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你又没成佛,不要那么自我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里有这样的偈颂:“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
所谓“薄德”,就是没有智慧的人。
没有智慧,就不会活得自在。“少福”,是因为你不去耕耘,你把人生看成具有实在性,所以这样的人,“众苦所逼迫”。因此这样的人会天天在鸣冤叫屈,天天在抱怨,天天在痛苦,这一切源于“入邪见稠林”。因为他们这些人走进了邪见的密林中,永无休止地执着。不是执着有,就是执着无。所以“若有若无等”,你执着有,错了;你执着无,也错了。“依止此诸见”,依止这些不是有,就是无,要么就是亦有亦无的邪见,“具足六十二。”佛陀在经典里,反对六十二见。有,是错的无,也是错的;也有也无,也是错的;非有非无,也是错的。为什么?你不能中道圆融啊!总是在那样的圆圈里转,你不能解脱。所以“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你就顽固地执着那些不实在的所谓的人间假相。“坚受不可舍”,坚持执着,不愿意舍弃。它告诉我们一个规律:佛教不是讲究有的,也不是讲究无的。龙树菩萨讲:“不生也不灭。”没有实在的生,也没有实在的死。没有实在的生,你就会无所畏惧;没有实在的死,你要负责任,因为生命是相似相续的。我们要明白这样的道理。
所以,《法华经》是一乘的成佛之法,天台宗也好,各种宗派也好,都去遵循《法华经》。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他不愿意听,因为他没有耐心,他不愿意发大心,他不愿意利益众生,考虑的都是自私自利。于是佛乃宣示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入佛知见,就是不可得。不可得,不是断灭,是在可得中去完成一种升华、超越、转化的过程。
所以《妙法莲华经》说:“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告诉你,不要去上当,不要去受骗。当然你还是要负责,但是还要圆融,否则你就会痛苦;你不负责任了,你就等于没有道德。所以,佛教徒其实是要遵守社会法律的,遵守社会公德的,遵守佛教的三皈依的。没有这三点,你就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佛教徒。
所以佛陀“为执有者说空,为执空者说有”。你执着有,他说这个不是实在的,是缘起无自性;你执着空,他告诉你,性空也不碍缘起。所以,你要负责任,你要不执着,中道圆融才是正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手段,是工具,是下手处;而“自净其意”才是目的,二者缺一不可。现在有很多人也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实就是混日子嘛!然后就说:“我不执着。”不执着,他又不愿意吃亏,他又不愿意付出,这样的人不但没有道德,而且在误导佛教信仰。诸恶莫作,最多不是坏人;众善奉行,不见得是真好人;自净其意,才是解脱自在,才是佛事。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二者缺一不可。没有污泥,没有浊水,就不会有莲花。这个道理就是不即不离,不是它又不离开它。
所以,我们要兼顾别人,不能自以为是,不能独断专行,不能强加给别人,要考虑别人。佛陀对五千增上慢人也没有去骂他们,更不能去揍他们,只能很遗憾而已。所以,若无众生,即无如来可成。发心做菩萨,然后度众生,自己慢慢成佛。如果没有众生,菩萨是成不了佛的。大家要记住,只有帮助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我们今天在世间法上也是这个道理:你帮助别人,别人帮你;你自私自利,你连朋友也没有,你连路也没有,连机会也没有。请记住:帮助别人,成就自己;成就自己,要帮助别人。所以,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寻找借口,不要不见行动,以至于没有真正的信仰的证明。如果有信仰,你信仰的是什么?现在都是什么啊?什么歪脖老母、胡黄大仙、弟子规……弟子规没有错,做好人,没问题,但是你做佛教徒有问题啊!因为三皈依时,你有一个坚定的承诺:宁可舍掉身体性命,也不可以皈依天魔外道,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外道徒众。
你想想,你有没有承诺?你承诺,为什么你犯规了?所以,你要对你的信仰负责任。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佛与众生无二。不要着相,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你会坚强,你会担当,你也会坚持,你会坚定,你会无怨无悔。因为你要学佛,你要成佛,所以你不要去找借口,不要挂羊头卖狗肉。世间法也是如此,你光说不练,最后会怎么样啊?大家就看你不顺眼,更何况学佛了。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大家要明白,我们要成就自己,就是要改变自以为是、一厢情愿的这样一个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所以要走出来。
虽然如是,然则请法一句,又将如何举扬?
放光现瑞实有因,
无上妙法难可闻。
芸芸众生芸芸相,
都是昔日有缘人。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