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念诵网

试说如何“带领六道一切众生修习皈依”

发布时间:2023-07-20 10:07:18作者:念诵网
试说如何“带领六道一切众生修习皈依”

导师在皈依定课的仪轨中开示,“在念诵三皈依时,要观想六道一切众生在和自己一起念诵,并念念融入十方三宝的无尽功德中。”在49分钟版本的皈依定课引导中也开示,要“观想带领六道的一切众生修习皈依,投入到三宝的怀抱,融入到三宝的无尽功德海中”。

但在平时的交流中,经常听到有同学说自己观想不起来,不知道如何观想,或者觉得一边念诵一边观想会忙不过来,影响安住等等,真的是这样吗?该怎么做?

我们都知道,皈依可深可浅,贯穿五大要素,贯穿整个修学过程。皈依定课中不仅有皈依,即皈依三宝之心,还有发心,即发菩提心。事实上,这段观想,其中就蕴含着对菩提心的观修。

那如何做到呢?导师在上士道的讲解中说,“菩提心就像王者一样,当王要前往某个地方,我们先要把环境整治好,否则王是不会随便去的。”所以,如果做不起来,问题可能还是在前面,正所谓“功夫在诗外”。这里略举几例。

七支供:七支供作为皈依定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内涵博大精深,从我个人的体会,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无限。七支供的每一支、每一个愿力,都以无限为所缘,帮助我们迅速打开心量,扩大心量。

七佛灭罪真言:七佛灭罪真言则在七支供打开无限心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叠加了七佛的功德(实际上这里的“七”本身也代表无限)。

如此,通过七支供和七佛灭罪真言的观修,为自己营造一个“场”,观想“十方三宝的无尽功德,包含无限的慈悲、智慧,就像虚空一样,周遍法界。”而自己全然地安住其中。这实际上是一种净观,通过观想,改变环境。

以上属于皈依定课前行的范畴,对后续也是特别重要的心行基础。

皈依:进入正行,首先是四个观修,即暇满义大、念死无常、念恶道苦以及三宝功德,这里面体现了《略论》的引导理路,也体现了皈依的二因,即:首先看看生命有没有退路?对此,《略论》的引导理路是从下士道的恶道苦到中士道的轮回苦。此外,导师还经常引导我们从生命的高度,从当下因果和心灵因果的角度,观察现实中的三恶道,审视心灵当下的轮回和当下的三恶道。如此种种,若真有心,其实是不难“看”到的。所以,导师也在中士道的讲解中说,“即使不从因果去理解,不考虑将来是否下地狱,从我们现有的心相续,就可以认识这些道理。”其次,看看什么是唯一出路?是三宝!这就需要认识甚至是体证三宝功德,具体可参见《略论》中“皈依三宝”的引导。实际也可结合对三级修学和两套模式的认识,看一看,三级修学这套修学体系能否解决我和众生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是否难得,如何难得?

发心:有了上面的基础

,再谈发心就顺理成章了。正如《略论》上士道所引导的那样,“既思惟已,例己推及于诸亲属等一切有情而修习之,当成发起慈悲之因。”当我们对轮回苦有实质性的认识后,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想到一切众生都饱受烦恼、生死的痛苦,才有可能真正生起慈悲心。这是发起菩提心的重要前提。常听有人说自己心发不起来,以及修学无力,义工行无力等等,我想原因和化解之道应该也在这里。

有了以上这些心行的铺垫,心量打开了,方向明确了,发心有力了。此时再来观想“带领六道一切众生修习皈依”,可能就没那么难了,修学无力,义工行无力等问题也会随之改进。

至于“忙不过来”和“无法安住”等问题,我体会其实是可以熟能生巧的。事实上,我们的内心有很多个层面,是可以多种心理同时并存的,就像“母忧子死”喻那样,不同的心理,即相互关联,又各自存在。

如果念诵(安住)的过程中发现正念跑了(比如散乱、昏沉等),也不妨先按前面的观修引导,依次倒推,直到回到正念,回到对三皈依的念诵和对三宝功德的忆念、安住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