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念诵网

略释佛义

发布时间:2023-07-20 15:10:56作者:念诵网

  略释佛义

  宗教的信仰是心灵上虔诚的寄托,信仰应了解教义与道理,才不至于落入迷信或盲目的遵循。中国是文化悠久的国家,中国的文化及道德思想是举世景仰的;文化和道德思想间接地带动了宗教哲学。因此,佛教浩瀚隐赜的哲理,随著历代高僧大德及士大夫的弘扬,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了。

  佛学是一门教导觉悟的学问,要解除人生宇宙的迷梦,得自在与解脱,必当研修佛法,欲研修佛法,首先,当先了解佛义,才算对佛法有了基本的认识。

  佛(佛陀)—觉者、智者

  佛有三身—(一)法身

  (二)报身

  (三)应身

  佛有十种德号—如 来

  应 供

  正 遍 知

  明 行 足

  善逝世间解

  无 上 士

  调御丈夫

  天 人 师

  佛

  世 尊

  如何成佛—(一)发四弘愿

  (二)发菩提心

  (三)行菩萨道

  佛(佛陀)

  佛,是梵语“佛陀耶”的简称,译为“觉者”或“智者”。觉有本觉、始觉、究竟觉、自觉、觉他和觉满等六种。以下让我们一一来介绍。

  一、本觉——一切众生本具如来(佛的别称)智慧德相称为本觉。本觉是人人本具,不假修为:觉本觉即是佛,迷觉本觉即是生死凡夫。所以古德有云:“众生在凡,迷此本觉而为不觉众生;虽不觉,而此本觉佛性未尝遗失。”又在大乘经中云:“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此即谓本觉佛性是自性本有。

  二、始觉——一切众生本具天真佛性,但因无始流转生死,迷而不觉,今幸逢善知识开导或经典指引方始觉悟;本具佛性无始一定迷之,今始觉悟故名始觉。

  三、究竟觉——众生由本具佛性(本觉)“内熏之因”,遇佛法善知识(了知佛法的人)开导及经典指引“外熏之缘”,因缘具足,方始觉悟(始觉属事)。觉悟己,以始觉智照本觉理(本具佛性属理),时时回光返照自心,照破一切妄想、烦恼、迷惑,惑尽智圆复本心源,究竟清净,豁然大觉,是名究竟觉,亦称名为佛。其次,觉依他两方面而言有三:

  一、自觉——即是依本觉内熏为因,善知识及经教外熏为缘,生起始觉之智,了知吾人身中有不生灭性,如能称性(本性)起修,必得成佛;自觉是不同于凡夫迷而不觉的,自觉是依自利方面而言的。

  三、觉他——觉他属菩萨行,以自觉之理辗转教化他人,令他人亦能觉悟,发心修行,出离生死。觉他是不同二乘人(声闻、缘觉),唯独自利心,无利他悲愿。

  觉满——自觉属慧足,觉他属福足,福慧两足尊方堪称——佛;是故自觉、觉他二种功行圆满(觉满)即是佛。自觉圆满断五住烦恼:(一)根本烦恼;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一切无明。(二)枝末烦恼:三界一切见、思二惑;见惑,诸种妄见,邪分别计度道理而起之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思惑,思虑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贪、?、痴、慢、疑等)。又得了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等四智菩提,智慧具足。觉他圆满方面,必经三大阿僧?劫(无量劫)修行,并住百劫修福,福、慧满足,则堪称为觉行圆满的人。觉者的“觉”之一字,又有觉察与觉悟二义。从凡夫地说,“觉察”功夫即是对于自己心中烦恼障,念念警觉注意,时时不被它所扰,如此日久烦恼即渐伏渐断,本性功德显现。次说“觉悟”,就是用以对治所知障。有了所知障,即对于一切所知境界,昏昧无知或知而带有错觉,觉悟就对所知一切境界清醒、分明。譬如一人昏睡,则不识知方向,梦中颠倒故;然待清醒,一一分明。从上几个释义我们得知,“佛”并非一般世间人所误解崇信的神明或偶像;只是充满理智及大智慧的智者。

  再次,“佛”的另一释义:智者,智是指智慧,专指佛法般若的智慧,与世智辩聪?然不同。众生心性本自清净光明,具足般若智慧,但由无始以来一念不觉“无明”而障蔽了心性,致使本自光明的心性,隐而不显,众生庆逢佛法,依教修持自可转识(无明的作用)成智,转烦恼成菩提,心性本有智光渐次显现矣!依智慧显露浅深可分为三种智:

  一、一切智——指能知法总相的智慧,亦是能了知一切万法不离因缘所生,无有自性,所以是空;譬如:砖、瓦、石头、水泥等合成房屋,但由于“缘成”故无有不变的实体。小乘四果罗汉,大乘十住菩萨,同断见思二惑,即开一切智。

  二、道种智——此智能知法之别相,盖因菩萨利他悲愿切,从空出假,应缘度化,非同小乘罗汉入偏空涅?,不度众生,唯求自了生死。然度化众生,必须了知,佛“道”法,利各“种”根器众生心理。佛法与众生,虽是缘生性空,无有自性(空相),但他们却都是缘生现有,各各差别不同。此是别教十行菩萨,断三界内外尘沙惑,能应用诸佛道法,广利群生之智慧。

  三、一切种智——此智是通达总相、别相的智慧;此智唯佛究竟圆满,唯佛知一切道及一切种,无一事而不知,无一事而不辨。此则断根本无明烦恼,见空有不二中谛理、通达总相别相的佛智慧,由此可知,佛是智、觉圆满的大觉之人;在自行与化他都做到了圆满、究竟至善的境界;人格、修养、智慧及福报亦已圆满。佛有三身

  一切众生虽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本具佛性),而在道德、智慧、福报比较上,凡夫与佛实有天壤之别。在身方面,凡夫则积聚业报以成身;佛则不然,业尽识(识情)空故,而有法、报、应三身。

  一、法身佛——属理积聚,乃积聚真如理法以为身,真如理法,无始无终,圆满清净,遍一切处(无形亦无相,尽虚空,遍法界);因此,法身佛亦名为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二、报身佛——属智慧积聚,积聚一切种智以为身,真智圆满;有始无终,一切妄惑清净、圆满(此属法身理体所现之“相”);所以报身佛亦名为圆满报身虑舍那佛。

\

  三、应身佛——属功德积聚,积聚无量功德以成身。经三大阿僧?劫勤修菩萨道,积聚福慧,百劫种相好,时至极熟,应缘出现,有始有终(此属法身理体所起之用);应身佛亦名千百亿化身佛。佛有十种德号

  我们一般都称“佛”或“佛陀”。但在一般经典内另有十种德号的称呼,而每个德号各有它特殊的意义。让我们共同来研讨,每个德号的意义及释义。

  一、如来——此表佛五蕴中的色蕴(五蕴;色、受、想、行、识)。“如”表法身不动的理体,“来”表佛法身理体有随缘应化之用;这也就是佛为度众生,随缘而示现的妙色身。

  二、应供——此表佛五蕴中的受蕴。佛是世出世间的圣者,也能受九法界众生的供养(九法界: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声闻、缘觉、菩萨),而能三轮体空(能受、所受、受物清净),且受不可思议妙乐,故称应供。

  三、正偏知——此是佛五蕴中的想蕴。一般凡夫众生颠倒执着在有,但三乘圣者(声闻、缘觉、菩萨),证偏空而不究竟,惟佛能正偏而知一切诸法。

  四、明行足——此是佛五蕴中的行蕴。佛是福慧两足的圣者,明是表慧,行是表福,福慧两足尊故称为明行足。

  五、善逝世间解——此是佛五蕴中的识蕴。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证入涅?是为善逝。依体起用,能解世间一切事理,是名世间解。此德号亦含有菩提义。

  六、无上士——此德号含崇高义。菩萨通称法身大士而有佛为上,惟佛圆净无明,圆证法身,无一能比,故称无上士。

  七、调御丈夫——此德号含善调义。佛具慈悲方便,摄受众生,具威德能力,能折伏刚强难化的众生,故称调御丈夫。

  八、天人师——此德号有师范义。佛具无量福德智慧,堪为人间及天上的导师。

  九、佛——此德号是最常见,亦是家喻户晓的,含有觉智义。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故名为佛。

  十、世尊——此德号具有尊敬义。我们世间六道凡夫及出世间三乘圣贤,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皆沐佛恩德,故称为世尊。

  以上十个德号是佛的通号,依佛经云:佛名在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众生渐钝则灭为千名,众生愚昧则灭为百名,众生更愚则灭为今之十名。而释迦牟尼佛在人界成道,故应之而立十号。以上十个名号是最常见的,身为佛弟子应当对它们有基本的了解才对。

  现在我们居住的世界中,最常听闻的佛名,可说是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了,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以下我们将两位教主更详细地介绍一下。

  佛名号都各自有他不同的意义;这两尊佛亦不例外。释迦,译云能仁,代表此佛具足悲德;牟尼,译云寂默,代表此佛具足智德;悲智二德双运是释迦牟尼佛的特色。释迦牟尼佛,依一般经书记载是在三千余年前,中印度迦毗罗国净饭王的太子,俗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太子十九岁时,舍去富贵,出家修道,参访外道六年,后又在雪山苦行六年,于三十一岁坐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道,证了佛果,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在拘尸城外娑罗双树林下入灭(涅?);这是释迦牟尼佛在此世间,一期应化的事迹。据梵网经云,释迦牟尼佛早远劫已成佛,大悲度生之故,而来此示现八千返,由此可知,佛菩萨的悲愿实在伟大。

  释迦牟尼佛,成佛因地乃经三大阿僧双劫(无量劫),行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又住百劫修福因,是福慧两足大觉的圣者。他所教化的世界,就是我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娑婆世界(亦名:堪忍世界)。所以,我们一向称他为“本师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译云:无量寿、无量光;代表此佛法身寿命无量,此佛智光遍照法界,身光彻照十方无量。所以“弥陀经”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劫,故名阿弥陀。”又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阿弥陀佛,又译云:无量觉,阿,无之意;弥陀,量之意;佛,觉者意。故念彼佛名时,即是念念提醒我们趋向觉悟,转迷成觉。阿弥陀佛现居过此世界十万亿佛士之西,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依“弥陀经”云:“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由上得知,阿弥陀佛也是发广大因愿修行,行满果圆的成就者。弥陀因中(依无量寿经载)为转轮圣王,闻世自在王佛说法,从佛出家,名曰法藏比丘,对佛发四十八大愿,庄严极乐,依正二报,发广大因愿历经兆载永劫修行,尔后行满果圆。故知弥陀果德。真实不虚。现今所成西方极乐净土,九品四士接引十方世界,念佛愿生彼国众生,亦是真实不虚的。释迦彻底悲心,无问自说弥陀经,亦多番赞劝受持此经不可思议功德。又弥陀四十八大愿中第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所以,一心称念弥陀圣号求生西方净土,以满菩提大愿,实是现今我末法众生,至简至易的法门。

  以上,我们略为介绍两位常闻的佛。但,十方三世亦有无量无边的佛,繁而难述,谨此两位与我们较有缘者,概略介绍。如何成佛

  释迦牟尼佛当时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道时叹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也是说,众生平等自性,各各本具,只要如理如法的修持,即可证得。但,到底要如何才可证得平等自性而成就佛果呢?

  第一、要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发四大愿是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基础。

  第二、要发菩提心:(一)直心:正念真如(自性)。(二)深心;愿修一切善法。(三)大悲心:愿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大道心,是发心修行成佛的因地心。

  第三、要行菩萨道:(一)自利:依闻、思、修,成就戒、定、慧三学,得自在与解脱。(二)利他;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万行,成就万德庄严。自利,慧足成就;利他,福足成就。福慧两足尊,即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结 语

  在觉者方面释之,佛是究竟觉悟的大觉者,是觉行圆满的福慧两足尊,是破烦恼障得涅?,破所知障得菩提的究竟成就者;在智者方面释之,佛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大智慧者。佛乃亲证法、报、应三身的成就者,且有十种不同的德号。最后,我们亦研讨了两位常闻的佛及如何成就佛果,希望如此,您对佛义有概略地了解。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