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尘声色了无穷,不离如今日用中。金锁玄关轻掣断,故乡归去疾如风。”这首偈是石佛显忠禅师所作。“流注生”,即主观之心与客观之境微细流注,从无间断。
灵隐寺沩仰宗认为,主观心识与客观尘境无间断的交流,念念相续而生种种烦恼,染污了清净之镜智(本净之心性),只有打破“三种生”,即彻底否定主客观世界及其微细流注之变化,才能得自在解脱。石佛显忠禅师的这则倡颂就是对这一思想的诠释。
灵隐寺沩仰宗由灵佑禅师和他的弟子慧寂禅师创立,当时灵佑禅师住在潭州沩山(现在的湖南宁乡县西),而慧寂禅师住在袁州仰山(现在的江西宜春县南),故称为沩仰宗。沩仰宗的禅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种生”理论中。
灵隐寺沩山禅师谓仰山禅师日:“吾以镜智为宗要,出三种生,所谓想生、相生、流注生。”(《人天眼目》)“三种生”是沩仰宗师接引学人证的大圆镜智,达到自由无碍境地而设的三种机法。
灵隐寺沩山开示学人云:“想象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
”(《人天眼目》)石佛偈的首句表达的就是这层意思。“尘尘声色了无穷。”“声色”在这里既指能思之心,也指所思之境。灵隐寺“想生”、“相生”微细流注,绵绵不绝,无有穷尽。那么如何才能走出这微细流注、无穷无尽的“流注生”呢?石佛禅师说:“不离如今日用中。”这句话是说修行不能离开现实生活。
灵隐寺沩山灵佑曾开示学人说,若要证得真佛如如,事理不二之境,不能靠闭眼塞耳,逃避尘世,而是在一切现实生活之中,做到“情不附物”,于理上不受一尘,于行上不舍一法。
灵隐寺“金锁玄关轻掣断,故乡归去疾如风。”“三种生”就像金锁玄关一样牢牢封锁住人的本心,使其不得自由,而一旦掣断金锁,勘破玄关,体露真常,明心见性,就如同乘疾风而返回故乡。石佛在这里用“故乡”来比喻人的本心,这是一个秋水澄停、澹泞无碍的境界。
灵隐寺释显忠,号祖印禅师,北宋仁宗嘉祐年间人。为南岳下十一世,金山颖禅师的法嗣,住持越州石佛寺。
灵隐寺昙颖(989—1060)宋代的僧人。俗家姓丘,字达观。钱塘(现在的浙江杭州)人。出家于龙兴寺,得法于谷隐禅师。历住持金山、灵隐、雪窦诸多禅寺。性情率直。开示法语,皆类世缘,或杂以诙谐谈柄。曾经因故斥一僧去,每升堂,动辄念其旧恶,谩骂不止。
灵隐寺或非之,诣方丈室而数其过,他默听之不语,批评者皆因而脱悟。其机用不可思议处多发此。貌似愚迁,而其实绝慧。于书无所不观精通儒道百家,能写诗文,与欧阳修等名士相约出游。嘉佑五年(1060)正月初一日圆寂于金山的龙游寺。
灵隐寺灵佑(771—853)唐代僧人。沩仰宗创始人之一。俗家姓赵。福州长溪(现在的福建霞浦南)人。15岁出家,3年后受具足戒,研习大、小乘戒律。人天台山,在途中遇寒山子,告以“千山万水,遇潭即止,获无价宝,贩卿诸子”。到国清寺,又遇拾得禅师,申述前意。
灵隐寺23岁到江西参百丈山怀海禅师,列为首座。唐元和末年,到潭州沩山(现在的湖南宁乡西)开法。起初居山时,寂无人烟,与猿揉为伍,以橡栗充食,后有山民见之,山民出资共建庙宇,刺史李景让上奏皇上赐号同庆寺。
灵隐寺武宗灭佛之时,就用布裹住头部隐于民间。等到宣宗中兴佛法之时,湖南观察使裴休经常来请教佛法,想请灵佑禅师出世。灵佑禅师多次推辞不得笑而从之。自此以后禅风大盛,学人云集。后人称为“伪山灵佑”,所创立的宗派称为沩仰宗。
灵隐寺提倡“单刀直人”的顿悟法门,以“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契玄旨,不二,即如如佛”的法语教导学人。以为万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见明心见性,即可成佛。圆寂后谥号“大圆禅师”。丞相郑愚为撰碑铭。入室弟子有慧寂、智闲、洪诬、志勤等41人。其言行辑为《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
灵隐寺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