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念诵网

骆驼聊新疆之佛教西行取经第一人八戒禅师——朱士行

发布时间:2024-02-28 12:37:29作者:念诵网
骆驼聊新疆之佛教西行取经第一人八戒禅师——朱士行

昨天我们聊了清代新疆写实竹枝词第一人——萧雄,今天让我们来聊聊佛教西行取经第一人,八戒禅师——朱士行。

佛教发源于印度,从两汉时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在洛阳白马寺落地生根后,开枝散叶,绵延后世,时至今日已遍布中国大地。

佛教的传播方向,最早是随着河流奔向大海的方向,由西向东。后来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经义,开始溯本求源由东往西而去,朱士行就是西行取经的第一人。

朱士行出生于三国时期,和治水的大禹的同为颍川人(今河南境内),八戒是他的沙门法号(比唐三藏要早的多)。他出身于士族世家,家庭条件不错,所以不用为了一口吃食而四处奔波,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增加自己的精神修养。

当时佛教已传入内地,但从传播形式和教义上都不怎么亲民,但富家子弟朱士行并不难接触到,而且一经接触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当印度梵僧昙柯迦罗来到洛阳后,译出了《僧只戒心》经,并主持树立戒坛,按戒律授戒度僧(在这之前戒律不严,并没有形成制度)。年过半百的朱士行以极大的勇气,走上白马寺的戒坛,成为了正式受戒第一人。

当找到了心灵家园的朱士行皈依沙门后,他并没有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他感觉知道了好东西,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就开始讲经说法,准备普度众生。

但是,随着佛法的不断精进,他发现现有的理论知识存在缺陷,这对于佛教的长远发展,和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作为护法卫道的虔诚信徒,朱士行无法接受这种现实,他决定西行取经,弥补现有不足,以为佛教长远计。

但是这时候的朱士行,已经不是二十多岁的小青年了,他已经接近六十了。随着肉体上的机能衰退,他的向佛之心却历久弥坚,对于一个有信仰的人来说,年龄不是问题,当然距离就更不是问题了。

魏甘露五年,年近花甲的朱士行离别了长安,开始西去取经之行。他从雍州(陕西凤翔)启程,走凉州,过张掖,就这样出了了玉门关。

万丈沙海没有阻挡住

,他的向佛之心,茫茫戈壁的飞沙走石,和极端的天气气候,一路陪着他到了小乘佛教的盛行的鄯善国(没改名前叫楼兰,今新疆若羌附近)。

他想要的大乘佛教促使他继续前进,他到了“小西天”于阗后遍地的信众,和众多的佛教典籍让他流了下来。虽然于阗也以小乘佛教为主,但这个交通枢纽的佛教资源丰富。

他在于阗停留了下来,一面讲经释法,一方面寻找真正的大乘教义。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找到了《大品般若经》的梵文原本。

此后他手中的笔再也没有停下来,他亲手将九十章,总计六十万言的经书,逐字逐句认认真真的抄写了下来,并让徒弟传回内地,后来被于阗僧人无罗叉和印度居士竺叔兰翻译为《放光般若经》。

这部佛教的典藏之作,一经问世迅速风行京华,并作为佛学的参考规范,对后来的佛教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油尽灯枯的朱士行永远的留在了于阗,不过他作为一个西行取经的先驱者,给后人树立了绝好的榜样。他抄写的经书,也为佛教的流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朱士行后来能被列入《高僧传》中,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认可,和褒奖。但他的功绩,绝不是短短几百个字所能概括的。

最后,让我们以《阿含经》中阿罗汉证道时说的话,作为结语“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

今天就聊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请留言给我。

新疆是个好地方,让我们明天接着听骆驼聊不一样的新疆吧。 贪吃的骆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