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佛教学院主体寺院暨文化景区规划理念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必定要在服务于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实践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它要在纯化自身信仰理念的同时,有益于社会主体信仰的价值追求。从宗教社会学看,任何宗教都是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要通过体系化的文化载体表达出来,但同时,这种文化载体所生发的文化符号又必须要契合内在理念的精神内核,才能发挥更持久的社会积极作用。我们在构筑一种宗教文化载体或文化平台的时候,一定要高屋建瓴,立足于文化发展前景和最大的社会效益。
基于这种要求,针对河南佛教学院及其文化景区规划和未来的发展,从当前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大环境分析,提出以下的看法。
一、《华严经》思想意蕴与现实追求
我们是依据《华严经》与华严宗的义理作为河南佛教学院主体寺院暨文化景区规划的佛教立意的。但必须声明的是,这里只是作为佛教思想立意,来为构筑文化园区所应体现或者要隐涵的文化精神服务的,并不是要凸现或者复兴某种佛教宗派的。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华,指王冠、花环、装饰品,严,庄严,形容菩萨行所展现出的庄严社会;大方广佛,指十方三世诸佛。概括的讲,本经名包含了形容诸佛菩萨修正的境界及其所处的现实世间,华美庄严;也隐含着推崇大乘菩萨行而积极入世、开放进取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因此,本经被称为“经中之王”,它是最能体现佛教哲学思想体系的、而被各个语系佛教、各个佛教宗派共同崇奉的大乘佛教经典。
从东晋一直到北宋,有多种单译本,现在最流行的是唐代翻译的八十卷本。该经有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在武则天时期,曾经被称为“五帝门师”的高僧法藏等人依据《华严经》创立了华严宗,成为中国佛教八个主要宗派之一。与禅宗相比,华严宗重视“教”,禅宗重视“襌”。中唐之后,中国佛教“襌教合一”的呼声很高,一直影响至今,其实质是主张华严宗与禅宗在义理乃至修行方式的融合。这种思想潮流,成为中国佛教持续至今的信仰价值取向,也对宋明理学中“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等理念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之一。到了宋初,禅宗五家七宗中最后一个宗派法眼宗的祖师文益,把华严理论奉为“祖佛之宗”了。
着名佛学家杜继文先生在《中国华严宗通史》中认为,“如果说扶持禅宗意在解决流民问题,稳定社会,那么,扶持华严宗,就是为了巩固和扩大边疆,经略西域,可以说全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属于政治家的选择。”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华严经》以及华严宗的思想价值。
无尽缘起是华严经和华严宗的基本理论。它是从缘起的教理引发出六相、十玄等思想概念,体现万物互为因果、相资相生、相即相入、互不妨碍、彼此圆融、重重无尽的真相或真理,激励信仰者追去平等、和谐、团结、进步的社会理想,并为之培育自己的菩萨心行。这种理想的社会就是所描述的“华藏世界”的图景。
华严宗历代祖师都各自发挥“十玄无碍”思想,其中创始人智严、法藏所讲的最主要。法藏所讲的十玄包含了哲学与宗教的两方面意义,多角度的阐发事物的关系。简要的讲,第一“同时具足相应门”,是说每一事物都属于宇宙和谐共存的体系之中;第二“诸藏纯杂具德门”,讲佛教各种修法都具有功德,处于相互融摄的关系中;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门”,讲事物相容相异性,佛教各宗派义理都既有区别又有包容,不相妨碍;第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万物相即同一性;第五“秘密隐显俱成门”,讲人们认识的不同而发现事物不同的侧面特点;第六“微细相容安立门”,讲极其微细的事物都可以包容并与其他事物相容;第七“因陀罗网境界门”,讲万物无论大小粗细都可以相互渗透交涉、重重显现、无穷无尽的;第八“托事显法生解门”,讲任何现实事物都能呈现出真理,通过事物了解真理;第九“十世隔法异成门”,讲事物通过过去、现在、未来相互联系着,相隔相别但又融通无碍;第十“唯心回转善成门”,讲一切事物、佛教一切的功德都是根据人心的回转而变化的结果。十玄的概念要揭示是万物之间存在的是“一切即一”和“一即一切”的理论命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揭示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应该是圆融无碍的普遍联系的,这对隋唐时期结束南北对峙,推动多民族融合,共同繁荣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对激励个人负担起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神圣使命,具有内在的力量。
相即相入,解释万物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关系,最后显示“事事无碍”的宇宙真相和修行境界。用六相来揭示现象的构成与现象之间的总别、同异、成坏的关系。其中,经中说“总相者,一含多德故;别相者,多德非一故,别依止总,满彼总故;同相者,多义不相违,同成一总故;异相者,多义相望,各各异故;成相者,由此诸缘起故;坏相者,诸义各住自法不移动故。”用十玄来说明性相、一多、隐显等宇宙万物相互依赖、包含而形成的无穷无尽的关系。这是宗教从主观的应用范畴和重要概念去分析本体与现象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来构筑重重无尽的宇宙图景和诸佛境界。
总括起来安看,华严思想从认识论上讲,解释了现象与现象之间有依次推进的四层关系:相互差异、同时并列的关系;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关系;相互包容的关系,相互同一的关系,由此形成整个宇宙万物彼此相即相入,相互融溶、等同错综复杂、重重无尽的关系网。宇宙处于对立统一、圆融无碍、矛盾调和的规律中。
所谓“圆”,具有圆满、圆融、圆通、圆妙等意义。追求圆满的人生是任何时代的人都期望的人生实际。《华严经》最后一章《入法界品》占四分之一多的篇幅,是最重要的一品,浓缩了全经精神。写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他是一位真正向往并追求真理智慧的人,因为自己知道自己并不能凭借一颗赤裸裸的心灵就能接触这个极为驳杂的世界,于是他走向现实社会,游历了110个城市,接触各色各样的人,有了深刻的人生体验。特别是参拜了众多的罗汉、菩萨、高僧等有智慧有道德的社会精英,接受他们的教诲,最后得到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的教示,于是改变并提升了自己的心智,进入无碍解脱的法门之中。实际是将菩萨修行的历程,通过善财童子的实修实证完满的展现出来,树立了佛教信仰和人生追求的楷模。
如果归结起来讲,《华严经》的佛教义理主要体现出平等与圆融、开放与进取、慈悲与利世的大乘佛教精神,概括起来就是智慧、行愿、超拔。可以激励不同的社会人群追求真理而坚忍不拔,鼓舞不同的社会阶层志存高远而积极进取,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体系平等交流,引导不同信仰集体和谐相处。
二、“华藏世界”信仰价值与景观设置
宗教空间往往不是实有空间,而是意念世界,而且复杂多变,不是单一的,也是多维空间。有些是感觉经验的,有些是抽象的。但抽象的是能够通过艺术形象化而成为实有空间,成为最高价值的理想空间。佛教中习惯将重要概念赋予空间结构,并分属不同的众生与诸佛的“世间”,这为佛教艺术创造提供了本源。
根据《华严经》与华严宗的义理,我们试图将河南佛教学院所在寺院为主体的佛教文化园区,命名为“华藏世界”。《华严经》第五品是“华藏世界品”,又称“华藏庄严世界海”、“莲花藏世界”等,是卢舍那佛住持和教化的佛国世界,也是本经为信仰者和人类构造的理想世界。
华藏世界就是把《华严经》义理艺术化之后的多维空间,包含可以经验的可以意象的世间景象。因此,它一方面深植于现实的人间世界,一方面又腾冲超拔趣入理想胜境,既有现实世界的反映,又有理想世界的构想,寄托着信仰者或人类全体都期盼。当宗教理念与艺术形象巧妙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等于在物质世界层面,建立起了生命领域、心理世界、灵魂世界,展现出“心物空间”。——这正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之后,透射出的文化光芒,正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助推力量。普遍认为,经中的语言多属于“取其像表其道也”。或者说,经中善于运用形象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深刻的理论概念。这为我们构建“华藏世界”景观,提供了思想和规划取向的资材。
经中对华藏世界的描述很繁杂。简单的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佛国世界、须弥山、香水海环绕、大莲花包藏,“善住部杂乱,各各悉自在”。怎样才能感觉到这个世界存在呢?要象佛一样襌定中即“海印三昧”中,就能显现无余。关于这一世界的描述,经中有:“此一世界中,一切世界,依种种庄严住,递相连接,成世界网,于华藏世界海,种种差别,周遍建立。”这是描述众生、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的,反映出的是一种生态平衡、具备多元文化景观的“世间胜境”。
《华严经》经文布局形式的特点是十句式,并立“十”数为则,显示“十十无尽”,“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经中叙述诸佛菩萨修行所经历的阶位依次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法藏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天帝网、十重玄门、海印三昧门、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乃以金狮子为喻,比喻经典的意义。这在《华严金狮子章》中论述的很精彩。为我们展开艺术想象提供了范例。《华严经》全文以佛境为对象,来发挥众生心地本来具有的佛境的道理。《华严经贤首品》中用印度神话传说“天地网”来形容佛境,说天神帝释天宫装饰的珠宝网,珠光交相辉映,重叠无尽。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所以,华藏世界园区将要具备佛教教育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交流功能、生活休闲功能“四大功能”。为此,在园区中,要根据佛教立意,分三期四大板块建设,其宗教信仰活动区域将涵盖诸佛“世间”,把现实生命空间与信仰的灵魂空间有机的联系起来,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生命形态和生活空间。
大致想来,在华藏世界景区内,将要按照艺术化了的“十玄门”,来划定“七处九会三十九品”的佛教殿堂群落;依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史迹特征和意象空间,来构筑一个彼此相连又单元独立的“十公里佛教文化长廊”;其中,都要有标志性的凸现华严思想的艺术造像。
三、“华严三昧寺”文化内涵与教育理念
从社会学角度看,寺庙建筑结构要承载与纯化宗教信仰意识,或者说是教义教理的直观外化;要宣喻教义的发展与进化,体现出信仰的现实追求,要传输着新的信息和符号。中国佛寺继承了印度一些传统,参照中国宫廷建筑形制,以庭院为单元群落,沿中轴线平行或对称分布。但有关殿堂院落的宗教信仰功能设置,都要基于一定的经典或宗派义理,有序的排列,并蕴涵着既有普遍性又有新颖个性的思想和理念。
根据中国佛教教育“学修一体化”的传统设置,“华严三昧寺”(暂名)的建筑主体要为河南佛教学院师生教学的功能需求服务。同时,整个寺院建筑的佛教内涵要与佛教教育理念相互协调,与整个文化景区的格调相适应。因此,河南佛教学院及其寺院建筑设置仍然依据《华严经》的信仰理念来铺陈。
第一,中轴线上,从“六相门”(双层拱门牌楼)到“十玄塔”(最后塔院)都要体现出华严思想。《华严经》里面虽然讲大乘佛教中着名的四位菩萨,但凸现的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文殊是佛陀等诸佛的老师,早已成佛,但为度众生而现菩萨身。普贤最能彰显佛陀的愿行精神。两边配殿院落突显追求智慧和行愿的大乘精神,而设置“文殊殿”、“普贤殿”等。
第二,从“华严三昧寺”等的命名可知,要继承并发挥中国佛教圆融无碍思想,教宗互通,五明兼学,熔铸一种积极开放的教育理念。这为拓展河南佛教教育的社会价值,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
第三,寺院既然是开放的修学场所,必须开发或者是还原寺院殿堂原有的使用功能,提升其社会现实价值。因此,有关殿堂应该不只于供奉和象征功能。比如,寺院藏经楼原来供奉佛教藏经,表示尊法奉佛。事实上,历史上它是佛教信仰者的“图书馆”,现在应是一个学习和研究佛学的地方。
如果归结到佛教学院教育理念的特色,简要的讲就是:1、教襌合一;2、兼容并蓄;3、重在实践。
四、社会、文化、经济效益分析
华藏世界佛教文化园区在服务于开展佛教教育的主体价值追求的同时,理应成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在多元有序开发优秀佛教文化潜质的过程中,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华藏世界的佛教文化特质,具有可资发展的优势。
第一,河南佛教学院开放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将是中国佛教教育的一个亮点。当前的中国佛教教育基本遵循二十世纪初期太虚等人试制的模式,需要进一步与当代国民教育接轨。那么,如果真正落实了办学的初衷,并取得实际的成果,那必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使河南佛教学院成为推动文化景区社会知名度的名牌。在中国佛教教育被党和政府密切关注并支持的背景下,这是自然的结果。
第二,这里实际将成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园区,将成为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国际性文化社区。随着多民族文化的全球性的交流,这里将成为观赏、探求、学习中国佛教文化精神特质、文化内涵、现代转换的一个捷径。
第三,由于华严思想圆融平等的特质,能够彰显出独具特色的“人间佛教”和“智慧人生”的精神,具有理性的人文关怀的情致。这里佛教文化设置的内在品质,可以引导人们在体验人生过程中提升并改进自己的生命形态,成为信仰者的过滤器,成为非信仰者的净化器,共同为建设和谐社会塑造健康的心智。
第四,目前,中国佛教旅游景点一个特点就是,从寺院建筑式样到信仰设置,大多属于“复制”,缺乏独特的个性特色。而绝大多数寺院都号称是禅宗的,即使号称归属某一宗派,除去个别殿堂造像有个不同命名之外,基本上大同小异。正是它们是“已有”,就增加了显示鲜明佛教精神的难度。按照某一佛教经典义理构筑整个佛教寺院景区,并与佛教教育结合而确立佛教文化的主体价值追求,这里有开创之功。这种社会文化价值必定带来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五,过去,河南的佛教文化旅游主要在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群落中。南阳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基础,数十所现存的佛教寺院散布在各个县市的风景区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绝大多数都有比较详尽的历史记载,而且都正在逐步恢复建设之中。桐柏山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这里走出去的僧人遍布国内外名山寺院,而且有不少颇有影响。在中西部经济发展热潮中,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建设,宁西铁路的贯通,必将促进南阳旅游经济的迅速提升。南阳佛教协会设在桐柏山,主要领导又是这里的住持高僧,有利于南阳乃至河南佛教寺院旅游网络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华藏世界园区的知名度。
第六,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道场,而这些信仰的本源集中在《华严经》中。着名的“五方佛”理念成就了包括无锡灵山大佛在内的佛教景区,而五方佛的概念主要反映在《大日经》里,分别代表五种智慧,引摄众生。《华严经》里文殊菩萨是最高智慧的代表,这可以为以后全国着名佛教景区“联网”提供思想基础,“信息共享,效益双赢”。
河南佛教学院主体寺院暨文化景区规划理念
(第二稿)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刘元春
佛教立意,也重新写出了,算是第二稿,用的是我的笔名(释体印)。究竟如何,后来是否按照去做,暂且不论。我只是依据自己佛学研究的心得,以及结合家乡的地理人文条件,表达了个人的想法而已。为了集思广益,得到大家的高知明慧,希望发表在网上,引发大家讨论。或许有益于后来者借鉴吧。
一、佛教立意与景区布局
佛经中有言:“菩萨者,福慧深利,道观双流。”“福慧双修”、“福慧双全”是众生成佛的必由之道,也是众生修行的理想追求。福德与智慧,是人生圆满的根本,既是因,也是果。物质的供养与施予,精神的抚慰与激励,让社会群体平等和悦,最终同升极乐,所谓“法界悉充满,福慧咸广大”——这正是大乘佛教菩萨行的精神实质。也符合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考量。
佛教信仰活动中,把修行布施等善行,谓之福德。习惯上,又分为“三福业”:用布施善行来探求解救贫穷之法,用平等爱心保护一切生灵,用智慧思维寻求解脱之道。其内涵已经是福慧融合、双修双全的,这与学修并进等理念实质,也是一体不二的。投资者捐办河南佛教学院,并且将要兴办利世利人的资生事业,就是要弘扬大乘佛教“以出世情怀,作入世功德”精神的。因此,我们试把“福德与智慧”作为整个景区建设的精神立意。
为此,再根据当地山水地理等自然与人文资源,我们设定了主要的景观布局:一个中心两条基本线三个活动区(包括两条文化长廊)。简要言之,分列如下:
(一)福慧园:岳家庄中心区。主要是第一期工程“河南佛教学院”(出家学僧为主的佛学系)暨主体寺院“福慧寺”及其附属建筑;第二期工程“河南佛教学院其它科系与社会培训教学区”(包括相关的实习工作间等)。
(二)福道线:从进山牌坊“福慧门”开始到田王寨,以公路为串联线的风景链,划为第一基本线。这条基本线最长,分两段,串连了“福乐园”和“福观园”两个活动区。从福慧门到福乐园,近五公里的公路(包括景区电瓶车路与景观步行道)沿线,依山势环境散建着多个殿堂、露天雕像、休闲景点等,共同构成一条立体景观线。从福乐园到福观园,长达数公里的山路陡峻,山石飞瀑,茂林修竹,是一条揽胜探险的徒步山路。根据佛教义理以及民俗追求吉祥的心里,因地制宜,设置景点,构筑一条佛教与吉祥文化的艺术长廊,通达最高景区福观园。其中,可以把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存资源,涵盖进取。
(三)福林线:从法冠山(寺院背山,拟改称之)经龙凤山蜿蜒到龙潭河水库中心的龙潭山风景链,划为第二基本线。这是一条要展现佛教多元文化艺术特征的、凸现整个景区艺术品味的靓丽风景线,景观(尤其是夜景)线条将构成一条“巨龙卧波”的灵动气象。龙脉结穴,水库收气,山游水而风,水护山而动。水中央,山之上,将矗立一座金刹玉体的“圆通塔”(暂名),与蓝天、绿树、碧水,相映成趣。
(四)福乐园:上刘湾文化交流活动区。金蟾山下,群脉平阔,竹绵树古,水绕玉带。金蟾山四周,扇形环绕着多处靠椅穴地,将以“福乐堂”为中心,散布着“普愿阁”、“安养院”、“报恩院”、“居士林”等建筑设置。这里将是佛学院师生才艺展示、四众弟子愿行实践、社会救助与社会文化交流、游客休闲等的场所,也是佛教入世精神展现的磁场。
(五)福报园:龙凤湾生命关怀活动区。生命关怀不等于临终关怀,它也包括基于佛教因果报应理念上的对现实人生的引导活动。这里,有两条山涧流淌不息,滋润着千亩农田,当水库蓄水后,水波相连,不宜建筑食宿生活群区;适宜围造千亩(数百亩)荷花池,既能净化水源,有契合佛教景区的立意——规划依山形地势建造“接引殿”、“地藏院”,配以“九品莲花”,正好构成一个极乐世界的景观园区。生达极乐世界是信仰者的“福报”。为此,将在荷花池上修建“四十九转回廊桥”,“般若石舟”等,把有关殿院连接起来。这样,在山环水绕、荷花飘香的福报园里,构筑了一条回廊悠悠的“生命隧道”长廊,人们将从佛经描绘的三世因果图画等,在情感与理性中,在对生命轮回的探求中,提升自己的行为品格。当然,这里应有一定规模的宗教祭祀用品销售场所。
附注:因为货运公路(也是出口公路)经过这里,往西是比较平阔的山坳,可以开发修建成当地土特产展销群落,以及旅游纪念品集中销售的场所。——这些也属于生命关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六)福观园:田王寨(拟改称“天王寨”)闲适和悦活动区。观,有观想、襌观等内涵,也有憧憬、瞻望的意蕴。这里山势是景区最高处。根据佛教对未来佛的信仰,准备建筑弥勒兜率宫。石塔寺院,既是礼拜殿堂,又是观景高台。回归自然,也是人性的回归,人类只有与自然协调共生,才能有美好的未来世界。这不仅是佛教的,也是社会普遍的价值期求。因此,在这里不要生活做饭,尽量少些喧嚣,而配置一些诸如“一味楼”、“净息园”等闲适和悦、自然天成的休闲园林。
为了构筑一个光明无限、光光交互、多彩圆融的美好意象,将在六个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上,设置激光照射光源,加之周围山顶处的光源照射,节日的晚上必将构成一个光景奇妙的美好空间。
二、主体寺院构筑风格与功能特点
根据投资方要求,主体寺院采用隋唐建筑风格。这与山势风貌相应,凸现古朴雄浑的风尚。中国佛教成熟于隋唐时期,佛教文化也繁荣于隋唐盛世。从历史文化发展的内在脉络看,当今的佛教教育都不能离开对隋唐佛教文化的承续。河南佛教学院依托的主体寺院,确立这样的风格,自然也有形质相辅的意蕴。
寺院主体及其附属建筑,分三个有机相连的区域:从山门(三门)开始的中轴线四重主要殿堂及其两边配殿等,为核心区——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佛殿(暂名)、般若楼(藏经楼),两边四个配殿(暂不名)后面院落,分别是“普敬院”(左,是佛学院师生生活区)、“普供院”(千人大斋堂和寺僧生活区);佛学院教学区“三学堂”,是一座园林庭院式建筑;山门与“六相门”之间是寺前广场,包括中心的圆形放生池、音乐休闲平台、对外素食餐饮和宾馆(上客堂、下客堂)等附属设施。三个建筑群落,有机相连,和谐统一,引水入寺,茂林修竹;背依法冠山,左青龙,右白虎,案山重叠,如封似闭,构成了一座完整的佛教寺院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主体寺院建筑在继承传统与创新的理念基础上,我们在建筑形制与使用功能上,都有一定的改进。突出的如:(1)山门及寺前广场——山门阁楼考虑了大型演出需要,依山势构筑了一个相应的可作舞台的前台,是佛教艺术系师生们面向社会演出的露天剧场,也是社会大型文化活动的一个合适场所,一举多用。(2)般若楼,取佛教追求智慧修学意义,改藏经楼为般若楼。拟建三层,包括一楼容纳三百人左右的讲堂(会堂)、二楼禅堂、三楼藏经楼,作为图书馆。它既是寺院最高建筑景观,又服务于佛学院师生修学需要。
三、佛学院构筑与内部功能
根据佛学院教学需要安静的环境,又借助地形空间可能,我们把佛学院教学区即“三学堂”建造在寺院左后方的空地上,山泉入院,在院落中心形成一个曲径回廊的园林景观,可供师生课后休息放松。前门通往普敬院、普供院生活区、般若楼等,侧门通过山涧拱桥沿石阶路,与第二期的教学区、操场等相连。
院落以两层主楼为中心左右分区,连接两边延伸折转的三层教室、电教室、多个小型学术会议室、报刊阅览室等。主楼设置会客室、教务处、办公室等。
有关房间设置可以供300人以上师生教学用。
四、环境保护问题
因为景区的龙潭河水库是供给数十万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所以环境保护是景区建设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方法要因地制宜,生态环保,等。为了排污方便,景区生活区集中建设。
五、水电节能问题
利用山泉水,修建水塔等。
六、交通问题
为了环保,不破坏景观,又要考虑不同年龄层次信仰者、游客,应有两条交通线——即福道线,主要走景区电瓶车(双车道,可走消防车)配以石阶步行线,供游览者、朝拜者行走方便。因为从福乐园到福慧寺、再到福报园距离不愿,而且景点密集,不必车行。防止污染,也不宜车行。另一条从国道经龙凤湾等地到佛学院和福慧寺的,主要用于生活货运和游客离开景点。
七、景区声光问题
八、消防问题
当地山水相间,泉水丰富。景区的都有穿越的山涧。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