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念诵网

重整中国文化断层的宏图大业——南怀瑾先生推动儿童中国文化导读

发布时间:2023-08-14 14:33:57作者:念诵网

重整中国文化断层的宏图大业——南怀瑾先生推动儿童中国文化导读

  一九九七年八月,金温铁路全线铺通。伟大的孙中山先生80年前的梦想、温州和周围16县1,500万父老的期盼终于实现了。这条铁路全长251公里,有隧道35公里,沿线地形复杂,施工艰难。从申请报批到竣工,总共投资近30亿人民币,费时10年。南怀瑾先生在完成这一艰巨的铁路工程后,又提出新的目标:重整中国文化断层,推动儿童中国文化导读。

  一、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南怀瑾先生为什么要推动儿童中国文化导读?这首先基于他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出现断层的深刻危机感。无论是在着作中、讲堂上,还是在与学生或友人的言谈中,南先生都表达了对民族文化发展命运的深切关怀。他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我们只要看看犹太人就知道。自摩西出埃及,到现在二、三千年来,犹太人在世界上始终是第一等人。在几千年以后的现在又重新建国。犹太人几千年来的教育,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始终保存他自己的文化。可是世界上的人忽视了这一点,尤其我们中国人更不注意。

  南先生无限感慨地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如今却像个乞丐一样,向西方讨文化的饭吃。”这是因为中国历史进入近代后,经济、科技和军事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侵略。一些知识分子寻找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结果把账算到了文化传统的头上。他们以为是旧的文化、特别是孔子的儒家学说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拖累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五四”运动时的一班人,为了使中国走向现代化,提出打倒“孔家店”,推翻旧文化。可是,他们分不清甚么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经过几千年考验积累起来的精华,甚么是后来人穿凿附会、肆意曲解,加进去的糟粕,结果就把精华与糟粕一起抛弃,就像倒洗澡水把小孩一起倒掉了。旧文化推翻了,新的中国文化是甚么,并没有建立起来,就这样把中国文化传统拦腰砍断。

  他们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教育,提倡接受新的教育。传统教育以人格的养成为贯彻始终的精神。新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于开启国民知识和普及教育的效果,的确迥非前代可比,但知识并非就是学问。人格的养成和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并非有了知识就能成功。我们现在的教育大体上都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并没有真正顾及到国家民族承先启后的百年大计。现在的教科书变得只学语言,没有文化。小孩子上学读的是“小猫叫,小狗跳,猫叫狗跳好热闹”,没有任何文化内涵。这种教育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造成的流弊与祸害是很大的。这一代的中国人变得没有文化根基,文化断层很严重。

  南先生多次意味深长地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其实,中国经过几千年考验形成的文化如果丢弃,绝对是人类的巨大损失。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人类进步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现在,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已出现很多社会病。这些社会问题依靠西方文化本身已很难克服。很多有识之士反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从东方文明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我们中国人反而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的文化,月亮也是西方的圆,这不是开放,而是浅薄。

  二、寄希望于儿童,寄希望于未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大陆到台湾,从美国到香港,南怀瑾先生一直苦心孤诣地为重整中国文化断层在奔走、在呼号。近年来,南先生更强调文化重建要从儿童抓起。他说:“像我们这个年龄层,七、八十岁的人快要死光了,将来要想靠我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把国家民族文化保存下来是几乎不可能的了。”而从三、四十岁的人,从小就没有打好中国文化的基础,不中不西,不今不古,很难担当复兴民族文化的重任。这一代没有办法了,只有寄希望于儿童,寄希望于未来。趁我们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老一辈还在,极力培养下一代,把中国文化的薪火传下去,使得命如悬丝、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得以保存,进而发扬光大。南先生经常动情地说:“我是看不到小树成长的那一天了,但我相信,小树是一定会成长起来的。”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宝贵的文化资产,这是传统得以代代相传的载体,也是这个民族始终保持创造力的活水源头。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就在于由一批历代流传的经典构成了我们的文化资产。例如,印度也是一个文明古国,可惜他们的文化传统是靠一代代人口耳相传保存的。战争的浩劫,人口的迁移,民族的融合,口耳相传的历史文化很容易中断。因此,印度到现在就没有完整的历史记载。公元三到七世纪印度的许多历史面貌还是从西行取经的中国和尚,如法显、玄奘和义净的着作中知道的。即使有些国家保存了古代文献资料,但也未必能对后代产生影响。因为世界各国的语文,如英文、德文、法文,文字和语言是合一的。语言大约三十年一变,所以一百年前的英文、法文书籍到了今天,除非专家,否则是莫辨雌雄的。我们中国的老祖宗,晓得语言是要随时代变化的,所以把文字脱开了语言。只要用很短的时间,经过两、三年的训练就会写出来。这种文字,也就是文言文,单独成为一个系统,表达了思想。中华文化的宝库都在上下五千年的古典书籍里,古书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文言文所保留下来几千年前的思想,对后人来说没有障碍。通过文言文,后人就能凭借这些经典与前人沟通,从前人的智能中吸取思想养料。中国的文化传统就这样一代代延续下来,但每一代人也不是墨守成规,总有自己的创造和贡献,使我们的文化充满生机。每一代人的文化创造力就是立基于这些经典之上的,经过融会贯通,推陈出新,转化出新的生命力。

  然而,“五四”运动时,胡适一班人提倡白话文。这本来有益于普及文化,但他们却以废弃文言文为代价。于是,这一代知识分子不再能够使用文言文,基本上就读不懂古书,结果失去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无法再从传统经典中吸取养料,产生出新的创造活力。相反,只得拾人牙慧,从欧美文化中一麟半爪地讨一点来卖弄。因此,如今提出重整中国文化断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有实际内容的,就是要培养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一代人,找回打开这个上下五千年文化宝库的钥匙,让传统重新成为文化创造的动力。

  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就是提倡教十五、六岁以前的孩子熟读经典、开发潜能。读诵的内容,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着作。南先生说,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其它古书,任何一段,教小孩子像唱歌一样,很轻松愉快地背诵,不给他讲解,偶然稍稍讲一点。这样背下去以后,一辈子都有用,一辈子都忘不掉。不但中国文化要背,外文也可以背。教小孩子背书,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可以说西方人也忘记了。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朗读多了,音韵和字义等因素都会逐渐影响读者,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慢慢悟进去,将来长大后的学问就广博了。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方法,但在二十世纪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后,对儿童的教育,不再采取朗诵、背诵的方法,而着重知识的灌输和理解。这是受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胡适等人将杜威“生活即教育”、“理解为教育前提”的理念引入国内之后,将背诵经典视为食古不化的传统积弊。他们主张:教材的选编要按照分类化原则,依儿童理解能力,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他能懂的才教。教育目标遵循实用原则,儿童生活上有需要才教。教学方法要注意兴趣原则,也就是要顺应儿童的兴趣,有兴趣才学得好。结果儿童教育就变成了“小猫叫,小狗跳”。其实,背书的方法不但不妨碍社会发展,反而使社会文化更发达。背诵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智力、记忆力、思考能力,使头脑更细腻、更精详。

  南怀瑾先生对儿童背诵经典的这种看法是有科学依据的。德国医学博士林助雄医师等人的论证就证明了背诵经典的科学性。美国医学博士杨定一医师在台湾长庚纪念医院进行儿童读经所经历的身心变化的科学试验。他说,初步研究显示:参加文化导读活动的儿童,其记忆力增强,且数项eeg变化也类似高级静定的反应。当朗读经典时脑波韵律慢下来,而且比较同步,类似激光作用。这些脑波变化,可以解释为儿童在读经时所呈现宁静安详的身心状态,也因此更有助于注意力集中与持久。经常有家长表示,参加读经活动后,会迸发创造性见解,这些是与缓慢的α波及同步的脑波韵律十分有关联的。

  三、推动儿童中国文化导读

  南怀瑾先生在全球华人社会推动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是1997年王财贵博士在台湾提倡儿童读经后开始的。

  王财贵是国学大师牟宗三先生的弟子,现任国立台中师范学院语文教育系的副教授。王财贵博士从1994年起就在台湾提倡儿童读经,到处奔走讲演,希望以中国文化宝典开启儿童的纯洁心灵,让他们从小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奠定优美人格的良好基础,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在不知不觉中识字、拓展知性悟性、陶冶情操、培养人格。多年来,王财贵博士倾心倾力地为社会净化、人性升华的理想而默默耕耘。然而,在当今这个金钱至上、人欲横流的社会,他常有孤掌难鸣之感,儿童读经推展缓慢,始终难成气候。此时,他最需要的是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呼吁带领,将儿童读经推向更广阔社会阶层和更深入的教育领域。

  这样一位长者终于出现了。南先生得知王财贵提倡儿童读经后,立刻予以热情的支持,这正符合重整中国文化断层的理念。儿童读经为培养下一代,传递中国文化薪火,找到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途径。1997年秋,南怀瑾把王财贵博士请到香港,举行一次公开讲演,讲述他的理念,介绍指导儿童读经的具体做法。然后,南先生又将推动儿童读经活动作为他领导的国际文教基金会的一项长期任务,由李真吾女士具体负责儿童读经的组织工作。

  率先响应国际文教基金会的倡导的是台北薇阁学校。这所私立学校在台北以其高质素的教学闻名,薇阁学校从幼儿园的四岁小班和五岁大班起就都设有儿童中国文化导读课程,让孩子背诵四书五经等文化经典。这个学校的学生在读经后,不仅增加了识字和词汇量,提高了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而且人格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比较懂事,不与人计较,懂得体谅他人,具有反省精神,易于接受他人批评,容易静下心来,具有羞愧心,能够自我规范,爱整洁,守秩序。

  此后,越来越多的家庭、社区和学校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而且成效显着。例如,台中县大里市崇光国小六年级四班,从四年级开始读经,两年后全班面貌彻底改变。这个班级开展读经后,在整洁比赛、秩序比赛等团体竞赛中,几乎每次都拿全校第一;作文比赛、朗诵比赛、学科评比也都名列前茅。目前,台湾参与读经活动的少年儿童已从最初的1000人增加到80多万人。

  香港的儿童读经活动起步较早。1997年6月,天平儿童基础教育中心的主持人陈鸿远律师从国际文教基金会听到介绍后,就开办了第一个“经典文学诵读乐园”课程,招收一到四年级的小学生,每个星期到中心上课一个半小时,诵读《论语》、《大学》、唐诗、《三字经》等中国古代经典。由于课程效果显着,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中文水准,而且改善了他们的气质和行为,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赞同。天平中心不仅自己开展读经活动,而且逐渐向香港其它教育机构推广。他们协助九龙的伍华小学和马鞍山的泰白纪念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儿童读经活动,为他们提供教育大纲和免费培训师资。目前这两个学校的读经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尽管在这个华洋杂处的前英国殖民地,推动中国文化殊非易事,但经过三、四年的努力,读经活动正从天平儿童基础教育中心扩展到香港社会。特区政府教育署的总督学在考察了天平中心的读经课程后颇为欣赏,主动向其它学校推介。目前,不仅保良局属下的各个学校开展了读经活动,而且天主教会所属的各校也在课外开设朗读中国文化经典的课程。据保守估计,全香港已有3000到4000名学生投入了儿童读经活动。这个曾经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开始露出中国文化复兴的盎然春意。

  四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的推广

  1997年秋,国内拉开了推广活动的序曲,首先是国际文教基金会李真吾、郭姮妟等直接到国内各省演讲,积极倡导“儿童中国文化经典导读”。此外,在南怀瑾先生的支持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也组织开展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1997年10月,王财贵博士在香港公开讲演后,又与国际文教基金会李真吾、刘雨虹、周勋男等一行人就前往海南岛,在那里首先开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在国内的推广试点。第二年的早春,李真吾、郭姮妟母女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赵海英博士等再次往赴各地,开始了“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的播种工作。李真吾女士母女俩都是学教育的,郭姮妟先后获得美国纽约大学金融与国际贸易双学士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她毕业后先后在一家美国投资银行和法国里昂投资银行在香港的机构工作,为了推广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毅然辞去了银行的高薪职位,与母亲一道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们在六个月里到过天津、北京、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武汉、云南、兰州等地。他们的足迹还深入到贫困山区和偏远边陲。

\

  天津是国际文教基金会大陆推广的第一站,也是国内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的里程碑式的起点。天津河西区的副区长张俊芳说:“中央正在提倡素质教育,我们抓教育有了目标,却苦于没有能够落实的方法。现在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带来了经验,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完全吻合的。”1998年4月,在河西区举行的第一场演讲会就来了30多位校长。他们听完演讲后热情高涨,纷纷要求作为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的试点。最后,区政府选了10所小学、幼儿园作为第一批单位,实验期为三年。一年半后,参加实验的单位增加到14个,参加人数近万人。上至区长、教育中心主任,下至校长、老师,层层领导重视,社区教育中心指派专职人员负责,并制定阶段性的实施计划。学校将每天诵读的20分钟排入课表,每天对诵读情况有检查、有纪录。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事例比比皆是。河西区先后举行了两次儿童导读活动展示会,并邀请台湾读经儿童同台表演。他们还专门编印了《河西区中国古代经典导读实验成果集》。四年来,这个区的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生动活泼,持续有效。

  武汉是全国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推广的中心。1998年,在各方面的期盼下,武汉成立了大方儿童中西文化导读推广中心,全面宣传国际文教基金会倡导的导读理念,系统挖掘整理经典文化教育的各项领域,涉及中文经典、西方经典、经典音乐与乐教、胎教、儿童礼仪、儿童身心锻炼、儿童开发智能系列教程、师资培训、经典文化讲座(中国文化与经营管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未来趋势、文化产业与中国文化战略)等。推广中心武汉大学的留法博士余一彦教授几年来也一直在全国义务演讲,并拿出了仅有的积蓄支持导读的推广与教学,在这个汲汲于功利、热衷于炒做宣传的时代,为了文化的传续而不为名利所动,犹如浊流中的清泉,足以代表为文化而奉献的新文化一代。

  推广中心一向以低调务实的精神,投入所有的人力和资金,将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的火种传播到全国各地,还负责向全国各地开展导读的贫困学校、希望小学赠送导读课本。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推广、教学经验,始终引领全国导读推广的前沿。该中心正在筹备建设全国一流的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教学基地,向各地有志于望子成龙的家长伸出了真诚的手。

  儿童中西文化导读推广中心的主要教材有由南先生指导、郭姮妟负责,选编的儿童中西文化导读系列(含成人)教材。包括《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庄子》选、《孝经》、《千字文》、《孟子》、《诗经》、《易经》、《菜根谭》、《幼学琼林》、《黄帝内经》、《药性赋》、《礼记》、唐诗、词曲选等古代文化经典,分成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共十二册单行本和相应的合订本,约三到四年可以学完。由郭姮妟选编的《儿童西方文化导读》教材在台湾省获得读经教材一等奖。

  鉴于导读的理念还将会影响到更多的教育或其它领域。国际文教基金会还成立了儿童智能开发中心,并与华东师大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在师大附属的幼儿园、小学进行实验教学。1999年8月,双方联合进行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与潜能开发绩效实验。他们选取上海2所幼儿园和4所小学中的几个班级为实验班级,并选定了平行相关的对照班级。对实验班级实行了两个学期的经典导读训练,分别对他们在识字量、记忆力、注意力、智商和人格等五方面的指针进行实验前后差异、对照班和实验班之间差异的比较和检验,作出研究报告。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对于同时提高儿童的识字量、记忆力、注意力和人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的效果是增加识字量。每天诵读15-20分钟的华东师大幼儿园实验班的大班儿童,平均识字比对照班的儿童多129.92个。宝山实验小学二年级实验班的学生比对照班平均多识字289.15个。可以说这些实验已经触及了一个巨大冰山的一角。

  1999年起,ici国际文教基金会、大方文教开始邀请王财贵博士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当年10月,武汉市教委通知市区400多所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参加,会后有数十所小学陆续开展,形成一个高潮。王教授每年在各地的巡回演讲极大促进了导读进程。

  在南老师的家乡温州,刘煜瑞、吴震东和南小舜先生创立了“绍南文化心”,积极推广儿童中国文化导读。2000年9月17日,温州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温州古诗文朗诵音乐会”,300名儿童登台朗诵《大学》等古代经典。12月17日,又举办了“小状元比赛”,温州市和附近乐清、泰顺等县的300名儿童参加了背诵《大学》等7个科目的比赛。2001年3月,该中心邀请余一彦博士到温州一带巡回演讲,推广儿童读经,听讲的师生和教育管理干部约有4千人。

  李真吾母女和赵海英博士曾去广东连州山区推广。许多乡村教师跋涉了五、六个小时、翻山越岭来听讲演,为的是给当地学生带回外界的学习讯息。这个山区每个家庭的年平均收入只有400元人民币,但他们毫不迟疑地购买导读课本。因为这里的孩子读书认真,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他们知道唯一能走出这穷乡僻壤,到外地去谋求发展的就只有读书这条路。河南长垣县马野村希望小学是一对农民夫妇办的民办小学,校长马文仲还是一位全身瘫痪的残疾人。但他们坚持带领全校200个学生开展导读活动已经二年了。学生们已经背完了《三字经》、《孝经》、《弟子规》和近百首唐诗。

  目前,由国际文教基金会和武汉大方推动的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各地开展的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既有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也有公立、私立学校自发加入的,还有志愿者自办的大小义务教学班。在武汉、天津、上海、北京、南京、重庆、成都、深圳、广州、济南、淄博、郑州、漯河、南宁、桂林、长沙、株洲、福州、厦门、海口、兰州、乌鲁木齐、沈阳、长春、大连、连云港、昆明、贵州、西安、杭州、温州等地,甚至远到内蒙古的巴盟都有。全国国内29个省市直接参加读经的少年儿童已达200多万人,受影响的成年人超过700万人。

  五、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组织扶助农村贫困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而闻名于世。1997年10月,“希望工程”经过近十年的历程,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原先的目标大致已经达到,需要提出更高的战略目标。此时,南怀瑾先生向徐永光先生推荐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徐先生认为这是一项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道德文化修养的新的希望工程,遂将其定名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1998年初,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决定推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组织孩子每天用15-20分钟的时间来诵读中国传统古诗文中的经典之作,用经典来充实、开发孩子们记忆力的黄金时代,让中华文化在新一代中国人中传承。徐永光认为:指导儿童诵读中国古代诗文经典的意义,一是在于开发记忆力,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文化准备;二是打好语言文字功底,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不会写文章,其原因是语文基础差。中国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这些千古美文就是最好的范文,而学习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幼时背熟。三是获得熏陶和修养。古诗文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如“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这些积极的人生理念和道德精神,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此成立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青年学者陈越光先生担任主任,负责落实全国儿童读经的组织推广工作。

  1998年2月18日,组委会开始在北京、湖北的1500名小孩中进行三个月的试点工作,以便取得经验,全面推广。试点单位包括农村贫困地区小学、城乡结合部小学,城市普通小学、高校附属小学、民办学校、幼儿园和文化背景较好的街道社区等7种类型。试点单位的大多数教师和家长从孩子们的变化中亲眼看到,读经不但能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发育,而且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进行的评估结果显示:94?2%的家长和100%的教师认为,诵读古代文化经典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

  试点成功后,1998年6月,“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激活。组委会向全国青少年提出“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口号,确定以“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的方针指导儿童读经。他们原先指定的计划,是开展10年,组织全国的100万孩子参加,但活动一开展,发展速度大大超出预料。最初是学校的热情比教育主管部门高;家长的热情比老师高;农村学校的热情比城市学校高。后来,各地的学生、家长、教师和地方政府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这项文化重整工程。广东廉江市“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已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全市490所中小学的近4万名学生积极参加。湖北罗田县实验小学利用校内闭路电视,开办《古诗文导读》专题节目,每天向全校播送10分钟,时间一到,全校2800名学生便与主持人一起齐声朗读起来。河南尚义县副县长刘善修称,“古诗文诵读工程是构筑新的希望工程,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就容易却艰辛。”山西右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委书记高厚说,“与物质贫困相比,精神的贫困更为可怕。古诗文诵读工程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后为富民强县作出贡献。”

  文化导读工程在各地铺开后,效果是显着的。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参加导读后,已能阅读《资治通鉴》,流利地说讲英文和大量背诵莎士比亚英文原着。北京21世纪实验学校发现,孩子形成背诵习惯以后,往往更喜欢背诵那些稍长一点,一气呵成的诗文。像《陋室铭》这样的文章,小孩子往往用二三十分钟就能背下来。家长起初比较多地着重于开发孩子的记忆能力,后来家长发现参加活动后,孩子们的语言文字能力大大提高,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在许多地方,小学生每天诵读20分钟,坚持3年后就能背诵10万字经典,超过大学中文系本科生的背诵量。更重要的是家长越到后来越看到,孩子在经典古诗文中吸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气质也提高了,就是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许多家长和老师来信,对于孩子们把诵读的内容举一反三地用于现实生活,都感到非常意外,非常惊喜。如一所私立学校有个男孩子,由于家庭富裕,从小娇生惯养,平常在家里什么活都不做。学校开展读经活动后,孩子居然主动在家扫地。妈妈觉得不可思议,问他怎么想起扫地来了。孩子用一句古文回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2000年3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美国朗讯科技基金会、国际青年基金会在北京联合搞了一次“古文诵读──城乡手拉手”行动。当外国友人走进学校,看到成千成百的小学生大声背诵《论语》、《老子》和唐诗、宋词时,他们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说:“虽然听不懂内容,但从孩子们的神情上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力量。”

  1998年9月28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ici国际文教基金会、台湾薇阁学校、澳门中华教育总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四地少年文化交流活动”。14个台港澳的孩子与50个北京孩子参加了这次交流活动,增进了孩子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感情。1999年春节,在北京音乐厅举办10场“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北京8所小学的500名孩子与艺术家同台表演,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等欣赏了朗诵会,对儿童读经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2000年12月,“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全国组委会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行表彰大会,16个省区的50个单位和150名个人获得表彰。文化导读活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不仅在中国内陆及港澳台推展,而且波及到东南亚、北美、欧洲的华人社会。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荷兰的中文学校都开展了儿童读经活动。马来西亚的儿童读经是从1998年底开始推动的。南先生请王财贵博士去那里演讲,引发当地华人社区留意儿童读经活动。他们还专门组织儿童读经考察团到台湾取经。目前,当地有数千儿童参与了读经活动。1998年7月,南先生安排王财贵博士到美国举行专题演讲,带动了美国的读经活动。杨定一、王瑞华夫妇积极奔走筹备支持。美东中文学校协会会长童振邦极力将活动推广到所属六州的中文学校,德州、加州等地区也都先后加入。许多家长亲眼见到小孩朗诵《大学》、《老子》、《论语》都相当惊喜。这些家长也就自觉地成为推广核心。许多人在家自组小班,朗诵经典。1999年5月29日,在波士顿举行的美东中文学校年会上,数十名儿童搭乘巴士赴现场做朗诵示范表演,使儿童读经的影响在美国进一步扩大。目前在杨博士的推动下,美国成立了“世界儿童智能开发基金会”,希望发展到英文及其它语文的经典导读,同时争取各项文化及国际组织的认同,以便推广到西方文化圈。

  由于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的实际效果明显,国家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以及青少年彩虹服务基金从2001年3月起,在全国推展“少年儿童中国经典文学诵读活动”。该中心主任艾玲女士先行组团到香港观摩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返京后积极推动这项活动。他们在北京选定首批试点学校,然后向全国推广。目前已有1万5千名北京儿童和5千名内蒙儿童参加读经活动。国际文教基金会向他们捐赠了2万册教材,香港热心人士温金海和张宗利募集了活动经费。

  这项重整中国文化断层的工程,南先生引用《易经坤文言》的“无成有终”做为这项工程的总结,希望年轻一代努力做下去,真正完成中国文化断层的重整,因为这是一代中华儿女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