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念诵网

一切声色尽是佛事

发布时间:2023-09-12 12:28:06作者:念诵网

一切声色尽是佛事

  下午给大家讲一点关于心态的建设。

\

  佛教曾经被人称为“唯心”,歪打正着的是,还真说对了。——我们每个人最关键的就是心,我们的心是什么样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这即是佛教中一贯说的“境随心转”。它还有个更专业的术语,叫:依报随着正报转。

  纵然如此,佛教典籍中也毫不含糊地写明着,但那些不信教的人,根本不屑于承认,他们认为,说自己的心能改变世界那是自大狂,太自以为是,太“唯心”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现实世界也只是你眼中的世界,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和看法不同,目异则色异,别人说一个旅游之所,山水自然多么漂亮,你跑去一看,觉得俗不可耐或者很一般,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心的感受不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同样一件事物,有时竟然有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评价。由此可见,要改变对世界的看法,必须先改变自己的心。

  人对事物的看法来源于我们的六根感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经过我们的思维做出判断和选择,而心又控制了我们的思维。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它纵览一切。所以,要改变这个世界必须改变我们的心,当心改变了,你的思维就变了,思维改变,你解读事物的观念,你对世界的认识就改变了。

  有人还是不解:说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其实世界并没有改变,只是你的心变了?——我要告诉各位,这不是自欺欺人。当你的心改变了,世界真的就跟着改变了,你的心变善良了,你发现世界也跟着变善良了,你的心变邪恶了,你发现世界也跟着变邪恶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心是内宇宙、小宇宙,世界是外宇宙、大宇宙,我们古人早就总结出“天人合一、人天感应”的道理,所以我们的内宇宙,可以影响、改变外面的宇宙,可以发生共振。我们和山川树木、鸟兽鱼虫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体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和外面广大无边的宇宙连线着。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吸引力法则,为什么会有感召,为什么会有平行宇宙的概念。

  以上是我国古人从物理上通俗的解释,其实关于这个,现今的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他的量子力学已经给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哪怕微细的念头,都与这个物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浩浩光明心,朗朗照乾坤,一旦遭邪魔,变成照妖镜。

  既然心这么重要,我们一定要谈谈“心”。可“心”绝非一下午可以谈完,那么,我就从实际出发,给大家分享两点。

  第一个是光明心。

  光明在佛教里代表智慧。我们现实生活中,光明是非常重要的,远古人类没有发明电,最初用火来烛照黑夜。在没有发明火之前,就被称为蒙昧的黑暗时代,人类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现在,如果我们把这个房间的灯关掉,是什么样呢,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清,黑板,音响,凳子,都不知道在哪里,这样恐惧就产生了,不安就产生了。同理,当我们的心没有光明的时候,当心里没有一盏灯的时候,我们就恐惧、担忧、抑郁,没有喜乐,没有希望。

  什么是光明心,就是有智慧。什么是有智慧,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如何去做,了解自己,更了解环境。当你对一切都清楚的时候,你就不恐惧了,你就心安了,心安你就能保持一种从容自在的状态。

  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就必须经常问自己:我生命存在的意义体现在哪里?——我们很多人认为,我要把店开好,要赚很多钱,要买大房子,要买名车,要成为这个行业标兵……等等,这些才是人生意义的体现。但仔细想一想,你得到了这些又怎样呢?譬如,你有很大的房子,很大很大,几千平米,只有一家三口住在里面,——我就有个朋友,搬到一座大别墅里面,有两千多平方,三层楼,几十个房间,晚上如果不把这些灯打开,到处都黑洞洞的,十分空寂。然后庭院很大,经常长草,下一场雨,长半尺。不处理它,很荒凉,处理吧,又麻烦。而且每个房间都要打扫,有时电出问题,有时水出问题,每天搞得为这些琐事头疼。他丈夫呢,整天没事,约一群狐友来打牌,常常一打半夜,有时通宵,她在屋里不得安宁。这时你想想,买了大房子就一定幸福吗?再说买车,你的车好,维护费就高,停到哪里也不放心。假如你骑的就是一辆破自行车,根本就不在乎了。“冶容诲淫,慢藏诲盗”,你得到了这一样宝贝,还要千方百计把它藏好,否则就成了致祸之源。

  如果你只是一个平常的老板,穿件衬衫短裤,走在马路上谁也不认识,想怎样就怎样,但如果你是习主席呢,这样在马路上逛行吗?如果你是歌星,就要戴着墨镜、口罩和帽子,怕别人把自己认出来。你想想,如果你成了那样的人,每天得雇保镖,每天被人看守着,你觉得这是一个舒服的生活吗?

  人生有很多东西,当我们没有得到时,常常羡慕不已,但当我们真正得到后,觉得也不过如此,甚至又产生了新的烦恼。

  人活的不明白,就迷失掉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值得做的事,你会发现,很多精力就不会花在那些无谓的消耗上。所以光明是什么?即是明确知道自己的存在。

  我们对事物的结果没有认识透,便是内心没有光明和智慧。没有光明和智慧,你就找不到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你找不到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就长期处于游离、彷徨,担心和焦虑的状态,这样时间久了,身体也会发生病变。

  时时刻刻找到一个清醒的自己,明白自己所要的,把自身存在的价值找出来,然后随时随地把自己的角色切换到当下。比如,开家长会的时候,你就是家长,你介绍自己是某某老板,说自己是某某高官,有意义吗?这时候你就是孩子他爹或妈而已,你的这种身份跟家长会没有一点关系。我们经常把某个角色带到很多地方去,当别人对自己不恭敬一点,别人对自己讲话不客气一点,内心就很受挫,感到大伤自己的自尊心。为什么你有点地位别人稍说一两句就受不了了呢,为什么这样?——有空了好好想想,我为什么这么在意,为什么这么愤怒,为什么这么纠结,为什么会忐忑不安,为什么会睡不着觉。经常这样问自己,就能找到答案,就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西方的哲学之母苏格拉底,他最厉害的一招是什么?就是不断地设置各种各样角色,让自己去面对,去问自己。因为人生有很多假设,我们才有很多可能。没有很多假设,你就不敢去探讨、去想象、去实行。所谓的创新,所谓的自我超越,多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成立的。

  所以,我们时常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而存在?你是老板,你为什么存在?——你当然是为客户存在。当一个店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时,你就开两个、三个店来满足他们。小到一个店,大到一个集团公司,一个国家,世界的某些组织,都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国家一天到晚在提什么?民生,民建。这是一个国家一天到晚应该考虑的事,如果它不为人民做些事情,那人民还需要政府吗?他就是为这些人民存在的。我们的店,如果不为客户着想的时候,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没有存在的价值你的生意还能做得起来吗?生意做不下你还有收入吗?当你一切以自身利益为标准的时候,结果会怎样呢?你肯定会考虑,工资尽量少给员工开一点吧,对客户的服务,少一点吧,产品的质量,最好差一点吧,这样成本低一点,——可这样下去,客户还能来吗?实际上这就是舍和得的关系。你不能更多地舍,就不会更多地得。

  事实上,我们人的智力都相差无多,超常聪明的很少,特别愚笨的也不多。大家的起点都接近,但因为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会形成天差地别的结果。有人越做越好,有人越做越差。我认识一个朋友就是这样,最后房租都交不起,工资也发不出,店快倒闭了。他让我去救他,我就问:你每个月在店里呆多长时间?他说,我基本不在店里,我们店有店长管。我说店长能管的好吗?他说,就是因为管不好所以工资发不出。我说那你有几个店?他说就两个。我说,两个店你都不在店里管?店长管不好,店就要关闭了,店关闭了,你这个老板还怎么做?我说这时候你要在外面少跑,把所有的精力投注到店里面,当时你之所以能开两个店,说明还是有不错的地方。只有把所有的时间投入进去,你就能发现身边存在的问题,能发现问题就能找到答案,能找到答案,你就可能从这个困局里解脱出来。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许多麦当劳门店的销售额大幅下滑,公司很紧张,一时人心惶惶。为此,总裁雷·克洛克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收效甚微。后来,他带着助手亲自到各店去摸查情况,微服私访。一个月后,克洛克终于找到了原因。他立即采取措施,要求所有亏损店面的管理者都砍掉办公室座椅的靠背,并把热水壶拿到餐厅去。这个简单的措施实施后,奇怪的是,亏损店面的销售额开始好转,半年后,又继续盈利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大惑不解。原来,克洛克发现,那些业绩不好的店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就是经理或部门主管成天坐在舒服的椅子上,渴了可以随手倒水喝,不愿到餐厅多走动。现在没了椅背,拿走了热水壶,他们坐久了就会觉得腰酸背疼,渴了也必须上餐厅。这样,自然会多去餐厅,也就容易发现并及时解决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我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思维的局限造成的。这种思维把我们自己捆绑到某个角落走不出来,失去了更广大的视野。因此,真正要改变自己的生命,首先就要从自己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去改变,去超越。

  然而,我们时常养成的习惯是,遇到什么事就不断指责别人,夫妻之间,同事之间,同行之间,或者认为社会不公,把问题都归结给别人,而很少去反省自己。一个人,你能够反省,外在的一切都不是问题。你不能反省,外在的一切都是问题。大问题套着小问题,小问题又衍生新的问题,你烦恼不断,觉得人生怎么这么不顺啊!如果你能直面自己,自然善于总结自己,这样就更容易解决问题,最终超越它。

  好,我们第一个讲的是光明心。光明心非常重要,正如电灯之于我们人类一样重要。家庭有光明,就充满幸福和欢笑,内心有光明,整个人就心安。光明跟黑暗是相对的,又可以互相转化,当我们看到一个事物时,如果看到的是它的阴暗面,那光明就在眼前消失了。如果看到的是积极、美好的一面,那黑暗等负面情绪就消失了。它们是一枚钱币的两面。

  光明心会让我们整个人充满在轻安、自在、愉悦的状态里,你对人生会更积极,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勇于接纳。我一直认为,这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人,也没有最坏的人,只有可用与不可用之人。你把每一个人优点用到最好同时又避免了他的短处,你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一个出色的木匠眼里,天下没有废弃的木料。同样,天下本无无用之人,你不能用他,只是把他放错了地方,只是缺少一双伯乐的眼睛而已。你为什么缺少伯乐的眼睛,因为你的内心没有光明。

  但要达到内心光明的境界,有个至关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只有看透生死,才能真正放下,放下了内心才会坦然,没有恐惧,没有挂碍。这时候,才会真正生起智慧,生起光明。

  而要看透生死,就要站在出世间的高度去看待事物,不要局于这一生一世的得失。是站在宇宙的成住坏空,看待潮起潮落花开花败。我们应该知道,无常是永恒的,变化是不变的,所有抓在手里的东西都将失去,随风而逝。故而,应该洒脱地面对一切,做个不为外物羁绊心灵自由的人。

  悠悠清凉心,南山如画屏,坐观青天月,本性自清静。

  第二,清凉心。

  清凉心就是清净心,因为心静自然凉,只有内心静了,才会清凉自在。

  不要看就这么简单一个词,真要达到内心清净的状态,是非常不容易的。

  到寺庙去,我们常看到佛像前供有三杯水,什么意思,难道佛菩萨也口渴吗?这其实是表象。清水代表纯净无染的那种状态,众生每天看到它的时候,内心就被净化了。很干净的一杯水,如果拿筷子一搅,就会变浑浊。怎么让它清澈下来呢?只有让它静下来,沉淀下来。因此,我们每天也要找一个时间让自己的内心沉淀下来。当内心沉淀下来,你看到的问题就很清楚。当你清楚的时候,心是通透的。所以修行就是时刻使自己处于那种通透的状态,不要有太多分别,太多执着,太多妄想,太多世故,太多是非烦恼,去污染它。

  禅修,我们简单地表述就是“独一静处,专精思维”。首先是独一,然后是静处。独一就是一个人,一个人静处,然后把你散乱的心收摄回来,聚于一点,反光自照。

  这八个字组成了一面镜子,任何情景,皆能栩栩如生映在这面镜子里,这便是观照。眼睛所看的色尘,鼻子所闻的香尘,舌头尝的味尘,耳朵听的声尘,身体感受的触尘,意识所缘的法尘,总共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人的六根。我们通常说“六根不净”指什么呢,指你的眼耳鼻舌声意一直向外攀援——活在自己的感官世界中,被自己累世固有的习气所左右,牵引,这样一刻也不能平静。因而,修行就是要抛弃感官,关闭六根,用庄子的话说“心斋坐忘”,达到虚静空明,与道合一的境界。这是最终极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清净心就会生起。功夫越深,清净程度也越高。

  我们知道,三恶道是恶鬼、畜生和地狱,大家都不愿意去。三恶道的众生污染非常严重,换句话说,他们的内心都是非常不清净的。鬼的业因是什么?贪。贪财色名利,鬼的那个心就是贪心,贪心就是鬼心。瞋恚呢,是地狱心。所以喜欢发脾气的人,怨恨心重的人,他最后走的就是地狱道。有的人一生修行,但临终时一念嗔恨,堕至地狱,实在可惜。因此,每当要发脾气时,我们一定警觉,平时要修忍辱,就是遇到再大的侮辱也不发脾气,也不嗔恨,为什么,那些魔子魔孙就是来引导我们下地狱的,你一发脾气,正中下怀,就上当了。所以人要成就正果,必须接受邪魔外道的考验,接受各种诱惑的考验。他一引诱你,你就去了,这是愚痴。一次恋爱失败,走不出来,便要自杀,这也是愚痴。人之所以愚痴,还是智慧没开,智慧没开内心就缺少光明、缺少正见。缺少光明,缺少正见,就不清净,里面被乌七八糟的东西占据。所以外面是魔,你里面也是魔,外魔一来,内魔相应,同气相求,他们就哥俩好,生意谈成了!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人、事、物不起贪瞋痴,就断了三恶道的缘。在累生累世的阿赖耶识里,我们每个人都有三恶道的因,都有这个种子存在里面,但是现在,你三恶道的缘断了,来生就绝不会堕三恶道。如果你现在还天天贪瞋痴,那就非常危险,你想一想,里面有因,外面又有缘,因缘和合,这个就非常麻烦。所以祖师大德们教我们一个方法:起心动念都转成“阿弥陀佛”,没事就念它,以一念代万念,其它的都不用去管,这时候你心就是清净的,因为你心中只有阿弥陀佛,而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寿,是至清至净之体。

  一个人心念正了,心地清净了,看经就容易明白。有人觉得似乎有佛菩萨加持我们,其实没有佛菩萨加持,而是我们的心跟他们相应。你的心是佛心,佛说的话你自然就懂,你的心是菩萨心,菩萨说的话你当然就明白。如果我们的心是贪嗔痴,是乌烟瘴气,跟佛心不相应,他怎么讲你都不明了。佛弟子皈依的时候,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实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六祖慧能就这么念的,为什么呢,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

  当你的心是“觉、正、净”,佛的心也是“觉、正、净”,佛的这些言论,全是从“觉正净”里面流出来的。这时候,佛所讲的就是自己讲的,佛所做的就是自己做的,这就叫相应。如果我们的心还是迷、邪、染,佛亲自来教,也转化不了我们。

  为了使我们的心达到清净无染,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修行外,还有个方法就是坚持打坐。打坐是让我们回归到原点的一个最好方法。回归到什么原点?回归到没有被污染前的那个状态,“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但是我们很难坐下来,有的人十分钟都坐不住,这正是内心不清净的表现。想一想,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常常在做什么呢,拿着手机不断地玩,或者打游戏、上网,或者找人喝酒去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没办法独处,心是散乱的,所以需要找外在的东西依靠一下,这说明我们的内心不够丰足,不够圆满。

  一个能独处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丰富的。内心丰富的人,对外在物质的需求自然减淡。物欲淡了后,他的人格魅力、精神境界、自立自强等各方面,都会不断加强、提升,最后会达到一个令人敬仰的高度,这样的人才可以成大事。

  现实生活中,一个思想丰富的人,他的生活往往简单,反之,一个思想贫乏的人,才需要外在的包裹和武装,把生活搞的非常复杂,把自己搞的像模特一样穿金戴银,涂红描绿。其实这种人内心是非常虚弱的,这种人一旦家庭出现变故,破产,被爱人抛弃,或者被关进监狱,他们就奄奄一息了,因为他们依靠的东西没有了。而那些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即使进了监狱,仍然充满快乐或者斗志,因为他们的内心足够丰富和强大。

  今天我们讲了光明心和清凉心。这两心是互相联系的,不能绝然分开。你的心一旦充满光明,自然就会相对清凉,你的心一旦清凉,自然就生出光明。

  而打坐,是我从专业角度传授给大家训练此心的方法。打坐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想获得真实利益,就要一直坚持下去。当你到一定时候,打坐不再是个苦差事,而是你心甘情愿乐于去做的一件事,为什么?你已经尝到了“禅悦”。所以关键是开始这个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打坐,只是我们训练光明心和清凉心一个比较集中的方法,本是我们僧人修炼的方法。其实在打坐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事,时时处处都可以修炼光明心和清凉心。佛曰:一切声色尽是佛事。在生活的道场中,在红尘万丈中,正是修炼它的最佳去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念诵网