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听说过舍利塔的,而且据唐代佛教文献《法苑珠琳》记载,印度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在佛教所及之地建造了八万四千舍利塔,其中中国共有21座,而山西省境内便分布有5座。
上世纪八十年代,山西省佛教协会组织专家学者对山西境内阿育王塔的确址和现状进行了文献考证和实地调查,查明:姚秦河东蒲坂塔即今永济市栖岩寺舍利塔(遗址);周晋州霍山南塔即今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齐代州城东古塔即今代县圆寺阿育王塔;隋并州净明寺塔即今太原市晋源区惠明寺舍利塔;隋并州榆社县塔即今榆社县大同寺舍利塔(遗址)。这5座塔的位置和沿革,佛典、方志均有明确记载,现存遗址、故迹亦班班可考。
姚秦河东蒲坂塔
姚秦河东蒲坂塔,原在今永济市栖岩寺舍利塔遗址上。据乾隆《蒲州府志·寺观》记载:“栖岩寺,在府东南二十五里中条山上,北周建德中建。初名‘灵居’后改焉。隋文帝常以外国所贡玛瑙盏施寺为供。有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为贺德仁书。碑石已裂,文字尚完好可诵,书颇似虞永兴,尤古拙。”
《蒲州府志》所载《栖岩道场舍利塔碑》全名为《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碑中记载了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于北魏兴建栖岩道场,杨坚又于隋仁寿元年(601年)诏赐舍利,建造蒲州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的经过。碑文云:“佛入涅檠,遗形舍利,八国供应,六度所薰。”又云:“仁寿元年,岁次辛酉,爰兴睿想,乃发玺诰,分布舍利于八十州,垃十月十五日,同时造塔。”颂又云:“佛身舍利,帝仪灵爽。八彩充华,五色炫晃。合为宝塔,熔金成像。十方回向,兆民瞻仰。”
栖岩寺舍利塔旧址在永济市西南30公里的中条山上。原分为上寺、中寺、下寺,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寺址上尚存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所建的禅师塔26座。其中,有一座宋代密檐式舍利塔,平面呈六角形,5层,通高17米。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在蒲坂塔旧基上所建,也有人提出疑问,迄今尚无定论。
周晋州霍山南塔
周晋州霍山南塔,即今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之旧基。晋州,为北魏建义元年(528年)所置,治所在今临汾市区。当时,今洪洞、赵城一带属晋州。据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广胜寺二,一在霍山上,一在下,建和元年建。塔名飞虹,高三百六十尺,为阿育王藏舍利处。明永乐十四年修,正德间,僧达连重修。”康熙《平阳府志·古迹》:“飞虹塔,霍山南麓。后周保定元年,僧法江建。阿育王藏舍利处。明永乐间修。正德间僧达连重修。高三百六十尺,极其壮丽。”
飞虹塔在洪洞县广胜寺上寺前院内,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当时,广胜寺僧达连在原霍山阿育王塔旧基上,募化建塔。历时12年,于嘉靖六年(1527年)建成。据说,达连又号飞虹,世人感其功德,故称飞虹塔。飞虹塔平面呈八角形,塔底周长136米,13层,通高47. 31米。塔身从一层以上逐层收分,第十三层塔檐只及第一层塔檐的三分之一。塔身用青砖砌筑,底层设回廊。二层以上,外表全部镶嵌七色琉璃构件,有塔龛、佛、菩萨、力士、花卉、鸟兽等雕饰,色彩斑斓,装饰华丽,是中国古塔中最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琉璃塔。
齐代州城东古塔
齐代州城东古塔,即今代县圆果寺阿育王塔。圆果寺阿育王塔位于今代县旧城东北隅,现寺院已不存,仅留阿育王塔。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唐武宗“会昌灭法”时被毁。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重建,宋元丰二年(1079年)遭雷击又毁。宋崇宁元年(1102年)再次修建,元兵南下时,毁于战火。现存阿育王塔为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复建后的遗构。形制为喇嘛塔,塔基平面呈长方形,长51米,宽26米,高1.5米。塔座的叠涩砖2层,上施莲花座一层,再上施曲尺形须弥座。塔身为圆形覆钵。刹座叠涩砌筑,上承铁质刹杆。砖作相轮十三层,上置圆形露盘和金铎,状若伞盖。极顶以宝珠两枚收刹,上下叠置。阿育王塔周长60余米,最高40米。全塔比例和谐,轮廊秀美,是我国元代喇嘛塔之代表作品。
隋并州净明寺塔
太原市晋源区净明寺舍利塔
隋并州净明寺塔,即今太原市晋源区净明寺舍利塔。明嘉靖《太原县志·寺观》载:“净明寺,在县北二里古城中。隋仁寿二年建,额日‘惠明’。宋太宗时塔坏光见,诏复建。成平六年修。有吕惠卿撰碑。景德三年七月,塔成,累甓九级,高一百五十八尺。元末寺塔皆废。国朝洪武十八年,僧德阂重建。归并显光等二寺。正德十六重修。”又据宋代吕惠卿《惠明寺舍利塔记》:“惠明寺实创于隋仁寿之初,而其塔即佛以为阿育王创造舍利塔八万四千之一也。”
净明寺舍利塔现位于晋源区古城营村。现存塔体为明代洪武十八年(1385年)所重建。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和清康熙中又予以修葺。塔座两层高11米。下层长方形,宽13米,长15米;上层正方形,边长8.8米。塔座上为塔身,为实心白色覆钵式宝瓶塔,外形肥硕丰伟。刹座为6层立式莲瓣组成,上置圆锥形的13层相轮,称“十三天”,十三天上覆盖华盖,其上再饰琉璃刹顶。塔体通高53米,造型简洁,外观端庄,是典型的明代喇嘛式佛塔。
隋并州榆社县塔
隋并州榆社县塔,即今榆社县大同寺舍利塔。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载:“大同寺,在榆社县东南,永平十年建。内有阿育王所造舍利塔。宋治平四年重修。元至元间改建中殿,大德间改为毗卢殿。明洪武二十四年修。置僧会司。”光绪《榆社县志》:“大同寺,在城外东南。元时改建。后寺全毁,仅存石佛像。道光八年,邑今陈维屏督同绅董王席宾、李天乙等重建。中殿即舍利塔,前供设文昌神像,自此以后文武乡榜获售者不绝。”《榆社县志·古迹卷》中又载:“舍利塔,在县东南大同寺。天下十八塔,《藏经》所云: 辽(应作‘并’)州榆社 是也。不知建于何代,宋治平四年重修。元至德(应作‘大德’)年间,改建为毗卢殿。”2001年,榆社县文物工作者在大同寺旧址上发掘出140多尊石佛造像。从佛像题记中看,雕造年代跨越了北齐、北周、隋、唐4个朝代。另外,还有宋代残碑一块,上存“大宋辽州榆社县重修释迦舍利塔并序稽夫大雄氏之垂教”等25字。这大概就是方志所载“宋治平四年重修”时的碑记。从方志记载和出土文物中都已证明大同寺舍利塔就是并州榆社县塔。
大同寺舍利塔原位于榆社县东关一个名叫“大寺圪塔”的高崖上。高崖平地耸起,南临平野,西倚中沟,东俯绝壁,北与后山相连。寺址就座落在崖顶的平地间。寺塔历尽千年风雨劫火,几多重修。据当地老人回忆,民国初年,寺院仅存山门和大殿,殿后废为菜地,舍利塔已经不存。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轰炸榆社县城,将寺宇全部炸毁。“文革”期间,寺址上残存文物再次遭到彻底破坏。此后,寺址改建为县公安局宿舍,大同寺舍利塔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那么,大同寺舍利塔的形制、体量又是怎样的呢?当地群众口口相传“舍利塔并不太高”。清道光八年(1838年)重修后,中殿即舍利塔,前供设文昌神像。说明当时舍利塔在殿中,确实不太高。清康熙年间的榆社县典史徐名立游大同寺观看舍利塔后,作有《赋塔寺晓钟诗》一首。前两句是“箕城雁塔叠千重,香积冷冷度晓钟”。原来,大同寺中有寺钟一口,每天黎明时大钟就会不扣自鸣,寺僧以为早课诵读之候。诗中的“箕城雁塔”无疑便是舍利塔,当时已在塔前供设文昌神像,成为当地土子金榜题名的象征“雁塔”了。诗中的“叠千重”,是指舍利塔密檐式的造型,即塔身每层之间距离极短,层层塔檐紧密相叠。这些传说和描述,对我们了解当年舍利塔的形制有不少帮助。
上面就是关于山西境内五座佛舍利塔的介绍了。我们若是在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佛菩萨的,而且我们可以在一些古籍中找一找关于佛菩萨的记载,而且我们还可以和诸位师兄一起互相交流的。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