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道性(下)
杨郁文 主讲
九、相须性
第九,[相须性]。“相须”这 个 名 词 本来都说是互为因缘,这样不太好,相须比较好。为什么呢?长阿含二三经说:“有戒则有慧,有慧则有戒;戒能净慧,慧能净戒。‥‥‥如人洗手左右相须。”戒能助慧,慧能助戒。
像左右手一样,两只手不管哪一边比较脏或两边都是脏,一开始在水中搓来搓去,互相使对方干净,这叩左右相须。大家都晓得要止观等持,由止入观,由观入止,最后都要维持止观等持,或者刚才七觉支的念觉支以外的三个、三个的觉支的调整,这一些都是相须的,不能偏重,也不能不晓得有什么变动,或者不能不清楚已经维持平衡。中阿含一○九经说道:修止可以得观,修观可以得止,止观相须。我们信、进、念、定、慧五根的平衡发展也一样的要求。信跟慧要取得平衡,若太有信仰,而忽略掉智慧就容易流于迷信;若太要求自己理智,而忽略掉因果的信仰,也不好。奸邪之辈、无恶不做的人,你说他们头脑好吗?智慧型的犯罪者,头脑好得不得了,可是他们有没有信?没有。有没有因果观念?没有。做恶会受恶果,不相信;善有善果,他也认为骗人,这样的话,他会天不怕,地不怕,做尽坏事,不好,所以,信跟慧要平衡。而进跟定也一样要平衡,心太精进会掉举;定过头会昏沉、懈怠,这等于拉弦一样,绷得太紧,容易拉断,放得太松,拉不出声音,要紧缓适中。这也是下面所要求平等性所说的。
十、平等性
第十,[平等性]。二十亿耳是一位佛陀弟子中精进第一比丘,最努力用功的人,可是过分了,过分到没有成就,眼看比他不努力的人都已成就,他拼命用功,一事无成,而家里又是富有人家,他说:我想还俗回家,我利用我的福报来造福就好了,不修行了。佛陀晓得就叫二十亿耳过来。对他说:你在俗时会什么乐器吗?二十亿耳说:我以前拉琴。佛陀说:那你要拉出美好的琴音的话,把弦绷得很紧,好吗?他说:不好,容易拉断,声音不雅。佛陀说:那放松好了。二十亿耳说:太松了也不行,要紧缓适中。佛陀说:你都懂得这样的道理,你怎么不应用到自己身上,你就是琴弦绷得太紧了,所以,样子在拉弦,也有声音在发,听起来都没有什么错误,其实是有问题的,现在你把精进的程度稍微缓和下来就好了,紧缓适中。这就是佛陀说的:“精进太急,增其掉、悔。”掉就是掉举,悔就是后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莫取相!”精进要恰到好处。
十一、中道性
第十一,[中道性]。中道性,所谓离苦乐两边行中道,这也是修道的最高原则的一种。佛陀在波罗捺鹿野苑向五比丘初转*轮时候,就提到这一点。以前,身为太子过分的享乐,而修苦行六年又过分的苦,由于一事无成才放弃苦行。现在所说的是极端的苦行,极端的享乐,我们会奇怪有这样的人吗?大家都是好乐恶苦,大家喜欢愉悦,喜欢享受。可是有些人会发现到享受也会构成另外一种负担,一种苦的原因。另外有些人饿得没有力气,饿得发慌,吃下东西以后,精神来了,很舒服拍拍肚子,涅槃是也,我这就解脱了。所以,有些人认为只要追求满足欲望,那就是涅槃。这样要求涅槃只是满足欲望而已,这就是对着身体来满足,实际上食色要使你满足,永远没办法,不但是没有办法,反而是最多苦的来源。
佛陀从菩提树来到鹿野苑,这五位比丘看到佛陀远远的来了,大家相约说,我们不要理他,那个人已经没有用了,不修苦行放弃修行,我们不理他,不过越来越近时,大家发现悉达多太子不一样了,他们发现到容光焕发形之于外的佛陀过来了,本来说不理他的人,现在拿椅子的拿椅子,打水的打水,拿脸盆的拿脸盆,在迎接他。佛陀晓得要解决他们的疑问,就开始说啦,过度极端的追求欲乐不好,不是修道的方法;过度极端的苦行也不好,离开这两种极端,就有中道,这个中道不是中庸,不是苦与乐的加起来的二分之一,而是该苦的时候让它苦,该乐的时候让它乐,修行的过程当中,身体精神都有苦乐的体会。中道,只是不极端采取苦乐的作为来修行,只要合乎正确的方法,在修行的过程有障碍的苦处在,也有超越障碍之后的喜悦在,身体也有某一段时间的违和,也有另一段时间的调整,而不能说苦就不好,现在坐下来会苦,是修苦行,佛陀说要中道,那不要坐禅好啦,现在坐禅坐到某一种程度,身心轻安会乐,那又不好,不是这样,苦就让它苦,乐就让它乐,该苦、该乐、该不苦不乐,只要明明白白就好啦!这是要紧的。
从相应性、对治性、相须性、平等性、中道性这几个性质是在修道过程当中,一直在应用,一直在活用的,也就是修道的要求。在我们修道之前,事先认识有这几个特质,我们要记在我们的脑海里面,而在应用时,就可以找相应的,找对治的,找相须的,维持平等,维持中道来修行,这是最稳当的。
十二、实践性
第十二,[实践性]。我们刚才提到佛陀是非常现实的人,不过现实不是势利眼的现实,是所有事情在崇高的理想目标之下,都以真正可行的方法来进行,这样的现实就是顾及到可行而来的实现。有许多人过份强调理想,生活在理想之中,而不顾实际,那是在幻想。在杂阿含二六三经佛陀用三个隐喻来说出下面的内容:“不修方便随顺成就而用心求:令我诸漏尽,心得解脱,当知彼比丘终不能漏尽解脱。”为什么?因为他不切实际,只要求漏尽解脱,就是最高的理想,最高的目标。我们不能失去目标,失去理想,可是他不着手进行,为什么?他不修行,不学习,不一再的来修改自己错误的地方,开展好的成份,那是不可解脱的。那么我们应该要怎么样?透过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正道,也就是三十七菩提分。在整体性、次第性、随时性、缘起性,顺着法性,又按照行道的要求来推动,这样才有漏尽解脱的一天。
佛陀就说了譬如孵鸡,孵蛋的鸡,生了好多鸡蛋,它能随时荫馏、孵蛋,也能把蛋调整位置。等到小鸡形成了,它的嘴巴能敲破蛋壳,爪也有一蹬的力量,这个鸡蛋的设计,由内打破很容易,由外要压破很难,它的机械构造就是这样。所以只要母鸡一直认真的来孵蛋、转蛋,而不必在那里祈求土地公:我的鸡子赶快成熟吧!它只是本能的动作,已经合乎缘起使鸡子形成,破壳而出,这种破壳而出就是开悟,从黑暗的局限的范围打破了,而得到了自由自在。不能靠祈求,而是靠实行,靠孵鸡蛋,靠转鸡蛋。
再一个比喻,像木工,使用木柄的工具。一天到晚在抓,最后他会惊讶怎么都有凹痕,他拼命再摩擦看看,也不会立即凹下去,不过每天摸一摸,十年的时间就凹痕出来,去除漏也一样,你在短时间想把漏去除掉,等于要把木棍立即磨凹下去没有办法,只要天天顺着给他把握使用,久而久之就会有凹痕下来,只用求不得,去除漏就是这样,你不能要求去漏多少,只要认真的修行,漏就一直消失在无形当中。
另外一个例子,像海边木造的船或者木排、竹排也好,用藤捆绑着,湿的藤不用工具要弄断不可能,干的藤也一样,用我们的双手很难弄断它,可是在海边晒晒太阳,干了,又下雨又吸收水份又膨胀了,又晒晒太阳,烘干,这样一缩一膨胀,逐渐把藤的细胞裂开来了,最后没有人碰,藤条也会断了。我们断烦恼丝也一样,只要风吹雨洒日曝,也就是顺着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行过程,时间一到,条件具备,这些烦恼丝就断了。而开悟、去除漏、断烦恼丝,只用求的没有用,有一些人就是求菩萨不要有烦恼,使我断除烦恼。真正的菩萨会说我怎么能替你断?假使能替你断,不用你求老早给你断了,要透过求,才替你断的菩萨,那是世俗的现实,也不是很好的菩萨。
十三、实证性
第十三,[实证性]。杂阿含四九九经提到有一位月子比丘,月子比丘就是提婆达多的学生,有一天来看舍利弗,舍利弗就问他,你们老师怎么教你们?月子比丘就说,我们老师说:“比丘心法修心,是比丘能自己说:我已离欲,解脱五欲功德。”舍利弗说,你们老师怎么不这样说:“比丘心法修心”?真正的离欲、离嗔恚心、离愚痴心而给自己体验到真的没有贪法,的心没有恚法,没有痴法,更可以肯定自己没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在这种成就之下方可以肯定自己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也就是真正的解脱五欲,乃至色欲、无色欲的功德。我们在高速公路的起点,一动也不动,永远到达不到高雄。若在高速公路的起点,车子已经开了,进一公尺就是接近一公尺,有人误会以为到达高速公路都会到达高雄,不是的,只是比较有可能,最后终于有可能,不是一上高速公路就到达目的地。很显然的,有些人中途或休息站下车,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由此可看出来舍利弗要求什么?任何道以实践有所成就,再来肯定,不能说我有修道就得道。见道还要修道,修道还要证道。
杂阿含三五二经里有三位尊者,那罗尊者、茂师罗尊者、殊胜尊者。那罗尊者就问,你除了信、欲、闻、行觉想、见审谛忍,然后如实有正自觉知见,有生故有者死,不异生有老死?茂师罗尊者说:我就是有。对方说那你就是阿罗汉?他不敢说,他晓得自己不是阿罗汉就没有回答,旁边的殊胜尊者替他回答:就比
喻口渴时要寻找井,到达井边没有舀水的工具,没有罐,没有绳,水面很深,看得见水喝不,所以见道不等于得道,在打水时也不一定能取到水,水打上来喝下水,口渴消失,才证明真正的喝到水,否则梦中打水越喝越渴,说不定有些人在幻觉中肯定自己,而越陷越深,有些人说这是走火入魔现象。实证性表现出来的是见道就有修道的可能,修道就有得道的可能,得道才是证道,可以亲自体验肯定。
十四、渐次性
第十四,[渐次性]。在四圣果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成就,你不能说,我证须陀洹果就等于阿罗汉果,因为得阿罗汉果的人有断三结,我现在断三结,我跟阿罗汉一样的成就,你只能说跟阿罗汉的断三结一样的成就。
现在师父和徒弟之间,徒弟学了一招就要离开,认为所有能耐都有了,事实上,不见得。以禅宗来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开悟的悟有时候和误会的误是一样,正确的开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没有错,不过这是禅宗的修法我不便谈。
现在我们就以杂阿含三六五经来说:这里提到须达长者,他是早期贡献精舍给佛教界有名的长者,他问佛陀:“此四圣谛渐次无间等,或顿无间等?”佛陀说:“此四圣谛渐次无间等,非顿无间等。”也就是苦集灭道,不能在一下子都能现观。无间等就是现观(abhisamaya)。我们刚才已经晓得,对苦认识到一种
程度才会寻找苦的原因,发现到有集苦之因,对苦跟集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你才能肯定苦可灭,否则的话你怎么敢肯定?对苦集灭有某一种程度之成就,你才放心求灭苦之道,行灭苦之法。苦集灭道是渐次无间等,没有办法一顿无间等,顿渐之争另当别论,这是题外话。
我们针对杂阿含四三五经来说,佛陀就用比喻,用凤凰木的两个叶片,或者凤凰木的细叶连合起来盛水可以吗?沾水可以,盛水没有办法。那为什么?做事情不合乎实际。怎么样才可以?佛陀另外用一个比喻,用草藤编成篮状,再用嫩的如凤凰叶的细叶垫底,上面再摆荷花叶,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盛水器了。荷花叶很大可以装水,不过荷花叶装水越多,从两边一提就破了,拿不到水,怎么办?下面有支撑的东西就好了。用藤编就好了吗?有刺或有比较突起来的地方就刺破了,怎么办?用草藤编成篮,用细叶垫底,上面再摆大的荷花叶后,是非常稳当的盛水器。
这一经有我们需要相当了解的地方,包括渐次无间等,我们要修道,对苦集灭道没有深刻的体会,不算修道,样子有,实际没有,真正走上道,那要有苦集灭道相应,才能在圣出世间上的八正道上前进。以上所说的是证道的要求,我们行道要证道,但是证道不是一见道就证道,一修道就得道,也不是一顿的道,就是逐渐逐渐来成熟自己,而接近涅槃,顺着道迹一步一步前进,最后才入涅槃。
十五、同行性
第十五,[同行性]。除了以上的了解以外,还有同行性的肯定,我们要了解过去一般说法,苦集灭道是小乘修行者的方法,十二支缘起是缘觉者的修法,菩萨至少要修六波罗蜜才行。阿含没有这样的分法,道就是道,唯一行道。同样佛陀所走的路,佛陀完全没有遗漏的介绍出来,是什么道?就是八正道,就是四念处为首,开展出来的八正道,或者是三十七菩提分,都是同一道,怎么样来证明呢?杂阿含六三五经说:“若比丘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我们不要忘记四念处为首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因为法念处是所有的法都包括在里面。“未净众生令得清净,已清净众生令增光泽。”同样的说法:“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未得阿罗汉者令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杂阿含三九三经也一样说,透过四圣谛法门,三结尽,得须陀洹,他们都是有现观四圣谛到某一种程度;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果,一样是透过四圣谛;五下分结尽,身为阿那含也是透过四圣谛;漏尽、心解脱、慧解脱的阿罗汉,也是透过四圣谛;得到辟支佛道证也是透过四圣谛;而最后若得无上等正觉,也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人,他是一切知悉四圣谛,佛陀的四圣谛有特别的四圣谛吗?没有,也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跟佛陀所走的或透过阿含来走的道是佛道,并不是小乘道,而因为我们听法而行,我们就是声闻道。声闻者所走的道;也是佛道,只是自己的身份在还没有成佛之前所走的路,就是声闻道,成佛的时候,走过佛道而来,和我介绍出来的声闻道完全一样。
十六、必行性
第十六,[必行性]。佛陀在般涅槃之前,教导了最后一位成为阿罗汉的比丘须跋陀,佛告诉他,除了八正道,圣出世间的道,没有其他的道可以成就任何的沙门果,也就是有成就四沙门果的人都是透过八正道来成就,所以八正道的佛道乃是贤圣或佛陀必行的道路。
十七、可证性
第十七,[可证性]。佛陀在初转*轮的时候就表现这样了,初转、劝转、证转,他所
介绍的方法是肯定可以成就的,他以自己为例子,在度化五比丘时,乔陈如马上开法眼,成就须陀洹果,而另外四位,隔一天一位,到第六天再透过“无我相经”的开导,五位比丘都成就阿罗汉果。而世间上当时就有六位阿罗汉,包括佛陀,所以不懂得实情的人,骂阿罗汉是小乘的话,骂到佛陀头上,阿罗汉是可以尊敬的人、可以赞叹的人、可以服侍的人、可以供养他的人。有断德的人就值得这样,有三菩提者成为三佛陀,成就斯德,也就是成就阿罗汉,那么佛陀与阿罗汉、辟支佛陀所断的德都是一模一样,差别在什么地方呢?辟支佛陀和阿罗汉,一个是无师自悟,一个是听闻师长的教导才成就。同样无师自解的辟支佛陀和佛陀,他们不一样是佛陀除了断德以外,对更多人事物的了解更透彻,而得到无上遍正觉,可是佛陀能得到无上遍正觉还是走四念处为首的八正道,透过四圣谛法门而得到最大的成就。
我们从同行性、必行性、可证性可以肯定今天所谈的,今天所了解的修行法门,我们有信心,只要不违反法性,顺着条件,按步就班的在某一段时间,某一段范围,某一段时刻,用最好的方法,去除我们身心坏的成份,来开展我们好的方面,最后,五根平衡的成长,知、情、意平衡的成熟,成就人格的圆满,如来(tathagata),人格的圆满者,所有的人的最高成就,他们这些人,就是如来,就是佛陀。所以我们透过阿含,所要学习的阿含道不是声闻道,不过我们是声闻的身份,所走的就是声闻道,可是,这条道就是佛道,也是要完成我们的人格。希望大家能透过阿含来充实自己,终于,大家成为如来,人格的圆满者。谢谢大家!
张慈田:很感谢杨教授给我们很精彩的讲义及演讲,关于阿含道性是阿含学的一部份,还有很大的部份还没有讲,以后有机会继续请杨教授帮我们讲课。这个阿含道性,杨教授把它开展分析出来总共有十七种道性,这样的分析方法,以前研究阿含学的人还没有这样做过,算是一个很独特、很有开创性的分析,让我们更能清楚了解阿含的哲理,及做为修行上的指引。现在假使各位同修对于内容有一些问题,我们还有一些时间,可以请杨教授来为我们解答。
李冷雪芬:请问杨教授阿含经讲义有没有出版?
杨郁文:没有,可能要两三年以后,我现在重新整理。你们手上拿的也是其中的一部份,因为我事情很多,不能先从这边着手,很对不起大家。
某先生:我刚才看了杨老师上次的演讲稿,这里面有讲到三十七菩提分法的表格,而这次的讲义也有出来,从这里面显然可以看得出来,杨老师对这个表格相当的重视,这样是不是希望大家在读阿含经的时候把握这个结构?
杨郁文:顺着这架构,然后融会贯通。现在画出来是平面的,实际上是立体的,也不见得是立体而已,机械构造是立体的,还有有机的活动,只从物质而来认识还不够,我们是人 ,是身心互动的,身心相须、相应、相依的,所以在修道来说,我们像一个整体的有机体,既是有生机的个体,又是有灵性,就是有精神 ,非常复杂的精神活动在进行,不好的心态,也是非常复杂互相牵制,好的也是这样,修道也是这样,那么要让大家了解的是在道的次第上,次第相当于一个单一的受精卵,由开始分裂组合成为胚胎、胎儿、健全的婴儿,成长到成熟乃至于老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千变万化,很难了解得非常透彻,不过,以胎生学来说,他有先后发展的次第,那顺着这样的发展,我们可以认识身体的组织,透过精神的活动,也有许多生理学上的研究。而在这么复杂的结构当中,我们要修道就是借着三十七菩提分法,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有灵性的发挥,实际上就是透过十几种,或者分成四大类来体会、来应用,最后来实证。在阿含里面,有时候单说四念处就是代表三十七菩提分;单说念觉支就是指四念处法门为首,依七觉支开发菩提为目标的修心,不说修定而说修心的过程,实际上可以看出来,七菩提分法并不只是顺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在开展,而是顺着我们内心的活动状况作修改、调整,我们对于许多法门的了解,修行方法的认识,以及如何应用到真正的、实际上的日常生活当中,或者修定、或者念佛等等宗教生活的当下,都有最好的方式来进行。
朱纪忠:有些经典谈到四禅和四果的关系,就您的了解四禅和四果是不是有关系?
杨郁文:有关系,但不是绝对的。我们只能说同样一个人,他集中精神,而心活动的能力,反而因为过分的集中而不活泼了,因此不太适合,有些圣人还是尝试自己集中精神的能力,可以达到九次第等至(正受),不过出定还要作观。我现在提供一个意见,佛陀在菩提树下,对十二缘起作逆顺的观察,是在第四禅出定的状况下进行,我们透过这样的讯息,可以了解到,能到达第四禅定的人,他集中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他个人来说是最能发挥的时候。但是,阿罗汉一定是有身证八解脱的人吗?不见得。所谓慧解脱阿罗汉就是这一生,他都没有透过禅那(初禅以上)的体会而得到解脱的能力,也就是说单依慧根增上而不重定根增上,这样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不是这样,他是定、慧并重增上。
不过真的也有慧解脱阿罗汉的存在,他不一定是有初禅的体会,所以不能说有怎么样的禅定就有怎么样的沙门果。我们从另一个方向来看,佛陀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成就无所有处,一位是成就非想非非想处的两位仙人(圣人称呼为仙,因为有太高的成就,不同凡夫)。他们并没有断除根本烦恼,这里所说的烦恼并不是我现在有事情不能解快的烦恼,kilesa(烦恼 )是指心性污染的成分。要扫掉它,扫到干净,这就是断除烦恼的能力,就是非想非非想处也是没有办法。不但如此,假如定力的提升,慧力不跟进,在这样高的禅定之下,出定之后有错误的想法,有错误的经验,像常见、我见、遍一切处、十遍处,地就是我,我就是地,因为他有这样亲身的体会而落入我见、常见之中,所以定力一定能开发智慧吗?因人而异。跟四沙门果有没有绝对平行关系?对同一个人有平行关系,对其他所有的人就不构成平行啦!对同一个人,比如是你,你不修禅定,智慧能开发多少?可是你修了禅定,我可以肯定你一定会提升智慧。你不能说因为我有非想非非想定,甚至于灭受想定,所以找有断除烦恼的能力,只能说有压抑烦恼的能力,没有办法说有断除烦恼的能力,没办法肯定这一点。从根性来看,刚才说知、情、意,如是慧根,情是信根,意是定根,有些人偏向发展,有些人均衡发展,所以有些人易成就信解脱,有些人容易成就身证八解脱,有些人成就慧解脱,有人成就俱解脱,即所有的都解脱了。
释照淳:刚刚讲到四圣谛,谈到无间等的问题,那有渐次性,为什么佛陀当初开示四圣谛的时候,不是先讲我们有什么因而有什么果,反而从苦果这方面来告诉我们这个次第性?
杨郁文:这是对于缘起法门的了解问题,没有缘起法的认识以前,就是以果推因,因为果是事实,从事实来寻找原因,这是现实的问题;以因推果,是可能,是想像,不见得是事实,所以先由事实来认识人生实际的苦,八苦、三苦等,然后再追寻苦因,经过透澈了解之后知道,百分之因就有百分之果,百分之九十九的因绝对没有果,只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还没有结果。
释照淳:这边提到的现观是什么意见?
杨郁文:现观是abhisamaya的翻译。
abhisamaya有两种翻译,一是无间等(a-,无,bhi- 间,sama 等),一是现观(abhi-现、面对,samaya会合、接触)。面对着实际的状况来看它,中间没有任何的间隔,也没有任何会引起折射或有色眼镜(即扭曲形象)的条件存在,也就是能真正地、平等地把握事物,非常正确的。
释照淳:那是一种正思惟、正观吗?
杨郁文:这是一种结果,我们透过四预流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得到的一个结果,那么无间等、现观也是这样的意思。前者是杂阿含的说法,后者是玄装的说法,各有好的引导,不过对这两者都能把握的话,就更能体会 abhisamaya。(1991.8.11.讲于《新雨》台北道场,完稿经杨教授过目订正,感谢。本文由李冷雪芬整理姚 玉 芝)※
(1991.9.《新雨月刊》第49期)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