,是自由自主,毫无阻碍的意思。尽诸有结,为心自在;外施为如意,为身自在。观世音菩萨,不但获得身心自在,且观境自在,作用自在,以及菩萨的五大自在(寿命、生、业、觉观、众具果报)。佛果上的十大自在(命、心、资具、业、受生、解、愿、神力、法、智),所以凡有施为,无不自由自在,凡所作业,俱属自在之业。可以说:菩萨以自在为体,普门示现为用。
又自在指菩萨因中修证而获得自在;普门示现为果上施化的威德神力。总之,以上所说:观音菩萨三十二应与众生乐,十四无畏拔众生苦,都是大自在、大神通的妙力示现。所以凡有人闻此品经,从始至终,所得功德,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
二、时众发心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是结集佛经的圣者,叙述当时法会大众发心上求佛道。梵语‘阿’,译为‘无’,‘耨多罗’译为‘上’,‘三藐’译为‘正等’,‘三菩提’译为‘正觉’,合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亦即是发成佛之心。因为佛果菩提,超越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有菩萨在其上,菩萨有佛在其上,唯有佛高于一切;四圣六凡,再无在佛之上者,谓之无上。
不独无有在佛之上者,亦无有与佛齐等的。现前六道众生的觉知,是妄知非真觉;二乘觉悟万法皆空,但滞著于空,只期自度,无心度人,是心不平等;菩萨虽能本著先知知后知,先觉觉后觉的精神自利利他,但自觉觉他,仍末圆满;虽居二乘之上,但仍在佛果之下,仍然不等。唯有佛果菩提,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再无过上,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
正觉是自利,是真空、是消极的、出世的;正等是利他的、是妙有、是积极的、入世的;阿耨多罗,是自他无碍,空有不二,平等一如,融出世于入世,会积极于消极,圆融无碍;能知空而不空,不著空而利他,才是三藐;知所有非有,不著有而益己,得真空觉智,才是三菩提。如是离能所,绝对待,唯一平等不二的中道观,才是阿耨多罗的无上。此无上中道,超于凡夫、二乘、菩萨一切之上;一切不能与他相等,故说无等。无等而等,等于一切,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人人皆可以成佛,皆可以等于此无等的中道妙理,是为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但此中最后加个心字,是发趣求此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此心虽离形去智,而妙用恒沙,真俗平等,生佛一如,是最胜最上,无有其他之法与之相等,故言:无等等。所以无等等三字,在佛果中道理来说,无等是指最胜的佛果,等是指佛果与众生本具佛性平等。若在发心方面说,无等是指最胜的趣求菩提心,等是指其他一切心无能与之齐等。即是说:在会大众所发之心,是超胜无上的,其他心无与之齐等的,故名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我们既然已经明白佛法的真义,若不发心行持,则如说食数宝,画饼充饥,终不得受用。何况诸佛,皆赞叹观世音菩萨,种种上求下化之功德,暗示堪为我们的模范呢?我们本具之佛性及功德,与观世音菩萨是无二无别的。所谓:彼圣人也,我亦圣人也,为甚么他能上求下化,名齐十方、普门示现,利乐众生,而我不能呢?不知犹可,今既知之,如不发心见贤思齐,步著观世音菩萨上求下化的后尘,努力向佛果菩提迈进,不是辜负了佛陀在灵山会上,为我们开权显实,说佛知见的一片苦心吗?不也辜负了无尽意菩萨发问,观世音的功德妙用,以示范我等的一片好意;和辜负自己本具与佛菩萨同等的性灵吗?因此,当时在灵山会上,共听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大众,其中有八万四千这么多众生,都共同发起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心!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各位师兄都能知道法华经是讲什么的,也对法华经中的功德好处很动心,那么就需要各位师兄坚持念诵法华经、抄写法华经了,这样就能体会到这些功德好处。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