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分为七卷,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序品第一至安乐行品第十四)是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从地涌出品第十五至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是说一乘之果。也可说前十四品是开权显实,后十四品是开近显远;都是说最上乘法。
本品叙述无量无边大菩萨,住在下方世界虚空中,他们从地下涌出。为什么?因为要供养妙法莲华经,要护持妙法莲华经的缘故。这些法身大土在往昔时,曾经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现在他们都来弘扬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编按】: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二日,九十六天的“暑期楞严讲修班”刚结束,上人宣布休息两个礼拜后,将继续讲解《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十月六日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在月光最圆的这天,上人继续讲解〈普门品〉至十一月九日农历九月初九,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全品圆满结束。
在这两个礼拜休息期间,上人曾简单地介绍观音菩萨的神通妙用和感应事迹,给弟子们认识。今将上人这段介绍收录于此,以符合当年的时序,也帮助读者对观音菩萨有更多的认识与信心,多接近观音菩萨,多向观音菩萨学习。
观世音菩萨在佛教里,是占很重要的地位的。这观世音菩萨,有的人说他是中国的,有的人说他是外国的;有的人又说他是男人,有的人又说他是女人。现在我告诉各位,这观世音菩萨,他也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外国人。那么他是哪儿的人呢?他是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都是他,哪个地方也都不是他。他是随类应现,众生应该以什么身得度的,他就示现什么身而为说法。所以观世音菩萨没有一定的。
这观世音菩萨,他也示现佛身来度一切应该成佛的众生,也现菩萨身来度一切应该成菩萨的众生,也现天上的天王身来度一切众生。总而言之,这个众生应该以什么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是示现什么身,来给这一类的众生说法。
在佛教里,观世音菩萨各处去教化众生。所以,他要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先看这个众生欢喜什么,投其所好,他就说什么法;这个人也都欢喜听,于是就把这个众生度了。所以说,观世音菩萨也不一定是男身,也不一定是女身,他也是男身,也是女身,不过都是变化的。观世音菩萨的本体,是如如不动的,和佛是一样。并且观世音菩萨在很久以前,已经成佛了,佛号为“正法明如来”。
现在他化菩萨身来教化众生,在佛教中,他现菩萨身;在外道里,他也现外道的身,所以往往有一位穿着白衣服的,在耶稣教里就说她是圣母。其实,这位圣母是谁呢?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去教化那一类的众生。他示现那么一位穿白衣服的样子,一般的耶稣教就说这是圣母,其实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去显现,令这个众生来发心。无论早晚,都会令他明白佛法;明白佛法之后,就要发菩提心。这是观世音菩萨这种妙用无穷的一种不可思议境界。
“观世音菩萨”这几个字,“观”是一种观智,能观的智慧;“世音”是所观的境界。这能观的智慧,观这个所观的境界,观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境界、所有一切的音声。这音声,有苦声、乐声,有善声、恶声,有好声、坏声,观世音菩萨观看世界种种的音声,他就遂心满愿──众生无论求什么,向观世音菩萨来祈求,那么观世音菩萨一定就遂心满愿。
所谓“一切众生若干种音,菩萨悉知悉见”,无论有什么声音,这一位菩萨都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一天到晚尽观世界的音声,观一观这地方有什么音声?观一观那地方又有什么音声?本来音声是听的,怎么他说“看”呢?音声你能看得见吗?你看不见,但是观世音菩萨能看得见,像看雷达那个境界是一样的;因为观世音菩萨他那儿有雷达,每一个众生都有电波,你这个电波发出的什么音波,他都知道。这是一个讲法。
还有一个讲法,因为观世音菩萨眼睛虽然说是“观音声”,也就是用眼睛可以听;这眼睛不单可以看,而且又可以听。为什么这样子呢?因为他有六根互用的神通。一般的人,若修《法华经》,得到法华三昧了,或者得到六根清净这种境界,都可以六根互用,何况观世音菩萨呢!所以观世音菩萨耳朵也能看、也会说话、又会吃东西,他眼睛会听、也会想东西。这六根互用的境界,观世音菩萨很早很早以前就得到了,所以他能观世音。
“世”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三世。观世音菩萨观这一切众生过去世的因缘、现在世的因缘、未来世的因缘,观看这三世的因缘,然后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救度和教化这个众生。观世音菩萨,用他所修行成就的这种神通去救度众生,所以这叫“观世音”。
他为什么要管这么多闲事呢?一天到晚就观“世音”,这又有什么用呢?因为观世音菩萨放不下──放不下你,放不下我,放不下他,放不下一切众生。他看这一切众生,就好像他的小孩一样!你看果涵,一天到晚抱着她的小孩,为什么?她放不下!观世音菩萨对我们这一切众生,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他要看看:我这小孩哭了没哭?我那小孩笑了没笑?我那一个小孩是不是很冻?大约没吃奶吧?一天到晚照顾我们这一般的小孩子。说是:“喔!那他是不是做一个褓姆呢?”差不多有这种情形,但是可没有人给他钱,这是观音菩萨最吃亏的一个地方!他因为放不下众生,所以他要观世音。
观世音,看见哪一个众生有什么痛苦了,他就要解除这个众生的痛苦;看见哪一类的众生有灾难了,他就要解除那一类众生的灾难。所谓“寻声救苦”,你若有苦,只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那就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一切都遂心如意。但是这个妙法,一般人都不知道,所以在最危险的时候,也都想不起来念观世音菩萨。你要是能在最危险的时候,想起念观世音菩萨,在火里边,火也烧不死你。会不会烧坏?也不会烧坏!在水里,水淹不死你;你就不会游泳,也可以自自然然就到那浅的地方。这是观世音菩萨的一种感应,只要在最危险的时候,你能念观世音菩萨,都有感应的,观音菩萨一定会来救度你;但是你要有一种信心,不要将信将疑的。
譬如你在一个火堆里,虽然你这儿念观世音菩萨,但又信不着观世音菩萨,“这念念观音菩萨,他就能来救我?这靠不住吧?没有这么灵感的事情吧?”你这一生疑惑,他不会来救你了,因为你不相信!你若一心相信:“我这儿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一定来解除我的这种危险。”甚至你遇到一只老虎,这老虎张开嘴要把你吃了,你这时候把眼睛一闭,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这老虎嘴也张不开了!观音菩萨就有这个力量,它就吃不了你!
“菩萨”是半梵语,具足叫“菩提萨埵”。“菩提”就是觉,“萨埵”就是有情。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觉悟一切的有情;凡是你有这个情的,他都会令你得到觉悟。又有一种讲法,是有情觉──有情里边的一个觉悟者。有情,就是一切有知觉性的,有感觉的,有气血的,这一些个有生命的东西,都叫有情。观世音菩萨,他以前和我们是一样来着,因为他不怕这苦难去修行而觉悟了,是有情的众生里边的一个觉悟者。也就是他以他这个觉悟的这种智慧,再来觉悟我们这一切的众生,所以叫菩萨。
菩萨,又有一个名称,叫大道心的众生。大道心,他的道心最大了。有大道心的众生,这就叫菩萨。又有一个名称,叫开士,又叫有上士,名字很多,观世音菩萨也就是这一类的众生。在没有成佛以前,所有的菩萨也都叫众生,不过他是众生里边一个觉悟的众生,而不是迷昧的一个众生。迷昧的众生,他遇着一切境界就执迷不悟,遇着一切的事也都看不破、放不下。观世音菩萨对一切的事,也都看得破、放得下,无所执着了,所以他觉悟。不单自己觉悟,而且又能去觉悟其他的一切没有觉悟的众生,所以这就叫“观世音菩萨”。
这是观世音菩萨大概的意思。
有一首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偈颂,这是说观世音菩萨简略的大概。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朵朵红莲安足下,弯弯秋月锁眉头。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观音菩萨妙难酬”,观世音菩萨,他这一种神通、智慧、方便,一切一切的都是不可思议的。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没有法子可以说得完,也没有法子可以讲得完。
“清净庄严累劫修”,观世音菩萨,他这种清净庄严的相好,是累劫所修,不是一生一世修来的,他是生生世世修福修慧。在很多个大劫以前,他就修福修慧,才能有这种清净庄严的相好,相貌这么圆满。
“朵朵红莲安足下”,观世音菩萨,他站在红莲华的上面,非常妙好。
“弯弯秋月锁眉头”,观世音菩萨,他的眉毛,弯弯的像秋天的月牙似;他相貌生得非常地妙好、非常地圆满。
“瓶中甘露常遍洒”,观世音菩萨,他手里拿着净水瓶;净瓶里所装的,是甘露水。这甘露水,向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一洒,每个人就得到清凉,灾消罪灭,灾消病散──病也没有了,灾难也消了,罪也灭了,福就会生出来。遍洒,是普遍的,任何人有什么灾难,观世音菩萨都可以去救。
“手内杨枝不计秋”,观音菩萨手里有杨枝手,他用杨枝蘸甘露水,这么一洒,什么魔障也没有了,什么麻烦也没有了,一切一切都清净了。只要观音菩萨来给用这个杨枝,蘸着甘露水一洒,这地方就平安无事了。手内杨枝不计秋,不知道多少年了!
“千处祈求千处应”,这观世音菩萨,不是一个地方求他,他来救一个地方;就有千处、万处、百千万处,有多少人求他,他都是遂心满愿,去帮忙这么多的众生,令你离苦得乐。
“苦海常作渡人舟”,在这茫茫的苦海里,我们这世界就好像苦海一样;观世音菩萨常常地,作渡人的这么一个船的样子。
观音菩萨这种的神通妙用、相好庄严,讲也讲不完的。不过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大概,对观音菩萨有少少的认识,以后好多接近观音菩萨,好多向观音菩萨来学习,学习观音菩萨这种的慈悲、这种的普门示现,来教化众生。
讲到这个地方,想起一个公案。以前在中国,在上榆县,有一个商人,他什么生意都做,但是他信观世音菩萨,很诚心地念观世音菩萨、拜观世音菩萨,也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有一天晚间,这个商人梦见观世音菩萨告诉他:“你呀,将要有一个灾难哪!我现在告诉你几句偈颂,你记得,以后就会应验。这个偈颂是:逢桥莫停舟,遇油即抹头;斗谷三升米,苍蝇捧笔头。”说完,观音菩萨就不见了。这商人,把这四句也就记得明明白白,记得很清楚。
有一天,他把很多的货物装到船上,准备到另一个城市去卖。这船在江中行驶着,遇着大雨,刚好正要经过一座大桥。这个摆船的就要把船停到桥底下来避雨,免得下雨把这些东西都打湿了。可是这个商人一想,这“逢桥莫停舟”,现在正在桥底下,不要停舟啊!赶快叫这个摆船的:“快开船!这个地方不能停!”船一过这座桥之后,轰!桥就坍塌了。如果在桥下停船,连人带东西统统都会打到长江里去,都会没有了。他想,这观音菩萨真灵!没有在桥底下停舟,啊!躲过这一个大难。
回到家里,向观音菩萨更拜多一些。那么拜拜佛,忽然在佛前的油灯就跌到地上,洒了满地都是油。他一想,啊!这不是“逢油即抹头”吗?他把洒在地上的油,都往自己头上抹。等晚间休息,睡到半夜时,他闻到有一股血腥的气味就醒来,他一看,骇!太太的头被人给割下来,流很多血,把床都染红了。
在半夜,他赶紧到他太太的父母亲家里去报告,说今天晚间,不知怎么的,你的女儿死了,不知被谁杀的。他的岳父、岳母去一看,说:“这谁杀的?一定是你谋财害命!你信佛,你太太不信佛,你们两个人一定是意见不相合。一定是你不欢喜她了,藉着这个就把她杀了,你才这么样子来报告我。”于是就告到县政府去。
到了县政府,县官也审问不出所以然,于是就要判这商人谋杀的罪名成立。县官正在拿着笔要判这个罪时,有很多的苍蝇就来把这个笔头都落满了。这商人就说:“喔!真奇怪!这真太奇怪了!‘苍蝇捧笔头’。”这县官就问他:“你说什么奇怪奇怪的?”他说:“我是信观音菩萨的。之前,我在家里作了一个梦,观音菩萨告诉我四句话。现在三句都应验了,所以我认为奇怪。”县官就问他:“三句是什么?”商人说:“观音菩萨告诉我:‘逢桥莫停舟!’我出外做生意,船刚好行驶到桥下,正赶上一场雨,摆船的要停舟,我叫他不要停,船一开过去那座桥下,结果桥就坍塌了。如果我在那儿停舟的话,船就被桥给砸烂了,连人也都没有了。这是一样。又,观音菩萨教我‘逢油即抹头’,遇着油,就往自己头上来抹。我在家里拜佛,忽然油灯跌到地上,把油洒了满地,我赶紧把这个油来抹头。又,第三句是‘苍蝇捧笔头’,现在县官您想要判我罪名,苍蝇就来捧笔头来了,这岂不是也应验了呢?这个‘斗谷三升米’,我还不知怎么样。”
这个县官一听,喔!有这么个事情。现在这个三样都应验了,就剩一样:“斗谷三升米”。县官于是和他的参谋研究来、研究去,说:“‘斗谷三升米’,斗谷有三升米,岂不就是有七升糠?有七升糠,喔!这一定有或者姓米的,或者姓康的,或者叫米三,或者叫康七。去找这个人,如果有,把他拿下来审问。”
于是派遣密探到乡下一调查,果然有个康七。把这人拿来一审问,发现原来这个人和这商人的太太,有一种不可告人的事;他们两个人准备把这个商人杀了,以便好同住在一起。这康七就在这天晚间杀人,他用手一摸头发,头上有油,他想:“这有油的头发,是女人头发擦油,男人不会擦油的。”所以他就把有油的头让过去,把里边那个没有油的头就给砍下来了。这县官一审问,问明白了,于是就把康七定罪了。
由此之后,这商人一看,“喔!世界上的事情,因果很利害的。”以后也就出家修道,把世间一切一切都放下了。
由这一点看来,你只要对观世音菩萨有诚心,无论有什么灾难,他就会帮忙的,会有所感应的。
这一品,相信和各位都很熟的,都认识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位大慈大悲的菩萨,与我们这一切的众生非常有缘。
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十种的因缘:
第一种的因缘:“药珠”。因为药珠,所以就说这〈普门品〉。什么叫“药”呢?就是药王树。
什么又叫药王树?这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到山上去斩柴,斩回来一担柴,就担到街市卖,遇到一位医生。医生一看他这一担柴里边放光,于是就把这担柴买回去。到家里把柴打开一看,里边就有一棵药王树。医生得到这棵药王树之后,无论任何的病,只要用这棵树在病人身上这么一碰,或者轻轻一打,无论什么病就好了,所以他在这世界上救的人不知多少!就因为这样,所以叫药王树。
“珠”,是如意宝珠。如意,就是遂心如意。说:“如不如你的意呀?”“如我的意!”如你的意,也就是令你欢喜、满意。你所需要的东西,如意珠就满足你的要求,成全你的欲望;你想要吃好东西,如意珠就现出有好吃的东西来,不用去买。你想要穿一件最美丽的、人间最稀有的衣服,只要对着如意宝珠那么想一想,如意宝珠可以现出来你所欢喜穿的衣服。甚至你想在晚间住一个最美丽的房子,这如意珠就可以现出房子来;这一夜住宿过后,第二天这房子又回到如意珠里边去。
你想吃东西,如意珠所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会不够你吃,但是也不会剩,恰到好处;你想吃这么多,就现出来这么多,也不会多,也不会少的。你穿的衣服,也不必预备一个衣服架子,只要把衣服脱下来,它又回到如意珠里边去,所以这就叫“如意”。
如意珠多大呢?很小的一粒珠,你可以带到身上,随便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又不重,又不占地方,遂心如意,是妙到极点,所以叫如意珠。
如意珠说是这么样好,譬如男人想要一个漂亮的女人,能不能现出来?女人想要找一个漂亮的男人,能不能现出来?这个也没有讲。你把我问住了!我都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妙的作用。总而言之,它叫如意珠。
因为这个,所以这〈普门品〉也就等于药王树,也等于如意珠;你只要能诵念〈普门品〉,所求的事情也就能遂心满愿,满足你的要求。但可不是说今天念,明天就有功效。这必须先打好一个基础,好像造楼房,先要打地基;地基打不好,楼房也就没有法子建造了。〈普门品〉虽然好像药王树和如意珠这么灵感,这么妙不可思议,可是你要先念〈普门品〉,天天念,念得观音菩萨认为你合格了,认为你是有这种诚心,然后你就能所求如意、遂心满愿。不是说平时也没有念过,到时候就想要求感应,就想有灵感了!一定要你平时来用功修行,到时候就会有好像这药王树、如意珠,那样妙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这〈普门品〉就等于药王树、如意珠这样的微妙,不过你首先要去念。
有的人讲:“佛教里面有太多东西要学了!又念〈楞严咒〉,又念〈大悲咒〉,现在讲〈普门品〉,又要念〈普门品〉了。这么多功课,我们哪有这么多时间呢?”你不需要很多时间,你只要一天少睡一个钟头,少讲一点没有用的闲话。在佛教里,把“讲闲话”叫“舂壳子”;舂壳子,就是言其这个米有壳子,用舂米那个东西一舂它,把没有用的壳子都给舂去。你少讲一点用不着的闲话,这些工作都可以做到的。
如果你不想遂心满愿,说:“我也无所求,也没有贪心,也没有瞋心,也没有痴心,我也不需要念这个!”那你根本就不需要念。你不需念,那就没有讲的了,你不念也可以的。你若觉得将来或者会遇到什么事情,想求观音菩萨或者佛来帮忙,那你就应该学多一点佛法。佛法好像大海,你连一滴海水都还没有喝,你就嫌多?那将来这么大一个海的水,一定喝不完的。不过,喝不完,只要尽你的力量,需要多少就用多少,佛法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取也取不完,用也用不完。所以应尽你的力量来利用佛法。
这是因为“药珠”的意思,所以要说〈普门品〉。
第二个意思,叫“显密”;显是明显,密是秘密。言其你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时候就得到明显的感应,有时候就得到秘密的感应。
明显的感应,就是人人能看见,人人也都懂得。譬如观世音菩萨救护众生,〈普门品〉上说:“设入大火,火不能焚。”《楞严经》上,观音菩萨述耳根圆通时也说“火不能烧”、“性火真空,性空真火”。譬如你正在房里,房外边无意中起了火,或者邻居起了火了,这时候,只要你一心相信观世音菩萨,能诚心念观世音菩萨,真真地有信心,那么即使邻居的房子烧了,你的房子也不会烧的。可是这要无意中的,而不是故意。如果你故意去点一把火,试试看这个房子烧不烧?那一定烧的!为什么?因为你是想试验观世音菩萨!
为什么你要试验?就因为你信不真切,所以才要试一试。好像你交一个朋友,想知道这朋友对我是不是有真心?是不是拾金不昧的好人?于是等这位朋友来了,就故意把这伍百块钱掉在地上,也不在那儿看着他。他要是不好的人,就会把这伍百块钱捡起来拿走;他要是个好人,就不会把这伍百块钱给拿走了。为什么你要试验你的朋友?就因为你对这个朋友没有真正的认识,还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好人。
经上说的“念观世音菩萨,设入大火,火不能焚”,你不相信,想要试验倒是能烧不能烧?如果这样,那你对观音菩萨根本就没有信心。既然你没有信心,观音菩萨也不会来管你这么多闲事的。你烧你自己的房子?那你烧就烧!你想要跳海自杀去,说:“我设入大水,大水所漂,即得浅处,我看看得不得浅处?”你以试验性质来推测观世音菩萨的这种神通妙用,那观音菩萨也不会管你这个闲事的。为什么?你根本就没有信心!所以你要是对菩萨没有信心,他是不愿意多管闲事的。
那么在无意之中,邻居着火了,你以真诚心念观世音菩萨,这火不会烧到你的。你有意的,那就是对菩萨不相信,所以不可以试验的。说:“那我若不试验,怎能知道究竟是真的或是假的?”你知道是真的,又怎么样?你不知道是真的,又怎么样?你知道了,一天还是要吃饭、穿衣服,才能活着,那你何必又多此一举呢?
“明显”,是人人都知道的。譬如你邻居的房子都烧了,而你的房子公然就不烧,这岂不是“显”吗?人人都知道:“啊!那个人是念观世音菩萨有感应!他信佛真是有点妙处!”有感应了,这就是“显”。
又有秘密的。譬如你应该有一个灾难,或者你应该掉到海里被水淹死,但无形中,观音菩萨就感应得令你不会遇着这种危险,令你这灾难没有了,这就叫“秘密”。人人都不知道,你自己也不知道;你自己应该受的灾难,无形中就没有了。或者这个人应该被火烧死,因为他信观音菩萨,观音菩萨默默中就把他这灾难给解除了,这样子,也是秘密的感应。
甚至你坐飞机,本来应该失事的。现在交通虽然方便了,但人死得也多了,有的时候飞机失事,火车撞火车,就死几十人、几百人,死很多人;或者车与车、巴士和巴士撞,也就很多人死于非命。在这种种情形之下,因为你念〈普门品〉,因为你念〈大悲咒〉,因为你信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默默中,在冥冥之中,总而言之,就是人所不知道的,他就给你改变,化凶为吉。所谓“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逢着凶险的事情,就变成吉祥了;遇着因难的事情,变成吉祥了。人人都欢喜吉祥,所谓“吉祥如意、如意吉祥”,遂你的心、满你的愿,这你就吉祥了!
这是因为“显密”的关系,所以说〈普门品〉。
〈普门品〉也就有“显密圆通”,显也圆通,密也圆通,显密都得到圆通,所以这〈普门品〉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这〈普门品〉有种种的妙用,〈大悲咒〉也有这种妙用。
我说一件感应的事情,就是在中国东北发生的。有一个种田的农人,也是很有钱的。到秋天,他就用车装载着粮食到街市去卖,卖完了,就带着钱回来。半路上,在前边大约有三华里路远,很多土匪在那儿打劫。这有钱的财主看见了,这时候怎么办呢?逃走?在土匪的监视之下,也逃走不了;不逃走?一定是被抢的。
于是他就念起〈大悲咒〉,赶车的车夫还照常往前去。车子快接近这群土匪时,忽然看见从土匪里边出来一个人,走到他的车前,对着车夫说:“你把鞭子给我,我给你赶车!”然后就执鞭赶马车,从土匪旁边过去,这土匪好像没有看见一样,所以也没有打劫他。等这些土匪看不见了,这赶车的人就把鞭子又交给这个叫“老板子”的人──就是赶车的驭使,说:“你现在赶快走吧!没有事了!”这财主本来以为他从土匪中出来帮他赶车的,一定是土匪了,就问:“你今天对我这么好,你来救我,令我没有受到打劫。请问你贵姓?在什么地方住?将来我好到你府上拜谢!”这个人就告诉他说:“我的名字,就叫阿逝孕!”
你们各位念〈大悲咒〉时,在咒里边不有一句“阿逝孕”?在那图片里,长两个翅膀那个护法,他就叫“阿逝孕”。这个有钱的人一想:“啊?谁叫‘阿逝孕’呢?”当时他都忘了,忘了这个阿逝孕就是〈大悲咒〉的一句咒语,也就是一个护法。等这位阿逝孕走了,看不见了,他才想起:“喔!这阿逝孕不是〈大悲咒〉里面的一个护法吗?”想起来了,再找阿逝孕,也找不着了,不知阿逝孕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所以这是〈大悲咒〉里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境界!如果这个有钱的财主想:“我念〈大悲咒〉试一试它灵不灵?”阿逝孕也就不会来救他了。这是因为他没有试验的心,只是一个“信”,相信〈大悲咒〉:“我念〈大悲咒〉就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果然就遂心满愿,没有被土匪打劫。
你们以后谁若遇到阿逝孕,你可以一手就把他抓住,不要叫他走了。不要像那个有钱的财主,见着阿逝孕,又当面错过了!所以你们记得,以后有遇着阿逝孕来救你们,你一手就把他抓住,看看他用什么方法能走得了?
第三,因为有“人、法”的这种因缘,所以才说这〈普门品〉。这一部《妙法莲华经》共有七卷,共分为二十八品。这一品文是二十五品,讲观世音菩萨这种神通妙用,不可思议的境界。
在前面讲到有“药珠”,有“显密”,现在再讲有“人法”。什么叫“人法”?人,就是观世音菩萨;法,就是普门示现这个法。观世音菩萨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所以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也可以说是个“妙人”。他又说“普门示现,有求必应,无感不通”这种法,这叫不可思议的一种法;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叫“妙法”。既然是“妙人、妙法”,所以才可以够上“普门”这种名称,名实才能相符。因为“人法”的因缘,观世音菩萨才说这〈普门品〉。
第四种,因为慈悲的因缘,所以观世音菩萨才说〈普门品〉。什么是慈?慈能予乐;什么是悲?悲能拔苦。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七种的难,解除三种的毒,应众生两种的求。这七难,在后边经文里会详细说的,大略就是“水难、火难、风难、枷锁难、黑风难、刀杖难、怨贼难”等等。解三毒,就是解除“贪、瞋、痴”这三毒。应二求,就是应“求男、求女”这两种的求。
众生都有贪、瞋、痴这三毒。若人多贪,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贪;若人多瞋,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人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这个贪,讲起来也很多。瞋,讲起来也更不少。这个痴,也不多,也不少;说它多也不算多,说它少也不算少。我们就在这个不多不少,解释这一个“痴”。
什么叫“痴”呢?简单的说,就是愚痴。什么是愚痴?就是没有智慧,不明白,见理不真。见着那个理论不正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不知道究竟它为什么就是这样子。这是一种愚痴,就是见理不真,见那个道理不清楚。
这个“愚痴”,就是中国王阳明学说所说的,没能“知行合一”。王阳明说,这个人为什么没有去做呢?就因为他不知道,所以他就不去做;他若知道,就会去做。有的人就说:“有的人他还没有知道,所以他就不去做;他若知道了,就会去做去?”王阳明就说,他知道了而不去做,那他还是没有真知道;他若真知道了,就一定会去做的。
王阳明在中国是一位很有名的学者,他的学说就是“知行合一”。王阳明说,他若真知道了,就一定真会去实行;没有知道,所以他才不去行。这也就是说,他若真明白了,就不愚痴,就不会做愚痴的事情。他为什么做愚痴的事情?因为还没有明白。所以我说这是见理不真,见理没有见真的。
举出一个例子来讲一讲。什么例子呢?譬如这愚痴的人,他就想:
好花常令朝朝艳,明月何妨夜夜圆,
大地有泉皆化酒,长林无树不摇钱。
这个贪花的人,他生出一种愚痴的心,他说:“我这朵花,永远都是这样鲜艳而不凋残,时时都这样开,天天都这么美丽。”
那个贪玩月的人,就说了:“明月何妨夜夜圆呢?昨天晚间那个月是圆的,如果每一天晚间的月都是圆的,你说多好啊!我天天到外面去看月,一看这种月光辉映灿烂,我也不必点电灯,天然的光辉,又省钱,这多好!”这不是愚痴的想吗?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花开,这是生;花谢,这是花的落,也是花的死。月圆,就有月缺的时候。为什么月有盈亏?这是一种天道的循环,也就是表示月是属阴的,日头就属阳的;所以日头天天都是圆的,月就有的时候圆、有时候不圆。男人就好像太阳似的,女人就好像太阴似的,她为什么仿照太阴?女人这月讯每月来一次,来的时候,也就是满了;满了之后,女人的血又亏了。所以女人以血为主,就属于太阴的。这个太阴,它焉能每天晚间都圆的呢?这是不可能,所以这是一种愚痴的想法。
好喝酒的人,他就想:“我每天去买酒,买威士忌,买白兰地,这很贵的!若是在地上有一个水池子,就变成了酒池,这样我想饮酒就到那水池子里取一点酒来饮,这有多方便!”
还有贪钱的人,也就想:“我现在去做工,赚钱非常地困难。如果每一棵树都变成摇钱树,树上都结有元宝或者美金,我想要用钱,就到那个地方去取,这有多方便!”
但是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都是愚痴的妄想。
还有最简单的一种例子,什么呢?这个人也没有读书,甚至连小学都没入,中学那更不要提,他就想要得一个大学博士的学位。你说岂有此理呢!小学都没读,大学博士的学位怎能就这样给你呢?他就寻思自己可以得到,这也是愚痴的。
还有一种人,他根本没有种田去,到时候就想收谷,这都是愚痴妄想。甚至于也没有买马票,到时候他想中头彩,这都是一种愚痴的想法。可是这愚痴的想法,一般普通人多数都有这种毛病。那怎么办呢?有这种毛病就应该把它改了。
观世音菩萨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这就是一种“大悲”;他又利乐一切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这是一种“大慈”。因为大慈大悲的因缘,所以才说这〈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五种因缘,是“福慧”。观世音菩萨所以能寻声救苦,分辨世间一切的音声──善声、恶声、苦声、乐声、是声、非声,这是有真正的智慧。观世音菩萨这种智慧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也是因为他普门的布施,以法施给众生,所以他就有福德庄严。所以这是由于福慧的因缘来说这〈普门品〉。
第六种因缘,是“真应”。真,是观世音菩萨以他这种真身的妙力,来救度七难,解除众生的三毒,满足了众生的二种求。这是以真身的妙力,又现三十二种的应化身,去教化众生。所以有这真应的因缘来说〈普门品〉。
第七种因缘,是“权实”。观世音菩萨以法身的力量,在默默之中,就是秘密之中,来利益众生,这叫“实”。他又以三十二应化身来教化众生,这是“权”。权,是权巧方便,也就是暂时用这个方法,不是永远用的。又因为观世音菩萨以这权实的因缘,所以才说〈普门品〉。
第八种因缘,是“本迹”。“本”就是根本,“迹”就是踪迹。观世音菩萨以他的法身而普度一切众生,他的法身是“本”;他以这应化身又去教化众生,这是“迹”。迹,就好像我们人走路,就有脚走的踪迹。观世音菩萨的法身犹如这一个月,他的这种迹,就好像“月照千江”似的,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一个月照一切的水,一切水里的月,都是从这一个月的本身而现出来。水里的月就是个“迹”,天上的月就是个“本”。这是以“本迹”的因缘,所以才说〈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以一个法身,而普现一切众生的心,令一切众生都改过自新、回邪向善、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讲到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就说了:“喔!难怪我不改过自新,原来是观世音菩萨没有现到我的心里来,所以我有什么过错也不愿意改。”譬如抽香烟的人就想:“我的香烟戒不了,大约观世音菩萨不加被我,不帮我的忙吧!”好喝酒的人就说:“我想学佛法,可惜我这个酒戒不了,这大约是观世音菩萨的罪过,他不帮我的忙!”于是对观音菩萨生出一种仇怨的心,说:“这观世音菩萨太不公道了!为什么你帮忙旁人,不帮忙我呢?”这可是愚痴上再加上一分愚痴,这是双料愚痴!
为什么观音菩萨不加被你?就因为你不听观音菩萨的教化。你听见“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就应该改过自新,应该冷静你的头脑,所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你知道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算了,那么将来的事情,你应该往好做。可是你明知故犯,就像头先我讲戒律,你若受戒,就应该守戒。尤其你看这戒律的经,更应该守戒;如果你看了,知道这样是不对,你再去明知故犯,那就是罪上加罪。所以责怪观音菩萨不保佑你,这是一种错误!观音菩萨时时都想保佑你,可惜你把你心里那个门总是关着,不令观音菩萨进去,观音菩萨也只可以叹息说:“欸,这个众生,真是可怜愍者!真是可怜的人哪!”所以你不要怪观世音菩萨。
第九种因缘,是“缘了”。“缘”是缘因,“了”是了因。了因,就是把这个因断了,也可以说是明了这个因果的因。我们现在来听经闻法,在这一个暑假的期间,这么起早贪黑,不舍昼夜。路途遥远的,早晨从四点钟就起身,到此地来参禅打坐、学习经教,甚至于在西雅图华盛顿的大学里,有的读博士、硕士也来学佛法,有的读学士的也来学佛法,可见是知道佛法的重要。为什么这些人要从华盛顿州这么老远地来到三藩市这里学佛法?也就因为要了这个因;听经,这就是了因的种子。你有这个听经的因缘,这是“缘因”,也要有这种“缘”。
那么来这暑假三个月零六天,合起来就是九十六天;在这九十六天,吃饭也不知道什么滋味,喝茶也不知道什么滋味,睡觉也不知道睡醒了没睡醒,就是一心一意来学《楞严经》。从早晨六点钟到晚间九点钟,其中有四个钟头的讲经时间,其余的时间,有坐禅、自修、吃饭的时候,把这一天不知不觉就混过去了。我相信每一个人,虽然有烦恼,也不会认为烦恼太重的,所以在这九十六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过去了还不要紧,这些学佛法的人,都觉得这佛法值得学,于是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那里,搬到三藩市来了。东西也都不要了,送给人了;有的一些个家私、桌子、凳子,大约箱箱柜柜的这一些个,现在都“破家值万贯”──这些很值钱的东西,这回都不要了,他们都搬到三藩市来了。现在我所知道的,就有八、九或十几个,从西雅图搬到三藩市来;现在这位翻译的,就是头一名。我知道他本来在西雅图读书,可以少读一段时间;现在转到三藩市柏克莱大学,又要多耽误一个时间。这足见把佛法看得重,所以能这样子;这可以说是千里、万里来到这儿学习佛法、研究经典,这是美国的一种现象。
将来你们把佛法学明白了,度你们美国这些个同胞,免得我一天到晚,费很多力气,讲一遍你们也不明白,讲两遍也不懂。为什么呢?我也不会讲英文,所以我讲中文,除非会中文的可以听得懂;不会中文的──好像有人是很诚心的,但是我这儿讲,他看着是晓得看,却不知道我说什么,所以这是很困难的。现在你们把佛法学明白了,用英文讲起来,可以说是源源而来、滔滔不断、口若悬河,那是最好的一个办法。
因为观世音菩萨以这个“缘了”的因缘,所以才说这〈普门品〉。
第十种因缘,是“智断”。观世音菩萨以他的智德庄严,来教化众生;他有智慧的庄严,又有断德的庄严。智慧,是“智德”,智的德行;断,就是“断德”,断除一切种的无明。这断德,又可以说是“福德”,因为他把无明断了,所以他有真正的福德庄严了!好像佛似的,福也足了、慧也足了。观音菩萨虽然是菩萨,但是他有福德庄严,也有慧德庄严,所以这叫“智断”,也叫“福慧”。
以上合起来,有十种的因缘,所以讲这〈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