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国家远从十九世纪开始,就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心理学家透过不同的书籍和文章推广所谓的自我控制思考能力的养成,主要缘由是来自于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由于西欧国家和北美一带因为工业革命使得经济上面有所提升,当然在这段时间应运而生所带来的就是一连串自然科学的学理和根据在这段时间终于可以落实或给予地位,但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例如大规模的生产力提升使很多国家趋往製造武器,这使得在一些敏感地带带来紧张的一些冲突情绪。由于欧洲各方面的进步间接的刺激,迫使东方一些想要跃跃欲试的国家不得不走向现代化,所以贫富之间的差距和社会冲突就不断地产生。
在社会上由于人们形成社会阶级悬殊的差距,很多人转而投向艺术领域方面的追寻,所以浪漫主义接替了新古典主义。由于大多数人对于现实生活上面的追寻产生了许多的挫折,因此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在这个时期有大量的临床经验变成出版品流传于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强调所谓的自我控制思考能力,而且举出了很多成功人士他们由于经过系统训练和自我控制人格养成教育之后,他们有些人成为群众中既勇敢、有魄力、有担当、而且肯为社会群众付出的人,甚至于面临危机状态的时候也都可以从容不迫地自在应对。
当时就有人举出有名的诗人德莱阳,他在他的国家曾经为了把圣经裡面的部分改翻译成他的国家语言,最后他失去了他的工作,而被送进了监牢,这件事情在当时形成了很大的事件,人们替他深深感到不平。但德莱阳是一个懂得自我思想约束控制的学者,所以当他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定谳的时候,从第一天进去到五年后,数以万计的百姓等待他发牢骚或着书立说数说政府的总总不是,但他从出狱到死亡之前他始终没有透露出他被伤害或误会时任何的一句怨言,这个对于一个没有修行经验和禅定功夫的读书人来讲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这个可以讲说是一种极为高贵的人格。
拿破崙时期,在他执政期间有一位专门喜欢用舌剑脣枪批评时政的学者,他为了要和拿破崙抗议,他选择过着如同乞丐般的生活。
他的邻居都看不过去,就对他劝说其实你只要对皇帝说几句好听的话,写几句好听的词句,那你不是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接济吗?没想到这一位自以为风骨嶙峋的学者竟然回了来者一句话,他说:「那请赐我死。」所以各位可以看得出来一个懂得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情绪的人,和一个为了要批评时政宁把自己的宝贵生命白白拿去牺牲的人,是哪一个值得?如果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力量养成训练两者可以搭配良好,它对于自己本身人格上面的展延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就像虚空上面的太阳,虽然离我们人距离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各位可以试试看,当我们手上拿着一面镜子面对着阳光的时候,马上就可以把太阳的影像显现出来一般,所以只要运用得当,配合得宜,使用在现实生活当中将会是极度顺畅的人际关係,就好比环和钩一般,彼此是分不开的。所以具有良好品格的君子由于他内在的涵养,我看过东西方许许多多的例子,他们在走完他们一生的时候,他们都觉得他们是充满活力而且没有缺憾的出现过在这个人世间,他们也说:「虽然我们现在是在死亡边缘的老人,但是我们仍然充满了无可限量的活力。」这句话听起来就让人家觉得无限的敬佩。就如同佛教中一个从小就修行的老修行家一样,他们在面对痛苦、疾病、或者是死亡来临的时候,他们的心就如同无风的海水一般保持平静愉悦的态度,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变化,他们也都可以自在地去应对,不会出现沮丧、绝望、痛苦、或伤心的词句与面貌。
这个和许许多多的现代人相比是不一样的。很多人长得漂亮、有名有利、家财万贯,可是当你跟他相处熟悉以后,你便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比任何人更会埋怨,比任何人有更多的忧愁,也比任何人更想不开,这就像有一句谚语:「老的大象远远地看去稳健又帅气,可是当你靠近的时候你会发现牠全身充满了寄生虫和厚厚的皱褶,更重要的是原来到处都是疥疮。」所以如果懂得调适自己的人,懂得安顿自己身心的人,和一个愤世嫉俗、不懂面对现实调整心态的人来比,那就如同天堂和地狱的分野。佛十大名号之中,我最喜欢的另外一个别号就是「善逝」,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代表透过身心完全的淨化与洗礼,去除了一切意识当中所有的苦难,带着觉悟到达听闻不到任何痛苦、彻底达到超越大乐的国土,所以这两个字带给我极大的鼓励和憧憬。
因此我也要诚恳地告诉时下许许多多的朋友们,平常对于自我心态的调整和碰到逆境时内在本有的定力,在平日裡如果可以经常性地去要求自己做一个不要亏欠任何人财物,不要去追寻无义的名利,连对陌生人也不要随便地说一句谎言的人,对三岁孩童也要充满绝对的尊重,要把宽恕当作每日三餐一般的平常,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灵魂自己掌握,不会受制于人和环境,懂得时时刻刻照顾自己的情绪,就如同看护自己最宝贝的宝物一般。如果没有时间修行,但是可以做好上述这些条件,我相信这样子的人格一定是可以很平稳的走完生命最庄严的旅程。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当有人问到我,他的几位高阶主管因为受不了压力而经常性地情绪失控,影响到大团队的士气和信心时,我会如何处理?于是我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建议,这篇便是其中的片段。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