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观与解脱
准提法中基本的“嚂”字观想,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摄心的一个纲要,而它实际上已经包含后面整个准提法所有的观想了。准提法所有的观想都从这“嚂”字延伸,所以大家一定要不断去体会它。
这个“嚂”字要怎么样才能够观想起来呢?重点在于我们要放下世俗的一切,抛掉你的这个攀缘心。你的攀缘心一直在那里缘着各种烦恼事境,当然便感受不到这个“嚂”字的体相。“嚂”字的观想发挥到它的究竟意义时,真的是就是一切放下,身心放下能够到什么程度呢?「此心常清净,此身常松放」,所以你真正“嚂”字观想完成了,便可合于经典中的两句话「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这是“嚂”字观想到极点,在放下一切的时候,提起了一切,如月清白透洁,在虚空中不住于一处,而能普现夜色景物。放下一切是指月的清白无住无染,提起一切是指月的光明遍照万象。
这“嚂”字观的成就既然在放下攀缘,因此可以从最形而下的日常事物的简约做起,像一般的把平常我们到处攀附、散漫多事的习惯伏住,由此少动心操意,需讲话时,轻声细语,甚至禁语,乃至心宁神定,一切本无话可说。所以古人所谓的:「食不言,寝不语」其对人的生理与心理卫生的重要,以及在修道上有助于静定之道,不可言喻。
散心杂话表面上很轻松的样子,但凡夫所行毕竟不同于道人逍遥解脱的境界,而是劳心无所聊赖,茫茫不知所从的意玻睡觉就是睡觉了,还有啥闲聊放不下的呀?或是吱吱喳喳一阵才睡得着,这都是心不安的表证。吃饭说话也是一样,吃饭不讲得口沫横飞,就难以下咽!这样合着前者,不就是寝食难安了吗?
修道要「庄严清净」,一般人「庄严」要先从庄重言辞、庄重律仪做起。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行、注坐、卧的表现,若是放不下那些俗务的追逐诤较,所现便是呲牙裂嘴、摇头摆尾的营营相,又怎么会威仪大方、言行庄重呢?所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无非要帮助修道人放下一切烦恼执着,使身心通于静定,辗转达得智慧的启发。后来这些戒法到了中国,禅门祖师把它变成规约,如《百丈清规》等等。你不能够遵守规约,就犯了律仪戒,也等于障了自己的道业,表面上讲修行,其实平常都以散乱心行事,因此无法与道相应。所以规约就有那么地重要!它是用来收摄我们身心,帮助我们放下,也帮助我们提起正念,如起“嚂”字的观想,便是一种正念。
我们到佛门来是要办道的,如同《阿弥陀经》所讲的叫「诸上善人」,大家相聚在一起,收摄身心,以道会友,真做到了,便能跟清净心相应,体悟空的道理。这叫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历然。我们平常人散漫惯了,一打坐用起功来,当然生理、心理一下不适应,背痛脚麻,又觉得寂寞别扭。什么叫别扭?你不喜欢叫别扭,等到你培养习惯了,本来修道就是要这样的,在千万人中等于是你一个人,并不寂寞,也不觉得人多碍手碍脚,这个叫「一多无碍」,一个修道团体能够做到这样,成功了。一个道场的成功,就是你一个人的成功,你一个人的散漫就造成团体的散漫。这样众人依法行事,专心办道,“嚂”字没有不观想起来的!
修学佛法不管用什么方法,拿准提法来说,持咒观想,一切的目的无非是要还我们本来面目。为什么要持咒观想?其实持咒观想也是个方便,如果你能够直截了当地「看」到自己,整个人身心就能静下来了。我们观想这“嚂”字,等于在好好地看着自己,由初注细住的纟注稳住自己,到最后空无所有的解脱自己,那就真正回到如来家了,将虚妄的世俗我相还原到本来空净的本来面目。真正的禅,不用多说,什么方法也不要,人放下就放下了,这是无门为门,但是一般人做不到,所以才需要有各种的方便法门,“嚂”字观的修法正是一种达到放下解脱的光明大法,提放同时,贯穿整个佛法的修证全局。
在修行上,过去的祖师大德经常有个挖井的比喻。挖一口井要有探钻的工具以及水电,挖井少了电力,不易挖动;挖井太干了,需要水冲下去,不然干干的钻头动不了,往往会被泥土轧祝如果挖到硬的岩石层,难是难,但慢一点,它还是可以慢慢钻下去,这可象征一个人的个性刚强,还是可以磨炼转化。倒是钻井的人最怕什么呢?挖到黏土,搞不好会把钻头扭断了。我们的修行最怕什么?那个冷软的习气,心性软趴趴的,但不是柔软,而是曲折别扭、阴晴难断,一直在侵蚀着修道的善根因缘,像车轮陷在泥沼一般,打滑空转。
挖井穿过了岩层、黏土,探到了沙层,那就好了,因为沙层和地下水道是相通的。沙的出现代表我们个性那种刚硬的没有了,太软如泥巴的也没有了,那时人如净沙,近于水的清通,业习便转化有望了。
所以持咒观想的收摄身心之法就像在挖心地的菩提井一般,你的心念慢慢澄清了,就好像挖到了沙层而通于水流,这之间有它一段放下、精进的过程。
佛法修行达到解脱境界,可用四个字来说明「清净庄严」。好比把一个人丢到一个绝无人迹之处,没有任何的干扰,照说他应该是很清静了,但事实上一般人到了那里还真会起大恐慌哩!一般人的生活喜欢热闹惯了,一下想来学佛求清净,问题很大。好不容易修了有点成绩,蛮宁静的感觉,其实宁静里面暗藏着恐慌的烦恼。有的人连一点静都没有,稍稍被道场的规约一限定,心就不习惯了,觉得修行的生活太单调空洞,闲不注安不下,早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只是不得己在蒲团上故作镇静罢了。
然而修道本是寂寞的事业,古来大德都是孤零零从寂寞中走过来的,耐不住寂寞者,多向热闹中混浊而去,通得过寂寞,方有清净份。清净是生命的纯然,光洁透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门头不做贪嗔痴慢疑的丑态,操守严谨,这就是「清净庄严」。庄严的庄也是严「格」的严,人无格,便掉在求取的欲境中混乱浊秽去了。
「清净庄严」同时也是广大心胸的自然展示,气度恢宏,能忍一切,能化一切,若修行中稍稍的规范约定都受不了,岂有希望?
我们一般人只能够动不能静,有的人只能够静不能够动,一动他就烦起来,能动不能静,能静不能动,这都是玻一个修行人真正历练过了,可动可静,「静时如止水,动时如脱兔」,他的静不是死寂,静中明洁恬美;他的动不是忙乱,动时灵妙,干净利落。可是我们凡夫很糟糕,动也动不得,静也静不得,动也烦,静也烦。真正修行的解脱境界叫无住,不住在静也不住在动,动静皆宜,动静不二,随遇而安,遇是境,安是静,在任何一个时空的变化中,都能安心,比如人在病痛时也不烦躁嗔怨,在顺境享乐时也不骄慢痴迷。尤其讲修行,特别要在迷境中见真功夫,别人做不到的,你做到了;别人受不了的,你受得了,那才有点有道的样子。
所以修行等于在培养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大无畏的精神就在我们学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学佛六度波罗蜜里。以布施度中的无畏布施来讲,无畏布施是不怕艰难,那怕自己很累,那怕自己身体有病,事情来了,脸上毫无一点难色,大大方方地放得开,舍得出地去做、去解决,绝不会以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来逃避推托。
大家修持的准提法门可以非常灵活地运用,可以以金刚念诵持咒,可以观“嚂”字放光,可以冥想心月轮和莲花或字轮,乃至准提佛母、四臂观音等等,这是从生起次第来修。但也可先静坐放空,身如虚空,我即虚空,这是借用圆满次第的修法,然后再与生起次第的内容融会贯通。总之,它要在由止观来转化我们的身心气质,达于「清净庄严」,体悟真空妙有的奥密,尽在修有的念诵与观想的生起次第和化空归空、解脱清净的圆满次第中,呈待识者与有缘。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