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念诵网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

发布时间:2023-07-27 13:30:23作者:念诵网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

  六、修定与生天

  (一)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32~p.33:

  由于修习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脱的差别。依佛法的因果法则,修得某种定,如不能依之发慧得解脱,那就命终以后,生在某种定境的天上。……

  如修无所有正观,心着而不得解脱,就会招感无所有处报。无所有处定与天报,是在这种情形下成立的。

  (二)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

  《成佛之道(增注本)》p.98 ~ p.99:

  人乘与天乘,都是善报。依福报来说,天报比人报要胜妙得多。所以应该修人乘法,最好能修天乘法。可是,如上面所说,人有三事,比诸天还强;11佛出人间;诸天命终,也以人间为乐土:在这适宜于修学佛法的立场,人间比天上好,人乘法也就比天乘法更可贵!我们以人身来学佛,切不可羡慕天国的福乐,应该修学人乘正法。为了“求”得“人”身,“而”修行人乘正法,当然依业受报,“得”到了可贵的“人”身。至于天乘法,不是完全不可修,但要不是为了生天,并且不愿生天,这样的“修”行“天”法,由于愿力,“不”致随业力而报“生天”上。愿力是不可思议的!不过,高深的天法(禅定),还是不修为妙。恐怕愿力不敌业力,为业力所牵而上生天国,这就落于八难12之中,成为学佛的大障碍了。

  (三)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124:

  修禅定当然是殊胜的,但在修行时,厌离五欲,或者隐遁山林,专重自己的定乐,走向独善的途径。等到报生二禅以上,都是独往独来的。这对于实现和乐人间,而趋向化度众生的菩萨行,是不大相应的。13

  (四)不生长寿天

  1、《大般若经》卷592(大正7,1064 c29-1065 a14):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云何方便还从定起?尔时,世尊告舍利子:……勿由定力生色、无色长寿天故,勿色、无色、静虑、等至引起彼地续生之心,为护彼心令不现起,还入欲界非等引心。由起此心还生欲界,亲近供养诸佛世尊,引发无边菩提分法。生色、无色无如是能,上二界生身心钝故。由斯菩萨方便善巧,先习上定令善纯熟,后起下心还生欲界,修集无量菩提资粮,至圆满已, 超过三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2、《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8,225b15-18):

  有菩萨摩诃萨不以方便入初禅乃至第四禅,亦行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得禅故生长寿天,随彼寿终,来生是间,得人身,值遇诸佛,是菩萨诸根不利。

  3、《大智度论》卷38〈4 往生品〉(大正25,338c29-339a11):

  无方便者,入初禅时,不念众生;住时、起时,亦不念众生,但着禅味,不能与初禅和合行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慈悲心薄,故功德薄少;功德薄少故,为初禅果报所牵,生长寿天。

  复次,不能以初禅福德与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等无量无方便义。

  长寿天者,非有想非无想处,寿八万大劫。

  或有人言:一切无色定通名长寿天;以无形不可化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处故。

  或说无想天名为长寿,亦不任得道故。

  或说从初禅至四禅,除净居天,皆名长寿,以着味邪见,不能受道者。

  七、修定的前方便

  (一)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

  1、呵五欲(《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1b11-183c21)

  五欲者,名为妙色、声、香、味、触;欲求禅定,皆应弃之。

  (1)色

  云何弃色?观色之患,若人着色,诸结使火尽皆炽然,烧害人身。如火烧金银,煮沸热蜜,虽有色味,烧身烂口,急应舍之。若人染着妙色、美味,亦复如是。

  复次,好恶在人,色无定也。何以知之?如遥见所爱之人,即生喜爱心;若遥见怨家恶人,即生怒害心;若见中人,则无怒无喜。若欲弃此喜怒,当除邪念及色,一时俱舍;譬如洋金14烧身,若欲除之,不得但欲弃火而留金,要当金、火俱弃。……

  (2)声

  云何呵声?声相不停,暂闻即灭。愚痴之人,不解声相无常变失故,于音声中妄生好乐;于已过之声念而生着。……有智之人,观声念念生灭,前后不俱,无相及者;作如是知,则不生染着。若斯人者,诸天音乐尚不能乱,何况人声?

  (3)香

  云何呵香?人谓着香少罪,染爱于香,开结使门;虽复百岁持戒,能一时坏之。……

  复次,有一比丘在林中莲华池边经行,闻莲华香,其心悦乐,过而心爱。

  池神语之言:“汝何以故舍彼林下禅净坐处而偷我香?以着香故,诸结使卧者皆起。”时,更有一人,来入池中,多取其花,掘挽根茎,狼籍而去;池神默无所言。

  比丘言:“此人破汝池,取汝花,汝都无言;我但池岸边行,便见呵骂,言偷我香!”池神言:“世间恶人常在罪垢粪中,不净没头,我不共语也。汝是禅行好人而着此香,破汝好事,是故呵汝!譬如白叠鲜净而有黑物点污,众人皆见;彼恶人者,譬如黑衣点墨,人所不见,谁问之者!”15如是等种种因缘,是名呵香欲。

  (4)味

  云何呵味?当自觉悟:我但以贪着美味故,当受众苦,洋铜灌口,啖烧铁丸;若不观食法,嗜心坚着,堕不净虫中。……

  (5)触

  云何呵触?此触是生诸结使之大因,系缚心之根本。何以故?余四情16则各当其分,此则遍满身识;生处广故,多生染着,此着难离。何以知之?如人着色,观身不净三十六种则生厌心;若于触中生着,虽知不净,贪其细软,观不净无所益,是故难离。

  复次,以其难舍,故为之常作重罪。……

  2、除五盖(《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3c21-185a13)

  (1)贪欲盖

  除五盖者,复次,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贪欲,无由17近道。……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诸欲患如是,以何当舍之?得诸禅定乐,则不为所欺。

  欲乐着无厌,以何能灭除?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18。

  诸欲难放舍,何以能远之?若能乐善法,此欲自然息。

  诸欲难可解,何以能释之?观身得实相,则不为所缚。

  如是诸观法,能灭诸欲火;譬如大澍雨,野火无在者!

  (2)瞋恚盖

  瞋恚盖者,失诸善法之本,堕诸恶道之因,诸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19藏。如佛教瞋弟子偈言:

  汝当知思惟,受身及处胎,秽恶之幽苦,既生之艰难!

  既思得此意,而复不灭瞋,则当知此辈,则是无心人!

  若无罪报果,亦无诸呵责,犹当应慈忍,何况苦果剧!

  当观老病死,一切无免者;当起慈悲心,云何恶加物?

  众生相怨贼,斫20刺受苦毒;云何修善人,而复加恼害?

  常当行慈悲,定心修诸善;不当怀恶意,侵害于一切!

  若勤修道法,恼害则不行,善恶势不并21,如水火相背。

  瞋恚来覆心,不知别好丑,亦不识利害,不知畏恶道。

  不计22他苦恼,不觉身心疲,先自受苦因,然后及他人。

  若欲灭瞋恚,当思惟慈心,独处自清闲,息事灭因缘。

  当畏老病死,九种瞋恼23除,如是思惟慈,则得灭瞋毒!

  如是等种种因缘,除瞋恚盖。

  (3)睡眠盖

  睡眠盖者,能破今世三事:欲乐、利乐、福德。能破今世、后世、究竟乐,与死无异,唯有气息。……

  (4)掉悔盖

  掉、悔24盖者,

  A、释“掉”

  掉之为法,破出家心。如人摄心,犹不能住,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决25鼻骆驼,不可禁制。如偈说:

  汝已剃头着染衣,执持瓦钵行乞食,云何乐着戏掉法,既无法利失世乐!

  B、释“悔”

  悔法者,如犯大罪人,常怀畏怖,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

  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悔恼火所烧,后世堕恶道。

  若人罪能悔,已悔则放舍,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若有二种悔,不作若已作26,以是悔着心,是则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27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28

  如是等种种因缘,呵掉、悔盖。

  (5)疑盖

  疑盖者,以疑覆心故,于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得。譬如人入宝山,若无手者,无所能取。……

  3、行五法(《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5a13-b13)

  若能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欲、精进、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支29,成就初禅。

  “欲”名欲于欲界中出,欲得初禅。

  “精进”名离家持戒,初夜后夜,专精不懈,节食,摄心,不令驰散。

  “念”名念初禅乐,知欲界不净,狂惑可贱,初禅为尊重可贵。

  “巧慧”名观察筹量欲界乐、初禅乐轻重得失。

  “一心”名常系心缘中,不令分散。……

  如是等种种诸喻,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得至初禅。

  (二)持戒清净,闲居独处,守摄诸根

  《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5c28-186a1):

  复次,持戒清净,闲居独处,守摄诸根,初夜后夜,专精思惟,弃舍外乐,以禅自娱。离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禅。

  (三)《天台小止观》二十五方便30

  1、 具五缘:(1)持戒清净、(2)衣食具足、(3)闲居静处、(4)息诸缘务、

  (5)得善知识。

  2、呵五欲:(1)色、(2)声、(3)香、(4)味、(5)触。

  3、弃五盖:(1)贪欲盖、(2)瞋恚盖、(3)睡眠盖、(4)掉悔盖、(5)疑盖。

  4、调五事:(1)调节饮食、(2)调节睡眠、(3)调身(4)调气息、(5)调心。

  5、行五法:(1)欲、(2)精进、(3)念、(4)巧慧、(5)一心。

  (四)印顺法师:《成佛之道》p.192- p.203:

  密护于根门,饮食知节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

  知足心远离,顺于解脱乘,此能净尸罗,亦是定方便。

  八、何谓“禅波罗蜜”31?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大正8,250a23-26):

  ※ 入禅与菩提心、大悲心、方便、无所得般若相应

  云何名禅那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自以方便入诸禅,不随禅生;亦教他令入诸禅,以无所得故。32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219:

  “大乘经的种种三昧,或依观慧说,或约定的内容或作用说,也有约譬喻说。”

  (二)《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7c19-189c27):

  1、自得禅,怜愍众生,令离不净乐而得禅定乐,次令得佛道乐 33(大正25,187c19-25)

  禅是波罗蜜之本,得是禅已,怜愍众生,内心中有种种禅定妙乐而不知求,乃在外法不净苦中求乐。如是观已,生大悲心,立弘誓愿:“我当令众生皆得禅定内乐,离不净乐;依此禅乐已,次令得佛道乐。”是时禅定得名波罗蜜。

  2、不受禅味,不随报生,为调心入禅,方便还生欲界度生(大正25,187c25-28)

  复次,于此禅中不受味,不求报,不随报生,为调心故入禅;以智慧方便,还生欲界,度脱一切众生,34是时禅名为波罗蜜。

  3、入定,人天不知所依、所缘,心不动(大正25,187c28-188a3)

  复次,菩萨入深禅定,一切天人不能知其心所依、所缘,见闻觉知法中心不动。如《毗摩罗鞊经》35中,为舍利弗说宴坐法:“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三界,于三界中不得身、心,是为宴坐。”36

  4、禅中发大悲,心净为众生(大正25,188a3-11)

  复次,若人闻禅定乐胜于人天乐,便舍欲乐求禅定,是为自求乐利,不足奇也。菩萨则不然,但为众生,欲令慈悲心净,不舍众生。菩萨禅,禅中皆发大悲心。禅有极妙内乐,而众生舍之而求外乐。譬如大富盲人,多有伏藏,不知不见而行乞求。智者愍之其自有妙物,不能知见而从他乞。众生亦如是,心中自有种种禅定乐而不知发,反求外乐。

  5、知法实相,入禅安隐,心不着味(大正25,188a11-188c8)

  复次,菩萨知诸法实相故,入禅中心安隐,不着味;诸余外道,虽入禅定,心不安隐,不知诸法实故,着禅味。

  ※ 菩萨禅与余人禅之别37(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问曰:阿罗汉、辟支佛俱不着味,何以不得禅波罗蜜?

  答曰:

  (1)外有着味患;小无大悲心,不能尽行;大不着味,悲深能尽行38([A037]p.72)

  阿罗汉、辟支佛虽不着味,无大悲心故,不名禅波罗蜜,又复不能尽行诸禅。菩萨尽行诸禅,粗细、大小、深浅、内缘、外缘,一切尽行。39

  以是故,菩萨心中名禅波罗蜜,余人但名禅。

  (2)外有三患;小悲薄智成独善;大集一切法慈念众生40(A037]p.72)

  复次,外道、声闻、菩萨皆得禅定。

  而外道禅中有三种患:或味着,或邪见,或憍慢41。

  声闻禅中慈悲薄,于诸法中,不以利智贯达诸法实相,独善其身,断诸佛种。

  菩萨禅中无此事,欲集一切诸佛法故,于诸禅中不忘众生,乃至昆虫常加慈念。

  ※ 尚阇乐生禅42(导师《大智度论笔记》[H013]p.402)

  如释迦文尼佛,本为螺髻仙人,名尚阇利。常行第四禅,出入息断,在一树下坐,兀43然不动。鸟见如此,谓之为木,即于髻中生卵。是菩萨从禅觉,知头上有鸟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动,鸟母必不复来;鸟母不来,鸟卵必坏。”即还入禅,至鸟子飞去,尔乃起。

  (3)余欲心次第不得入禅;菩萨能入(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除菩萨,余人欲界心不得次第入禅。菩萨行禅波罗蜜,于欲界心次第入禅。何以故?菩萨世世修诸功德,结使心薄,心柔软故。

  (4)余人得总相智慧离欲;大别相观得离欲(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余人得总相智慧能离欲,如无常观、苦观、不净观;菩萨于一切法中,能别相分别离欲。

  ※ 五百仙人闻紧陀罗女歌声,心着失神足44

  如五百仙人飞行时,闻甄陀罗女歌声,心着狂醉,皆失神足,一时堕地。

  ※屯仑摩王弹琴迦叶不安其座45(导师《大智度论笔记》[I024]p.435)

  如声闻,闻紧陀罗王屯仑摩弹琴歌声,以诸法实相赞佛。是时,须弥山及诸树木皆动;大迦叶等诸大弟子,皆于座上不能自安。

  天须菩萨问大迦叶:“汝最耆年,行头陀第一,今何故不能制心自安?”大迦叶答曰:“我于人天诸欲,心不倾动,是菩萨无量功德报声,又复以智慧变化作声,所不能忍。若八方风起,不能令须弥山动;劫尽时毗蓝风至,吹须弥山令如腐草。”

  以是故,知菩萨于一切法中,别相观得离诸欲。诸余人等但得禅之名字,不得波罗蜜。

  (5)余人知大出入,不知住心所缘所到(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余人知菩萨入出禅心,不能知住禅心所缘、所到、知诸法深浅。阿罗汉、辟支佛尚不能知,何况余人?譬如象王渡水,入时出时,足迹可见;在水中时,不可得知。若得初禅,同得初禅人能知,而不能知菩萨入初禅。有人得二禅,观知得初禅心,了了知,不能知菩萨入初禅心,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亦如是。

  (6)小但超一,大能超九(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3)

  复次,超越三昧46中,从初禅起入第三禅,第三禅中起入虚空处,虚空处起入无所有处。二乘唯能超一,不能超二;47菩萨自在超,从初禅起,或入三禅如常法,或时入第四禅,或入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或非有想非无想处,或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或入无所有处,或识处、空处,四禅乃至初禅;或时超一,或时超二,乃至超九。声闻不能超二,何以故?智慧、功德、禅定力薄故。譬如二种师子:一、黄师子,二、白发师子。黄师子虽亦能超,不如白发师子王。如是等种种因缘,分别禅波罗蜜。

  6、不生觉观,能为众生说法(大正25,188c9-27)(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尔时菩萨常入禅定,摄心不动,不生觉观,亦能为十方一切众生,以无量音声说法而度脱之,是名禅波罗蜜。

  ※ 佛菩萨不以觉观说法(导师《大智度论笔记》[D002]p.239)

  问曰:如《经》中说:“先有觉观思惟,然后能说法。”48入禅定中,无语、觉观,不应得说法;汝今云何言“常在禅定中,不生觉观而为众生说法”?

  答曰:

  (1)肉身

  生死人法,入禅定,先以语、觉观,然后说法。

  (2)法身

  法身菩萨离生死身,知一切诸法常住如禅定相,不见有乱;法身菩萨变化无量身为众生说法,而菩萨心无所分别。如阿修罗琴,常自出声,随意而作,无人弹者;此亦无散心、亦无摄心,是福德报生故,随人意出声。法身菩萨亦如是,无所分别,亦无散心,亦无说法相。是无量福德、禅定、智慧因缘故,是法身菩萨,种种法音随应而出。悭贪心多,闻说布施之声;破戒、瞋恚、懈怠、乱心、愚痴之人,各各闻说持戒、忍辱、禅定49、智慧之声。闻是法已,各各思惟,渐以三乘而得度脱。

  7、观诸法乱相定相不二(大正25,188c27-189b28)(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菩萨观一切法,若乱、若定,皆是不二相。余人除乱求定,何以故?以乱法中起瞋想;于定法中生着想。……是故知取乱相,能生瞋等烦恼;取定相,能生着。”

  ※ 观欲实相即禅50

  菩萨不取乱相,亦不取禅定相,乱、定相一故,是名禅波罗蜜。如初禅相,离欲除盖,摄心一处。是菩萨利根智慧观故,于五盖无所舍,于禅定相无所取,诸法相空故。51云何于五盖无所舍?

  (1)离系

  A、非内法有(不应待外生),非外法有(应与我无患),非中间有(则无处所)52

  贪欲盖非内非外,亦不两中间。何以故?

  若内法有,不应待外生。

  若外法有,于我亦无患。

  若两中间有,两间则无处。

  B、不从先世来(幼年无故),不去至后世

  亦不从先世来,何以故?一切法无来故。如童子无有欲,若先世有者,小亦应有。以是故,知先世不来,亦不至后世。

  C、不从诸方来,不常自有

  不从诸方来,亦不常自有。

  D、非一分中有,非遍身中有

  不一分中,非遍身中53。

  E、不从五尘来,不从五情出

  亦不从五尘来,亦不从五情出。无所从生,无所从灭。

  F、非先后生、非一时生

  是贪欲,若先生,若后生,若一时生,是事不然。何以故?

  (A)非先有生后有贪欲(贪欲无故)

  若先有生,后有贪欲,是中不应贪欲生,未有贪欲故。54

  (B)非先有贪欲而后生(生无所生故)

  若后有生,先有贪欲,则生无所生。55

  (C)非一时生(生者生处无分别故)

  若一时生,则无生者、无生处,生者、生处无分别故。56

  G、欲与欲者非异(因缘生法不可离故),亦非是一(人法应无分别)

  复次,是贪欲、贪欲者,不一不异。何以故?

  离贪欲,贪欲者不可得;离贪欲者,贪欲不可得,是但从和合因缘生。和合因缘生法,即是自性空。如是贪欲、贪欲者异不可得。

  若一,贪欲、贪欲者,则无分别。57

  (2)定解:贪欲无生无灭,故无定无乱—— 知欲实相与禅实相无别

  如是等种种因缘,贪欲生不可得。若法无生,是法亦无灭;不生、不灭故,则无定、无乱。

  如是观贪欲盖,则与禅为一;余盖亦如是。

  若得诸法实相,观五盖则无所有,是时便知五盖实相即是禅实相,禅实相即是五盖。菩萨如是能知五欲及五盖,禅定及支一相,无所依入禅定58,是为禅波罗蜜。

  8、五度助成(大正25,189b28-c1)(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若菩萨行禅波罗蜜时,五波罗蜜和合助成,是名禅波罗蜜。

  9、以禅发通,一念遍供十方佛(大正25,189c1-3)(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菩萨以禅波罗蜜力得神通,一念之顷,不起于定,能供养十方诸佛,华香、珍宝种种供养。

  10、遍入五道,变身三乘化生(大正25,189c3-4)(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菩萨以禅波罗蜜力,变身无数,遍入五道,以三乘法教化众生。

  11、入禅、行悲、除罪、得实相智(大正25,189c4-9)(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菩萨入禅波罗蜜中,除诸恶不善法入初禅,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定。其心调柔,一一禅中行大慈大悲;以慈悲因缘,拔无量劫中罪;得诸法实相智故,为十方诸佛及大菩萨所念。59

  12、发通见众生苦,起大悲心(大正25,189c9-18)(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菩萨入禅波罗蜜中,以天眼观十方五道中众生:

  (1)见生色界中者,受禅定乐味,还堕禽兽中受种种苦。

  (2)复见欲界诸天,七宝池中华香自娱,后堕咸沸屎地狱中。

  (3)见人中多闻、世智辩聪,不得道故,还堕猪羊畜兽中,无所别知。

  如是等种种失大乐、得大苦,失大利、得大衰,失尊贵、得卑贱。于此众生生悲心,渐渐增广,得成大悲;不惜身命,为众生故,勤行精进,以求佛道。

  13、不乱不味故60(大正25,189c18-27)(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复次,不乱、不味故,名禅波罗蜜。如佛告舍利弗:“菩萨般若波罗蜜中住,具足禅波罗蜜,不乱、不味故。”

  (1)释禅乱

  问曰:云何名乱?

  答曰:乱有二种:一者、微,二者、粗。

  “微”者,有三种:一、爱多,二、慢多,三、见多。

  云何爱多?得禅定乐,其心乐着爱味。

  云何慢多?得禅定时,自谓难事已得,而以自高。

  云何见多?以我见等入禅定,分别取相,是实,余妄语。

  是三,名为微细乱。

  从是因缘,于禅定退,起三毒,是为粗乱。

  (2)释禅味

  味者,初得禅定,一心爱着,是为味。

  九、菩萨于空法中能起禅定

  《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8b16-c7):

  问曰:是般若波罗蜜论议中,但说诸法相空,菩萨云何于空法中能起禅定?

  答曰:

  (一)知空?着,以禅相化众生(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3)

  菩萨知诸五欲及五盖,从因缘生无自性,空无所有,舍之甚易。众生颠倒因缘故,着此少弊乐,而离禅中深妙乐。

  菩萨为是众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禅定,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大喜初禅;灭觉观,摄心深入内清净,得微妙喜,入第二禅;以深喜散定故,离一切喜,得遍满乐,入第三禅;离一切苦乐,除一切忧喜,及出入息,以清净微妙舍而自庄严,入第四禅。

  是菩萨虽知诸法空无相,以众生不知故,以禅相教化众生。若实有诸法空,是不名为空,亦不应舍五欲而得禅;无舍无得故,今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应作是难言:若诸法空,云何能得禅!

  (二)慈悲?禅,以细妄治粗妄(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3)

  复次,是菩萨不以取相爱着故行禅;如人服药,欲以除病,不以美也。为戒清净、智慧成就故行禅。菩萨于一一禅中,行大慈观空,于禅无所依止;以五欲粗诳颠倒故,以细微妙虚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诸毒。

  十、行禅波罗蜜如何摄余五波罗蜜?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4〈15 辩才品(富楼那品)〉(大正8,245c29-246a18):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应萨婆若心,定心布施,不令心乱,是名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檀那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应萨婆若心持戒,禅定力故,破戒诸法不令得入,是名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尸罗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应萨婆若心,慈悲定故,忍诸恼害,是名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羼提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应萨婆若心,于禅不味不着,常求增进,从一禅至一禅,是名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毗梨耶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应萨婆若心,于一切法无所依止,亦不随禅生,是名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般若波罗蜜。

  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波罗蜜时摄诸波罗蜜。61

\

  (二)《大智度论》卷81〈68释六度品〉(大正25,632a15-27):

  菩萨入禅定,慈悲心力故,施一切众生无畏;或禅定力故,变化宝物如须弥山充满一切,雨众华香等供养诸佛,及施贫穷众生衣服、饮食等;或入禅定中为十方众生说法,是名檀波罗蜜。

  此中随禅定行身、口善业,及离声闻、辟支佛心,是名尸罗波罗蜜。

  菩萨入禅定得清净柔软乐,能不着禅味;禅定力故能深入诸法空,能忍受是法,心不疑悔,是名羼提波罗蜜。

  菩萨忍辱时,欲起诸三昧,超越三昧,师子奋迅三昧等,无量诸菩萨三昧,不休不息,是名精进波罗蜜。

  菩萨禅定力故,心清净不动,能入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

  --------------------------------------------------------------------------------

  11(1)人有三事胜诸天:忆念胜,梵行胜,勤勇胜。(《成佛之道(增注本)》p.48)

  (2)《大毗婆沙论》卷172:“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勇猛者,谓不见当果而能修诸苦行。忆念者,谓能忆念久时所作,所说等事分明了了。梵行者,谓能初种顺解脱分、顺决择分等殊胜善根,及能受持别解脱戒。由此因缘故名人趣。”(大正27,867c19-25)

  (3)《大智度论》卷65:“如经说:阎浮提人以三因缘胜诸天及郁单曰人:一者、能断淫欲,二者、强识念力,三者、能精勤勇猛。”(大正25,516a6-9)

  12八难:地狱、畜生、饿鬼,生长寿天,生于佛前佛后,生在边地,六根不具,生邪见家。(《成佛之道(增注本)》p.46-p.47)

  13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93 ~ p.94:

  色界天,略分为四禅天,细分为十八天。初禅有三天──梵众,梵辅,大梵。这虽没有男女的差别,但还有君臣人民的国家形态。二禅有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三禅有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四禅有九天──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二禅以上,都是离群独居的;世界就是自己的宫殿,不像人间有一共同的器世界。此上是“无色界”:这是连物质(色)的身体与住处都没有,仅有心识,众生就为这心心法而系着。由于没有物质,不占空间,所以不能说在那里。

  14洋金:熔化的金属。洋,通“烊”。(《汉语大词典(五)》,p.1181)

  15参见《杂阿含经》卷50(1338经)(大正2,369a9-b16):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止一林中。时彼比丘有眼患,受师教,应嗅钵昙摩花。时彼比丘受师教已,往至钵昙摩池侧,于池岸边迎风而坐,随风嗅香。时有天神主此池者,语比丘言:“何以盗华?汝今便是盗香贼也”。尔时、比丘说偈答言:“不坏亦不夺,远住随嗅香,汝今何故言,我是盗香贼”?

  尔时、天神复说偈言:“不求而不舍,世间名为贼。汝今人不与,而自一向取,是则名世间,真实盗香贼”。

  时有一士夫,取彼藕根,重负而去。尔时,比丘为彼天神而说偈言:“如今彼士夫,断截分陀利,拔根重负去,便是奸狡人,汝何故不遮,而言我盗香”?

  时彼天神说偈答言:“狂乱奸狡人,犹如乳母衣,何足加其言,且堪与汝语。袈裟污不现,黑衣墨不污,奸狡凶恶人,世间不与语。蝇脚污素帛,明者小过现;如墨点珂贝,虽小悉皆现。常从彼求净,无结离烦恼,如毛发之恶,人见如泰山。”

  时彼比丘复说偈言:“善哉!善哉说!以义安慰我,汝可常为我,数数说斯偈。”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我非汝买奴,亦非人与汝,何为常随汝,数数相告语?汝今自当知,彼彼饶益事。”

  时彼天子说是偈已,彼比丘闻其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独一静处,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16四情:四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

  17无由: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18渊(ㄩㄢ):回水,回旋之水。深潭。(《汉语大词典(五)》,p.1484)

  19府:聚集之处。(《汉语大词典(三)》,p.1213)

  20斫(ㄓㄨㄛˊ):1、斧刃。2、用刀斧等砍或削。(《汉语大词典(六)》,p.1057)

  21并:并。同时,兼有。

  22计:计虑,考虑。(《汉语大词典(十一)》,p.12)

  23《长阿含经》卷9〈十上经〉:“云何九退法?谓九恼法:有人已侵恼我,今侵恼我,当侵恼我;我所爱者,已侵恼,今侵恼,当侵恼;我所憎者,已爱敬,今爱敬,当爱敬。”(大正1,56b11-14)

  24《阿毗昙八犍度论》卷3:“云何为掉?答曰:心不息、不休,掉心炽盛,是谓掉。”(大正26,782b15-16)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23:“何谓悔?若可作不可作处,若作不作已,若于彼心燋热、重燋热、究竟燋热,是名悔。”(大正28,673a11-13)

  25决=缺【宋】【宫】,=穴【元】【明】。(大正25,184d,n.13)

  决(ㄑㄩㄝ):通“ 缺”。破裂。(《汉语大词典(五)》,p.1018)

  26二种悔:后悔本来应该作而未作,后悔本来不应该作的却作了。

  27“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本来应该作而未作的,也不会因为心生悔的缘故,就能令它变成已作。[原来未及时作的,即使心生悔,现在想作也来不及了]

  28“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本来不应该作的却作了,也不能因为心生悔的缘故,就能令它不作。

  29初禅五禅支:觉、观、喜、乐、一心。参见《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5c)。

  30参见天台智者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46,462c-466c),《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2(大正46,484a-490c)。

  31参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四章〈其他法门〉,第三节〈戒?定?慧〉 第二项〈大乘定学〉,p.1210-p.1227。

  32参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大乘定学〉,p.1212:

  “(1)应萨婆若(一切智)心,是菩提心相应。(2)入禅而不为禅力所拘,生于色无色界,是方便力。(3)教他人入禅,是大悲心。(4)无所得,是般若相应。入禅,而与菩提心,大悲心,方便,无所得般若相应,才是菩萨的禅波罗蜜。……。《般若经》所说的禅波罗蜜,除去应有的菩提心、悲心、方便、般若(或更加“回向萨婆若”)外,禅法的内容,如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解脱、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与《阿含经》所传的禅法相同。”

  33禅波罗蜜:1、自得禅,悲愿众生得禅,依禅成佛。2、不受禅味,不随报生,为调心入禅,方便还生欲界度生。3、入定,人天不知所依所缘,心不动。4、禅中发大悲,心净为众生。5、知法实相,入禅安隐,心不着味。6、不生觉观能为众生说法。7、观诸法乱相定相不二。8、五度助成。9、以禅发通,一念遍供十方佛。10、遍入五道变身三乘化生。11、发通见众生苦,起大悲心。12、入禅、行悲、除罪、得实相智。13、不乱不味故。(印顺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34(1)参见《大般若经》卷592 (大正7,1064 c29-1065 a14)。

  (2)有关“长寿天”,参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 (大正8,225b15-18),《大智度论》卷38〈4 往生品〉(大正25,338c29-339a11)。

  35参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大正14,539c19-21)

  36无所依入诸禅,参见:

  (1)《杂阿含》卷33(926经)(大正2,235c-236b)。

  (2)鸠摩罗什译《善臂菩萨经》(《大宝积经》卷94,26会)(大正11,533c)。

  (3)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78~p.285,p.1210~p.1227:

  《杂阿含经》……《佛化诜陀迦旃延经》说“真实禅”与“强梁禅”,是以已调伏的良马,没有调伏的劣马,比喻深禅与世俗禅。……现在摘录《杂阿含经》卷33(大正2,236a-b)所说:

  “如是丈夫,不念贪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缠而求正受。亦不(念)瞋恚、睡眠、掉悔、疑缠,……不以疑缠而求正受。”

  “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非)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

  经中先说明,要离贪欲等五盖,不可以五盖来求正受(三昧)。修禅要先离五盖,是佛法中修禅的一般定律。

  次说修禅者应不依一切而修禅;如不依一切而修,那就印度的大神,天主是帝释天,伊湿波罗是自在天(梵天异名),波阇波提是生主,都不能知道“依何而禅定”。原来一般的禅定,必有所依缘的禅境,所以有他心通的诸天,能知禅者的心境。现在一无所依,这就不是诸天世俗心境所能知道了。

  接着,佛为跋迦利(诜陀)说明:不依一切而修,是于一切想而伏(“除遣”)一切想。依一切法离一切想,就是无所依的深禅。经中所说不依的一切,也就是一般的禅法。

  地、水、火、风,依此四大而修的,如地、水、火、风──四种遍处;如观身四大的不净,如“持息念”的依风而修。空、识,也是遍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是四无色定。

  此世、他世、日、月:一般世俗禅定,或依此世界,或依其他世界,或依日轮,或依月轮而修。这都是有依有想的世俗定,与《楞伽经》所说的“愚夫所行禅”相合。

  见、闻、觉、识(知),是六根识。在禅法中,有依根识的直观而修的。

  得与求,是有所求、有所得,甚深禅是无求无得而修的。

  随觉、随观,觉观即新译的寻、伺。依世俗定说,二禅以上,没有寻、伺。约三界虚妄说,三界都是寻、伺所行。

  这所说的一切,都不依止,离一切想的深禅,与大乘所说,般若现证时能所双忘,没有所缘缘影像相,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无所依禅,……如《别译杂阿含经》卷8(大正2,431a)说:

  “佛告薄迦梨:若有比丘深修禅定,观彼大地悉皆虚伪,都不见有真实地相。水、火、风种,……亦复如是,皆悉虚伪,无有实法。但以假号因缘和合,有种种名。观斯空寂,不见有法及以非法。”

  ……为什么不依一切?为什么除一切相(在心就是想)?因为这一切都是虚妄无实的,只是因缘和合的假名。“不见有法及以非法”,就是不取有相与无相。从因缘而有的,假名无实;深观一切空寂,所以离有离无。这是以佛为诜陀所说的──离有无的缘起中道观,解说这不依一切,离一切相的深禅。

  37 ┌ 一、外道有三患,小乘智薄悲小…………菩萨禅中不忘众生。

  │ 二、余人欲界心不得次第入禅……………菩萨欲界心次第入。

  菩萨与余人禅之别┤ 三、余人总相慧离欲………………………菩萨能别相分别离欲。

  │ 四、余人不知菩萨住禅心所缘所到。

  └ 五、小但超二,大自在能超。

  (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16]p.30)

  外道、小乘、菩萨入禅之别(二说)(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38 ┌ 外道禅:不知实相,着味 ─── 着

  外、小、菩萨禅之别┤ 二乘禅:无悲心,不能尽行┐

  └ 菩萨禅 ┬ 有悲心,能尽行├ 不着

  └ 知实相,不着┘

  (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27]p.52)

  39《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0〈68摄五品〉:“菩萨住般若波罗蜜,除诸佛三昧,入余一切三昧;若声闻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萨三昧,皆行皆入。”(大正8,368a12-16)

  40 ┌ 外道禅:有味着、邪见、憍慢三患。

  又外、小、菩萨入禅之别┤ 二乘禅:悲薄智浅,不贯彻实相,独善,断佛种。

  └ 菩萨禅:集诸佛法,不忘众生。

  (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27]p.52)

  41外道离欲得禅:(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57]p.97)

  外禅三种患。(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42参见《大智度论》卷4(大正25,89b)。

  43兀(ㄨˋ):静止,使静止。晋陆机《文赋》: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汉语大词典(二)》,p.1569)

  44参见《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1b-c)。

  45参见《大智度论》卷10(大正25,135c),《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1(大正15,370b22-371b5)。

  46超越三昧:小但超一,大能超九。(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8]p.74)

  大小差别:小总相慧离欲,大别相慧离欲;小但超一,大能超九。(导师《大智度论笔记》[D009]p.250)

  参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0(大正8,368b5-28),《大智度论》卷81(大正25,628a-b)。

  47不时解脱阿罗汉超越定:唯能超一,不能超二。参见《俱舍论》卷28〈定品〉(大正29,149a11-14)。

  48参见《杂阿含经》卷21(568经):“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是故有觉、有观是口行。”(大正2,150a28-29)

  49《高丽藏》及《大正藏》于“忍辱”与“禅定”之间均缺“精进”。

  50┌一、非内法有(不应待外生),非外法有(应与我无患),非中间有(则无处所)

  │二、不从先世来(幼年无故),不去至后世

  ┌离系┤三、不从诸方来,不常自有

  ││四、非一分中有,非遍身中有

  观欲实相即禅┤│五、不从五尘来,不从五情出

  ││六、非先有贪欲而后生(生无所生故),非先有生后有贪欲(贪欲无故),非一

  ││时生(生者、生处无分别故)

  │└七、欲与欲者非异(因缘生法不可离故),亦非是一(人法应无分别)

  └定解 ——贪欲无生无灭,故无定无乱—— 知欲实相与禅实相无别

  (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0]p.56)

  51不取不舍:诸法空故,不舍五盖,不取禅定。(导师《大智度论笔记》[D014]p.258)

  52参见《大智度论》卷6(大正25,101c-102a)引《德女经》云无明非内非外,亦不两中间。参见《梵志女首意经》(大正14,940a9-27),《有德女所问大乘经》(大正14,941a27-b13),《佛说须摩提菩萨经》(大正12,80c18-81a15)。

  53大正藏原作“中二”,今依【宋】【元】【明】【宫】【石】改作“中”。(大正25,189d,n.9)

  54参见《大智度论》卷15:“若先有生,则生无所生。”(大正25,171b9)

  55(1)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7观三相品〉p.159:

  若有未生法,说言有生者,此法先已有,更复何用生。

  性空论者说:凡是存在的,必是生起的,没有生就不存在。所以,说“有未生”的“法”,先已存在,一碰到缘就可以“有生”的话,这未生的(所生)“法”既是“先已有”了,“更”要“用”(能生的)“生”做什么呢?因为生是使法从无到有的;既已有了,生就无用,那怎么可说先有而后生呢?

  (2)《大智度论》卷15:“若先有心后有生,则心不待生;何以故?先已有心故。”(大正25,171 b8-9)

  56参见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观三相品〉p.150。

  57参见《中论》〈6观染染者品〉(大正30,8a15-c22),印顺导师《中观论颂讲记》p.133~p.142,《大智度论》卷6(大正25,107c2-8)。

  58菩萨无所依入禅。(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2)

  无所依入禅,参见《杂阿含经》卷33(926经)〈诜陀迦旃延经〉(大正2,235c-236b),印顺法师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78~p.285,p.1210~p.1227。

  59因禅具悲,拔罪发慧(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3)

  60┌ 爱多 - 乐着于禅 ─┐

  ┌ 微┤ 慢多 - 自谓已得│

  ┌ 乱┤└ 见多 - 取相执实│

  ││┌ 贪 ├不乱不味名禅波罗蜜

  禅障┤└ 粗┤ 瞋 │

  │└ 痴 │

  └ 味 ─────一心爱乐─┘

  (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06]p.11)

  61另参见《大智度论》卷45(大正25,386c5-2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4〈15辩才品(富楼那品)〉(大正8,246b11-c25),《大智度论》卷45(大正25,388a10-b2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0〈68摄五品(六度相摄品)〉(大正8,367a3-b21),《大智度论》卷81(大正25,627a4-b18)。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