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命十方调御师 演扬清净微妙法
三乘四果解脱僧 愿赐慈悲哀摄受
不仅很多藏传佛教的祖师在造论时会安排《三宝皈敬颂》的内容,汉传佛教的祖师在造论时同样也有这个内容。在这篇《怡山禅师发愿文》的开篇部分有四句话,那就是《皈敬三宝颂》。
“归命”,就是平常讲的顶礼、稽首。“调御师”是佛的另一个名号。由于佛具备不同的功德,因而有了十种不同的名号。这里的“调御师”,就是佛十种名号中的一种。实际上,“调御师”就是十方的诸佛,这就代表佛宝。
“演扬清净微妙法”这句,代表法宝。“三乘四果解脱僧”这句,代表僧宝。这里的“僧”,包括两类:圣贤僧、凡夫僧。在文中,更多地指圣贤僧。“三乘”是指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
严格地讲,“归命”这个词,统领了前面三句话。因此要理解为:归命十方调御师,归命演扬清净微妙法,归命三乘四果解脱僧。世间有个说法叫“一心管二”,这里是“归命管三”,即是三宝都应该归命的意思。
归命三宝做什么呢?那就是“愿赐慈悲哀摄受”。就是希望三宝慈悲救护,把三宝当做自己一辈子的依靠。之所以把第一部分叫做“生命的真正依托”,就是因为我们希望三宝摄受。
虽然大家在文殊院上早课的时候,也在观这篇愿文,但我觉得你们只是念了一遍,并没有融入感情,特别是对最后一句里的“哀”字。记得刚出家的时候,师父们教我念“哀”字,要哀求三宝,要发自内心地哀一下。不要嘴里念着“哀”,结果还一副理直气壮、不肯低头的样子。
为什么把“皈敬三宝”的内容,取名叫“生命的真正依托”呢?人从生下来到去世,最多一百五十年。如果谁能活到一千岁,不知道是哪儿来的妖精!但是,不管活的时间久,还是活的时间短,人的生命都要有个依靠处。如今的社会乱象丛生,就是因为人的生命没有依靠。
在家的佛教徒在皈依的时候,会有一段开导文。其中有一句:“邪师说法,言皆是妄。”就是说,今天的学术、流派多得不可计数。书店卖的书,有《缺德学》,教人怎么缺德的;还有《厚黑学》,教人怎么心眼黑的。不仅黑,还厚黑。黑得有深度,有直径了!由于这种乱象丛生,大家不知道该听谁的了。过去的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打着灯笼都要干活。可是今天的人,满脑子装的都是股票涨没涨,牛奶降价没……今天人的心,已经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东西。终归地讲,世间的学问就是生死,就是轮回,就是“邪师说法,言皆是妄”,是不能让人的生命获得升华的。
我觉得,能够真正把大家引入正道、不会滑入泥潭深渊、不会走错路的、真正值得托付的,就是三宝!三宝才是我们最究竟的依靠处!因为,三宝代表了三种精神: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佛,是觉,觉悟。觉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智慧。因此,佛法是追求觉悟、追求智慧的。大家为什么要学呢?要和佛一样,觉悟,有智慧!
法,是正。今天这个世间,有太多斜的东西。巴黎有个斜塔,但我觉得今天这个世间比斜塔还斜,甚至有点邪门!而法,就是要规范大家的言行、人生,乃至整个生命。为什么叫“正”呢?以法为依归,以法为师;佛法怎么教,你就怎么做,言行自然就能正。
僧,净也。僧人是做什么的呢?过去把僧团叫做六和敬,或者六和僧团。出家的目的,就是要断烦恼,出烦恼之家,出三界之家。如果出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就会比较低级。因此,“净”就是出烦恼之家,把烦恼断尽的意思。“僧者净也”,就是以断烦恼为根本出发点。
三宝,就是觉、正、净。大家可以看一看,今天的世间是不是最缺这三种精神呢?先从人来讲。今天的人,心里净吗?心里全是各种各样的烦恼。凡夫的心,就是一个烦恼的仓库,装的全是烦恼。不同的是,佛也是一个仓库,但里面装的都是菩提种子、无漏种子。
因此,不管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都要以三宝为依托。不仅仅依托这一生,生生世世都要依托。希望大家好好发愿:我不仅这一生要闻到佛法,皈依三宝,依托三宝,生生世世都要值遇三宝,皈依三宝,不离三宝,以佛为榜样,依佛法修行!只要你有这个愿力,将来的生命自然就会有三宝的加持,三宝的光明就能照到你,就能够永远地闻到佛法。为什么“永恒的心愿”第一句是“生生世世不离佛法”呢?因为只要不离开三宝,亲近三宝,听闻三宝的名号,就能够闻到佛法!
在座的有人发愿说下次还来文殊院。那更好!但是来不来得了,不是我说了算,要看你有没有善根,具不具备资粮。换句话说,文殊院的门票就是你的善根。
以前有位四川的大德净天老法师,讲过三宝的功德;北京有位任杰老居士,也曾略述过三宝的功德。为什么把三宝叫做“宝”呢?“宝”是不是很稀有难得呢?因此,内心要有希求、恭敬之心。社会上的人常常说:“我佩服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实际上,对三宝的希求和恭敬之心,比那种佩服还要更多,才能叫做“归命”。我希望大家能建立起对三宝的希求之心!
要知道,三宝是值得我们托付生命的地方,是生命的寄存处。书店、火车站一般都有寄存处。只要把包放在那里,就会很安全。我们要把自己的生命存到什么地方呢?存到银行吗?会贬值的。把生命交付给三宝,才最可靠!能够把生命交付给三宝作,对它要有彻底的信心才行!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