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心经四种解释一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来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谟。文简而义丰。词约而理著。普令上中下根。同得一超直入如来地。于诸经中。最为第一。虽只二百六十字。而六百卷大般若甚深义理。包括罄尽。良以如来智慧。自在无碍。随彼当机。广略适宜。广之则罄海墨而莫尽。略之则觅一字而叵得。令彼闻者。各得实益。末世众生。根机陋劣。常持此经。依之修习。自可空五蕴而证诸法实相。离颠倒而得究竟涅槃。以故古之名人。每每诵至数百万遍者。以其为总持诸法之法门故也。夏慧华居士。次子叔夔。姿性聪敏。热心公益。素抱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之志。于北平协和医学校。为学生会会长。民十五年。年二十七。病亟将终。问其父曰。心经不生不灭。作何解说。居士谕之曰。此示吾人心之本体。如太虚空。无相无形。非空非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居生死而不垢。证涅槃而不净。生相尚无。灭从何有。能悟此理。堪名佛子。虽然。谈何容易。汝且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迨至华开见佛。证无生忍时。始为分证此不生不灭之心体。从兹进修。直至三惑净尽。二死永亡。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时。方为究竟证此不生不灭之心体。切不可以闻名为亲证。不求往生。以致长劫沉沦。莫由出离也。未久即逝。彼平生于佛法绝未措怀。临终问此。殆有宿根欤。蒙居士开示。纵不往生。亦可以作来生入道之缘。校彼没世不闻者。奚啻天渊悬殊也。居士因此欲流通心经最显豁详明之注。冀初机悉能领会。范古农居士。令印明弘赞法师之心经添足。又为校其字句。因付排令印若干卷。施诸净侣。以结法缘。而资超荐。留板两付。以备永永续印。所愿见闻受持者。同以甚深观智。照见蕴空。亲证此不生不灭之心体。而度一切苦厄也。
民十九年。庚午仲冬。释印光撰。
心经添足序
如来出世。本为众生发明心地。然心无迹。难以形容。不已。于虚空中。画出一条鳖鼻蛇。首尾宛然可观。而不可触。今不自量。为蛇添足。得无取笑于人乎。咦。盖欲令人由足识蛇。如标月指。读是解者。见蛇遗足。得意忘蛇。方为善用其智。且不嗤余。如或不然。未免毒气所中。切忌切忌。
崇祯壬午中秋日鼎湖山穇道人识
心经添足科文
释此经文大科分二┐
┌───────┘ ┌丁初能修之人
│ ┌乙初正释经题 ┌丙初因人显法三┤丁二所修之法 ┌戊初总标
│┌ 甲初释题目┤ │ └丁三修证之位 ├戊二别释四┐
││ └乙二释译人名 │ ┌丁初明蕴空 │ │
└┤ │丙二正示法空二┤ │ ┌───┘
│ ┌乙初显说般若四┤ └丁二显空德二 ┘ ├己初释蕴处界
└ 甲二正释经文二┤ │ ┌丁初明菩萨得涅槃 ├己二释十二因缘
└乙二密说般若 │丙三依法修证二┤ ├己三释四谛
│ └丁二明诸佛得菩提 └己四释智得
└丙四结赞功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添足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明粤东鼎湖山沙门弘赞述
释此经文。大科分二。甲初释题目。甲二正释经文。
甲初释题目。(分二)乙初正释经题。乙二释译人名。
乙初正释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题八字。有通别二义。上七字是别。别于诸经。以诸经名号不同故。经之一字。是通。通于诸经。以如来所说。同名经故。就别题中。复有二义。上六字是所诠之法。心之一字。是所引之喻。故此经以法喻为名。(或言单法为名。以心字是结集人借义彰要。非正喻也。)大乘为教相。(是深般若)真空为宗。(是诸法空相)涅槃为趣。(究竟涅槃)实相为体。(色即是空)观照为用。(照见蕴空)若通题释。以神鉴为体。(般若)运到为用。(波罗蜜多)若以因果释。般若为因。(无分别智)波罗蜜多为果。(到彼岸)
般若之义有三。谓实相、观照、文字。实相般若者。谓法身真空之体。元无名相。今于无名相中。建立假名而谈实相。故名实相。以心源湛寂。无相而相。名为实相。是所观之真性。即吾人虚灵不昧本觉真心。非寂非照。理性常住。体离生灭染净虚妄等法。观照般若者。乃实相体所起之用。即能观之妙慧。良由法性幽玄。非此莫鉴。诸佛以此而妙契法身。菩萨以此而顿证真空。即吾人无分别智。非照而照。照了一切诸法。皆即真空。无明即是实相。故云色即是空。文字般若者。文字是诸佛诠理之教。而文字性空。性空之体。即是般若。故台教云。文字是色。是色即实相。天王般若经云。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是以能显了实相、观照二种般若之德。般若虽三。原同一相。所谓无相。无相即是大觉圆常真空之体。具此三名。如世∴字。若能一念正观圆修。照了诸法皆空。是为圆证究竟涅槃。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智乃实相无分别之智。慧是无分别智中之妙慧。亦名净慧。亦名无相慧。又慧即智。故成实论云。真慧名智。此之智慧。体性圆融。照用自在。能穷诸法实性之边底。是超情离见玄妙之绝称。非同世智之智。聪慧之慧。世之智慧。从识心生。分别尘境。执取名言。发妄知见。为有漏根。生死株。不能破无明惑。显实相理。恐人滥此。故存梵音。而不直翻华言。究其实。则无物可当其体。无法可字其名。乃强名为般若也。
梵语波罗蜜多。此翻彼岸到。若顺此方之文。则云到彼岸。是究竟诸法实际无余之义。以生死为此岸。烦恼妄念为苦海中流。真空之际为彼岸。般若如船筏。故其行深般若者。照蕴空、无明灭。见烦恼即实相。生死即涅槃。超二死海。至三德岸。名到彼岸。其迷般若者。种种分别。妄执身心为有。遂失慧光。不了诸法实相。名住此岸。故华严云。我观一切众生。俱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以要言之。但有纤情未尽。便隔彼岸。凡圣情忘。即彼岸到。无别以为到也。
心者。譬如人心。为四大百骸之要。喻此经为六百卷般若所归之宗要。若达此经。则六百般若朗焉。有以此字为中心之心。谓此经在六百卷之中心。谬也。或有以为真心之心。然六百般若。皆谈真心。非独此经。以般若即心也。心有体用。实相是体。观照是用。以用归体。即名到彼岸。故起信论云。自心起信。还信自心。自心即体。起信即用。还信自心。即是以用归体。华严别行钞云。智是理用。理体成智。还照于理。智与理冥。方曰真智。真智即实相般若。理即真空之理。故经云。无有如外智。能证于如。亦无智外如。为智所入。入是以用归体。况性相空宗各异。宁容浑滥。而六百般若。皆一无相空宗。是般若即真空体。故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故说智慧足矣。更不别说心性。若说心性。则成实法。一涉实法。便非空也。或谓是萨婆若心。原非经旨。以心外无般若。般若外无心。心无形相。故说般若。是为最玄最妙。何用更言心乎。
经者。梵语修多罗。此翻为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今人尚略。故单言经。经即教也。是佛所诠之教。而训常、训摄。常以不变为义。谓古今虽殊。觉道不改。群邪不能沮。众圣不能异。摄谓贯摄玄微。以开未悟。同出苦津。而登觉岸。故有悟此经题。则彼岸到矣。(别行钞云。若有解华严经题七字之义。即一部之功。已过半矣。∴音伊。)
乙二释译人名。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唐是国号。三藏即经律论也。法、轨也。师、范也。谓能为轨范。以法训人也。玄奘是师法号。本名。俗姓陈。乃汉太丘仲弓之后。慧英处士之子。母梦白衣人而诞。年十一。从兄长捷法师出家。日授精理。至十三。便升讲座。词理妙尽。自惟此土经法未殚。遂往西天。学通三藏。赍经律论梵筴归唐。奉诏译为华言。此心经前后共有六译。今所释者。正奘师所译之本。言译者。传也。谓传彼西天之语。而为东华之言也。
甲二正释经文。(分二)乙初显说般若。乙二密说般若。
乙初显说般若。(分四)丙初因人显法。丙二正示法空。丙三依法修证。丙四结赞功德。
丙初因人显法。(分三)丁初能修之人。丁二所修之法。丁三修证之位。
丁初能修之人。
观自在菩萨。
此五字。有通。有别。上三字。是别名。别诸菩萨故。下二字是通号。通诸菩萨故。○梵云婆卢枳底湿伐罗。华言观自在。若云阿耶娑婆吉低输。华言观世音。梵本自有两名。以经各旨。所宗不同。若从耳根悟入。如楞严经。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大悲经。菩萨闻咒。即超八地。斯皆从耳根悟无生忍。名观世音。从体起用。故云观其音声。即得解脱。六根互用。故现千手眼。照护群生。今经从眼根证入。故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名观自在。然此有能所自行化他之义。观字。若作平声。即属能观。世音。属所观。即所化机。故法华经云。一心称名。观世音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此即能所化他也。楞严云。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此兼眼耳二根。故云观听。并属自行。大悲经。兼观音自在二号。即属自他。若准温陵释。观音者。观世言音、圆应圆悟之号。此亦兼自行化他。然自行边。观字应作去声。谓此菩萨用般若观慧。照见五蕴。身心空寂。度诸苦厄。即生死解脱。得大安乐。故云自在。交光云。观字随俗虽作平声。理实去声。良以纳声为闻。达理为观。特取达理。故于音声不言闻。而言观也。复须知因中名自行。果上是化他。然菩萨以利为要。必兼化他。方应菩萨之号。
菩萨者。梵音具云菩提萨埵。菩提此翻觉。萨埵翻为有情。就中亦有自行化他二义。自行边则菩萨已具觉悟之智。尚有余习之情未尽。(习情若尽则名为佛。)若化他边。谓菩萨以悲愍心。开觉一切有情。令见大道。二义合名。故称菩萨。(有情即众生别称。)
丁二所修之法。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是修行。即所入观行也。深是甚深。即真空般若。非心所知。非识能识。般若约教有二。一深二浅。浅者名人空般若。是二乘所证。深者即法空般若。是菩萨所入。今此真空实相。非二乘偏空小智所践。故云深也。时者。证入真空体。在一刹那时也。乃菩萨以无分别智。照了五蕴身心。廓然寂灭。性相皆空。即最后一刹那顷。证入真空体之时。而称体起用。度一切苦厄。亦在一刹那时。大般若经云。皆以无性而为自性。用一刹那相应妙慧。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也。(若据不空所译本。即非因地时。乃菩萨入慧光定时说。今按本译以因地释。令行人有所措心也。如心地观经云。一刹那心。般若相应。悟三世法无余。是知以因地为正。言体用皆在一刹那时者。由五蕴本空。苦厄斯无。故体用同时也。言无分别智者。亦名根本智。若最初一念闻声见色。得声色自性时。是现量当前。即无分别智照。不属生灭有无。此智才发。分别之心顿泯。当体即是真空。若见真空。名见佛性。若刹那流入意地。起第二念。分别事理。即是生灭心。生灭妄想相续。念念不住。随他声色流转。即智而成识。若不起分别。境自如如。即识而成智矣。刹那者。时之极速也。一念中有九十刹那。又云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
丁三修证之位。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见。是能入之观。五蕴。是所观之境。正以妙慧照见五蕴自性。当体皆是真空。故异二乘灭色求空。若证真空时。能所俱忘矣。照字在果。即观自在之观字。在因。即吾人率尔心时。不起分别之现量。故此照之一字。是修般若最初下手工夫之要术。即无分别智。照而了了者。见非眼根。及眼识所见。乃现量当前。于一切法得法自性。不见纤尘可得。所谓不见色。不见受想行识。非曰不见。见即无见。由五蕴本空。即是实相。实相无相。故不可见。不可见而见。洞彻法界。非唯不见世间诸法。于出世间一切禅定、智慧、解脱、三昧、无上正觉、菩提涅槃等法。悉空。故皆不见。都无所见。名为照见。是见诸法实相也。瞥有少见。即堕妄想无明窟宅矣。○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蕴以积聚为义。谓诸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由此身。积聚无量尘劳烦恼。而受无量生死轮回之苦。又名五阴。亦由积聚妄想烦恼。而阴覆本明真性也。色、以质碍为义。谓此身假合地水火风四大因缘。而成幻质。洎外山河大地器界。凡有形者。皆名为色。受、以领纳为义。谓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纳彼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想、以审思取像为义。即意识缘想六尘之境。行、以造作为义。即意识思惟尘境。造作善恶行业。识、以了别为义。名为心王。受、想、行。是心所。故此五蕴。总名身心二法。此之身心。如幻如化。从因缘生。原无实性。故佛为瓶沙王说喻。色如聚沫。(因风吹水成聚。体相无实。)受如水泡。(水因物击成泡。起灭无常。众生所受苦乐之事亦尔。)想如阳焰。(远望旷野。日光发焰如水。渴者思饮。众生因念成想。终为虚妄。)行如芭蕉。(蕉体危脆。中无有实。众生造作诸行亦尔。)识如幻事。(幻术幻作人马。本无实体。众生识心。分别诸法。随境生灭。如幻无实。)菩萨以般若智。观此五蕴。色从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想境界而生。四大妄想。本无自性。当体即空。故曰皆空。非谓绝然灭无为空。亦非有法能令彼空。以彼本自空故。众生不了水月空花。故执五蕴幻有之色。而迷自性之真空。真空幻有。体无有二。但随凡圣所见不同。若以妄心分别。则见五蕴。而遗真空。若以般若观。则真空现。而五蕴亡。是故真空一显。幻有都灭。即五蕴斯空。而苦厄斯度。是为到彼岸矣。○言度者。脱也、超越也。一切苦厄者。世出世间诸苦也。○此上序述观自在菩萨修证之旨。乃一经之纲领。使人效而修之。若有上机之人。睹此便悟无生。如其上上根者。闻观自在名。即顿证真空。何假后语。如或未然。须详下文。(上言证者。乃证悟之证。非同二乘取证果位之证。故经云无智亦无得。下皆同也。镇国云。生死之本。莫过人、法二执。迷身心总相。故计人我为实有。迷五蕴自相。故计法我为实有。智眼照知五蕴和合。假名为人。一一谛观。但见五蕴。求人我相。终不可得。先观色蕴。是观身。了知坚是地。润是水。暖是火。动是风。观余四蕴。则是观心。了知领纳为受。取相为想。造作为行。了别为识。依此身心。谛观分明。但见五蕴。求人我相。终不可得。名为人空。若观一一蕴。皆从缘生。都无自性。求蕴相不可得。则五蕴皆空。名为法空。是以照五蕴。而二空理现矣。言世间苦者。所谓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也。出世间苦者。变易生死也。谓声闻、缘觉、菩萨。虽离世间分段生死。而有方便等土。变易生死。如初位为因。后位为果。又后位为因。后后位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变易。言分段者。谓三界内众生。随其作业所感果报。身之形段。则有长短。命之分限。则有延促。是名分段生死。以照见蕴中我人空故。灭烦恼障。即度分段苦。以照见五蕴自性空故。灭所知障。即度变易苦。苦厄虽众。而二死收尽。今见真空。则度厄已尽矣。)
丙二正示法空。(分二)丁初明蕴空。丁二显空德。
丁初明蕴空。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正释明五蕴真空。显非离色明空。及断灭空。以即色之空为真空。即空之色为幻色。而色是一切法相之首。故举初摄后。以色义既彰。则万法昭然。色即四大幻有之色。空即般若真空之理。众生因迷真空。而成幻有之色。幻有缘生。元无自性。本是真空。如波外无水。由众生以妄想风。击彼真源。遂迷源逐浪。沉溺苦津。如来教以般若观慧。照了幻有。无异真空。如悟波不异水。故云色不异空。如志公曰。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是也。空不异色者。真空为万法之体。故本具一切诸法。如水出生波涛、影沫。及随器方圆等相。而众生因执幻相。故迷真空。如愚夫观波迷水。如来教修般若观慧。达真空体。无异幻相。如悟水不异波。故云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正发明不异之旨。以不异故。即是之也。又恐人因法成执。犹存色空二见。如世谓玉石相似。仍存二物。故言不异。今欲泯此二见。使人妙契色空不二。全体即是。如波即水。如水即波。动静似分。体无二致。由迷真空。故令识幻即真。权立二名。元无二物。故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是知幻境本真。不由修习。今因迷重。故须般若智照。不假智照。不知本真。不知本真。致见各异。凡夫执有身心。故见生灭。受于生死。外道著空。拨无罪福。故堕轮回。二乘妄见五蕴实有其相。不了缘生。心起厌离。故堕声闻。虽了五蕴诸法缘生。不达无性。故堕缘觉。若了五蕴诸法。无性缘生。缘生无性。无性故空。空即真空。是名为佛。法身真空之体。原非断灭。故须于幻有中求。幻外无真。故曰真空。真外无幻。故曰幻色。此真空幻色。不异相即。是一经之极旨。般若之真宗。(旧依教释。佛为执有之徒。破色立空。故云色不异空。为执空之徒。破空立色。故云空不异色。为诸菩萨。显中道观。示实相理。俱立俱破。故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今经幻色。当体即是真空。全非破空有之旨。故非旧释。)色蕴既尔。四蕴皆然。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具说者。应云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余三蕴例之可知。是名五蕴皆空。
今如来令观此现前五蕴身心。为所观境。不假别求他法为境。是为最切最要。若能观一蕴空。则蕴蕴皆空。故圆觉经云。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但彼经以破幻显真。此经即幻是真。旨虽不同。色心无异。既知此心真妄同源。空有不二。即此现前一念妄想起处。便是真空独露呈前。当下以智观察。见妄无体。便是真空。即凡心而见佛心。讵可弃兹幻妄。而别想真如。如弃波求水。乌可得哉。此之空有不二。真妄同源。非智莫达。故呼舍利子而告之。○舍利是梵语。子是华言。乃如来第一智慧弟子。本南天竺大论师提舍婆罗门所生。母名舍利。从母受称。故名舍利子。此译云身子。以母好形身故。又译云鹙子。以其母眼明净。如鹙鸟之目。或言其母才辩。喻如鹙鸟。(鹙即春莺。又云百舌鸟是。)○按此经六译。而施护所译本。谓观自在菩萨在灵鹫山。为舍利子说。既尔。菩萨下当有言字。今据经文势。及大部般若中。应是佛说。以文非全部。故无缘起。及流通二分。然智者但取其义。勿泥其迹。若佛说。若菩萨说。皆可。(离色明空者。谓空在色外。如墙处不空。墙外是空。断灭空者。谓灭色明空。如穿井除土出空。以先有后无。是为断灭。此二非真实心。无知无用。不能现于万法。然外道二乘。皆有断灭。外道断灭。归于太虚。二乘断灭。归于涅槃。有以此经如余经。三分分释。从观自在至度一切苦厄。为缘起序分。舍利子至三菩提为正宗分。故知以下。皆为流通分。如此亦强为穿凿。然此既云心经。即大部般若之心。故无序分等。慈恩云。录大经妙最。别出此经。三分二序。故皆遗阙。余译虽自有缘起之文。而不合众译。但得其旨。不可于此妄生是非。)
丁二显空德。(分二)戊初总标。戊二别释。
戊初总标。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诸法者。即五蕴等法也。空相者。即诸法之真空实相也。盖前示五蕴幻有即是真空。而未说其相。故今示云。是诸法空相。既云诸法空相。则不可离诸法而别言空相。此直指诸法当体。即是真空之相。譬如水月镜像。体离生灭、垢净、增减。故不可作之令生。坏之使灭。染之令垢。治之使净。加之令增。损之使减。何以故。以彼影像无实。当体即空。亦如虚空。不可以生灭、垢净、增减名之。真空之相亦尔。故不可得而名之。乃强名曰实相。实相之相。非五眼能窥。心智所测。唯证者能知。盖生灭。约指蕴处界。垢净。约指四谛因缘。增减。约指智得。以蕴等是迷真逐妄。故见生灭。十二因缘。有流转、还灭二门。其流转门。是苦集二谛。乃世间因果故垢。其还灭门。是道灭二谛。乃出世因果故净。菩萨修行。道有所增而惑有所减。故云增减。今言不生灭、垢净、增减。是发明诸法真空相中。本无凡圣修证因果等法。直显般若一真空体。使人诸见脱落。一丝不挂。独露真常。即如如佛。(还源观中云。随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净。在圣体而不增。处凡流而不减。略疏云。色从缘起。真空不生。色从缘谢。真空不灭。又随流不染。出障非净。又障尽非减。德满不增。此生灭垢净增减。是有为法相。翻此以显真空之相。故云空相。)
戊二别释。(分四)己初释蕴处界。己二释十二因缘。己三释四谛。己四释智得。
己初释蕴处界。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是故者。承上起下之词。以发明诸法空相。不生灭等之故。故无色受等也。空中者。即空相之中。以真空实相。本离一切凡圣等法。故无蕴处界因缘修证之相。至于般若空中。空性尚不可得。况有蕴处界等法。故云无也。盖无。非同龟毛兔角之无。乃即一切相。离一切相为无。以妄情一息。凡圣见销。真空独露。故无蕴处界等可得。无色至行识。是无五蕴也。无眼耳至触法。是无十二处也。无眼界至无意识界。是无十八界也。此合六根、六尘为十二处。(根以能生识为义。尘以染污情识为义。)合六根、六尘、六识为十八界。在内为六根。在外为六尘。根尘相对。识生其中。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界以界别为义。谓此十八法。各有别体。义无浑滥。如眼以色为界。耳以声为界。乃至意以法为界。眼不能越色有见。耳不能越声有闻。乃至意不能越法有知。色以眼为界。以色必眼所见。非声香等能对眼故。乃至意以法为界。以法必意所知。非声香等能对意故。眼识界。是眼家之识必依眼根始发。非依余根能发。而眼亦不能发声香等识。故此为别。余可例知。)○乃至者。是举其始末。而包括其中也。此蕴处界。名为三科法门。法门虽三。总色心二法开合不同。佛为迷心不迷色人。说五蕴法。合色为一分。开心为四分。(受、想、行、识。皆心分故。)为迷色不迷心人。说十二处法。开色为十分半。(谓内五根。外六尘。法尘半分故。)合心为一分半。(谓意根一分。法尘半分。)为心色俱迷人。说十八界。开色为十分半。(准上应知。)开心为七分半。(谓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加意根一分。法尘半分。)如来逗众生机。说此三科法门。各随根性。任修一法。即能悟入。今此般若真空门中。都无是事。是故言无。正显真空实相。体非质碍、领纳、审思、造作、了别、积聚之相。故无色受想行识也。真空实相。体非根尘能入所入之相。故无十二处也。真空实相。体非根尘识别之相。故无十八界也。
己二释十二因缘。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名十二因缘。亦名缘起。亦名缘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言无明者。昏暗义也。(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盖真性。无妙觉之明。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故名无明。大般若经云。如无所有。如是而有。若于如是无所有法。不能了达。说名无明。何等法无所有。谓蕴处界。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彼由无明。及爱势力分别。执著断常二边。由此不知。不见诸法无所有性。)行者。造作也。(谓过去身口。造作善不善业。故名行。)识者。心王也。(真妄和合名之为识。由过去惑业相牵。致令此神识。投托母胎。)名色者。名即心。色即身也。(从托母胎。至第五个七日。生诸根形。四肢差别。是为名色。)六入者。六根也。(从名色后。至第七个七日。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故名六入。亦名六处。)触者。触对也。(从出胎已来。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触对六尘。然未能了知生苦乐想。故名为触。)受者。领纳也。(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外六尘。触对六根。即能领纳前境好恶等事。然犹未能起淫贪等心。故名为受。)爱者。贪爱也。(从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贪于淫欲诸境。及胜妙等事。然又未能广□追求。故名为爱。)取者。求取也。(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五尘境广□驰求。故名为取。)有者。后有也。(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界有漏之果。故名为有。)生者。受生也。(今现世所作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故名为生。)老死者。衰坏也。(谓来世受生已后。五蕴之身。衰已还坏。是名老死。)此十二法。展转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名为缘。三世相续循环。无有间断。如轮回转。故曰轮回。始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招感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五者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三者为现在因。由现在因。而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此是生相。即凡夫法。名流转门。若缘觉人。悟此诸法缘生。而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此是灭相。即缘觉法。名还灭门。若以般若观慧。照了无明。体性皆空。无生灭相。故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言无无明。是举流转初相空。亦无无明尽。是举还灭初相空。乃至无老死。是举流转末相空。亦无老死尽。是举还灭末相空。尽、即灭也。此盖举其始末空。而该其中。以显般若真空。体非流转还灭之相。故无十二因缘也。
己三释四谛。
无苦集灭道。
苦即生死苦果。集是惑业苦因。此是世间因果。灭即涅槃乐果。道是道品乐因。此是出世间因果。智度论云。世间及身是苦果。贪爱嗔痴等诸烦恼。是苦因。烦恼灭。是苦灭。灭烦恼方法。是名为道。如来说此四圣谛法。盖为凡夫二乘。不知三界五蕴诸法。如幻如化。本自无生。性相寂灭。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而于无生法中。妄见生灭。横受轮回。譬如阳焰无水处。妄作水想。徒自疲劳。是故如来令彼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暂息苦本。声闻不了。耽寂灭乐。以为实证。大乘菩萨修般若观。见真空理。无生灭修证之法。生灭修证。自性空故。故名无苦集灭道。(谛名审实也。凡夫虽有苦集。而不审实。不得称谛。无倒圣智。审知境故。故名圣谛。道品者。即三十七品菩提分法。详余经论。)
己四释智得。
无智亦无得。
智、即能观之智。得、即所证之理。意明不但无蕴、处、界、谛、缘诸法。即三乘人能证、所证。及修般若菩萨。空诸法之智。与空智之所得理亦无。盖法性如空。以眼病故。于空见花而取证。故大般若经云。欲知说如来不能证诸佛法秘密义趣。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所证佛法。及能证者。不可得故。又云。于一切法。胜义谛中。能证、所证、证处、证时。及由此证。若合若离。皆不可得。不可见故。菩萨于诸法空。不应作证。谓观法空时。先作是念。我应观法。诸相皆空。不应作证。我为学故。观诸法空。不为证故。观诸法空。乃至我于无上正等菩提。今时应学。不应作证。故智度论云。菩萨深入空故。知空亦空。涅槃亦空。故无所证。以证不证法。不可得故。始从五蕴。终至四谛。乃三乘人修道所观之境。今修般若。如大火聚。无论净秽。触处皆烧。是故真空理显。凡情荡尽。真如圣境。一切智智。悉不可得。故世之蕴、处、界。出世之四谛、因缘。以至能证、所证。莫不皆空。是则人法两忘。境智双泯。如病去药除。故云无智亦无得。
丙三依法修证。(分二)丁初明菩萨得涅槃。丁二明诸佛得菩提。
丁初明菩萨得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者。承上诸无字而言。谓由前诸法无所得之故。菩萨因依之而修得究竟涅槃。故此无字。乃统一经之旨。盖由法性如如。体本寂灭。若以有所得心。即迷本真。失于般若观慧。何由远离颠倒。得于究竟涅槃。涅槃经云。无所得者。则名为慧。菩萨得是慧故。名无所得。又无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萨安住大涅槃中。不见一切诸法性相。故名无所得。又无所得者。名为大乘。菩萨不住诸法。故名大乘。清凉云无所得。即般若相。由得般若无得智慧。故方得也。大品云。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智度论云。有二种空。一无方便空。故堕二乘地。二有方便空。则无所堕。直至无上菩提。复有二种空。一但行空。堕二乘地。二行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则无处可堕。故诸菩萨以般若方便观慧。照诸法空。故于蕴、处、界、因缘、谛、相。及能证、所证。皆无所得。以此无所得心故。而依般若修行。则业累解脱。由依此修行故。则惑不碍心。境不碍智。故心无挂碍。由无挂碍。则业累解脱。以业脱故。则外无三界果报之恐怖。由无果报。则内永离烦恼之颠倒梦想。以离烦恼。则真常独露。是为究竟涅槃。斯显般若真空。体非生灭。违因失果。故诸菩萨于一切法无所得。是得究竟涅槃。然一大部般若。皆以无所得而为宗致。设有一法过涅槃上者。亦如梦如幻。悉不可得。故大般若经云。虽达一切法。自性皆空。而诸菩萨因此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虽证菩提。而无所证。证不证法。皆不可得故。以不可得。即无能证、所证。诸妄知见。由无妄见。故无颠倒之烦恼。若有所证。即是颠倒梦想。岂得涅槃菩提。金刚般若不坏假名论云。若论菩提萨埵证真实时。乃至法身亦无得故。○菩提萨埵者。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罗蜜多者。是所依之法。心无挂碍。颠倒梦想。是能空之障。究竟涅槃。是所证之果。○究竟涅槃者。五住究尽。二死永亡。名为究竟。亦名无余。以究尽涅槃之际故。复名无住处涅槃。非同二乘。但离见思惑。名为解脱。权得化城之涅槃。诚非究竟。梵称涅槃。华言圆寂。圆谓德无不备。寂谓障无不尽。亦翻大灭度。大即实相。灭即蕴空。度即越苦。又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菩萨修般若观诸法空。实相理显。了生死幻身即本法身。烦恼即般若。结业即解脱。此则三障顿空。三德斯圆。是谓究竟涅槃。(三障者。即业障、报障、烦恼障也。业能缚众生在生死狱。不得解脱。故名挂碍。三界果报。犹如火宅。是可畏相。故名恐怖。无明体性。是颠倒法。犹如梦想。故名颠倒梦想。由离烦恼。则不起惑结业。由离结业。则无果报矣。五住者。即五住地惑。此惑能令众生住著生死故也。一、一切见住。即三界见惑也。二、欲爱住。即欲界思惑也。三、色爱住。即色界思惑也。四、有爱住。即无色界思惑也。五、无明住。即根本无明惑也。二乘未了此惑。故沉滞于空。即住方便土。大乘菩萨方便断除。犹余惑未尽。故住实报土。今修般若。余惑顿破。故名究竟。)
丁二明诸佛得菩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华言无上正等正觉。即诸佛所证之道。意明非独菩萨。以无所得心。依般若而得涅槃。三世诸佛。亦以无所得心。依般若而得无上菩提。菩提、涅槃。原无二路。皆依般若而得。舍此般若。而无有得之者。故大般若经云。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乘如是乘。行如是道。来至无上正等菩提。此乘、此道。当知即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经云。诸法自相空。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云。菩萨行般若作佛已。变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是智德。涅槃是断德。菩提、涅槃。其名虽二。而皆是极圣所证二转依果。以惑非智而不断。智非断而不圆。故大般若经云。菩萨于菩提道。及一切波罗蜜多。已圆满故。由一刹那相应妙慧。证得如来一切相智。尔时一切烦恼、习气相续。永不生故。名无余断。则名如来应正等觉。是知如是二果。皆依般若波罗蜜多而得成就也。○佛者。梵音具云佛陀。华言觉。乃穷理尽性之称。所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运无缘慈。度有情界。行满果圆。故谓之大觉也。大般若经云。于一切法。自然开觉。故名佛陀。如实开觉一切有情。令离颠倒恶业众苦。故名佛陀。以何义故。名为菩提。证法空义。及证真如义。是菩提义。诸佛所有真净妙觉。故名菩提。诸佛由此现觉诸法。一切种相。故名菩提。(如来者。谓乘先佛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又然诸法相。有佛无佛。法界法尔。佛于此相。如实现觉。故名如来。又如来依般若波罗蜜多。如实觉一切法真如。不虚妄。不变异。由此觉真如相故。说名如来应正等觉。言智德者。谓以平等智慧。照了诸法圆融。通达无碍。随众生机。为其演说。而无差谬也。断德者。谓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余。随所化住处。恶不能染。纵任自在。而无累缚也。二转依果者。以悟烦恼即菩提。故转烦恼而依菩提。乃诸佛所证之道。以生死即涅槃。故转生死而依涅槃。是诸佛所证之果也。)
丙四结赞功德。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知者。承上菩萨诸佛。皆依此深般若。而证得涅槃菩提。由是故知般若功用不可思议。非名言数量能宣。乃以四种咒而赞喻之。神以不测为义。明能破暗。谓此般若神功妙用。非心量所知。能灭无明痴暗。而显真空智理。证得菩提涅槃。更无有法出于其上。故云无上。是诸佛秘密之心印。故亦无有法与之比伦。故云无等等。又此般若名无比法。复无有无比法与之比。故名无等等。五住究尽。二死俱亡。四生果谢。万累都捐。故云能除一切苦。如是般若。妙用难思。了妄即真。即凡成圣。决定息苦无疑。特令众生信受奉行。故云真实不虚。大般若经云。学此般若波罗蜜多大咒王时。于我及法。虽无所得。而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智论云。何故名般若为大明咒。谓诸外道俱有种种咒术。利益人民。能随意所欲。使诸鬼神大得名声。人民归伏。般若波罗蜜于诸咒术中。是大咒术。常与众生。道德乐故。诸余咒术能起贪嗔烦恼。自在作恶。堕三恶道。是般若波罗蜜咒。能灭禅定佛道。涅槃诸著。何况贪嗔ó;病。是故名为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又是咒能令人离老病死。能立众生于大乘。能令行者。于一切众生中最大。是故言大咒。能如是利益。故名无上。古有仙人。所作能知他人心咒。名仰叉尼。能飞行变化咒。名犍陀梨。能住寿过千岁万岁咒。于诸咒中无与等。于此无等咒术中。般若波罗蜜。过出无量。故名无等等。又诸佛法名等。般若波罗蜜得佛因缘。故言无等等。又诸佛于一切众生中名无等。是般若咒术佛所作。故名无等等咒。)
乙二密说般若。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密说般若。是不思议境。体即真空。无异显说。但以显说。恐人依文解义。依说起见。复执真空、实有其体。遂成实法。还同生灭。不知真空亦空。而反生执著。复堕无明。故大般若经云。一切法自性空。空性不应执著。空性空中。空性尚不可得。况有空性能执著空。所以不了真空本如。便以智求智。智则成解。解即失真。起于照心。照则立境。随照失体。返成影事。是以大智居于目前。翻为名相之境。故永嘉云。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则知君不可见。今此密说般若。正使人情忘智泯。不假寻求。真空现前。倏然默证。踰于符契。故谓之曰咒。即如来难思秘密真实之语。咒愿众生如佛无异。是故持诵者。当空其心而一其念。念念无闲。如螺蠃之咒螟蛉。自然冥妄契真。即凡成圣。或云显说令解生慧。灭烦恼障。密说令诵生福。灭罪孽障。或有强释。以揭谛翻为度。波罗为彼岸。僧为众。谓自度度他。与众同到菩提彼岸。如是翻译。有乖至理。全非圣意。既云密说。人宁解之。尚非小圣因位菩萨能测。况容凡愚可以义释。名言双绝。理事两忘。烁迦罗眼。窥摸不著。一落心思。便成知见渣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无明斯立。万劫汨沈。一切苦厄。何由度哉。心思若绝。知见自泯。无明斯破。而彼岸斯到矣。(萨婆诃。即娑婆诃。翻速疾成就。又云是圆寂义。其义众多。详如余处。)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