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念诵网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发布时间:2024-07-02 16:12:38作者:念诵网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题僧房(王昌龄)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作者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万年(现在的陕西西安)人。唐代的著名诗人。开元十五年中进士,曾任汜水尉、校书郎等官职。此后又中博学宏辞科,出任江宁丞。

此时唐玄宗开始放纵自己贪图享乐,宠信权臣李林甫,逐渐疏远正直的宰相张九龄。张九龄因为屡屡上书劝谏,龙颜大怒被贬官。王昌龄不顾个人安危,上书为张九龄申辩,被贬官为龙标尉,故又称“王江宁”、“王龙标”。

安史之乱发生后,他在江淮地区避乱,不幸被刺史间丘晓所杀害。他与诗仙李白、岑参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他的诗词作品主要以描绘边塞生活的居多,但也不乏描写闺怨的作品。其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尤其是七绝,成就最高,被冠以“七绝圣手”的美称。

《全唐诗》留存其诗作一百八十余首。他的边塞诗风格雄奇,浑厚自然,音律高昂,后世称其诗作为“诗品”。其边塞诗词多采用旧乐府题,《从军行》是他边塞诗的名作之一。这首诗从征夫听乐曲的角度引申出无限的愁思,借用高楼黄昏等自然之景衬托戍边将士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擅长将景物描写与感情相融合,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诗作的意境宽广,情调热情奔放并将悲凉之情融入其中,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戍边将士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作品一直以来被称为边塞诗的名作。

《出塞》这首诗准确而真实地描写了征人行于边关之所见,表明设关防“胡”之策,虽然已经历经数代,由于守将的无能,导致征人无回,表达了他们盼望国家重用贤能之将,巩固边防,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期盼。

“秦时明月汉时关”两句,说明了自秦汉以来就有征人远戍而不得生还的事实,后两句则表达了盼望出现勇敢善战的将帅,从而巩固边防的强烈感情。全诗言简义丰,对比鲜明,景情相生,忧国忧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被推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他本人亦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美誉。

赏读

禅院的环境的传神描绘是,通过“棕榈花满院,苔醉入闲房”这两句。明媚娇艳的棕榈花已经开满了整个庭院,棕榈花的点缀使整个庭院显得生机勃勃。碧绿的苔藓寂静而有闲散的分布在台阶之上,这些碧绿的苔藓随意自然的一直延伸到僧人的禅房之内。

诗人通过这种一动一静的对比性描写,在我们勾勒出一幅寂静安详的禅院水墨画。如此的寂静的禅院,通过对苔藓的传神描写在寂静中衬托出灵动,静中有动而又充满生机。此情此景让我们联想起禅宗的千古名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韦应物的诗句“情虚澹泊生,境寂尘妄灭。”(《同元锡题琅琊寺》),如此清幽俊雅的情景。让诗人的感悟由衷而出。“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这就是描绘自悟之时的境界。院僧与作者面对而坐一语不发,双方都深深的沉浸在妙不可言的禅悦中。

世间的诸多语言都是羁绊,也是显得多余。这样默默的相对而坐,已经一切具足无需多言。

恰在此时,空中顿起幽渺清新的异香,入禅的境界得到了天人的赞叹。这两句也暗含了须菩提尊者静默禅定,帝释天抛洒如雨香花,赞叹尊者以无言善说般若的公案。

典故:须菩提有一次在岩室中禅坐,帝释天称赞他善说般若,散花供养。须菩提说:“我并没有讲过什么,怎么说我善说般若?”帝释天说:“尊者无说,我亦无闻。无说无闻,是真般若。”于是天旋地转,花雨飘落的更多。

禅不可说,语言文字皆空,故释迦掩室,净名杜口。须菩提岩室坐禅,帝释天雨花赞叹。诗人以此来表达了得法喜充满。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